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探索 | 生活佛教 —— 我们今天如何应用佛教?

探索 | 生活佛教 —— 我们今天如何应用佛教?

发布日期: 2024-12-24 浏览量: 245 次浏览

0 1

为什么要提生活佛教的概念

一、“生活佛教”,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
对“我们今天如何应用佛教”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要有所思考。学佛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理论上的,一方面是应用上的。在佛教修学的次第里面,说到要“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前面两个是偏理论上的,后面的“法随法行”是应用上的。
说它是“应用上”的,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说,我们修学佛法,怎样才能够将佛法落实下来,能够应用起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慢慢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民国时期的大德认识到了,如太虚大师曾讨论过“佛学的应用”。今天的大德也认识到了,大家都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都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地把佛法用起来,能够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人生,改变我们的人生。
改变我们现世的人生,也包括改变未来世的人生。我们都在积极探索,确实可以说,这是一个既是旧的,也是新的课题。
不要说现在的佛教就是已经很完满了,或者说古代佛教就一定是完满的。为什么不能这么说呢?因为佛教本身是要契理契机的。
首先,法久生弊。传统中的古代的一些法门,运用久了,就不一定那么管用了。其次,现代人的根机和古代人不完全一样,环境不同,接收到的信息也大有不同。所以,我们弘扬佛法的方法应该有所改变,修行的方法亦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契机的方面。

但肯定不能够离开佛法的真如的道理而改变和创新,契理方面也是要注意的。所以,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都可以再继续探讨。
还有,现在修行,或者说古代的修行,多是按照宗派修行的比较多,比如说,修净土的就修净土,修天台就是天台等等,按照八大宗派各自的修法去修,这是主流。
当然也会有人禅净双修,天台和净土也有合起来修的,也都会有,当然这个都可以,看我们能不能够用起来。但我们现在想关心的这个问题是,“希望佛教的道理能够进入到生活里面来,实实在在的”,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0 2

生活、工作不碍修行

二、生活、工作不碍修行,生活、工作就是修行
我们看一下《坛经》的几句话。第一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说,佛法应该在这个世间;我们离开这个烦恼世间,怎么能够觉悟呢?
此经还说:“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在烦恼的宅库里面,或者房子里面,应该要生起智慧的太阳。太阳的光明照破黑暗,智慧也是一样,智慧的光明照破烦恼。
六祖慧能还进一步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而不由在寺。”在家修行也是可以开悟的,不一定要住在寺院里边,不一定要出家。
引用这些,是想讨论一个问题,即“生活、工作应该是不妨碍修行的”,或者说“生活、工作本身就是修行”。能不能够把这个论证出来呢?这个问题是挺重要的,现在很多人的修行和生活、工作是分开的,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
图片
可能我们会认为,平常上班、生活,周末到寺院来这个叫做修行;或者说每天晚上忙完以后,有一两个小时打坐、念经,这个才是修行;闭关才叫修行。一般来说,可能会这么认为。

已阅读约20%
我们现在时间确实太匆忙了,如果我们能把生活、工作当成修行的话,应该来说会更好地合理利用我们有限的时间。
我们现在对佛教的理解,包括古德的理解,都是从某个角度去理解、某一方面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更广泛地考察佛典就会发现,其实大乘佛教里边,它是有这种精神的,就是把生活和工作当成修行。
这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做得到,因为我们生活的心、工作的心、修行的心,确实好像是不同的,我们是用不同的心态去做这三类事情。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维摩诘居士的典故。《坛经》里面说:“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修中国的禅宗,若是静坐而心不动、身不动,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舍利弗如此禅坐,受到了维摩诘居士的批评。
维摩诘大居士的境界很高!意思就是说,中国的禅,或者说佛教,谈的心性是一种无住的心性,不是说定在什么地方,它不是像四禅八定一样定在一个所缘,所以它不是常住不动的,所以舍利弗的修法被维摩诘居士批评。
维摩诘居士的生活,非常富有的,出入各个阶层。《维摩诘经》载:“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对于世俗的产业,如经商等,维摩诘居士都很擅长,获利很多,但他却不贪著,而是将钱财用于布施。
“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虽示有妻妾彩女,而常乐远离五欲淤泥。”他很富有,有很多财宝,但是他还能够观察无常,知道财产是无常的,而没有贪心。他虽然是有妻子的,但是他能远离五欲而不染著。
“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在世俗、不善的环境中修,是真正的修行。他是这样一个形象:虽处在污浊的世间度化众生却不被烦恼所影响。

