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关怀与觉醒 (全文)
发布日期: 2024-04-12 浏览量: 690 次浏览
什么是生命关怀?就是离苦得乐。
什么是生命觉醒?就是让我们本具的觉性彻底彰显。
各位居士们、义工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在2024年的新年第一天,这样殊胜的日子,大家来到西园寺受持三皈五戒,也开启了生命中的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三皈依”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三皈依”?
皈依佛,就是要把诸佛视为我们生命的大师,作为我们生命的榜样,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是我们所要追随的。
皈依法,“法”是我们的正皈依,法是真理、法是法则。在佛教的世界观里面,认为万事、万物、万法都不是无因无缘的;万事、万物、万法都有它的规律可言,法就是宇宙万事、万物、万法的规律。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够活出一份智慧的、吉祥的、圆满的人生。如果你不了解这样的规律,那可能一辈子就活得很迷茫,甚至会活得很颠倒。
所以佛陀他说到了有四种人:第一种人,从光明走向了光明;第二种人,从光明走向了黑暗;第三种人从黑暗走向光明;第四种人从黑暗走向黑暗。
什么是从光明走向光明?就是这一种人他出身高贵,从小就拥有很好的福报,也很有智慧,拥有聪明才智。他出生的时候就是非常幸运的。然后在他的人生旅途中,他获得了善巧的方法,能够了解诸法的规律,掌握人生的奥秘。他的生活在未来不断地增上,起点就很高,他又在这个高的起点之上,能够契入到更加殊胜的境地。不光是这一生能过得圆满,甚至于能够在未来世做到增上,乃至究竟的成佛。所以这一类人,他是从光明走向光明。
第二种人,从光明走向了黑暗。出身虽然很好,也很聪明、有才华,但是因为没有获得正法的引导,慢慢地消耗了自己的福报,导致很多的违缘,整个的生命从光明变得黯淡无光,从光明走向了黑暗当中。
第三种人,从黑暗走向了光明。可能他出生的时候非常的贫穷,遇到很多的艰难,但是因为内在里面的方向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能够净化自己所有的障碍,不断地在生命中创造幸福的、安乐的、吉祥的缘起,不断地去开创和提升自己的生命道路。所以说,他从黑暗走向了光明,未来的人生之路不断地开拓,把整个人生活了出来。
第四种人,从黑暗走向黑暗,出生的时候已经很苦了,但是却没有找寻到离苦之道,在痛苦里沉沦,那这也是非常可悲的一种生命状态。
所以说在人生过程中,皈依法就是一条探寻真理、走向光明的道路,所以说它是至关重要的。在三皈依里边,皈依法是最核心的,它是正皈依,是我们皈依的本质。
皈依僧,那就是把贤圣僧视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修行的道路上需要好的老师,需要有善友的陪伴和帮助、提携。
以佛为大师,以法为正皈依,以僧为我们的助伴、良师益友,这样我们就通过三皈依走上一条生命关怀和生命觉醒的道路。所以三皈依其实是开启我们的光明之路,这条光明之路就是两个品质:一个品质就是生命关怀;第二个品质就是生命的觉醒。
什么是生命关怀?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离苦得乐。什么是生命觉醒?就是让我们本具的觉性彻底地彰显。
(一)
首先与大家聊一下“生命关怀——离苦得乐之道”。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开悟了以后,他第一次为弟子转法轮开始说法,他就说到了:我所觉悟的这一条道路,是一条中道。
什么是中道?就是远离二边:一边是放纵,放纵自己的感官娱乐;另一边是修习无意义的苦行。佛教的修行之路是一条中道,既不是放纵自己的欲望,也不是做一些毫无意义的苦行。
所以佛法的修行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越苦越好。有时候看网络上,有的人喜欢拍一些吃苦的照片,比如好像穿着很破旧,走在非常艰苦的氛围里面,眉头紧锁,呈现这种痛苦。作为对比,另外一边放了一张照片,是满脸笑容,环境也很优雅。就是赞叹吃苦,批判这种开心。
实际上佛法并不赞成无意义的苦行,在有些时候适当的吃点苦,其实挺重要的,能够消解我们的业力,对治我们的贪欲心,能够激发我们的意志,它有很多的好处。但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佛教修行不是为了虐待自己、折磨自己;但另外一方面,也不沉迷于感官欲乐,不执着于欲望。所以说真正的觉悟之道,是中道。中道就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精进。佛教的这条道路是非常不一样的,它可以称作正道或者是中道,它是需要智慧的。
佛教修行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要离苦得乐,超越痛苦。痛苦来自于什么?
