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观自在禅修营 > 静心营 | “佛门礼仪”专题讲座

静心营 | “佛门礼仪”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 2024-10-21 浏览量: 473 次浏览

2024年10月1日上午,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法教法师在西园寺拈花堂为静心营的营员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佛门礼仪”的专题讲座。

本场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借助几个常见佛教词汇进行了佛法内涵的宏观介绍;第二部分则介绍了佛教之中最常用的一些礼仪。

本次静心营中,初入佛门的营员比例较高。为了让大家对佛教有总体的了解,法教法师首先从常见佛教词汇讲解开始,介绍了“佛陀”“菩萨”“阿罗汉”和“皈依三宝”的含义。

什么是佛?佛的梵语为Buddha,意为觉者,即觉悟了的人。为什么说佛是觉悟了的人呢?佛究竟觉悟了什么?佛觉悟之后又做了什么?根据经文记载,释迦牟尼原名叫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一次在侍从的陪同下外出游观,在东、南、西门分别目睹了老、病、死之苦。而在北门,悉达多太子遇到了一位举止安详、内心充满喜乐与自在的出家人。这种对比让太子深受触动。人为什么会经历衰老、疾病和死亡?如何才能避免这些痛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悉达多决定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经过漫长而艰苦的修行,悉达多终于悟得正道,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被世人尊称为“觉者(佛陀)”。为了帮助众生也能得到解脱,佛陀开始四处弘扬佛法,教导人们如何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并最终达到圆满的境界。

“菩萨”,具名菩提萨埵,即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大乘圣者,能够救度一切有情众生,令他们离苦得乐,究竟成佛。“阿罗汉”,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的声闻乘圣者,他们证得尽智,堪受世间大供养,能帮助众生断除一切烦恼,从而证得解脱。“三宝”为佛、法、僧;“皈依三宝”意为:进入佛门,获得佛陀、佛法和僧团的庇护,从而摆脱轮回之苦,获得究竟安乐。

第二部分是佛门礼仪,其内涵包括礼节、规范、仪轨和威仪等。

不同的佛门场景中有着各自的仪轨规范以及注意事项,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沿革和原理。因此,法教法师在讲授佛门礼仪时,按照西园戒幢律寺殿堂区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依次进行讲解,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与罗汉堂等殿堂。法师结合寺院殿堂的建筑功能和供奉的佛像等,说明在不同场景下会涉及到的佛教礼仪和需要注意的规范。例如,在钟楼和鼓楼上,应当遵循“晨钟暮鼓”的传统顺序: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后敲钟。此外,根据场合的不同,敲钟的含义、次数和发心也需有所变化。敬香是供养三宝的一种重要方式,有一系列注意事项。在西园寺由于大部分区域属于古建筑文物保护区,为了预防火灾,只在天王殿前燃香;不必烧高香,并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香料。绕佛是礼敬佛陀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以右绕的方式绕行三圈、七圈或十圈等。选择右绕的深层次文化原因是在古印度左手被视为不洁,应当在绕行时处于远端。

最后,法教法师讲解了在斋堂用餐的基本礼仪规范和用心要点。例如,在接饭菜时应当将碗推至桌沿,方便行堂的师兄们将饭菜放入碗中;用餐时,需遵循优雅的用斋姿势,即“龙含珠、凤点头”——用食指和大拇指端着碗,用筷子夹取进食,而不是把碗放在桌上低头去凑碗吃。此外,法师还特别介绍了“食存五观”,呼吁大家怀着感恩和悟道之心进食,在日常餐饮之中体验修行的内涵。

本场《佛门礼仪》讲座图文并茂、内容充实,法教法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复杂的佛门礼仪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使营员们能够轻松理解并吸收。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营员们对佛门礼仪的了解,更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佛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文稿/朱佳颖
编辑/智力
摄影/网络部摄影组
图片编辑/智和
排版/慧仕
校对/祁莹 常淼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