《维摩诘经》所说,是佛教应世入俗的一种方便,它是不离世间生活发现佛法的所在,提倡世间和出世间、生死和涅槃都不二的观念,也就是在世间出世间,以世间为出世间,生活和工作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和工作。
经典里或者大乘佛教里有很多大乘菩萨,他们都是在家菩萨,只有地藏王菩萨是出家的菩萨,这说明大乘佛教其实还是非常强调入世的精神,它跟小乘佛教不一样。
小乘佛教的行者是少事少业少希望住,那大乘佛教的菩萨应该怎么做呢?多事多业多希望住。所以我觉得只有佛教徒能够入世,佛教才能够兴盛起来。
菩萨远离都市尘嚣去修行打坐,哪怕在十万八千里之外,静心打坐也是为了众生能够成佛,心里还是系念着众生。这是真正的菩提心。经典是这么说的,这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云:“菩萨虽在百由旬空旷之处,但有鸟兽、寇贼、恶鬼所行处住,若百千万亿岁,若过是数而不能知真远离相,远于真远离,不知深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菩萨亦名愦闹行者。”如果不深心发菩提心,即使远离愦闹而修行,依然是“愦闹行者”。

已阅读约40%
又如《大智度论》卷十七载:“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
譬如服药,将身权息众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菩萨远离众生去山间、森林里修定,不只是为了自求解脱,是为了众生而修定。等到修得禅定,有所得,就回到世间度化众生。
菩萨到山林中修定如同休息、吃药,暂时休息、吃药(修定),等到体力恢复了(得定),就能做更多的事业。所以,从大乘佛教精神来说,学佛就是要普度众生,应该要入世。

西方有一位社会学家叫马克斯·韦伯,他比较各种宗教之后发现,在基督新教中,把工作当成修行,而且特别地注重,而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像佛教和其他宗教,就不是如此。
他的观点,用我们话说,就是佛教比较强调出世,或者说将工作和修行分成两截,这样的话很难促进经济。这是他的观点。当然,也有学者反驳他。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确实是重视出世。我们学佛,我们不出世,那我们学佛干嘛呢?确实是这样的,传统佛教里面学佛就是要打坐参禅,要出离世间。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佛教里面也有一种精神,就是说,在世间,即世间而出世间。
如果我们能像维摩诘大士那样,能够入世,能够度化众生,这才是佛教真正的精神。如此,佛教才会更加兴盛。我们应该可以把生活和工作当成一种修行。

我一篇文章名为《在生活和工作中修行》(点击跳转此文),里面谈到一点是说,我们应该找一个24小时修行的方法,比如说念佛法门,其实是可以全天修的。
在工作的时候,你可以念佛,只要你的工作不是用很深的思维的时候,你是可以念佛的;我们走路的时候、坐公交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是可以念佛的。
或者说我们修“正念”,我们生活、工作中是可以用的,这是24小时修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种方法,哪怕修菩提心,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能够用得起来的。
我们学菩提心教法,如果说我们发这个心,去摄持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行为,我们不管是挣钱也好,养家糊口也好,工作也好,都应该在菩提心的范围里边。当然,你要保证你的所行不与菩提心相违。

佛教说“自利利他”,佛教其实不是不讲自利,一方面我们能够自利,一方面是利他。我们工作挣钱,能够利益家人,我们也有更多的钱去做布施;在家孝养父母,即是修行,是往生西方净土的资粮;工作时跟同事们在一起,利益他们,度化他们,即佛教菩萨之“利行”、“同事”。“利行”、“同事”是四摄法之二。四摄是菩萨摄化众生之四种善巧方法。
其实,工作本身它应该不是罪恶的事情。可能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观念。我们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会有点新,会有点突兀,你或许会觉得“你作为法师,不谈打坐,不谈出离,反而去谈什么生活和工作!”这确实好像是跟我们佛教精神是相违背的。

已阅读约60%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我们生活、工作都能够变成佛法,变成佛法的修行,那不是很好吗?我们生活工作本身应该就是佛法的修行。
如果说,我们发菩提心了,我们的生活是生活,我们的工作是工作,跟菩提心没有什么关系,这肯定是不对的。所以反过来想,其实我们生活和工作应该就是修行。我们可以把家、工作单位当成道场。