当今这个时代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痛苦,生命中成长的艰难、生活的逼迫。比如说感情的波折,人际关系中的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是来自于业力和烦恼,业力又是因为烦恼而造成的,所以说苦的最根本来源于就是我们的烦恼。而所有的烦恼,核心无非三种,就是我们说的“贪、嗔、痴”。
这个时代里,物质生活实际上是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可以坐着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高铁可以一日几千里;运用网络也可以与全世界即刻通话、视频;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进行现场直播;每天所接收到的资讯铺天盖地。在这样科技高度发达的一个时代,我们是否更快乐了呢?实际上没有,有可能痛苦更多了。
我们很多的痛苦实际上是来自于我们的欲望,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欲望、诱惑也比过去更多。特别表现在青少年身上,因为青少年还没有成熟,他的智慧、世界观都还很幼稚,他们更容易受到诱惑。我们会看到很多青少年辍学,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很多小孩的问题,都与沉迷网络有极大的关系,受到网络、手机、电子游戏的毒害。
这些网络游戏本来是一种娱乐产品,是为了让你得到快乐的,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为了贪着一些感官娱乐,反而会深深的陷入其中,所以说贪欲会带来很多的痛苦。有些成年人希望一夜发财,所以现在的电子诈骗就会特别多。有的人贪着感情,就有人在网络上以感情为由行电子诈骗;有的人贪着财富,就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财富陷阱,本来很平安的生活,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受到覆灭。所有这些实际上都与我们的贪欲有关。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嗔心。在座的可能都有这种体会,有的时候明明是关心我们,给我们一些提醒、一些劝告,但是这些不管是来自领导的、来自父母的、来自我们伴侣的提醒劝告,我们一听就会很火、很烦,经常造成冲突。家里有小孩的话,特别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这一点是最能体会的:你苦口婆心,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你话说出来,他都是跟你对着干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嗔心,它对我们的伤害非常之大,带来巨大的痛苦,造成人际间的剧烈冲突。
愚痴现前的时候,缺少智慧,那可能这个人就会觉得生活一片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没有清晰的生命目标和坚定的前进动力。所以说生活就显得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动力,生活变得一片混乱,昼夜颠倒,不能够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
所以贪欲、嗔恨、愚痴对我们的伤害太大,可以说它是整个社会痛苦的根本来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去降伏贪欲、嗔恨、愚痴,消去这些烦恼,那这个世界肯定就没问题。
佛教的修行之道,就是“增长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过程,所以它被称作一种生命关怀之道。一个人最终需要学会生命关怀,他才能够做到好好地活出来,这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对生命、对佛法、对修行、对世界了解得越多、探索得越深,那我们所获得的安乐也越深刻、越殊胜。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能把这些快乐给到自己,还能够分享给他人。有了“离苦得乐”的体会,我们就能够理解什么是佛法的生命关怀之道。这种生命关怀,这样的一种离苦得乐,是要过来人亲自品尝的。
贪欲、嗔心、愚痴,谁都不想要这些,谁都想离苦得乐,但是很难。沉迷手机、网络的时候,想跳出来不容易;嗔心大发的时候,有时候一再的暗示自己,要求自己别发脾气,但控制不住;想要得到智慧,但是不知道智慧从何开启。
