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五根的平衡与调适(全文)

五根的平衡与调适(全文)

发布日期: 2024-12-16 浏览量: 19 次浏览

 一
五根与五力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围绕着禅修的五根的平衡、诸根的调适来展开话题。

我们知道,在修行中,实际上有五种力量能够提升和推进我们的修行,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五根”和“五力”——信、进、念、定、慧,信心、精进力、正念、定和慧。
这五根,对于每个修行人都非常重要,但每个人具体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人信心增上,具有非常强烈的信仰,他对三宝、佛法有着不动摇的信心。
那么这样一种信心和信念,就会成为非常强大的推动力,不断地帮助修行者战胜困难,突破烦恼和障碍。

有的人是精进力增上,表现出来是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地去修行,非常地勇猛。
有的同学,可能他是正念力增上,表现出来就是,他常常能安住在四念住里面,不忘失自己的善所缘,能够具有持续的觉照力,对自己的身、受、心和诸法,安住于正念。
有的同学,可能他的定增上,具有修定方面的天赋和能力,定力很好,得定很快。
也有的同学是智慧增上,能够通达教理,广学多闻,对于修行的理路,对于整个的自己修行的法具有洞察力,这样修习起来也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身根性的不同,五根各自有自己的特长,但是五根还是要平衡的发展。

一般来说,信和慧,这两种是一组需要平衡的品质;定和精进,是一组需要平衡的品质。
如果我们信心过强,却缺少智慧,就容易陷入盲目的迷信,甚至于走上一条不正确的道路。如果智慧太强,但是缺少信心,那也会造成问题。
对教理的了解、辩才和聪明才智,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反而变成了一种狡诈。


精进力与定力

一开始用功还有法喜,修一段时间后,如果不注重培养定,就会有烦躁感。
比如:紧紧地抓住呼吸,念佛过于用力——这样会引发疲劳、烦躁和心的动荡,导致我们的修行难以进步。
但是,如果定偏强,缺少精进力,可能我们就会变得懒惰。
一上座,觉得心挺舒服的,没有特别多的念头,但是如果缺少精进力的话,也容易陷在这种心空空洞洞的状态里,不愿意去觉照,只想安住在这样一种念头比较少、舒服的感觉里,不容易生起智慧的慧观。


在五根里面,“正念”这一支,它是在任何时候都是越多越好的,不存在过多的问题。所以“念”绝对不会太过,它总是不够。

所以说,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反观我们自己,对于“信心、精进力、正念、定和慧”,到底哪几支我们是比较强的?哪几支是比较弱的?
如果我们发现有一些是比较有优势的,我们就保持它;如果发现有某几支比较弱,是我们的短板,那就应该善巧地去培育它。
当我们的五根得到平衡,而且能不断地增上,我们整个的修行就会非常容易进步,收获就会呈现出来。
所以修行不是盲目的用功,不是用蛮力,而是需要智慧和善巧。

 

 三

五根与九法

对于五根,当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觉得进步有困难,诸根不够明利的时候,一般来说,可以用九种方法来打磨它。哪九种方法呢?

「 1. 观诸行灭坏 」
就是着重去观察生起诸行的灭坏。
在日常中,要常常注意观察诸法现象灭去的特质。因为平时我们更多关注和体验的是诸法现象的生起。吃食物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味道的生起;看到可爱的影像,体验到的是乐受的生起;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就体验到了这件事情的生起、发生。
但是我们却很少去关注它灭坏的这个部分。

每一种味道,到了喉咙就灭去了。我们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在刹那消逝。

我们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其实在当下就成为过去,了不可得。不管是别人对我们的夸赞,还是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全部都已经灭去了,包括对方的心念,我们自己的状态,也都成为了过去。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侧重于观察生起诸行的灭坏,那我们就很容易去清空我们的内心,很容易就能够放下执著。我们的五盖就会减弱,而信心、精进力、正念、定和慧,就会不断地增上。
所以,如果我们感觉到五根无力的时候,就要注意去觉照诸行的灭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常常去意识到这些灭去,我们的心就会不断地进步。

「 2. 谨慎操作 」
磨锐诸根的第二种方式,就是要确定自己已经能够谨慎地去操作。
什么是谨慎操作呢?就是认真地对待它,用一种谨慎的态度,而不是用一种草率的、忽略的、肤浅的、漫不经心的方式。
不管是我们每一座的禅修,每天上早晚功课,或者我们每一堂专业课教理学习,包括做一些事情:打扫卫生、行堂、与人来往、交流,其实都要用这种谨慎的态度,而不是一种草率的、漫不经心的状态。
如果我们能够用这样的一种觉悟和身心状态来修行、生活、做事,那我们就很容易在诸根方面得到进步。
这是提升我们五根和五力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确定自己在谨慎地行持的一种状态。


