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业力的规律——佛法如何看待命运?(下)

业力的规律——佛法如何看待命运?(下)

发布日期: 2024-01-09 浏览量: 2,949 次浏览

我们必须要先澄清我们的见地,用一个踏实的态度沉淀下来,不断地去观察我们的身、语、意的行为,运用慈悲和智慧两大纲领,穿越滚滚轮回中的各种陷阱。透过各种现象,最终找到究竟的安乐之道,引导我们的生命不断向上发展

续前 ——

各位义工们,所有来参加今天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我们在第一次讲座里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是多种多样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位众生的容貌、苦乐、福德状态都不一样。在佛法看来,所有的生命状态都不是无因无缘来的。不是偶然,也不是随机的,而是因为心念的不同、业力的不同,带来我们生命状态的不同。由此也指出了我们改善自己生命状态的可能性,从而开启我们的幸福之路。

因此,我们也特别想知道,如何运用业力的法则来帮助自己、来利益他人。所以我们这几次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只是一种理论概念,实际上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行为和修行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当我们能够按照业果的规律来修习,我们的生命就会开始向上、向善、向光明、向安乐、向解脱发展。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这个业的规律,很可能我们就会在滚滚红尘中,在日复一日、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迷失了自己,而这样的一个生命状态,有的时候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利、利他。所以今天我会继续为大家介绍业果的第三部分内容。

上一次的课程里,我们学到了从因到果的四大法则:就是第一“业决定”,由善业一定产生乐果,由不善业一定会产生苦果。它们是不会混淆、不会错乱的。“从善业产生苦报,从不善业产生乐报”是不可能的——“无有是处”。所以业果的第一个规律,就是它的性质有一个决定性。

但是因为业的“异熟”的原因——因为业力不是马上就能够成熟为结果,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当下就看到它将结的果实。所以为什么我们会对业力思想非常难以信受,非常难以通达?就是因为这里面有时间差

当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他当下的身心,可能还是过去善法的乐受的果报。所以你会看到,有很多人他在造作不善法,但是他过得蛮滋润的,那是因为他过去的乐果的果实还没有享受完,没有耗尽它的力量。所以我们往往就会看到,有的人在修善法,但是在受苦;有的人在修不善法,但是在享乐,就会使我们没有办法洞察业果的规律,使我们变得困惑。

一方面,虽然我们在下意识中很难接受一些不善法的产生,我们也不愿意看到一些行为的发生,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在苦乐的差别面前、我们对自己善恶行为的选择,有时候又会变得非常的纠结。而且更多的时候,我们想得到的就是五欲(色、声、香、味、触——编注)的快乐。但是每一种五欲的快乐背后,都带着副作用。而佛法最终要追求的,是我们生命的终极安乐,它不以现前微小的五欲层面的快乐为究竟。因为这些原因,业果的规律就特别的复杂,特别难以信受。

我们有的时候往往喜欢走捷径,做一些坏事,当下得到一些直接的乐果。想要直接得到一些现前的利益,追求现实的快乐、财富、名声,可是没有想到,如果我们缺少了足够的福报,我们再多的努力都很艰难。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看到,有的人不是不努力,但是快乐很难得到;有的人不惜代价获得了快乐,但是这些快乐转瞬即逝,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耗尽了;有些人得到了快乐,但是这个快乐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甚至损害了自己的身心,破坏了自己的幸福。所以有时候我们看社会新闻,看到周围人的各种现象,就使我们感觉到命运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

那如何来做呢?我们必须要先澄清我们的见地,用一个踏实的态度沉淀下来,不断地去观察我们的身、语、意的行为,运用慈悲和智慧两大纲领,穿越滚滚轮回中的各种陷阱。透过各种现象,最终找到究竟的安乐之道,引导我们的生命不断向上发展,不仅在当生就能够得到增上,而且在未来能够变得更加的美好,得到究竟的解脱和究竟的圆满。所以它是一个深度的修行的道路。

我们上一次的课程也讲到了“业增长广大”。就是说微小的善业也可能积出广大的乐果。微小的不善业也可能长出很大的苦果。反过来,很可能巨大的善业,得到的果实很少;巨大的不善业,遭受的苦报也可能很小。因为从因到果之间,业具有增长广大的特质。性质虽然是决定的,但是在数量上它是变化不定的,受到了我们的行为、因缘方方面面的影响。

