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 为什么我们感觉到孤独? ——《吉祥经》解读(十三)
发布日期: 2024-10-20 浏览量: 130 次浏览
摘 要
为什么我们感觉到孤独?其实是跟众生、跟这个世界失去了连接,那种慈悲喜舍、爱的能量和祝福没有流通。
续前——
第十一个偈诵:
依此行持者
无往而不胜
一切处得福
是为最吉祥
最后一个偈颂:“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依佛陀所说的三十八种吉祥而去行持的话,“无往而不胜”,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办法击败我们。因为世间有四种魔,一般来说是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他们都没有办法击败我们。
“一切处得福”也被翻译为“去各处安稳”,就是实践了这三十八种吉祥,战胜了四种魔军,这样的话,不管是站着、行走,在此世、在未来世,在一切处,所有的前往都是安稳的。
如果我们没有这些吉祥和证悟,就可能会因为“亲近愚痴人”等等的,生起了烦恼、苦痛。与之相反,我们就会安全前往,无灾害、无怖畏的前往,这才是最吉祥的。所以佛陀就用这个偈颂来做了结论,告诉天子,当如此实行这些的时候,他们去各处都会安稳。
因此,不结交愚人等三十八种诸事,是最上、最殊胜的吉祥。这样的一个人,是没有人能战胜他的,在一切处都是安稳的,这是最吉祥。
如此,当世尊做了结论,开示结束的时候,有一兆位的天神证得了阿罗汉,“阿僧祇”——无数的天神证得了入流果、斯陀含、阿那含果,很多很多的天众都证悟了。
这是夜里天人来请法的。到了第二天,世尊就告诉阿难长老说:“阿难,昨夜有一位天神来到我面前,问了有关吉祥的问题。当时,我为他开示了三十八种吉祥。阿难!学取这吉祥的法门,学取后诵给比丘们听。”
阿难从佛陀那里接受了《吉祥经》,也都教导给僧团。这就是导师们辗转相传而来,并传到今天的《吉祥经》。只要天和人类,善于对众多众生演说这三十八种吉祥,这梵行就会成就、繁荣和广布。如果我们大家能够常常的研读《吉祥经》,去读诵、思维、践行、传播的话,这个世间就不缺少吉祥,是不是这个意思?(掌声)
以上就是今天下午说到的部分。我再给大家回顾一下:从第一个偈颂到第六个偈颂都是讲在家众世间的生活。从第七个偈颂开始进入到修行的阶段,具足了恭敬与谦卑的心,能够知足和感恩,及时听闻教法,认为是吉祥的;然后拥有忍耐力、顺从(指的是易受劝,听得进去别人的劝告),常常亲近善知识,适时谈论我们的信仰,是吉祥的;用一种热忱、精进的态度来投入修行,去实践八正道,照见四圣谛,亲证涅槃,是吉祥的。
证悟了涅槃之后,我们就能够做到八风不动心,远离了忧愁、污染,内在安宁、远离烦恼,是最吉祥的。以这个来行持,我们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在一切处都能够产生出福德,去各处都会很安稳,这就是最吉祥。
以上就是佛陀所开示的世间和出世间的修行道路。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含义非常的深刻。我们可以用一生、乃至生生世世来实践,最终我们也能够像诸佛一样达到圆满。
最后我们一起把偈颂念一遍: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治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善哉!善哉!随喜大家!
问答部分——
信众1:
《吉祥经》中描述的很多内容与三皈五戒、六度四摄有关,应该是相通。它的殊胜之处在哪里?对于修习它有什么样的特殊要求吗?感恩法师开示!
界文法师答:
每部经的内容其实说来说去说的都是这些,从各个角度都 在说,所以不要执着于这部经、那部经的差别跟相同,还是要看到每部经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调这颗心。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到我们心灵本身,吸收每一部经的法味,这个就是最殊胜的,其他的都不要紧。(掌声)
信众2:
今天听了《吉祥经》,感觉很愉悦、美好,但自己在平时世俗里觉得很多事都没有意义。吃喝、购物、游玩都没有兴趣,甚至觉得自己很孤立,这种状态挺难受的,很想调整过来,找到欢喜自在,怎么去争取欢喜自在的感觉?
界文法师答:
欢喜自在,其实你要是把这三十八种都实践好了,你一定是欢喜自在的。
有时候为什么我们感觉到孤独,其实是跟众生、跟这个世界失去了连接,那种慈悲喜舍、爱的能量和祝福,没有流通。
为什么呢?很可能问题出在我们的思维模式、见地、态度等方方面面,可以提升的地方是非常多的。我相信哪怕任何一个偈颂,我们真正的实践好了,都是非常不一样的。
刚才你的问题里讲到了,好像对世间的很多享受,都没有那么在意了。很可能你有知足的品质,你要问自己,我的知足是不是修好了?如果修好了,你就应该认可自己,不要质疑自己。
但是你的感恩心是不是修好了呢?经中说:知足并感恩。如果这一条觉得还没有,你就提升自己,去努力实践,我相信你就会变得更快乐。(掌声)刚才我只是拿这一句来举例子。其实每一句我们都可以对照自己,我们就能找到安乐之道。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寂聪 法理
校对 | 心光
排版 | 果甚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