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戒幢佛学研究所 > 戒幢学术 · 学术活动周 | 论文研讨会——会议纪要 (三)

戒幢学术 · 学术活动周 | 论文研讨会——会议纪要 (三)

发布日期: 2024-02-04 浏览量: 3,998 次浏览

2024年戒幢学术活动周

论文研讨会

2024年1月7日-13日,戒幢佛学研究所举办学术活动周,主题为“戒律与佛教中国化”,邀请多位专家和学者与会,开展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包括论文研讨会、专题讲座、雅集等多项内容。本次活动,由戒幢佛学研究所主办,苏州市西园戒幢律寺承办,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协办。

1月10日下午与11日上午、下午三个时间段,分别在西园寺三宝楼的两个大会议室举行了总计三组共六场论文研讨会。包括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师生在内的70余位专家学者在西园寺三宝楼会议室发表了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次论文研讨会各组分两会场同时进行。研讨会包括论文陈述、评委点评环节。

11日下午2时,第三组论文研讨会准时开始,各位发表者围绕“ 戒律中国化” 等一系列佛教戒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得到了评议人和与会专家们的认可。

第三组

(11日下午)

第一会场

上半场:主持|董群老师,评议|郭文老师

1、释法伸:《“比丘制戒”与“僧制源头”》

温州佛学院释法伸法师,对比了诸部广论中关于比丘制戒的记载,分析了比丘制戒的特点,并从中探索了僧制的理论源头,梳理了“僧制”在广律及律论中的流变。总结出了佛世存在过比丘制戒的事实,最初比丘制戒有罚则,结集后不再出现,但是僧团这种处理事务的方式留存下来了,这可以视为僧制在律典中的理论源头,佛陀制定的戒条和比丘制定的僧制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佛世僧团的律制内容。

评议:在讲僧制源头的时候,首先还是有必要对僧制概念做具体的一个界定。把他的思想内涵做一个较为实质的疏解会更好,这样可能会让后面僧制内容的阐发更精确一点。

2、纪华传:《近代中国佛教僧制及其革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纪华传老师,先对佛制、僧制、王制进行了概说;之后讲到僧制中丛林清规制度的演变及佛教的衰落,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帝制时代中国佛教僧制的蜕变,其次是集权化的主持制度及付法制度之弊,然后是帝制时代佛教对世俗政权的依附地位及其畸变;最后还谈到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僧制改革。

评议:可以考虑再从中国古代宗教治理的角度,比如治理智慧、治理理念,来探讨佛教僧制的中国化问题。

3、释界文:《从“拘睒弥犍度”看佛教僧团和合伦理》

戒幢佛学研究所释界文法师,认为戒律实践中必须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平衡,外在制度与内在道德的统一。相对于戒律理论来说,戒律实践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从更深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关于戒律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伦理考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戒律实践是关于人的实践,外在的制度最终需要内在的觉悟来落实。戒律的制度伦理也离不开道德伦理的配合,拘睒弥事件是一个戒律实践的经典案例,对于理解佛教戒律伦理的精神特质具有意味深长的意义。

评议:从伦理的角度来分析佛教生存内部的真实处理,这个角度合不合适。因为从伦理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这个伦理到底是佛教伦理还是世俗伦理,或者是中国化以后的佛教伦理?这个要界定清楚。其次是一般对戒律的理解都是从法治的角度,不是特别的强调它的伦理特色。

4、释显博:《“身着一袈裟,遮尘世繁华”—略谈佛教僧衣的演变承流》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释显博法师,就僧服从印度传到中国后的承流中,分析其演变的过程和发展的基础,总结汉传佛教僧服“不变”中的演变。佛教传入中国后,因本土文化、气候、环境、风俗等因素影响,以及对戒律的不同理解和应用,汉传佛教僧服与印度原始佛教僧服有很大差距。僧服的演变表现出外来文化为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与本土传统服饰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传承着僧人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而不是一味受限于印度的原制固步自封。

5、齐胜利:《敦煌佛教文学中的出家主题》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齐胜利老师认为,敦煌佛教文学中的出家主题作品既是敦煌文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又是了解敦煌地区佛教发展的宝贵材料。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出家类主题作品塑造了出家典范人物悉达太子,增强了僧俗之间的沟通,使民众亲近佛教、发心出家;其次,僧人出家时吟咏辞亲歌词,抒发了舍离父母妻子的难舍难分情感;第三,新僧进入寺院与师父、道友建立新亲情,从而安顿身心、潜心修道。

