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慈悲的智慧 · 问答 | 每一种相遇,都可以是成长的资粮 (五)

慈悲的智慧 · 问答 | 每一种相遇,都可以是成长的资粮 (五)

发布日期: 2024-04-22 浏览量: 605 次浏览

以爱心为前提产生出来的互动和连接,这才是滋养我们的。

问答部份 ——

听众四:

我想问一个问题,是关于慈悲。就是我们孝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孝敬父母也是种福田;父母关心小孩,也有这个义务。但是有的时候好像会觉得累,请问如何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展开慈悲?

界文法师答:

好的,也是个很好的问题。

其实你问的是责任和义务,对老人我们有责任,对孩子我们有义务,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活在责任和义务里,你会觉得你很累的,上有老下有小,会让你不堪重负。所以对父母我们要生起慈悲喜舍,对孩子我们也要生起慈悲喜舍。

在这个时候,以爱心为前提产生出来的互动和连接,这才是滋养我们的。才让我们不但不觉得累,反而在过程中我们不断的体验到滋养,会觉得:感恩今生有你,陪伴你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幸福,让我体验到成长,让我的生命体验丰富和圆满。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情和态度的时候,就能把负担转化为祝福。

当然,关怀他人的同时也要关怀自己,量力而行。就像我前面讲的,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活出完美,那才是完美。

有时候我们在外在不一定都能做到完美,所以也不要用这种外在的完美标准来要求自己,我觉得尽力而为,无怨无悔,心怀感恩。这个就是最好。

听众五:

法师,请教您一个问题。我有一次在上海的高架上开车,下着雨,遇到一只小奶猫,它在高架桥那里,它实在是过不去。我这时候就犹豫了一下,想停车把它拿上来。由于后边排队车辆太多,我们又一直犹豫,就过去了,我就没有救到这个小猫。这个心结一直在我心里放着。刚才您在引导的时候,这个画面在我心里面久久的重复着,我对这件事情特别的放不下和内疚。我相信我们很多的营员小伙伴也有过这样的事情,放不下和纠结,师父能给我们做一个开示吗?

界文法师答:

我们可以从唯识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其实真正困扰你的,不是高架桥上的那只猫,当时错过了就已经错过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我们千万别以为自己是上帝,能做到一切。关键是你心里的这一只猫一直还在,没有过去。你是被心里的这只猫所困扰着。

那我们可以去打开自己的心,去面对这一只小猫咪。告诉它说:那天我在高架桥上看到了你,看到你很无助,我想帮你。但是车流太多了,我错过了。不管是因为各种现实的原因,还是一刹那的犹豫,此刻我为没能帮到你而感到遗憾,我想把我的心情告诉你。

当你这样很真诚的把你的心情告诉心里的这只小猫咪的时候,你可以体验这小猫咪听了之后,它接受还是不接受?很可能它会觉得其实你没必要太自责。也许它甚至会因为你能关注到它,为它牵挂而感到一丝温暖,不再孤单。

在这个观想中,也可能它会走过来,依偎在你的身边,好像在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容易,它不容易,但它知道你也不容易。

你可以在观想中与它同在一会儿,体验两个苦难的生命之间的一种连接,彼此的一种懂得。把爱心发送给它,让它带着你的祝福走向自己的未来。这个时候可能就是一种疗愈。

这样的话,你跟这只小猫的相遇,我认为仍然是成长的,每一个相遇都可以是成长的资粮。

特别随喜大家精进闻法的精神。最后祝福大家,开发你们的慈悲心,增长你们的福德还有大智慧!让在座的每个人,还有你们的家人,这个世界的一切众生,在未来都获得安宁、获得祥和、获得自在和生命的圆满。

我们慈心禅,还有很多的开示,在我们的公号上都有发布,有录音,也有文字版。大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在上面来学习。后续我们也有很多的弘法活动,也欢迎大家常来参加。寺院也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常回来看看!

全文完

录音整理 |  慧朋    图片 | 陆丽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