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观自在禅修营 > 静心营 | 从当下开启觉悟之旅

静心营 | 从当下开启觉悟之旅

发布日期: 2024-10-21 浏览量: 65 次浏览

2024年10月1日,西园戒幢律寺后堂、戒幢佛学研究所副所长界文法师在西园寺拈花堂为十一静心营的营员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从当下开启觉悟之旅”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界文法师提出觉悟之道源于心灵品质的提升。在佛教中,佛被称为觉悟者,法代表着真理和宇宙人生的奥秘,僧则是在佛陀指引下践行并传播佛法的僧团。真正的觉悟是对生命奥秘以及心灵规律的深刻洞察,并且能够将这种理解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从而远离烦恼与杂染,活出安乐之道,而这则需要通过佛法的系统修行来提升和转化我们的心灵品质。

法师指出,在世俗的理解中,人们往往认为佛教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快乐或是平静。然而,真正的佛教智慧告诉我们,这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佛教所说“离苦得乐”中的“乐”,不仅仅指感官上的愉悦,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平和与自在。在《瑜伽师地论》中详细描述了五种不同层次的快乐:因乐、受乐、苦对治乐、受断乐以及无恼害乐。因乐本身不是快乐,但它能导致快乐;受乐是身心愉快的感觉;苦对治乐则是因为灭除痛苦而感受到的快乐;受断乐指进入灭定,一切念头、感受、诸想不现起的状态;无恼害乐则包含了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和三菩提乐。佛教的安乐之道是要得到这五种快乐,而不仅是其中一种,可见其内容实际上是很深的。

此外,佛法对于善恶的理解与通常意义上的道德评价也有所不同。从生命关怀的角度出发,指出有三种最基本的善根(无贪、无嗔、无痴)和不善根(贪、嗔、痴)。贪是指对事物产生“染著为性”,障碍心的自由,然后导致痛苦;嗔是对苦和苦具“憎恚为性”,障碍内在的安稳和慈悲,导致我们造作恶业;痴则是对万事万物的规律道理“迷暗为性”,阻碍内心的通透,带来一切的杂染法。可以说我们所有生命中的痛苦都是缺少智慧、无明带来的,这是佛法的一个根本认知。

无贪、无嗔、无痴则是三种善根。无贪意味着不对目标产生贪求或执着,布施、出离心这些都是无贪的标志;无嗔就是不粗野或不对抗,内心是柔软开放的,包含了慈爱、温和、和蔼、友善所有这些良好的品德;无痴即是智慧,能够透彻地知见究竟法的自性。

在《阿毗达摩论》里边介绍了25种美心所,它们都是从无贪、无嗔、无痴中开发出来的。其中19种通一切的美心所,分别是信、念、惭、愧、无贪、无嗔、中舍、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以及心正直性。它们在所有的美心里都有,是成组升起来的。还有三种离心所,它们是对不善法的出离,那就是正语、正业、正命。还有两种无量心所,就是悲心和随喜。最后一个是无痴心所,就是我们的慧根。如果我们的生命中拥有了无贪、无嗔、无痴这三种善根,并从这三种善根开显这25种美心所,我们的生命品质就是殊胜的。

那如何活出觉悟之道呢?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特别是正念修行,从当下对身心现象的觉照开始,如实观照此时此刻所发生的身、受、心、法,就能把觉悟之道带入每一刻的生活。

最后,界文法师总结道,佛法的修学是一个渐次深入的过程。随着对法的吸收和践行,我们的生命状态会逐渐得到改善。学会应对挑战的方法,慢慢地净化身心,提升正念,开发智慧,成长为身心健康安乐,心态开放积极,具备自利利他能力的高品质生命。这样的生命充满了无量的善法,带来了无量的喜乐。当我们拥有那五种快乐时,我们就真正地实现了离苦得乐。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讲座进入了精彩的问答环节。营员们踊跃提问,与法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整场讲座内容充实,界文法师通过平易近人的讲解方式,不仅详细阐述了佛法的核心教义,还将这些深奥的道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紧密结合,为营员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践指导。

文稿/祁莹
编辑/智力
摄影/网络部摄影组
图片编辑/智和
排版/骆慧
 校对/觉照 常淼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