评议:论文里面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中国哲学里面讲的教化的意味在里面。

6、洛海飞:《教苑僧制的发展及其中国化》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骆海飞老师的文章,讨论了天台宗作为第一个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天台宗的中国化不仅表现在佛教理论的建构层面,教苑内部僧制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也呈现出民族化、本土化与时代化的特征。天台宗发展史上曾经有三次立制法、定清规活动,分别由陈末隋初的智顗、北宋初年的尊式以及元代僧人自庆发起。三人的立制法、定清规活动既是佛教发展的需要,也是佛教戒律日益中国化的体现。教苑僧制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僧人因应教苑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本土性与时代性,是佛教戒律中国化的呈现。

评议:可以进一步思考,教苑僧制跟禅院清规他们有没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教苑演变与中国整个僧制的演变有哪些关系?

下半场:主持|纪华传老师,评议|洛海飞老师

1、董群:《宝华山规约与佛教制度建设》

东南大学董群老师介绍了宝华山见月和尚律规和定庵德基规约,这些规约是对中国佛教制度建设的延续,也是对制度建设的深化。在契理契机的基础上,体现了戒律制度探索的中国化特色,即时代性和本土性。

评议:宝华山规约是属于律宗寺院的规约。见月律师和德基律师制定的规约,是佛教规约制度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于佛教制度的重要探索。

2、李雪丹、唐哲嘉:《丛林清规与佛教戒律中国化》

浙江大学李雪丹、唐哲嘉老师,探讨了佛教至西汉末年进入中国后所面临的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的问题。中国儒家士人衡量佛教在中国传播合理性的标尺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随方设教”原则。兴起于唐代中晚期的丛林制度,将禅修与农作合而为一,并形成固定的禅门规制,不仅满足了禅宗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在义理上对佛教戒律进行了创造性阐发,同时顺应了唐朝中晚期王权与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形式,为之后禅宗快速从会昌法难的影响下走出,成为中国佛教主流宗派奠定了基础。

评议:论文关注点集中在百丈清规上。李老师讲到丛林清规里面有新型的寺院经济模式是农村经济。我的问题是,比如到了元代,禅宗寺院的经济模式又发生变化了,比如有收租这些事情,可能需要加以考虑。

3、郭文:《印顺法师僧制思想述论》

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郭文老师提出,印顺法师的僧制思想是建立在其对佛教律学的精深研讨,以及对近代僧制改革实践的参验基础之上。作为僧制的思想和理论基石,佛法毗尼有着前提性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印顺法师提出了“论僧制须究毗尼”的僧制重建理论。从作为处群治事的原则来看,印顺法师又对僧制与政治有着高度的本质同一性。作为太虚僧制改革事业的继承者,印顺法师的僧制思想秉持了近代僧制改革派的立场,对于僧制在近代社会的开展,既不保守、固执,同时也能务实开明的加以对待。

评议:印顺导师在僧制建设问题上非常有见地,既要务实又要具有开放性,宽容的适应性和价值诉求。我有个问题:在僧人的制度的建设上,如果在家居士参与的话,僧俗之间如何来互动?

4、释则率:《“掘地戒”的探讨与分析》

温州佛学院释则率法师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富裕起来,出家僧人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不必为生存去掘地开荒,主要还是以修道为主,讲经弘法为业。我们既要与时俱进,也要溯本求源,虽然掘地在汉传佛教的普请法中是被默许的,但是佛陀制掘地戒也有其密意,所以作为比丘最好不要亲自去掘地,应该轻重等持,严持戒律,毗尼住世,正法才能得以久住。

评议:这篇论文是“小题大做”的论文,对“掘地戒”做了非常具体深入的探讨,论文结构上也环环相克,读起来引人入胜。但是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掘地戒”在我们当下社会怎么来看待?

5、乔佳:《高旻寺<库房规约>探究》

南京农业大学乔佳老师,探究了高旻寺《库房规约》具体条款,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土地管理租赁制度,②库房管理制度,③丛林修行制度。高旻寺《库房规约》呈现出三个特点:①详尽具体,②严谨细致③适应性强。其价值意义在于:①规范寺院管理,②提升修行水平,③传承佛教文化。

评议:乔老师的论文以高旻寺的库房规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和探讨。在这基础上总结了高旻寺库房规约的特点及其它的价值。