而受持了三皈依,行持戒律、修习禅修,亲近道场,接触智慧文化的熏陶,无非就是在慢慢地转化我们的心灵品质和生命状态,慢慢地学会如何来调伏我们的贪欲和我们的嗔心,还有我们的愚痴和无明,这样就是修行的过程。修行的过程并不神秘,理路是非常清晰的,但是需要信心、需要得到很好的引导,需要精进力去努力,渐渐地,我们的生命就会不一样。
刚才说“离苦得乐”,首先就是“离苦”。“离苦”最核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治烦恼,因为烦恼减轻了,我们才能转化不善的业力。除了离苦之外,我们还要快乐。佛法里也有快乐,佛法其实是让我们开发更殊胜的快乐。生命的快乐并不仅仅是吃一点好吃的,打一顿游戏,追逐感官才叫做快乐。佛教所谈的快乐有多种。比如出离也是一种快乐。
当我们被人际关系所困扰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放下了执著,走出了为人情所累的困局,瞬间整个人就轻松了,一下子豁然开朗,这时候放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会有油然的轻快和自由生出来。
在经典里面有一段公案故事:
有一位婆罗门,他养了一大群牛,娶了多位妻子,还生了一堆孩子。有一天他在放牛的过程中,突然遇上了雷电暴风,牛群受了惊吓就四散逃跑了,这位婆罗门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在追赶这些牛,想把牛找回来,累得精疲力尽,又饿、又渴。
这个时候他一抬头,突然发现前面的一棵树下,佛陀正在那里打坐。面带微笑,非常的安详。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安详和喜悦。这位婆罗门顿时被佛所吸引,他就忍不住过去与佛聊天。
现在人聊天一般首先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一个月赚多少钱,家里几个孩子等等,那婆罗门也是这样问的。
他就问佛陀:“你有牛吗?”佛说:“我没有牛。”婆罗门说:“我有100多头牛。” 然后他就对佛陀说:“你有妻子吗?”佛陀说:“没有妻子。”婆罗门说:“我有很多位妻子”,然后说:“你有孩子吗?”佛陀说:“我也没有孩子。”
这个时候,这位婆罗门就看着佛陀说:“那看来你没有牛,就没有拥有牛的快乐;没有妻子你就少了有妻子的快乐;没有孩子你就少了有孩子的快乐。”
他就觉得佛很惨。
但是佛陀却告诉他说:“婆罗门!你知道吗?没有牛,有没有牛的快乐;没有妻子,有没有妻子的快乐;没有孩子,有没有孩子的快乐。”在这个时候,这位婆罗门突然被佛陀所说的这三句话震撼。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生命还有很多种存在方式。他在这个时候必须承认:确实牛给我带来了快乐,但是也给我带来了烦恼;妻子给我带来了快乐,但是也给我带来了烦恼。在这个时候他才开始真正地去思考苦和乐的问题。
那么在佛教里,快乐实际上是有很多种的。刚才我所举的只是一种出离的快乐,放下也有放下的快乐——这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其中的感受。
很多人来寺院里,他就是觉得挺开心的:这个地方给他带来了快乐。这样的一种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让他快乐的可能只是一种感受、一种氛围、一种气质和精神。来到寺院里,可能就什么都不做,只是点一柱香,只是去殿堂礼佛,与大自然同在,给小猫分享一点食物,喂一喂鸽子,非常简单地安住在这样一个此时此刻,突然可能就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非常深刻的体验。
有的时候,站在一尊佛像前面,看到这一尊佛像所散发的那种慈祥和从容,他的微笑和安定;有的时候我们抄阅经卷,看到经文里边说到“照见五蕴空,能度一切苦”,也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心灵感受,所以说信仰本身也有它的快乐。
有的时候我们去帮助他人,善待小动物,在这个时候,利他心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好心情。遇到一个好吃的东西,只是自己吃是挺好,但如果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或者想着带一点给家人,我们的朋友或者家人吃到了,也很开心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双倍的快乐。所以说利他本身也有快乐的。
那么禅定也有禅定的快乐,念佛、诵经都会带来相应的愉快感受。智慧也有智慧的快乐,看懂了一本书,想明白一件事情,突然有所感悟,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体验到人生的高峰体验。
