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围绕《阿含经》的两个公案(一)—— 我适合闭关专修吗?

围绕《阿含经》的两个公案(一)—— 我适合闭关专修吗?

发布日期: 2024-06-01 浏览量: 289 次浏览

一个人学佛的历程,从初入门完全的小白,到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修行者,其实是一个漫长的、逐渐成长成熟的历程,它并不仅仅靠有一腔热血、一份信念和勇气就够的。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带着满腔的热情,愿意去干就行。但这实际上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对法理有深入的掌握,对修行过程中的一些要领有非常深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把教法融入进去,能够善于调适身心,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得非常稳固,过程中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
我们可能也会在过程中一再的现起烦恼,产生种种困扰——这也是在试错中来成长、来验证佛法的。有的时候我们起了烦恼,如果没有学过佛法的话,可能只是在烦恼里挣扎,或者就会产生懊恼和掉悔——我怎么又起烦恼了?

但是学习了教理,我们就可以在这个起烦恼、犯错误的过程中,又一次看清烦恼是怎么生起的?烦恼是如何伤害了自己和他人,如何扰动我们内心的安宁和喜悦的?
一个试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验证佛法的过程。一旦能够这样去看待,我们对于法的信心,对修行的信心就会越来越深入。
在《中阿含经》中有一段关于佛陀教化他的一位年轻侍者的公案。这位侍者叫弥醯(Mihira)尊者,应该刚刚进入僧团不久,那个时候由他照顾佛陀。
有一天两个人在行脚的过程中路过了一个村落,这个村落位于一条河流的附近,河流的岸边有一片树林,地势平坦,河水清澈,环境优美,而且气候也是不冷不热,非常的宜人。
弥醯尊者非常欢喜,他觉得这个地方太适合修行了,就向佛陀请求说:我想留下来,在这里静修。佛陀告诉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而且我的身边也需要一个侍者,等一段时间以后再考虑出来静修吧。”

虽然佛陀不同意他的离开,但是弥醯尊者自己还是非常喜爱这个地方,于是他就再三请求:您已经开悟了,禅定也证到了,智慧也开启了,但是我还没有啊!所以我的内心着急,大事未办。最后佛陀只好告诉他说:那你就去吧,你去试试。
于是弥醯尊者就离开了佛陀的身边,来到了这片树林里,选了一个地方开始静修。
可是当他开始想要深入修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一再的生起烦恼,杂念纷飞,生起了三种恶念:贪欲、嗔恚和害心,最后感觉到难以用功。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佛陀还没走远,就再一次的回到佛陀的身边,向他汇报了这一次独自修行的尝试。
佛陀就告诉他:“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要修习五习法,然后还要增修四种方法,才能够令“心解脱未熟”的达到成熟。
换句话来讲,佛陀是告诉他:如果我们没有证到禅定,没有能力降伏其心的时候,事实上是要经过一些过程,才能完成所定的目标的。不是只凭着一腔热情,觉得我想要怎么样,就能达到的。

有些心性的成长和积累没完成的时候,过早的离开僧团,离开善知识,是不行的。这个时候,佛陀就为他讲了用“五习法”来帮助自己成熟。哪五种习法呢?
第一种习法,就是“与善知识俱,善知识共和合”。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能够能离开善知识、离开僧团的,因为在独自修行的过程中,我们还缺少足够的力量和护持。而在同参道友和善知识的引导之下,我们的修行之路就会得到很好的开启,有一些违缘能够得到对治;该鼓励的时候得到了鼓励;该被制止的地方得到了制止。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成长起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性和盲区,自以为是的修行过程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种习法,佛陀说到:“受持禁戒,守护别解脱,善摄威仪礼节,见纤芥罪常怀畏怖。” 修行的第二个部分,实际上是对戒学的熏习。不光是我们所受持的戒条本身,还包括了威仪等等。我们在丛林中可能都得到了这样的一些教导,比如说从从容容的安详行走,不要蹦跳、嬉闹,注意威仪——实际上这些方面也都是一种对心性的调节。经历了戒学的训练之后,我们的身心也会变得庄严起来,获得一种寂静和调柔。

第三种习法,还要“听闻法义,令心柔软,使心无盖”。当外在的戒行得到了一定的守护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开始更进一步地调柔我们的心性,去除修行中的五盖,让我们的身心能够柔软下来。那如何才能柔软下来呢?实际上就是需要在听闻法义、熏习教理的过程中来完成。