6、释法永:《试论清规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

戒幢佛学研究所释法永法师认为,清规制度不仅适应了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风俗,更是在不同时代的变革中持续发展。通过规范生活、严持戒律、精进修行、服务社会,清规为中国的佛教僧团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一系统性的规范,既确保了僧人个体的修行,也促进了整个僧团的和谐发展。而清规制度的源流则如同一条溪流,始于印度佛陀初制戒律的时代,逐渐传承、演化,成为汉地佛教僧制的重要依据。这一制度融合佛陀戒律与汉地传统文化,又经过千百年来无数僧人努力践行,最后成为中国佛教僧团戒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议:关于文章结构,本文写清规制度的“意义”放在“特点”之前,建议对调一下。另外写“意义”的部分,文字可能还要拓展。

第二会场

上半场: 主持 | 冯相磊老师,评议 | 刘晓玉老师

1、程恭让:《<俱舍论·业品>一个简明扼要的戒律论思想体系——以该品第122-124三颂为中心的研究》

上海大学程恭让教授提出,世亲论师所著《阿毗达磨俱舍论》的研究,不仅是印度及中国古典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也是20世纪国际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潮流。他从《俱舍论》第四品即“业品”的一部分文献中,发现并整理出一个体系化的戒律论思想的论说及其义理。这样性质的议题尚未引起其他学者的关注。而这个研究的出发点,是以先期国际佛学界《俱舍论》文献研究的上述成果作为基础的。

评议:本文提供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提纲挈领的、系统完整的戒律论思想体系,为了解世亲个人的戒律学思想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线索。

2、释宗志:《中观、业果与戒律》

戒幢佛学研究所释宗志法师用中观思想研究并解读了业与戒律相关的问题,包括业之性质需要观待于果,业从因上讲主要由心,但不完全依于狭义之心;业感果之原理,从中观学的角度可以不用阿赖耶识的理论作解读,但也可以在无自性成立熏习等,戒体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处理。他梳理解析了无相忏的原理,以及事忏与理忏的关系。

评议:本文给人共鸣,作者讨论了忏悔的根本,即忏悔可不可以把恶行恶业去给消灭;之后又以中观的角度提出,虽然于胜义中可以观罪业本空,但胜义之无不碍世俗的假有,于世俗中亦应如法忏悔。

3、李翠琴:《罪业不定与罪性本空:基于早期佛教译经的考察》

苏州大学李翠琴老师认为,随着魏晋时期大量般若经传入,一谛空观成为了中土士僧最为推崇的救赎方案。有无之色的摄取,对于善恶价值的认定及达成有基础性意义。但伦理行动,就其作为行动事件发生并直接作用于对象而言,与对色的摄取毕竟不同。她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译经及文献讨论了相关问题。

评议:这篇文章条理逻辑非常清晰,有中西的比较思维,同时也有伦理学的审视。她对罪性本空的观点可以和宗志法师的最后一部分进行对应。

4、释海慧:《近代佛教大师论“中国是否有僧伽”之问题》

戒幢佛学研究所释海慧法师认为,民国时期在中国的佛教僧人中偶有出现一个话题,即“中国是否有真正的僧伽”。弘一大师基本上认定,南宋以后戒体传承断绝,中国没有真正的僧人。太虚大师则认为,中国一直以来有真正的僧伽。释海慧法师对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中国的传戒传统一直未断,戒体传承一直未断,中国一直有真正的僧伽。

评议:作者思考的视角,不仅是义理,还包括教育兴盛、佛教兴盛、宗派兴盛等更大的范围;他从文本中梳理出元代也有一些严格的传戒活动,论证中国一直有真正的僧伽。

5、释传普:《初探佛教中对戒体性质的不同解释》

戒幢佛学研究所释传普法师提出,戒体体性的不同解释对于佛教信仰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主要围绕戒体的基本概念展开探讨,包括佛教中不同部派戒体的定义、戒体的体性与分类的不同等,特别对佛教的有部、经量部和中国佛教中戒体的不同解释、意义以及后续进行了阐述。

评议:作者思路清晰,特别是补充了禅宗,包括天台宗对于戒体的解释;涉及到了戒律中国化的主题,就是中国化的戒体说的发展,从色法说、心法说、非色非心说,到汉地的佛性说;同时也回应了海慧法师提出的问题,并得出同样的结论。

下半场:主持 | 程恭让老师,评议 | 释宗志法师

1、刘晓玉:《中国化视域中汉传佛教传戒羯磨仪本研究——以唐代诸“集录本”为中心》

河南省委党校刘晓玉副教授认为,汉传佛教传戒羯磨法仪的中国化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征,其中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是昙无德部“四分律系”的译出、撰集、集录代有传续,从未间断,唐代是其中的第一个高峰;依藏经所见,唐代律师从诸部广律中抄出的传戒羯磨仪本共有四部,其或“融合”或“独纯”的特质与“成为主流”或“湮没无闻”的历史结局,表明了融于本土的中国化路径实是中国佛教不可违逆的历史主流。