佛法认为解脱是更殊胜的快乐,成佛是最高级的一种快乐。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他花了整整七天去体验、感悟和品味他所体验到的成佛的快乐。
我们对生命、对佛法、对修行、对世界了解得越多、探索得越深,那我们所获得的安乐也越深刻、越殊胜。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能把这些快乐给到自己,还能够分享给他人。有了“离苦得乐”的体会,我们就能够理解什么是佛法的生命关怀之道。这种生命关怀,这样的一种离苦得乐,是要过来人亲自品尝的。
在座很多人刚刚皈依,获得了“三皈依”不是一个结束——“终于拿到了皈依证”——其实是刚刚开始,我们刚刚开启一条觉悟之道。在这个过程中,佛教讲的生命关怀,可能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慢慢地去掌握,慢慢地去感悟和领受。
这就是第一点——佛法它是一条生命关怀之道。
为什么我们看到佛像永远都是安详、寂静和微笑?而我们就总是在苦恼中、在动荡中、在焦虑恐惧中?
(二)
其次,我们也谈到了生命的觉醒之道。
什么是生命的觉醒?那就是要体味我们的生命它到底是什么、实相是什么?
有人说:“什么是实相?这个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吃吃喝喝、开开心心地过一辈子。”——这是一种生命的现象,但不是生命的实相。记得以前我看了一本书,有一个佛教的漫画,讲的还是挺生动形象的。
漫画说到大海里面一阵风吹来,有很多的浪花生起,有的浪花很高、有的浪花很小,一朵大浪花在风的推动下往前奔涌,它的旁边跟着一朵小浪花也在往前跑。这个时候小浪花看了一眼大浪花,它就特别的羡慕,说:“你看你这么大!我这么小!”这个时候大浪花低头看着小浪花,就笑了,说:“你为你自己不够大而感觉到烦恼,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你自己是谁。”小浪花说:“我是谁?我不就是一朵小浪花吗?”这时大浪花告诉它说:“错了。其实你就是海!”
这个寓言是意味深长的:当我们每个人在衡量自己长得是否好看,是否有钱等等,或者是自卑,或者是傲慢,不断地与别人在攀比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生命真正的本质。那我们的生命,它的实相是什么?跳出脆弱的肉体来看,我们的生命远非脆弱无常的身心所能代表。
在佛教里面经常说我们的这颗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它与整个世界“一体”、“一味”、“一如”。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自己是“浪花”的执着,那我们才能够慢慢地去体悟到生命的实相到底是什么。
诸佛菩萨为什么没有烦恼,为什么能做到大慈大悲、智慧无量?为什么我们看到佛像永远都是安详、寂静和微笑?而我们就总是在苦恼中、在动荡中、在焦虑恐惧中?随着我们慢慢地修行,有一天智慧开启了,那我们也能体验与诸佛菩萨心心相印、念念相通,超越不完美的小我,体验到一种究极的生命实相。
有的人说:“开悟、了生脱死、到达彼岸,这些目标太遥远了,我就是凡夫俗子,这么渺小,我能做到吗?”但事实上,从此时此刻开始,常常去阅读和吸收佛法的大智慧,从觉悟的角度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那我们很多的问题就会烟消云散,都不再是问题。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我们觉得生活很烦,但是你真的看清实际所发生的,其实很多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是无事生非、没事找事,都有可能。
有的孩子情绪很愤怒,与父母产生冲突,问他为什么,无非就是父母让他早点睡觉、好好锻炼身体、好好吃饭、吃得健康一点、少玩手机。
本来都是爱的关怀,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导致他几乎要爆炸了、崩溃了。有时候我与这些小孩们沟通的时候,我就问他,你跳出来看这个事情大不大,这个事情的本质到底有多严重?他想了一下,他说其实挺小的,不是事情,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那么烦躁?为什么爸妈这样说我的时候,为什么我要暴躁呢?他自己也很困惑。
其实这是一个思维方法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有时候必须要学会一种跳出来看事情的本领。后来我就告诉这位小孩,以后遇到任何事情,你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第一,跳出来看这个事情到底有多严重?这件事情的分量到底有多大?是大事还是小事?第二,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对方的期待是什么?