第三“业不作不得”。就是说如果你不种下善法的种子,不耕种善法,那就决定不可能得到美好的果实。

最后“作已不失”。业力如果不加以对治的话,它不会自己消失,它始终会伴随着我们,在因缘聚合的时候就会发生作用。

了解了这几个规律之后,也让我们激发起一种精进力,不断地对治我们身心中现行的、储存的不善业力;不断地触发我们已经种下的善业种子,让它增长广大,不断地种下新的善业种子。所以说业力的修行牵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业果轻重的因素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说话、做事和起心动念,很多时候都伴随着善业、不善业,它们的轻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为大家着重介绍,影响业果轻重的几个主要的因素。

1 发心状态

第一,发心状态。就是造作业的时候,是用一种非常猛烈的心态来造作,还是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或者是模糊微弱的心态来造作的?它们对善恶业力的影响差别是非常大的。

比如大家来闻法,大家一起合掌唱诵《三宝歌》,在供养香花灯的时候,大家也跟着问讯。我们有的同学可能一边在唱《三宝歌》,一边体会三宝的殊胜和伟大,这时候内心充满了恭敬和感恩,充满了对三宝的崇敬之情,可能合掌的时候心非常的真诚,没有保留。那这个时候乃至一个微小的合掌的业,一问讯、一俯首,可能造作的善根的力量都会非常之大。

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杂念纷飞,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看到别人都问讯了,不问讯不好意思,也就应付一下,随便地合一下掌。这是不是善根呢?也算善根,但是力量小。《法华经》讲:“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有时候,带着散乱心的、无意间的念佛或者合掌,也会种下善根,只是就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如果你的发心很真诚,那么刹那之间的合掌,甚至能够种下成佛之因。一念的恭敬,都能成就未来美好的果报。

所以说发心的状态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样,如果带着猛烈的嗔心,猛烈的贪心,造作的不善业力量也很大。所以我们就要注意了,我们有时候发脾气,那个愤怒心非常强烈,甚至有种想杀人的感觉都出来了,那就要意识到,这个强烈的愤怒心其实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记得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去一个道场里面去办一点事情,正好路过一个院子,里边有放生的两只公鸡正在那里打架。这两只鸡打起来简直是拉都拉不开,头上的冠子都啄得出血了。

然后一位老尼师就在旁边说:“阿弥陀佛,你们两个阿修罗啊!” 这两只鸡就是因为强烈的嗔心,打到头破血流还不放过对方。这就是一种嗔的串习。它在这一生作为一只小动物,可能没有经过什么学习,也没那么多分别念,但是它过去生中串习了嗔的种子。所以当遇到了一个对境,另外一只可能比它羽毛更漂亮的公鸡,跟它抢食物,它的愤怒感就强烈地生起来了。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看到,有一些动物它就没有那么大的嗔心,它们能够互相合作、互相照顾。我们看《动物世界》的时候也能够看到有一些动物家庭里边,成年的父母抚育幼崽的时候,不光是父母在照顾,就是它们周围的同伴也会帮助照顾。整个群体里,大家共同来照顾小生命,有了食物共同地来分配,它的这种协作关系就很强。所以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动物,行为模式也是千差万别,这都跟业的种子和串习有关。

同样的,人和人之间也是这样。有的人就是嗔心很大,经常走到哪里都会出问题,跟人冲突起来;而有的人性格就相当沉稳。所以你会看到人和人之间差别也是很大的。每个人性格的不一样,跟我们的串习,跟我们的修学都有关。这是第一,发心带来的影响。强烈的烦恼或者强烈的善心带来的业的力量是很大的。

当我们这样不断地对这个身心发送爱心的时候,渐渐就会觉得内心得到了疗愈,心情变得平静。哪怕全世界的人都不关心我,但是能够自我关怀,那我们的内心就可以获得安宁。不再去渴求或是指责别人,而是从自己内在里成长出力量。

2行为造作

行为造作有几个要点:

一,是欢喜心。以特别投入的欢喜心来造作的话,力量会变大。就像大家来闻法,你觉得佛法特别好,这时候一念欢喜心,闻法的善业力量也加大了;当你鼓掌的时候也是一种随喜,是一种赞叹。