「 3. 持续修习 」
第三种提升诸根的方法,就是确定自己持续的去修习。
不管是我们的任何一个法门,对教理的积累,乃至日常生活中修一些善法,都需要持续心、长远心,需要不断地串习。
所以,有规律的、持续的修行是重要的,这就是积沙成塔、水滴石穿。
我们有规律的每天去做,长年地积累,尽其一生——有些法门我们可以修一辈子,有一些看不懂或者没有掌握的教理,我们也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修习、研读、感悟,最终我们都能够得到通达。

所以说持续的用功,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当我们能够持续深入,持续地努力积累的时候,我们的五根也会不断地增长。

每天要有定课,生活要有规律。对我们自己的专业,我们所修的法门,需要不断地用功,每天积累,不间断地去深入它。
这样我们就会有一种信心,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收获、进步呈现出来。


「 4. 恰当地用功和行持 」
第四个提升诸根的方法,就是确定自己在恰当地用功和行持。
什么是恰当的?就是说,在方方面面我们都要具有善巧。不光是谨慎地行持,不光是持续地用功,而且还要恰当地用功。
这个“恰当”,注解里面讲,是要避免七种不合宜的方式,培养七种合宜的方式。
哪七种合宜的方式呢?
第一,是住所的合宜,实际上就是居住的环境,居住的地方。
我们住在丛林道场,得到很多的守护,衣食住行都得到了照顾。丛林里面有规律的生活,清净的环境,实际上帮助我们回避了很多修学的障碍。
当然,按照传统的说法,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们就可以对比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哪些对于我们身心的安住、定的提升更有帮助。如果特别适合,那就可以长时间的安住,这是住所的合宜。


第二,行境的合宜,指的是我们前往的地方。
过去佛陀时代的僧团,很多时候是托钵乞食,但是托钵乞食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去的。就是要回避一些不合宜的地方,以免产生障碍。
比如,有些地方可能会有命难、梵行难,遇到一些外境的干扰。一些声色场所,一些可能杀生、偷盗,不正业的地方,这都是我们应该回避的。
我们现在住在道场,有时候也会出门,买点日用品或是出去行脚,到外面走一走,都要注意所去的地方是否适宜,以免去了不合宜的地方,导致产生修行的障碍,破坏我们的心境。


第三,谈话的合宜。
我们每天在道场里,都会有与同参道友的交流,有时候还会牵涉到和信众的交往。我们的执事们可能还会牵涉到岗位上做事。在这些过程中,谈话的合宜非常地重要。
清净、如法的语言,就会增进我们的五根。但是有一些语言,如果是世俗的、不清净的、不如法的谈话,就会导致我们身心的动荡,导致烦恼的加深。
所以,对于谈话的内容,到底谈论的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用怎样的见地来谈论,实际上是要有觉照、有警觉性的。
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我们会比较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同学们在一起也会百无禁忌,熟了之后张口就来。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方式,和背后的思维模式、见地、态度,很可能都不是佛法的,很可能都是世俗的,那就会导致烦恼和不必要的困扰,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障碍。
所以,我们的谈话其实是蛮重要的。甚至有时候我们给别人发信息,发朋友圈,在群里发布一些语言,都要提前问一下自己:我所要讲的,我所要发布的,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的,有没有一切往道上会?
还是说依然是世俗心,从世俗的角度在谈话、在交流,在发表一些观点?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的。我看到,我们现在很多的学佛者,对这一块的关注还是不够的。

第四种合宜,就是人合宜。
我们接触他人,一般来说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善友。如果对方具备了戒定慧三学,拥有慈悲的品质,那我们很可能就更容易受益,身心也会得到帮助。这就是人适宜。

第五是食物的适宜。
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体质不同,需要的状态也不同。我们现在斋堂里也提供了多种选择,每天的菜品也是比较多的,也有一些面食、米饭类。
我们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身心状态,来恰当地选择,而不是根据口味想吃什么来选择。要根据自己的身心适宜什么来选择,包括食物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在钵上面划一个记号,每次食物装到这个记号的位置,我们就停止,超过这个量就不再接受。
现在大环境物质丰富,可能很多人容易吃过量,感觉吃得过少的情况是比较少的。
在行堂的模式下,吃过量很容易发生。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要记住自己比较舒服的量是多少。你的碗,菜饭装到什么位置上是比较恰当的。记住了之后,每次装到这个位置就不再添加。