有的时候事情很小,但我们的期待很大,比如说父母可能希望小孩子完美得就像机器人一样,按时睡觉,按时吃饭,不出任何差错,没有自己的欲望——但是这个期待是不可能的,没有这么完美,小孩玩的时候他就想玩一玩,他学不进去了就想偷懒,都有可能。
另一方面,对于孩子来讲,对父母也有期待。就是希望父母对他无条件的允许:“不要管我、哪怕我熬了一晚上的夜,哪怕我半夜不回家”,他觉得父母都最好别生气、别问,最好是给我足够的信任——这种期待其实也是不符合人情的,你半夜也不回家,父母难道不操心?肯定会担忧的,这是人之常情,问一句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期待和他人的期待就是很多痛苦的来源。表面看上去是嗔心,有的时候也是来自于爱心。如何能够让爱心真正地变成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生命的烦恼,在这里都是要用跳出来看的觉悟。
我们局限在自己的“小我”之中,局限在自己当下的负面情绪和一些不现实的渴望之中,是没有办法看清实相的。看不清实相你就无法接受、无法面对、无法处理,你一旦看清了,可能非常好处理。
孩子遇到父母的各种唠叨、指责和规劝的时候,可能一个拥抱、一个承诺:感谢爸妈对我的关怀、对我的爱心,我会努力,照顾好自己。告诉他们:别太焦虑,现在的我确实不完美,给我空间,我们一起来成长,我也需要得到你们的帮助。这样的话,父母瞬间融化,孩子心中面目可憎的父母,其实也是很可爱的父母。
很多的问题,如果有了智慧、跳脱出来看,其实很好处理,都不难。最怕的就是执着。“掉进执着”,苦不堪言,没有办法去处理好生活中的所有挑战。
当我们能够从觉悟的角度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就能够看得明白,能够直达它的本质,直达问题的核心。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被眼前的不圆满所困惑,不断向前,最终到达觉悟。
佛教里面讲“大彻大悟”,但也说先要“小悟无数次”,最后我们才能够彻底地明白,彻底地没问题。而每天可能都有觉悟,每天可能都有新的收获。如果说能够从这个角度,在万事万物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在与人相处中,在工作生活修行中,一天一个小悟积累起来,那就是不得了的觉悟。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下来,我们就会成为生命的智者,成为有智慧的人。在那个时候,高度到了,所谓“一览众山小”,站在绝顶之上,眺空远望,天高海阔。登山过程中所有的迷茫与艰难,都会消散。在那个时候,你会会心一笑,觉得此生没有空过。
佛法的修行,就是一条生命关怀和生命觉醒的道路,这条道路引导我们的生命离苦得乐,引导我们的生命走向不迷茫,从光明走向更加的光明,不光能够让自己的此生非常的充实、有意义,我们也能够利益这个世界,能够分享给他人。所以说这是非常美好的、非常殊胜生命之道,起点就从“三皈依”开始,以佛为师、以法为医、以僧为友,慢慢地去探索,慢慢地去实践。
最后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获得三宝的加持和摄受,佛慧圆满、身心自在、法喜充满。
佛法是可以解答我们各种问题的,是有这个能力的。允许自己质疑,但是不要盲目地否定,我们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探索就是最好。
问答部份 ——
问1:
在家居士不打坐、不念经,只看法义做观察修,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也可以证空性,或者证得更好的境界吗?