有了这一念欢喜心,你的善业的熏习的力量也会加大。有人说感觉到有一种暖流进来,体验到心口发热,肩膀有一种通畅感,整个的身心有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感觉。结束的时候觉得整个人变得轻盈了,容光焕发,身心变得光明,得到净化。这就是欢喜心让善业的力量增长的原因。

但如果是不善业,用欢喜心来造作会怎么样呢?不善业的力量也会增加。

所以有人喜欢暴力游戏,在电脑里打打杀杀,杀得还觉得特别的爽快。但是这个时候,这些暴力的种子也会被加强。虽然说电脑里的生命不是真正的生命,跟杀现实中的生命确实不一样,不算是真正的杀生,但是它也会熏习这些暴力的种子。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很多孩子经常打游戏什么的,脾气变得很暴躁。他会串习这些业种进来,特别是如果以欢喜心长期沉溺其中,对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就是自作教他,赞叹随喜。比如说我们来闻法,我们做一些功德,修一些慈善,做一些修行,不光我们自己造作时很欢喜,我们还劝请其他人一起来做。看到别人闻法,看到义工们在护持,在供灯、献花、敬香,我们随喜赞叹,心里感到高兴,同时自己也参加,这就会让善业的力量变大。这是从第二个方面增强了它的力量。

第三就是常时思量,连续造作,殷重造作。一个善法,如果你在心里反复计划,长期思维,就会让这个善法的力量加大。比如你喜欢禅修,喜欢闻思教理,经常都会在脑子里思维——做家务的时候,也在心里回忆一下今天学的业果的道理:这是善业、这是不善业,这是奉献,这是爱语,这是布施,这是安忍,这是精进……因为你的内心经常地安住在善法上,来做思量,那这个善法的力量就会不断地增长。

同样的,不善法也是这样。如果你想针对某个人不客气,对他有了嗔心,每天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着怎么把单位里的那个人干掉,脑子里一直在盘算,这样的话,嗔心的不善力量也就在不断地增长。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身心状态好,有的时候身心状态不好,那这个时候不用去问别人,只要返观自己的身心,看看每天的起心动念,脑子里经常盘旋的是什么?那你就知道了。

所以,要对我们的思维习惯特别注意。特别是我们有一些学佛的家庭主妇们,可能在家里天天干活、做家务,有的时候会很烦,是吧?每天心里就会有很多的抱怨,很多的愤怒,很多的烦躁,心里一直在对话。

如果有这样的一些情况,那就要注意了,要意识到,自己在薰习的都是嗔心、不善法。这些嗔心和不善法会让我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消减,甚至我们闻法的功德,做义工的功德都会被损坏。因为嗔有破坏善根的作用。

那怎么来对治嗔心呢?用慈悲来对治。

首先要对自己慈悲。过去是攻击别人,现在是关怀自己。

先来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愤怒?是不是因为觉得太累、没人理解、不被人关心?当看到了红尘间这个孤独、疲惫、渴求和匮乏的自己,你会为他(她)感觉到有点心酸,有点想流泪,这个时候,就可以对自己发送慈心:“愿这个众生,愿此刻的这个苦难的生命,愿你平安,愿你没有烦恼,愿你获得内在的安宁……”

当我们这样不断地对这个身心发送爱心的时候,渐渐就会觉得内心得到了疗愈,心情变得平静。哪怕全世界的人都不关心我,但是能够自我关怀,那我们的内心就可以获得安宁。不再去渴求或是指责别人,而是从自己内在里成长出力量。那这个时候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在针对自己,自己也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去生活。进一步的,当我们还能看到别人的痛苦,就能对他也生起慈悲,甚至还能够去度化。

在这个时候,这种慈悲的力量就可以克服嗔心,你的心就会再次打开来,又会重新获得力量和勇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业就在转化。过去是嗔的业力、烦恼的业力,就变成了慈悲的善业、菩提心的善业。

所以第一,长时间的思量会让一个业力变得很大;第二,连续造作,就是每天都做,力量也会变大;第三,殷重造作,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的,用一种强烈的心、投入的心、真诚的心,造作的力量就会变大。

像我们每周都来闻法,这也是一种连续造作,这样的话,到了临终的时候,你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自己每周的闻法、护持,回忆到给每一个义工的掌声,给每一次说法的随喜和赞叹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内心里很欣慰:我这一生造作过这么多的善法,奉献过爱心,绽放过光明。这个时候,你会在这种喜悦、欣慰、光明的状态中走向未来的生命。而这些善法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成果。