评议:作者探讨中国佛教中的羯磨仪本,认为其发展分五个阶段,并特别讲到唐代的羯磨仪本呈现出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状态,论理扎实。

2、冯相磊:《根有律在汉地的译传研究》

贵州财经大学冯相磊老师探讨了根有律在汉地的译传,其结局表明了汉传佛教的选择,揭示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也给予了现代佛教建设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启示。

评议:作者提出南山之路和天竺之路这种对峙,是一种问题意识。根本说一切有部的戒律在汉地影响不大,原因可能是较为复杂的。

3、刘因灿:《宋代<遗教经><遗教经论>诠释与宗派佛学》

吉首大学刘因灿老师认为,《遗教经》是一部体现佛教戒律精神的经典,受到历代僧众乃至帝王的尊崇。《遗教经论》是《遗教经》的第一部注释书,为印度论师所作。元照律师依其思想义理,判《遗教经》为小乘教,义通大乘;华严宗净源、观复依据《遗教经论》和清凉国师的意见,判二者均为大乘菩萨教,兼被二乘。这些争论或分歧主要反映了各宗派在经典诠释中的宗派立场。

评议:作者提出了《遗教经》判教这个核心问题,即到底它属于小乘经典还是大乘经典;文章阐述了《遗教经》的戒律思想,所以建议在标题上体现出来。

4、释妙乘:《从<入中论>看月称的戒律观——梵本<入中论释>第二品译读》

戒幢佛学研究所释妙乘法师提出,有人认为中观派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戒律思想。于是他尝试通过翻译《入中论释》梵文本第二品“说离垢品”的内容,解读作为中观派代表的月称对戒律的看法和态度,进而探索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的戒律思想。

评议:作者翻译了梵语的《入中论释》,有问题意识,值得赞叹。

5、楼晓尉:《佛教音义书与佛典流变——以<十诵律>卷数之演变为例》

戒幢佛学研究所楼晓尉老师认为,佛教音义书,无论是单音经音义,抑或是众经音义,包括写本一切经音义、刻本大藏经随函音义,皆以汉译佛典为基础。其不但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要语料来源,更是窥见早期汉文大藏经的形态及单部佛典的卷数变化、佛典中别行与大经分合的变化等的重要研究资料。以佛教音义书的视角讨论《十诵律》卷数演变,可以显明佛典文本演化的复杂性及佛教音义书研究新空间。

评议:印度的佛经是不分卷的,到了汉地和藏地为什么要分卷?可能汉藏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或许跟印度的佛教经论大部分靠口传,而汉传不是口传有关。

6、释贤世:《<摩诃僧祇律>初探》

当阳玉泉寺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释贤世法师提出,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律学研习和实践主要以《四分律》为核心,其他几部广律虽偶有参考,但几无关注者;而从唐中期南山律大弘之后,便主要以南山律为重,《四分律藏》都鲜有研究者;现在若要更全面理解诸部律的形成与内容特征,在研究南山律之外,应当对各部律藏都有所关注。

评议:作者深入研究的是大众部的戒律文本,回到根本分裂之初的大众部戒律来讨论,可以分析后来出现的大乘的某些萌芽,也可以跟上座部之间的戒律思想进行会通;是很好的研究点,可以解决当今佛教的问题。

7、释宏瑞:《<毗尼日用切要>考》

中国佛学院博士释宏瑞法师提出,《毗尼日用切要》是明末清初高僧见月律师的一部律学著作,用以规范出家僧众行为准则。一般而言,学者多遵循见月之弟子书玉之说,认为该书由见月摘取《华严经·净行品》中偈颂和密部咒语汇集而成,然而,见月此举看似“孤鸿而发”,实则是有迹可循。作者通过梳理与分析《毗尼日用切要》的内容,对该书的源流加以考察。

评议:作者研究的文献是清代文献《毗尼日用切要》,有非常扎实的文献功底,对本书的作者和五十三小咒等内容进行了考证,很有问题意识。

(全文完)

供稿 | 昌慧法师  陈泽汉

审核 | 法教法师

摄影 | 法明、慧晨、李蕙孺

图片后期 | 李蕙孺

摄影后勤 | 心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