我们还可以看看其他在家菩萨的形象,就会知道更多。唐代的庞蕴居士,他是一个开悟者,他是得到马祖印证的。他平常有自己的工作,制作和出售竹漉篱(滤水用的竹器),同时也在弘法。
禅籍记载他“闻江西马祖之道名,乃悟选官不如选佛,遂直奔洪州,随马祖参禅而契悟”。他本来是个儒生,本来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的,后来在路上听到马祖特别厉害,他说选官还不如选佛,之后他就到马祖那边去参学了。
他去见马祖的时候,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就是说,不跟万法为伴侣的是什么?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机锋,你可以说是空性也好、佛性也好,可以进一步诠释。
庞蕴居士如此提问,马祖回答他“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就是说,你如果能够一口把西江水喝完,我就把秘密告诉你。这时候居士就恍然大悟了。之后做了一个偈颂,他说:“十方同一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处,心空及第归”。

“十方同一会”就是说十方众生都是同体的,都是以空性、佛性为一体的。个个都是学无为法。这个就是选佛的地方,选佛还是比选官要好。“心空及第”,即证得心之空性,就是开悟了。
“心空及第”一词是与“状元及第”类比而来,“状元及第”意为考中状元,“心空及第”意为证悟了心的空性,两者都是成就,一个是世间的成就,一个是出世间的成就。
庞蕴作为居士,他也是可以开悟的。他悟后仍有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在度化众生。如前面所引,慧能大师说在家人也可证悟。可见,生活和工作是不碍着修行的,或者说,生活工作就是修行。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
《法华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各种谋生或商业活动与真如实相并不矛盾。民国时期的老法师都提出过类似的说法,如印光大师说我们的工作与念佛不相妨碍。“士农工商之职业者,不但了无妨碍,且能启发心灵,精于本业。”
还有弘一律师也说我们的工作和佛教信仰是不相妨碍。弘一律师云:“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议。”但我们现在可以更进一步,提出“生活和工作就是修行”。

我对马克斯·韦伯所说,多少有一些触动,确实他说的有些道理。反过来我们看看现在佛教本身是什么样子的。
我到斯里兰卡参学的时候,发现他们那里佛教的面貌跟我们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说他们那里的佛教学者都是信佛的,哪怕大学教授,做佛教研究的学者,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信仰、工作和生活能够融合得比较好。

已阅读约80%
我们中国很多佛学学术研究者是不信佛教的,他们的佛学研究就是一个工作,与信仰没关系,甚至批评、诽谤佛教。
斯里兰卡是佛教国家,一些国家盛大的活动,首先就要礼佛,他们的佛教氛围很好,佛教理念和精神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会更多。这些都是我们值得留意的,我觉得也是一个我们应该思考的话题。
其实我们谈这些,只是希望佛教能够更好,佛教能够发扬光大,我们能够真正落实佛教,我们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佛教,目的就是在这里。

0 3

六度四摄
三、六度四摄是生活的轨则
我们谈佛教的修行,禅宗也好,唯识宗也好,都是高大上的。如果我们将修行转换成一种比较简洁的生活、修行和工作的轨则,可以用六度四摄来统摄。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布施,给予众生钱财、法。持戒,受持五戒、八戒、菩萨戒或出家戒。其中的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忍辱,忍受众生的侮辱、恼害等。精进,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禅定,有世间定,有出世间定;有未到地定,有四禅八定,有空性定。
智慧,有闻思所得的智慧,有修所得的智慧;有世间的智慧,有出世间的智慧。般若即智慧,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六度有深有浅,有的是凡夫所修,有的是圣者所具。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检视我们运用了多少六度的内容,再进一步加强它,将六度应用起来。
四摄是指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给众生能够摄受众生到佛教里边来。为了度化众生,我们要给众生布施;要说一些和蔼、爱语,就是有爱的话语;帮助他们,利益他们;和他们一块共事,摄受他们进入到佛教里面来。

四摄主要是在大乘佛教里面出现比较多,在《阿含经》里面也谈到了四摄。种种的方便,大乘佛教里面方便是蛮多的。
另外,我们应该勤于“反观”。比如说我今天能够忍辱,我们反观一下,我们今天确实是忍辱,这个就是修行,这个是我们生活在用的。反观之后,也可以将忍辱的功德,回向给自己往到西方清净刹土,或回向给自己上升弥勒内院。
我们要有一种佛法是活生生的这种感觉。我们做一些这种反观,“今天我们做了什么?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怕我们没有做什么,这个也是修行,本来我可能会杀生、偷盗,但我没有做,这本身就是修行,我们要体会到佛法是在我们内在的、活生生的,而不是一种纯粹理论的东西。我们多做一些反观,感受佛法就在我们身心里边。
民国的时候,太虚大师提出“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对于如何在世间修讲得比较详细,但简单来说,“六度四摄”可以是我们生活的轨则。

恭喜完成阅读啦!给自己一个深深的随喜~~

END

文 | 海慧法师
整理 | 寂聪
二校 | 法汇
排版 | 法融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