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学术 | 韩焕忠教授:《文化润教与我国宗教的中国化》
发布日期: 2024-10-12 浏览量: 797 次浏览
戒 幢 学 术
JIECHUANG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讲 座 回 顾
2024年10月5日上午,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韩焕忠教授为研究所博士生做了题为《文化润教与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讲座。此次讲座是研究所博士生课程“佛教研究前沿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研究所硕博学员3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韩焕忠教授指出,在当今社会,宗教中国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国家要求宗教专职人员成为双通人才,不仅要精通所在宗教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传统文化。这一要求旨在促进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宗教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固有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对宗教中国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强调敬天地、敬祖宗、敬圣贤,主张大一统和大有为,将孝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道家则强调自然、无为、勿以有己,与儒家思想形成互补。
但中国固有文化对一些社会现象无法圆满解释:
道家的无为无争、顺其自然,容易使人走向虚无和颓废,因此对佛教之传入中国存在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儒家兼济天下与佛教的菩萨平等普渡思想,道家无为与佛教缘起性空思想,儒家的重意轻言、道家的得意忘言与大乘佛教般若学的扫相显空等思想,有很多相似性。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并被接纳,具有理论基础。
紧接着,韩焕忠教授分析了佛教中国化进程。
佛教本是外来宗教,在印度的土地上呈现出分裂的特点,而在中国则展现出和谐共处的景象。佛教中国化经过了复杂和漫长的发展进程,经历了翻译经典、格义、判教、创宗、定祖、三教圆融、落地生根等环节,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同时,中国佛教还创立了许多特有的佛教宗派,如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这些宗派不仅丰富了佛教的内涵,也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韩焕忠教授分析了其他宗教的中国化进展情况。
道教虽然是中国本土宗教,但也有其中国化进程,重点在于与时俱进。道教的一些传统做法在现代社会面临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道教医学、道教艺术、道家养生和老庄思想等领域可能成为道教发展的热点方向。
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国也在不断探索中国化的道路。通过参观一些宗教场所可以发现,这些宗教在建筑风格、教义传承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例如,一些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采用了中国建筑风格的元素,明清时期天主教在中国绘制的圣母像有很多中国元素,基督教的一些教堂融入了佛教、道教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修行方式。
最后,韩焕忠教授指出,宗教中国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宗教界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坚持中国化的方向,宗教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相融合,为中国人民带来福祉。
文化润教是实现宗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宗教可以更好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润泽下,佛教已经实现了自身形态的中国化,道教也完成了自身形态的宗教观。相信在未来,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也将实现更加深入的中国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不仅为研究所的硕博学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使学员们从宏观角度认识了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意义,进一步加深了对推进宗教中国化的理解。伴随着学员们热烈的掌声,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戒 幢 学 术
JIECHUANG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通讯记者 | 真澹法师
审校 | 法教法师
图片 | 俞坚、道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