所以佛法修行并不难,关键就是善用其心,点点滴滴的生活智慧。所以有的人总问我:“诵哪一部经效果好?该持什么咒子?怎么打坐?”但其实更重要的是佛法的生活化,就是把你的整个的生活转化为修行。你会发现这会是最受益的,也是最踏实的修行。

好了,刚才讲到长时间的思量、连续的造作、殷重的造作,会让这个善业和不善业的力量变大。

第四,就是数量众多。什么是数量众多呢?比如我们在回向的时候,我们说:“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一刹那间,你的这个善心覆盖的对象多不多呀?是很多的。你是把这个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的数量是无量无边的,所以你的这个善业的力量也是很大的。如果我们很真诚地来做回向的话,那么它就是一个强大的善业。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戒学也是一个重要的修行。受八关斋戒的时候发誓一日一夜不杀生,这个“不杀生”指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众生我们都不杀。所以说八关斋的功德就变得很大,因为所缘的对象数量多,针对的数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众生。

但是有时我们在受戒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跟着念:“不杀生,一日夜不杀生,能持否?”“能持!”心没有缘一切众生,那么功德就没有那么大,因为心是发了,但不是广大心。

如果能够意识到,大街上的芸芸众生,池塘里的游鱼,空中飞翔的小鸟,草丛里的虫子……所有的生命都在我的不杀生戒的爱心里:“这一日一夜之间,我不会杀伤你们任何一个生命,你们不会受到我的伤害。在这一日一夜之间,愿你们安乐,我把这种快乐平安的祝福给你们!”

“一日一夜不偷盗,不损害任何一个众生的财产;一日一夜,不做非梵行,不用淫欲法染污任何一个众生的身心,令你们身心清净……”如果用这样的广大心来受戒,即使只有一日一夜,功德也无量无边的。

同样,有的人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善心,仇视社会,甚至想毁灭世界。那么,因为数量的原因这个不善业力也是很大的。这就是跟数量有关。

第五种,跟行为模式有关。如果我们在造作善法的时候,态度周到,方法善巧,能够尊重到对方,那么我们的这个善业力就会变得格外好。

同样的,造作不善法,比如说杀生的时候,还折磨对方,进行羞辱、虐待,然后再断除他的生命,那这样的不善法的力量也变得非常的大。所以说这都是跟行为造作有关。

这一点,道理是简单的,但是实践起来其实就很微细了。所以佛法经常讲“善用其心”,就是在这点点滴滴间。

 

如果我们能够把业力的思想带入到生活实践中来,去处理家庭、工作、邻里之间的相处共事,那你的家庭和单位肯定会朝好的方向上去发展,这是肯定的。虽然说可能开始做的时候不明显,但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积累起来,那么整个的环境和氛围就会非常不一样。

3 有无对治

第三,有无对治。什么是对治呢?就是我们的善法、不善法,有没有遇到削减它力量的违缘?对于善法,它的助缘是其它的善法,它的违缘就是嗔心和邪见,会破坏我们的善根。对于不善法来讲,有四个方面可以来对治,来消减它们业的力量。

第一就是受持净戒。我们刚才讲到了,不管是受八关斋戒,受五戒,还是出家戒、菩萨戒,都可以令我们的善根增长。所以说受持戒律也可以对治我们的不善业。过去可能我们经常发脾气伤害众生,但是在受八关斋的时候,我们会发愿说:“一日一夜,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恶口……”那么这八关斋的力量就可以非常强烈地对治我们之前的不善串习,比如说各种不好的话语,造作杀、盗等伤害众生的不善业,就会得到对治。所以大家可以经常修习这第一种对治法,受持清净戒会给我们带来灭罪的效果。

第二就是惠施、修福、礼拜、和敬。通过修布施,做种种福德善行,礼拜恭敬诸佛菩萨,与众生建立友好和敬的关系等,就能转化我们伤害众生、造作不善业的力量,这是第二种对治。

第三种对治就是惭愧心。惭愧心我们后面会讲,它具有直接破坏罪根的作用。比如有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不善法,内心里会有一种道德谴责,心里觉得不安:“我怎么会这样?不该如此!”那这就是惭愧。刹那之间的惭愧心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它已经让我们不善业的力量得到了对治。最怕的是什么呢?无惭无愧——做了不善法还觉得挺开心的,还觉得对。那这就会让不善业的力量增长。

