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灭除掉举和追悔的六种方法 ——《大念住经》解读(三 · 3 · 5)

灭除掉举和追悔的六种方法 ——《大念住经》解读(三 · 3 · 5)

发布日期: 2025-02-10 浏览量: 26 次浏览

《大念住经》解读系列,第三期,之三

摘 要

有掉举很正常,只不过不要在里面受折磨,为掉举而纠结,而是要用耐心,开启自我关怀,善巧对治自己的掉举。

续前——

1 起因  引起掉举的四个原因

掉举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是缺少出离心。太执着,什么都要,什么都贪,就会导致我们掉举。

第二种掉举的原因就是太用力,“心于所缘之力过猛”。比如观呼吸,如果特别想要用力的把呼吸看清楚,修一会儿就会烦躁,心情动荡,不想修了。这就是太用力造成的。我们一定要用一种如其所是的态度,心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假如你的心看到的就是吸气和呼气,那就够了。等到你静下来的时候,心自己会看到微细的冷热、动感。所以“心于所缘用力过猛”,是掉举的第二个原因。我们在修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要注意放松和放下

第三,未养成安心精进用功的习惯。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边做事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事一边说话。我们不太习惯深入进去只做一件事情,这也会导致掉举比较多。我们要培育安心精进用功的串习,所谓沉浸式的做事,沉浸式的学习。

在家庭里会看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培育孩子安心的这个意识。比如小孩在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在旁边看着他,一会儿说你怎么姿势不对了,打他一下;一会说你这个字又写歪了?不断的指责他,不断的插话。小孩就无法形成一种安心写作业的串习,他就养成一种一边写作业、一边玩,一边跟爸妈斗智斗勇,互相打岔的习惯。习惯养成了,他掉举的习气会特别的严重,这对他的学习、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利的。

我们学到正念之后,在陪伴家人,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要观察孩子的状态。假如说他进入一种比较安静的状态,沉静下来学习,你要守护他的这个状态,不要没事去干扰,打乱。有些小毛病,要等到他结束之后再提醒。守护他这样一个安心的串习也蛮重要。

掉举的第四个原因,牵挂亲友,想出去玩乐。就像我讲的,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就想出去玩,导致了掉举。那怎么办?一般来说,就要修出离心和放下。可以问自己:又如何?出去看了花园又如何?也没啥。我们经常说“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见千般恨不消”,到了怎么样,发现也无非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如此而已。这就是一个如理作意。有的时候我们在掉举,想要去玩乐,想要怎么样,这个时候叩问自己“又如何?”心里就会瞬间清凉。

有的时候通过念死无常也能够对治。死亡终将会来,在死亡的面前,我们一切的牵挂,所有的计划都要放下。平时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操心、计划,但是当想到了人终有一死,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突然就会觉得:“我干嘛呀,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你就会清凉下来,开始重新关怀自己,而不被外缘所转。就是六祖慧能讲的,转法华还是法华转你。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和定位,现代人往往会被世界所转,这就失去了生命关怀的本位。

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不放纵自己于欲望和想象中。这几天大家打坐的时候可能突然就会有很多的计划:“我这次学了好多课程,我回去该怎么分享,该如何组建一套课程?……”这也会导致你的掉举,心就静不下来了,观呼吸就观不住。不停地在想赶快去做一套PPT,赶快如何如何……这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至少禅营结束了再说。放纵自己在欲望和想象中,这其实也是一种放纵。

所以我们会看到,掉举是一种对贪的非理作意;追悔是对嗔的一种非理作意。

2对治

如理作意轻安或定,对治掉举和追悔

怎么来对治掉举和追悔?就要通过如理作意,特别是要如理作意轻安或者定,就能够灭除我们的掉举和追悔。当感觉到有点烦躁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轻轻的暗示自己:放松、放松,放下、放下,让自己的心重新静下来。如理作意心的轻安和定,是防止新的掉举和追悔之因。也是灭除现有的掉举和追悔之因。

#什么是轻安?

什么是轻安?我们可以回忆自己曾经打坐的时候,心完全静下来了,内心非常的清凉、宁静、轻松,没有任何牵挂的感觉。当这种感觉被我们忆念到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放下。

有时候,当别人告诉我们要放下,我们心里会有点抗拒感,觉得“让我放下,好像我就啥都没了!”。所以要了解“放下”,就必须要懂得轻安和定,才能放得下。当认识到,放下实际上是一种轻安,内心是清凉的,是寂静的,是自由的,是开阔的,在这时候我们就更倾向于放下了,心很容易接受它。

#什么是“定”?
而“定”,是心的寂静安止的层面,稳定安住在善的所缘,与所缘合一,不再攀缘其他杂乱的所缘。善巧地作意轻安和定,掉举和追悔就能非常容易地被对治。这是一定要注意的点。
通过这些方法灭除的掉举,必须证到阿罗汉道的时候才能够被根除。掉举是跟贪相应的,贪什么时候才能被彻底的灭除?要到阿罗汉才能彻底的灭除。大家有掉举很正常,只不过不要在里面受折磨,为掉举而纠结,而是要用耐心,开启自我关怀,善巧对治自己的掉举。
追悔与嗔相应。证到到第三果的时候,追悔就会永断了。我们就会安住于活在当下,向未来开启。吃一堑长一智,在犯错中成长,心依然是清凉的。

3灭除灭除掉举和追悔的六种方法
有六种方法可以灭除掉举和追悔。
第一,对佛法有深入的知识。就像我们今天学习法念住,深入的去了解我们的掉举和追悔,就可以帮助灭除它。
第二,就是发问。通过提问,特别是关于戒律上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当我们能够很好的守护自己的时候,掉举和追悔也会减少。
第三和第四是了解戒律,与年长且行持戒律更有经验的人相处,拜见及咨询僧团中具有道德的长老。
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经常去拜见有智慧和人生履历的人。他们活得很通透,与他们相处就会帮助灭去我们的掉举和追悔。我们现代人一般就做咨询,找到一个非常专业的咨询师,对因为认知和行为模式出问题带来的掉举和追悔就会有疗愈。
第五,结交善知识。
第六,有助于灭除掉举与追悔的适当言论,就是谈论佛法。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心惠     校对 | 一心   排版 | 果甚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