界文法师答:
刚才说到了八正道,佛教的中道是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业,八个必须同时修,缺一个就不完美、不圆满。光是闻思,那还只是正见、正思维这个部分。当然闻思的时候也有观察修,我们学观察修、安住修,观察修和安住修必须交替使用,不然的话光是思维,没有用安住修来增加它的味道、提升定的话,思维开始的时候你很感动,思维久了之后就会麻木,就没感觉了。所以一般来说我们要做一些安住。
比如说:思维三宝很殊胜。思维的时候,这时候你有感动生起来,你觉得法喜充满了,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安住一会儿,就是安住在那里,或者念“南无布达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或者念佛或是念观音菩萨,这样的话就把这种感觉动加深强化。这个时候定力生起来了,也会有更深刻的法喜出来,就是让你的这个体悟得到深入和深化。
所以说观察修必须要与安住修相结合。光有安住,不做观察修,我们的智慧不能现起;光观察思维,没有安住修的话,智慧不能得到深入和强化。
有时候思维空性,“照见五蕴空,能除一切苦”,观修:一切都是无常的,都只是现象,所有的这些都刹那生灭,过去几十年,现在回头看,了不可得。当你做这样的一些思维的时候,你瞬间感悟到:真的一切都是空,除了空又有什么。这个时候你的智慧是生起了,但是还不够强大、不够深入。一段时间你再思维的时候,发现虽然是空,但是好像我还是执着,明明知道味道是空性的,但还是想吃好吃的,就发现这样只是思惟空性的力量是不够的。
当我们思维到无常的时候,你应该在无常的空义上安住,这属于定的部分。甚至于有的人,在这个时候深入进去了突破,身心世界都了不可得,他进入了一种泯灭的境界,从这个定里面再出来的时候,看一切事物都是如梦如幻的,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外境就不会控制住我们。
所以说观察修和安住修相结合才完美,八正道要具足。
问2:
市面上教的正念冥想和佛教的禅修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禅修可以在没有传承老师的指导下自学吗?
界文法师答:
社会上的正念冥想来自于佛教,卡巴金是当时西方正念的创始人。
他是专业学过佛教禅修的,他早年跟随韩国的禅师学习禅宗,后面又接触到佛教的四念处内观,他把佛法“禅”的内容运用在他的医疗里面,帮助治疗一些特别严重的病人,如:癌症、慢性疼痛、红斑狼疮,包括一些残疾,他发现对这些病人的帮助非常大,所以后面他慢慢地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利用八个星期的时间,能够让别人学会正念的态度,学会怎么来面对痛苦。
正念与佛教的禅修是有很深的亲缘关系的。非佛教的正念更主要是用来减压,在生活中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要想深入到涅槃,就需要真正的内观,佛教的禅修是要能够达到开悟的,它会走的更深。大概是这样一个关系。
禅修是不能自学的,因为禅修非常的微细,修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世界就像万花筒,有的时候也会执着于禅修里面的现象,当你出现一些境界的时候,可能你会执着于境界,当你在运用禅法、修行加深的时候,你可能会用一些你习惯的模式。因为修行最终是要放下,而不是抓取,但是很多人他会用一种“要得到”的模式来做禅修,他总想修出来什么。那这样的话,往往很容易出问题。没有用功的时候还好,一旦深入的时候,用力过猛或者抓住过紧,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我的建议,禅修还是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得到很好的指导,这样的话才会安全。世间学健身、学运动,都要得到专门老师的指导,都不是乱来的,修行它更微细,难度更大。
问3:
什么是净信?如果学法的过程中有疑问提出来,是否算是谤法?是否可以将道家思想引入佛法,就像禅宗那样?是否可以将西方哲学一些普世价值的思想引入佛法、丰富佛法?
