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有益的事情要坚持去做 ——《吉祥经》解读(七)

有益的事情要坚持去做 ——《吉祥经》解读(七)

发布日期: 2024-09-30 浏览量: 498 次浏览

摘 要

佛陀说,对有益的事情能够用坚定、不放逸的态度去投入,这是吉祥的。不做则已,做就很认真,最终达到成就和圆满。

续前——

第六个偈诵

为在家人世间生活所开示的总共有六个偈颂,最后一个偈颂说到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禁止邪行,在另外的注解里翻译为:“避离诸恶事”,“避”是指见到这些恶业的过患,自己的内心不喜欢;“离”是远离,不去做。是说我们要看到不恰当行为的危害性,在意识上不认可,在行为上不要去做,这就是一种吉祥。

所谓的“离”,一般有三种原因使我们不去做坏事。

第一种被称 作“自然离”。因为天生的性情、从小的家庭教育,或者受到了社会 的教化和影响,自然地就觉得有些行为不合适,不会去做,这就是一种“自然离”。

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些人虐待小动物,对别人打骂侵害,看到的时候感到痛心疾首,在心理上不认可,在行为上自己也会远离,这就是一种“自然离”,自然发生的。

第二种是“受持离”,那是因为受持戒律而发生的。就像有些人受持了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过去可能对杀害生命是很随意的,但是现在因为受持了不杀生戒,就变得不会那么随意。在可以选择杀它或是放它的时候,就会选择放过。这种就叫做“受持离”,因为受持戒律而产生出的远离行为。

第三种是“正断离”。“正断离”主要是开悟了,证得圣果之后,终身都不会再做这些邪恶的事情了,这跟我们的修证有关。

前段时间网络上报道,有一位大学生虐猫,受到了全社会的谴责,大学都不敢录取他读研,导致了自己学业的障碍,对自己的前途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我们会发现,避免一些不当行为,实际上对我们是 一种保护。

包括这几年也有很多的社会名流,因为各种错误行为身败名裂,影响了自己的未来和幸福,所以远离邪行是很重要的。

“克己不饮酒”。所谓的“酒类”,是指所有的酒精、麻醉品。在佛教里认为不饮酒是吉祥的,为什么呢?

在《律藏》里有就这样的一个公案:佛陀座下有一位阿罗汉,他的神通力非常强,能够降服恶龙,受到了大家的恭敬和赞叹。那时佛陀还没有制定“不饮酒”这一条戒,有人就供养了他一罐黑米酒,因为走路很渴了,他就咕咚咕咚把这一罐子酒全喝了,喝下去之后醉倒在路边,呕吐的东西引来了乌鸦抢食,呱呱乱叫。

佛陀听到声音,问阿难发生了什么?阿难说,刚才这位有大神通的尊者醉倒在路边了。佛陀就告诉弟子们:你们看,他平时可以降伏恶龙,但是醉倒的时候,哪怕是降伏一条小虫,也无能为力了。这个时候佛陀就制定了禁止弟子饮酒的戒律。

饮酒导致我们失去健康的理性,“不知法、不知义,对母亲做障碍,对父亲、对诸佛、对弟子做障碍”,现法受到苛责,来世导致恶趣,造成后世疯狂心乱的业果。

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本身很邪恶,但是喝醉了之后,很多人都会丧失一种健康生活的能力。如果能够发愿不饮酒,就能够止息这些过失,获得与此相反的诸多成就,所以不饮酒是吉祥的。

“美德坚不移”,最后一条就是对我们的美德要有一种不放逸、坚守而住的心。

注解里列举了一些错误的方式,比如说对我们所修习的善法,不恭敬的做,没有恒心的做,做的时候不能完成,染着的生活、没有意乐、没有责任感,不习行、不决意、不努力、放逸,所有这些是不行的。

即使听闻了前面的那么多吉祥之事,但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依然有可能不够坚定,行持不够恭敬;有时候没有恒心,今天很发心,过两天就扔在一边了;不能坚持到底;有时候又会夹杂了烦恼,生起贪、嗔、慢、嫉妒等。有的时候动力不足,对善法不感兴趣,没有责任感,对自己该承担的不认真对待。

有一些修行需要反复深入,需要全身心 地投入。但可能,我们的修行态度却是随意的、草率的,浅尝辄止,缺少一种坚持和坚定的信念。

所以,佛陀说,对有益的事情能够用坚定、不放逸的态度去投入,这是吉祥的。不做则已,做就很认真,最终达到成就和圆满。

到这里,我们就把整个世间生活中应该具备的一些吉祥的态度和方式说完了。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寂聪

校对 | 心光

排版 | 果甚

图片 | 法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