最后就是修习止观。通过禅修可以镇伏烦恼,甚至破除烦恼的业根。所以如果证到了禅定了,或者开悟了,这都属于重大的善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对治不善法的力量,甚至于会让有些不善业力彻底失去现起或是感果的能力。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觉到自己的负面脾气很大,身心各方面的行为造作了不好的业,那我也建议你适当修一点止观,坐坐禅,参加一些修行活动,诵经、念佛、静观。这些善业会很有效地净化我们的身心,一段时间后你就能体会到自己的变化,因为止观具有一种非常大的力量。这就是第三对治。

4 是否具备正见

第四,是否具备正见。在造作善恶业的过程中,是具有正见还是具有邪知?这就是跟我们的见地有关。

假如说你能够意识到闻法是善根,服务是善根,合掌恭敬也是善根,内心里对他人产生祝福是善根,受持净戒也是善根……如果具有这些见地的话,那么造作上述行为所产生的善业力量就格外大。

但如果说你没有这个意识,只是别人这样做你也这样做了,那么善的力量是有,但是没有那么大,所以这就是跟正见有关。

但是如果有了邪知,比如有人认为小动物就是给人吃的,就是拿来剥皮,拿来吃肉的。那么这事实上就是一种邪见,就会造成在杀动物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惭愧心,甚至还有欢喜心。

比如有些人钓鱼,这个鱼嘴巴被鱼钩勾起来的时候是很痛苦的,它脱离水的时候是很恐惧的,它死亡的时候实际上是很受摧残的。但是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觉得鱼就是给人钓的,钓的越多越厉害,甚至于还邀请别人一起去,还赞叹,玩得很开心,那么就会造成这个业力的加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我们的身心。所以这就是跟邪知有关。

5跟所造的对象有关

第五,跟所造的对象有关。施加善恶的对象也会影响到业力的大小。

比如说,如果是杀动物的话,身体大的动物,业力就大,身体小的动物,业力会小一点。所以如果要杀的是一头牛,跟杀一只蚊子比起来,那么杀牛的业力更大,杀蚊子会小,这是跟身体大小有关。第二就是跟动物比起来,如果你杀的是人类,那么杀人比杀动物的业力更重。

第三,如果是人类的话,那么一些特殊的对象,比如说父母师长,对父母和师长作损害或者是作利益,力量都很大。所以叫做“田”,是非常有力量的对境。“恩田”就是父母;“敬田”就是三宝、师长、圣者,他们有德行,值得世人恭敬;“悲田”是那些落在苦难中的人,如果加害折磨那些本来就落在苦难中的人,那么这个业力也是更加增长的。

所以父母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造作善恶业的对境,我们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厌学,经常听到小孩儿自杀。你会发现,现在的很多孩子有情绪问题,又脆弱又自卑,没有承受力,表现出对未来没有信心,甚至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讲到死,觉得活得没意思。这其实都是一种没有福报的征兆。

孩子为什么福报那么小?做父母的可能也要反思,观察孩子一天生活里的行为,哪些他是消耗福报的?哪些是积累福报的?如果说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我们没有意识到让他修福、积福,培养他的爱心和感恩心,那么这个孩子他的福报跟不上了,你会发现即使学习成绩上去了,但是他整个的身心状态是很脆弱的。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这是跟福报有关。

有时候父母在家里就是无微不至,把孩子捧在头顶上一样地照顾,养成了孩子自私冷漠的性格,父母自己修了很多的福报,但是孩子却没有任何积累,缺少了增长福德的机会跟可能性。

所以这是佛教跟世间的思想、行为模式不一样的地方。

西方的心理学也做了一个研究,他们就发现,那些懂得关心别人,能够在家里主动跟父母一起承担家务,甚至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照顾家庭里更小的孩子的人,他们的心理更健康,将来人生的发展也更好。

这个研究实际上从佛教的观点是完全能理解的,实际上这些孩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积累福报了,父母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对境。

所以有时候家里的孩子突然心血来潮,想帮你干家务,你不要拒绝。不要说:“你去忙你的吧,好好写作业就行了,这个爸妈来干。”而是应该视情况欢喜接受,给他这个机会,同时也随喜他:“谢谢你的爱心,爸妈很高兴!”哪怕他干得比较笨拙,也要多赞叹和鼓励。

