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哪都不开心”,怎么对治?—— 修行路上的 “ 十种魔军 ” (二)
发布日期: 2024-04-29 浏览量: 700 次浏览
摘 要
学会善待自己,把自己的心态调适好,我们就能常常在做事中欢喜,在学法过程中欢喜,在禅修中欢喜,在与同参道友的互动中欢喜。这样的话,相信我们的道场生活会让你感觉到非常有活力,得到滋养。
续前 ——
第二种“魔军”:不喜
有的人来到道场生活,确实也放下了很多的东西,结束了很多的人际关系,但是却有一种不开心。对道场生活感觉到无聊,去听课觉得乏味,对于学习、禅修有一种厌倦的感觉。
那么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困扰,它对我们身心健康和修行的障碍还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位同学不喜欢上殿、不喜欢听课、不喜欢共修、不喜欢做事——那还喜欢什么呢?这样的话,在道场里面生活其实是一种折磨,整个人就是病殃殃的的,缺少了一种活力。这其实是第二种“魔军”。
佛陀在开示中指出了修行者的这一种心态,实际上是一种“魔军”在障蔽着我们。所以在修学过程中要注意培育自己的一种喜悦心、法喜。
在上课的时候就培养对课程的喜悦心。老师讲的过程有的时候可能比较枯燥,但是讲的义理是很宝贵的。有的时候义理你都知道,但是每一位老师的讲授方法也是独特的,过程中他可能也分享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所知所见,一些人生体验和修学体验,这些也是很好的参学。
旁观他人的人生历程,也会丰富了自己的见闻,激发我们的思考和感悟。如果能够用一种空杯心态从方方面面去吸收滋养,那我们就会获得喜悦心。我们常说开卷有益,打开书本你就能吸收到新的知识营养;去上一堂课,可能你就会感受到一些新的东西。
所以,如果我们能主动的去培育一种喜悦心,在做事的时候培育对做事的喜悦心,在禅修就培育禅修过程中的喜悦心。不必要逼迫自己,也不要有一种怯弱感——觉得我又证不到禅定,又不能开悟,打坐有用吗?
实际上我们在坐禅的当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觉察力带回到身心上来:哪怕我们只是从头到脚扫描放松一遍自己的全身;哪怕我们观一下自己心里的执着,轻轻暗示自己放下;乃至安心于一个喜欢的善所缘——一句慈心,一声佛号,或者一个特别适合你的所缘境,都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出欢喜心。
学会善待自己,把自己的心态调适好,我们就能常常在做事中欢喜,在学法过程中欢喜,在禅修中欢喜,在与同参道友的互动中欢喜。这样的话,相信我们的道场生活会让你感觉到非常有活力,得到滋养。
所以说这个“不喜”是我们要破去的第二种“魔军”。我们不去执着于喜悦,但是却善用喜悦心来激活我们的身心,增益我们的精进力,增上我们的信仰。
第三种“魔军”:饥渴
可能在佛陀的时代,修行人托钵乞食其实经常吃不饱,或者得不到自己要的食物,这个时候对饮食的执念也是一种很大的困扰。就需要修行者有一种少欲知足的心性,否则的话,我们可能就会受到这个方面的困扰。
比如你喜欢吃辣,但是来到了南方的道场,饮食味道特别的清淡,我们可能有的同学就会感受到一种不满意,久而久之就会起烦恼,甚至退心。总觉得吃不好,吃不到自己要吃的东西,这种感觉也是很痛苦的。
我记得出家之前,那个时候在单位上班,学校里边几位年轻的老师都是外地的,大家一起住在集体宿舍,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就在一起搭伙做饭。
有一段时间大家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该吃什么,谁都不愿意去菜场买菜,因为不知道买什么。每天换着花样吃,久了就感觉什么都吃腻了,再变不出什么新花样,买菜做饭变成了一种困难,经常有一种烦躁不舒服的感觉。
出家之后其实吃的更简单了,吃素食,在寺院里生活,但是反而没有了当年的那种痛苦。有时候我也在回味为什么?我想其实还是跟心性的变化有关——经常打坐,心静下来了之后就不那么躁动,对外在感官的需求在减少。
在带三日禅、七日禅密集修行的时候,我们的营员们,很多人在结束的时候都回馈,觉得寺院的饭菜太好吃了!虽然说他们在外面可能会吃到各种各样丰富的食物,调料可能都更浓烈,品种更多。但是道场里简单的食物反而会让他们回味无穷。其实就是因为破去了这种对食物的渴求、不满意的感觉。
在禅修中心密集禅修的时候,禅师要求在吃食物的时候做觉察。一般来说,先不吃有浓烈味道的菜,而是先喝粥,或者是米饭、馒头这一类平淡的食物。当我们咀嚼这些平淡的食物的时候,以清明的觉察力观照它们的味道、香气、质感,以及它们在咀嚼过程中的生灭变化,还有身体对它们进入的感受。
当在做这些修行的时候,我们平时可能对白米饭根本就无感,没有菜的话是吃不下去的,但是当你深观米饭在咀嚼的过程,它的质感的变化,怎么从颗粒变成了完全的流质,它有它独特的米饭的香气,跟面食是不同的,跟粥类也不一样,每一种食物都有它独特的香气、触感。但是所有的食物又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无常,所有的味道最终到了喉咙里都灭去了。
当我们有点饥饿和渴望的时候,身体是紧绷的,但是当一口淡粥或者一团米饭被你充分的咀嚼进入到你的肚子里的时候,你会体验到身体有一种放松的感觉,是饥饿感被对治了之后的一种放松。
所以说在那一刻,当我们观察食物的时候,其实会发现每一种食物都是独特的,每一种食物实际上对我们的身体都有滋养,都有不同的影响。反而是一些味道过于浓烈的食物,过咸、或者不适合的食物,虽然嘴巴很喜欢,但当吃下去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有一种紧绷的感觉,并不舒适。
随着修习,慢慢就会意识到这些,在这个时候就不再去抗拒任何一种味道,因为任何一种食物的味道到了喉咙里最终都灭去了,它只是一个现象,没有自性,本质为无常、空、不可得。但是也不再贪求任何一种新的味道。对食物获得了平常心。
所以,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些训练,有了这样的心态,那就可以非常强有力的对治我们对食物的贪嗔抓取。哪怕是清淡的米饭,哪怕一碗平淡无奇的白粥,也可以让我们身心安乐,感受到被滋养。
第四种“魔军”:渴爱
渴爱是一种非常强烈和抓取的爱着。通过去观我们心里的抓取感,慢慢去放松它,去看到爱取本身的无常性,它也只是一个心理现象而已。当我们带着足够的正念来观自己的爱取的时候,它也会显现它的无常和空的本质。
其实,即使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如果我们要求自己从早到晚一直处在一个渴爱的状态里也做不到,是不是?心很快就会觉得太累,或者时不时的又转向其他的念头和思维。
所以当我们坚信它是无常的,本质为空,我们就更容易战胜它,从它中间跳脱出来,不被这种渴爱所控制。一个修行者最终要发展出足够的正念、定力和智慧,就不再受到这么多的束缚。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智君 校对 | 一心 排版 | 果甚 图片 | 李敏 图片后期 | 慧江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