吃饭的过程中,适当地慢一点,这样就会有饱腹感,不容易过量。

吃得太快,不注意量的多少,如果今天的食物比较丰盛,比较对自己的胃口,就极容易超量。但是一旦超量,可能就会体验到身心的沉重、昏沉,贪欲增上,各种问题就会袭来。
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报道,一份健康研究,就北京的人口做了一个普查,血糖、尿糖超标的人群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就是说每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血糖是高的。
可见,我们现代人的饮食,过量的问题还是非常的严重。即使我们出家人食物相对清淡,但也依然要注意食物合适的量。
有的人持午,晚餐不去药石,这样会好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早中两餐也要调节好。有些人晚上可能休息得晚,需要吃一些东西,那也尽量不要吃得过于油腻,特别是晚上的这一顿。
有的时候能量不足,就可以准备几粒干果,喝一杯热水下去,打一座,其实也基本上能解决饥饿感和体力不足的问题。所以,这一块还是要重视。

第六,是时节的合宜。
时节的合宜实际上就是根据环境气候,每天自己衣服的增减,都要照顾好。
根据天气的变化来随时地调整,注意定期地保持清洁,屋里的环境做适当的整理。这些,都对我们的修行非常有帮助。这些都是时节的合宜。
最后一个,是威仪的合宜。
你是用怎样的威仪来修行?有的人适合坐禅;有的人适合行禅;有的人比较适合站禅;有的人,适合几种威仪来交替平衡。
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式也很重要。对于初学者来说,坐禅和行禅交替进行是非常合适的。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没有行禅的习惯。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适合行禅的。我们吃完饭,或者傍晚,或者晚自习之后,都可以在寺院里经行一下。

在经行的过程中,觉知脚步,安住于动作,或者念佛,或者修习自己念诵类的功课,其实都是很好的方式。它能够平衡我们的身心,增进我们的消化力,增强我们的体质和体力。
有时候,出家人静得太多,动得太少,适当的行禅对我们的身心会非常的有益。这就是威仪的合宜。
如果从这七个方面——对我们的住处,对我们所要去的地方,关注我们的谈话内容和方式、接触的人、所吃的食物、周边的环境和时节,以及所采用的修行的威仪,这七个方面都能调适好,就是我们所说的,恰当、善巧的方式来提升我们的善根。

「 5. 定相的掌握 」
第五个提升诸根的方式,就是定相的掌握。
要掌握一些提升定的方法。适当地修习定力,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掌握了定相,我们的身心就很容易提升。如何来掌握定呢?
第一、要选择适合的、感兴趣的法门。感觉哪一个法门自己能特别的摄心,能够安住,修的时候五盖很少。
第二、就是掌握修的过程中的技巧。每一种法门它如何来提升定相,如何让定生起来,都是有方法、有技巧的。
我们要研读教理,精通它的技巧和方式,然后适当地倾向于培育定力。当定生起,它能够引发我们的轻安、喜乐、精进,包括开发智慧。所以说,要适当地提升定相。

「6. 注意觉支的转起 」
第六个促增我们诸根的方法,就是注意觉支的转起。
培育七觉支:择法觉支、念觉支、精进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喜觉支、舍觉支,在修行的过程中来增长它们。

「7. 不顾身命 」
增长诸根的第七个方面,就是要不顾身命。
要有一种不怕死的勇气,要有大无畏的精神,这样子我们才能修上去。不能够太怯弱。


「8. 出离之法 」
第八个方面,修习出离之法。
培育出离心,常常让自己放下,看到、照破我们心里的那些牵挂和执著。

「9. 战胜身苦 」
第九个方面,要有一种不中途退缩,能战胜身苦的毅力。
不轻易地放弃,有一种持久的坚持,能战胜身心的痛苦。因为打坐可能会腿痛,修行的时候可能会疲惫,需要长时间精进,可能都会有一些疲劳,我们要有一种勇猛的、坚定的心,能够战胜它们。
当我们用这九种方式,就可以让我们的诸根变得锐利、变得强大:
第一、观察诸行的灭坏,不只是了解诸行的生起,还要意识到它们的灭坏;第二、谨慎的修行;第三、持续的修习;第四、恰当的修习;第五、掌握定的相;第六、注意觉支的转起,培育七觉支;第七、不顾身命,要有一种投入,大无畏的、不顾身命的决心; 第八、依靠出离之法,培育出离心;第九、不中途退缩,直到我们能够战胜我们的身苦。

如果能从这九个方面,增进我们的信、精进力、正念、定和慧,我们的五根五力产生出来了,而且能得到平衡,那我们的修行就会非常地有力量,也会不断地进步。

这就是今天晚上和大家分享的,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如何做到诸根的平衡和培育。
当然,修行不光是禅修打坐,其实也包括了日常的学习,乃至道场的生活,方方面面,我觉得这些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五根和五力,应该可以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
希望大家未来在修学中,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地增上我们的信、进、念、定、慧,都能够获得圆满的成就,殊胜的未来。与大家共勉!

「 完 」

笔录:道砚

摄影:道强‍‍‍‍等

排版:法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