这个时候孩子就从父母这里修到了他能够得到的一份福报,他的正能量就会增长,变得更有自信一些。所以这是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注意的。

有的孩子,他小的时候很听话,他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爱他,家庭里就互相有赞叹。但是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生长出独立意识,凡事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对父母的权威开始有叛逆,在这个阶段身心会波动得比较剧烈,特别是跟父母冲突比较大的孩子,他们其实也经受了更多的艰难。

那么在这个时候,作为父母,也要很好的去跟孩子做朋友,尽可能地深度尊重和理解,让他们发挥他的能动性。不然的话,孩子在对父母发火、伤害父母的过程中,其实对他自己的身心也有伤害性。

在家居士要学会做一个好的父母,就要多换位思考,让自己站在孩子的立场来体会,用智慧和慈悲来处理矛盾冲突,让双方在过程中体验到成长。这样对小孩来讲,他就会在跟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减少不善业,增长善业,开发了慈悲和智慧,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父母,有时候也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为什么小孩不认可父母呢?因为父母也是凡夫,也有很多缺点,毕竟人无完人。有时候缺少智慧,有时候也很懒散,有时候脾气不好缺少耐心,这些方方面面的,导致孩子对父母没有信心。如果说父母成长为一个素质很高的人,让孩子觉得,我为我爸妈他们感到自豪,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爱我的父母。那么这样的话,孩子的正能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做父母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修行。

如果我们能够把业力的思想带入到生活实践中来,去处理家庭、工作、邻里之间的相处共事,那你的家庭和单位肯定会朝好的方向上去发展,这是肯定的。虽然说可能开始做的时候不明显,但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积累起来,那么整个的环境和氛围就会非常不一样。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学佛就只是在家诵诵经,磕了多少头,到寺院里捐了多少功德,那是远远不够的。点点滴滴在我们生活中去观察、去实践、去改变。

除了悲田和恩田之多点,强有力的对境还包括三宝和圣者,包括出家师父们,还有开悟的初果、二果、三果的圣者、阿罗汉、菩萨、诸佛,都是非常殊胜的对境。

在这五个方面——我们的发心状态、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具有对治?具不具备正见?还有我们所造作的对象是谁?这五个方面影响了我们业力的轻重和变化。如果我们在这五个方面能够善巧地令善业增长,不善业消减,那我们的身心就一定会不断地朝好的方向上去转化。这就是命运的轨迹。

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掌握了业成熟的四个次第的规律,不光能把握我们这一生的幸福和安乐,我们也能够把握未来生的幸福和安乐。

业果成熟的先后次第

我们知道有些业是在现生成熟,有的业是在未来世成熟。但是到了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可能来世就变得非常重要。将来死去之后生到哪里?是不是能往生到善趣?能不能往生净土?

这些问题在佛教里也有回答,那就是取决于临终的时候,业果成熟的先后次第

1随“重业”来判断

第一、就是随重业来判断。什么叫随“重业来判断”呢?就是重大的业会优先成熟。

哪些是重大的业?比如说念佛证到“念佛三昧”了,这就是重大业。那么决定往生,任何事情都干扰不了,这就是重大业一定会成熟。如果说开悟证果,就不可能堕入恶趣,一定会进入涅槃,至少能生到人天。发了坚实的菩提心,证得禅定,领悟空性,这些都属于重大业。

反过来,比如说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这些都属于重大的不善业,这个不善业也会优先成熟。所以这就是第一个,随重业先熟。所以要想临终的时候一定生到佛国净土、人间天上,那就要尽可能地修习这些重大善业,尽可能去证果,证到三昧,得到禅定,开悟,那这就没问题了。

2 从“随近业”来判断

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修到那么深的程度,这种修行成就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重大业,这个时候就要根据“随近业”来判断。那就是说,临终的那一刻现起的心念会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世。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临终的时候,心里现起的明显意念,这个业就会推动我们到未来世。