从善知识那里,听闻“说戒、说定、说慧、说解脱、说解脱知见、说渐损、说不乐聚会,说少欲知足、断、灭、宴坐、缘起”等等,就是需要系统的来听闻教法,不管是戒学、定学还是慧学。了解什么是解脱,什么是解脱知见,修习出离心,破去我们杂乱动荡的毛病习气,学习如何静坐,学会观缘起。这样一个听闻法义的过程,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听闻法义,不是指单独一个法门,而是整体的佛法。它不仅包括了我们对修行理路的了解,对降伏其心的法门的受持,它也包括了世界观、价值观,乃至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心性的调整方法,都是需要去学习的。

前段时间有位居士给我发信息,跟我分享他的一些感悟。他之前学习佛法也有近十年了,由于在社会上有工作有家庭,自身也是烦烦恼恼,有各种各样的焦虑压力,但有一点,他对佛法的信心还是非常强烈的,所以这十年间一直在修习佛法,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

而他自己对四念处的教法特别感兴趣,所以空闲的时间总归会琢磨琢磨,听闻一些相关的经教开示,每天静坐一下。虽然他也觉得自身静坐的效果不够好,也经常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但是有疑问他也会去求得一些解答。

后来有一次,他在禅修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感悟:就是对所学的教理“五蕴无我”突然有一种明白的感觉。他说虽然《心经》早就能背出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对于五蕴无我的教法也可以说从开始接触佛教就了解了,但是直到近十年之后,才真的有一种确定感,真的确信五蕴是无我的。

当他感悟到这个的时候,整个人有一种油然的释怀,全身心都放松下来,在这之前好像总归会抓着一些什么,总归会为一些莫名的东西所困扰着。总之有一种焦虑感、紧张感、抓取感、恐惧感挥之不散,处处都是纠结的。

但是当在那个刹那对“五蕴无我”产生了非常坚定的信解时,突然好像很多的东西都松开了。而且他也发现,在这种松开的同时,自己对当下这个五蕴的身心反而变得更有觉察力了。

当然他的这个认识,还不是佛教讲的那种真正的大彻大悟,应该还是一种解悟。但是这种解悟,比他当初只是当成道理记在心里,实际上来得更深刻多了。因为在内心里很深的一个地方,吸收了这句教理的智慧,就会让他感受到身心非常不一样的释怀和轻松。

由此可见,“听闻法义”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从一开始在道理上知道,到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回味,有时候跟同参道友们讨论,默默的反思,在禅修中去观照,等等,它是一个漫长的酝酿和消化的过程。

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的去反复回味,常常熏习,那么这个法义,慢慢的就会像酿造美酒一样愈酿愈醇,渐渐的在我们的心里变成一种确定见。而当这样的感受深入了以后,我们整个人的身心是不一样的,会令心非常的踏实,产生一种从容、坚定和柔软,很多的五盖也就比较容易去对治。

所以佛陀说到,第三点就是要“听闻法义”,当然这个“听闻法义”实际上是一个漫长且需要反复深入熏习的过程。

第四种习法就是“常行精进,断(除)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

除了听闻法义之外,接下来就是提起精进。这种精进力包含了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断恶修善的精进。出家之后,每天用餐之前都要默念“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它其实就是一种精进的愿力。有了愿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一种众善奉行的精神生长出来。

不管是禅修,种种供养,乃至非常微小的举手之劳,一句给别人鼓励的话语,一合掌、一低头,一个微笑,一个微小的发心,都是我们需要来行持的。这样一个众善奉行的过程,它也是非常坚定细致的。“恒自起意,专一坚固”,就是指对我们所受持的善所缘和所修习的法门,也要有一种非常专一、坚定且深入的信念和行动力。

第五种习法,“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此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 就是说,修行还要在智慧的层面不断的深入去感悟,观察五蕴无我、一切法无常、生灭、缘起。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证得殊胜的智慧,通达真理和实相,彻底灭去轮回烦恼的痛苦。

佛陀为弥醯尊者详细的介绍了“心解脱未熟”的人“欲令熟者”所要走的心路历程,就是五习法:从亲近善知识开始,到学习戒律;然后听闻法义,去系统的吸收佛教教理,调整我们的心性和见地;常行精进,断恶修善,安住在善所缘,以一种勇猛的精进力去行趣;最后修习智慧,观照五蕴无我、有为法的生灭无常,去证得如实通达的智慧。

有了这些之后,佛陀接着又为他讲了四种法。

因为修行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有种种的烦恼和业障习气来阻碍着我们。所以佛陀这时候告诉弥醯,还要学习四种方法来帮助我们。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智君   校对 | 一心   排版 | 融冰   图片 | 网络部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