界文法师答:
佛法本来就是完美的,是圆满的,它不需要再被补充。
不过可能在表达佛法的时候,我们会运用一些哲学、现代科学的知识,甚至传统文化道家的一些概念来做类比,但这只是为了要表述佛法,而不是说佛法还不完美,不是这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学当代的科学,也能够对佛教有更多的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佛教说“无我”,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多人都不理解:明明我坐在这里,这桌子在这里很实在,为什么说它是“空”的?
学过现在的物理学,你就非常能够理解这些话。如果用物理学的眼光看,桌子的成分是分子、原子、电子,我们身体的成份也是分子、原子、电子,没有区别,桌子有碳元素,我身体里也是碳元素、钙元素、铁元素等,无非就是这些。
但是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子,旁边有个人他是另外一个样子,长得比我帅、比我高?同样是分子、原子、电子,为什么他能够呈现出更帅、更高大、更好看,为什么我就变得矮小、不好看,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其他的分子、原子、电子又变成了一张桌子?什么力量规定了它?离开分子、原子、电子的时候,还有什么吗?
当你这样来思维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我们这个世界好像没那么真实,一堆分子、原子、电子受到业力的牵引,这样运转的就是一位帅哥、美女;那样运转一下它就呈现出一个小动物、一个猫咪,甚至一头狼;还有一些它就幻现出桌子、这些灯,甚至还能发光。所以你会看到佛教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用物理学的角度来类比就比较看挺好理解,一点都不难理解。当然,佛教的空义是“即色即空”,跟物理学的这种“空”还不完全一样。
另外,是谁规定了它们,谁产生了它,为什么把这个世界塑造成为这个样子?我们的快乐和痛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就是物理学目前还没有能完全回答的,那就必须要生命科学。最终走的越深,对心灵之道、生命之道,那就要我们通过佛法,通过宗教来探寻。
当然人类的探索之路还很长,目前我们的科学也只是一部分的真理,还不是找到了真理的全部,但是随着科学越来越发展,我们对佛教的理解是越来越明白。
《华严经》讲“芥子纳须弥”,说一粒芝麻里面能够容纳一座须弥山,喜马拉雅山那么大,能够放到一个针尖里边、一粒芝麻里边,过去没有人能相信,觉得这违反了常识。但是当代科学情境下就能看到很多类似的现象:一个小小的U盘面装了三藏十二部经典,里面装了上千部的电影,你一打开,山河大地、芸芸众生包罗万象啥都出来的。芥子也能纳须弥,网络世界一点开,就是重重无尽,对现在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说,我觉得佛法需要被解读、需要被理解,它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我们通过学习现代科学、哲学、心理学等等,学习了其他宗教的观念,从各个角度尝试去走进佛法的殿堂,最后来了解佛陀到底说的是什么。但可能这些知识也是一个路径,而不是终点,佛法中的真理本身才是我们的终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的注意了,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修行体系,它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是不一样的。
受了“三皈依”之后,一定要注意区别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以免导致见地上的混乱给我们带来的困扰,否则修行之路可能就会走得不一样,这是要注意的。
当然佛法是允许有质疑的,有疑问,也是允许的。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你要是完全没有怀疑,没有探索欲,那是不能够引导你深入的。很可能你会特别好奇,佛教怎么看?佛教怎么处理?佛教到底怎么想?为什么?——这挺好的。
学佛的过程中,把你的疑问提出来,与周围的道友们交流,与老师们交流,慢慢地就越走越深。佛法它是可以解答我们各种问题的,是有这个能力的。允许自己质疑,但是不要盲目地否定,我们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探索就是最好。
与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今天也是新年的第一天,也愿这样非常美好的缘起,开启一场殊胜的生命之旅。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大家越走越好,从光明走向更加的光明,从美好走向更加的美好。
阿弥陀佛!
(全文完)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