所以为什么佛教特别重视临终关怀,特别强调要助念?那是为了让这个临终的人能够现起念佛的欢喜心。

像南传佛教,他们的亲人去世的时候,也会请僧众来诵经,拿亡者的衣服和他的财产做布施,并且轻轻地告诉这个临终人说:“某某某,你快要去世了,现在我们把你的这件大衣,捐给贫困的山区孩子们,给他们带来温暖。你的这一双首饰很漂亮,我们拿它来供养三宝,装饰佛像,为你在佛前献花,供养僧众食物。”当这样讲的时候,这个临终的人他就感到欣慰,有价值。他的一念布施的喜悦和随喜的善心,也会令他生到善趣。有的时候我们会在他身边诵经,使他闻法,陪伴他念佛。令他生起忆念佛法、随念三宝的心。

所以在临终的时候,切记不要再提仇恨的事情。有的人快要去世了,几个孩子在老人的面前就指责老人说:“你看你都要死了,你还没把我们解决好,你的房产到底给谁?”那么导致这个临终的人生起了嗔心,或者生起了悲伤痛苦,这对他是非常不利的。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呀,你离开我们,我们怎么办呀?我们舍不得你。”那么也会让这个临终者产生贪爱和悲伤,他不想死又不得不死,这个时候他就有怨气,这些对他都是不利的。

我们一定要鼓励这个临终的人,比如说父亲要去世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安心地去,我们一定会照顾好妈妈。将来我们在佛国净土,还可以再见面。不要有挂碍,你要安心念佛,万缘放下。你是一个好父亲,我们爱你,感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付出和关怀!”这个时候给他道谢、道爱、道别,对临终者非常有价值。当他带着欣慰、喜悦的心,微笑着合上了眼睛的时候,刹那之间,他的一念欢喜心就可以引领他生到人天善处。

所以这就是第二类现前业。没有重大业的话,临终现起的业是很重要的。

3串习业

如果没有重大业,也没有给他引起现前业,那么这时候第三种业就会决定他的未来生,就是串习业。平时生活中哪一种业串习得多,就会成熟。

这一点我以前讲经的时候也讲过,例如摩诃男是佛陀的亲戚。佛陀出家了(佛陀出家前是继承王位的太子——编注),佛陀的弟弟也出家了,佛陀的儿子也出家了。那这个国家后来就交给摩诃男来打理。他因为要处理行政事务,国家大事非常繁忙,没时间修行,就特别担忧,就来问佛陀,他说:“我天天这么忙,也没有时间来修行,万一哪一天我突然去世了,走在大街上可能突然被杀了,突然遇到一辆车子撞过来,可能我的生命就会失去。那我怎么才能保证我未来世仍然不会堕入恶趣?未来仍然能够闻法?”

佛陀就说:“你看到那棵树了吗,那棵歪斜的树?”摩诃男说:“看到了。”佛陀说:“这棵树一直在朝西边歪斜,假如说这棵树有一天倒了,他会向哪个方向倒下来?”摩诃男说:“肯定朝西方倒下。”佛陀就告诉他说:“如果你的内心里,经常忆念的是佛法僧三宝,即使遇到了突发事件,来不及做任何的修行准备就死去了,那么你的生命只会朝佛法僧三宝这个方向去,不会朝其他的方向去。”这就是串习业。

所以说,串习业也是很重要的,给我们带来保护。每天早上起床念十声佛号,这很容易。每天早上起来,你对一切世界散布慈心,愿一切众生平安,愿他们没有心灵的痛苦,愿他们没有身体的痛苦,愿他们获得安乐和光明。即使这一生每天早上都发一遍慈心,每天睡觉前再修一遍,花不花时间呢?几乎不花多少时间,但是它会成为一个串习业。

串习的力量非常之大,到了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或者遇到意外事件,我们这个串习业就会带领我们往生净土,或者生到人天殊胜之处。

4顺序成熟业

最后,顺序成熟业。如果平时连串习业也没有,也没有重大业,也没有特别的现前业,那么哪一个业会先熟呢?就是先做的先熟,就是造作的业按先后顺序来成熟。

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掌握了业成熟的四个次第的规律,不光能把握我们这一生的幸福和安乐,我们也能够把握未来生的幸福和安乐:可以修习重大业;安排好临终助念,获得现前业;第三还可以多多修习串习业;最后我们还可以在平时多造善法,让善业更多,我们就更可能生到善趣去。所以这就是业果成熟的四个次第。

净化不善业的四种力量

最后,我们讲一讲净化不善业的四种力量。

虽然说我们每天都在造作很多的善法,但其实也造作了很多不善法。因为人都有烦恼,没有成为圣者之前,都有各种各样的贪嗔痴和习气。

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学会如何来净化生命中已经具有的不善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学会净化、对治我们的不善业,我们会受到这个负面力量的影响。

1能破力

净化不善业的四种力量,第一种是“能破力”。能破力是指破坏罪根的力量。它的核心本质,就是对自己所造不善法的不认可,惭愧心,它就能破坏罪根。

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的,假如你今天突然对某个同参道友很生气,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犯了粗恶语这些。但是平静下来之后,心里就有点觉得不对:我不应该这样的,平心静气去处理就好,干嘛说这么多伤人的话?在这个时候,一念认识到自己这个行为不好,就是破坏力,嗔心和恶口的罪根已经在被削减了。但如果你认为自己做得对,我今天把他大骂了一顿,太爽了,下次还要这样。那它就没有得到对治。

这是第一种,就是一念的追悔。一般来说一天下来,如果感觉到自己造了好多的不善法,那么就可以运用破坏力,来让这些不善业消减。

该怎么做呢?比较常用的有个四句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念一遍这个四句偈,礼佛一拜;念一遍,礼佛一拜。一边这样来修,一边回忆自己身心的一些不好的造作,发露忏悔,观想佛菩萨慈悲接受了我们的这些忏悔,净化我们的身心,鼓励我们未来做的更好。

经过这样的一个忏悔的仪轨,我们的不善业力就会得到净化,这就是第一种能破力。

2 对治现行力

第二种是对治现行力。对治现行力可以对治我们不善业的现起,遮止堕入恶趣,遭受苦果,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治现行力的常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诵经。以至诚忏悔之心,读诵一些殊胜的佛经,比如《金刚经》、《心经》、《华严经》等……诵经具有灭罪的效果。

第二,胜解空性,安住于无我见,深信本来清净。那就是要观罪性空。看到造作不善业,同时也要深观没有一个“造作者”,是五蕴在造作,随业流转的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所谓的自我。这样就能破去对能做所做的执著,令烦恼得以对治,它也是一个很好的净化身心的方法。内心里的黑暗感觉就会消逝,重新获得正见和正念正知的力量。

第三,如法诵持灭罪的殊胜陀罗尼。比如依照如法仪轨诵持百字明,大悲咒等等。我们今天归依共修大家念的“七佛灭罪真言”也都是一些很好的灭罪方式。

我们带着一种至诚心、忏悔心、灭罪之心来念诵,它就像炽燃的猛火焚烧掉无始劫来的黑暗。念诵的过程中,如果修得好的话,会有一些体验,比如心性变得喜悦光明,那种黑暗、沉重的感觉减轻或者消逝。有时候,会在梦中梦见吐出了肮脏的东西,梦中看到太阳升起,看到明月,感觉腾空飞行,心情非常的轻快。或者梦见礼拜僧众,看到三宝、宫殿、佛像,听到了美好的声音,这些都是罪灭的一些表征。有时候会有一些梦境和身心的变化,让你体验到业力的净化。

第四,塑画佛像。

第五,供养三宝。

第六,至诚念诵佛菩萨名号。经典里说,至心念佛可以除灭多劫生死重罪,这就是运用了对治现行力。

上面列了常用的六种,但实际上并不限于这些,所有为了净罪的目的而修的善法,都有灭罪的功能,都属于对治力。这是我们可以很好地去用功修行的。

3遮止力

第三,遮止力。就是发愿将来不再造作。比如今天骂人了,就要在心里发愿:愿我断除恶口业,令口业柔软,消除烦恼,身心清净。那这一念心就是遮止力,它也有灭罪的效果。

4依止力

第四,依止力。依止力就是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因为有些罪是由于不敬三宝造成的,那通过皈依三宝就能对治。有一些罪是因为伤害众生,我们就通过发菩提心,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皆共成佛道,由此来对治。

所以这是依止力的效果,就是依止三宝的力量,依止菩提心的力量来灭罪,净化不善的业力。

如果我们能够修习:能破力——就是追悔心;对治现行力——广修各种善法来对治我们的不善业;遮止力——决心未来不再造作不善法;依止力——常修皈依三宝,发起殊胜菩提心。那么各种罪业都可以得到对治和净化。

所以大家不要在生活中积累精神负担,而是努力去行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一切诸佛最根本的教授,是我们可以依教奉行的。

(全文终)

录音整理 | 果众   排版 | 明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