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话禅与止观(全文)
发布日期: 2024-01-09 浏览量: 679 次浏览
一 略说禅宗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受常住之托,我来做一次禅修的开示。
我讲这个话题是因为,禅宗它在汉地特别流行,太虚大师也说,我们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我本人是教中观为主的课程,从印度的传统来说,如果学中观或者学唯识,它的实修方法叫做止观,但是我们知道止观的修行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修法,不太能够简单地进行讲解,一次就让大家掌握其中的要领。
印度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形成了中国化的宗派,包括三论、天台和华严,他们都有自己的修法,其中以天台的止观最为有名。现在如果按照《摩诃止观》那样的体系,比如说“四种三昧、十乘观法、十种境”这样。实际的情况可能就是,在汉传佛教的流行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诸宗融合,这些宗派的思想最后都会融汇在一起,特别是宋朝以后,明、清更是这样的。某种意义上,大家把止观的修行转化成了两种最为熟悉的方法,也就是明、清以来最为熟悉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念佛,另一种就是参禅。
也就是说,禅宗它可以用参禅或者念佛的方法来把止观的修行融摄进去。禅宗是以实践为主的,它的思想形式,包括最早期传到中国的“如来禅”和后来形成的祖师禅。“如来禅”的特点主要是以经论的讲解,或者把对经论的理解转变成自己的理解而重新组织成文。像《六祖坛经》,最早期的《信心铭》,像达摩祖师的“二门四入”,都是这样的特点。
早期的禅宗有两支,一支叫做“东山法门”,另一支叫做“牛头法门”,这两支后来都汇入到六祖这里了,其实就是心性论和般若论的结合。牛头法融禅师本身是三论宗出身的,也与中观学是挂一点勾的。心性论和般若论结合,这是禅宗主流的特色。在这之后,比较流行“祖师禅”,“祖师禅”与“如来禅”有一个明显的区分:“如来禅”基本上是用佛经的那一套术语,大概一看知道他在讲什么。
“祖师禅”就不是的,它讲的话我们一般都看不懂,其实它采取的一个策略是“绕路说禅”:这件事情明明能这样说,但是我偏不这样说。给出的一些回答,一般人也会摸不着头脑,这是祖师禅一个特点。祖师禅运用了大量的生活用语,用一些隐喻的方式来把佛法的道理揭示出来。在这个时间段里,就出现了“祖师禅”里面特别爱说的各种各样的公案,公案到最后演变为“话头”。
二 何为话头
“话头”是什么意思?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说“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叫做话头。首先它其是一个问题,就是要问:“念佛是谁?”其实这个问题追寻一下,在早期主要流行的佛教的《阿含经》里面就有这样的说法,叫做“老死是谁,谁老死?”。一般我们说“老死是谁?”,其实就是在问老死是怎么一回事儿。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和三论都引用过这个话,“老死是谁?”他们都解释成“法空”,“谁老死?”都解释成“我空”。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我们在问老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到底谁在老死?其实“念佛是谁?”也是这样的道理,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或者我们发出“念佛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在问那个念佛的是谁?我们可以回答说念佛是我,然后要再问:“我是谁,谁在念佛?”
虚云老和尚曾经做过一个开示,他说:“念佛是谁?念佛是我吗?我用什么念佛?”
比如说:“我用心念佛,我用口念佛”,那么“心”是心法,口是色法。“我”是五蕴和合的,本来是“我”在念,这里“我”被分成了两个代表,成了由心和口和合而念的我。那么他再追问,他说你是“心念”还是“口念”?如果是“心念”的话,你睡着了,你这个时间怎么念?“口念”,你也睡着了怎么念?
[原文: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幺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幺样子,却没处捉摸。——净慧主编:《开示》,《虚云和尚全集》,第二分册,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年10月第1版,第60页。]
这样参究下去。既然是个参究,它的意思就是,你自己去想这个道理。在研究所,大家如果学习到中观课程,可能多多少少会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如果没有学习中观,这个问题怎么办?其实也有方法,方法就是你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问题,把它放在你的心里面慢慢地去参。
所以这里面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你知道了答案,就像我们去问“老死是谁”,你就用教理的知识去进行相应的推理,止观的观就是推理,就是在我们的内心做的一种推理。你会先找出一个“我”,用你学的教理把“我”破除掉,得到“无我”的结论,就是这样的。
如果你没有学过教理,你就把它当做一个问题自己去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之中会想到这个问题,你会学到或者会与同学讨论这些问题,慢慢地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答案,有一天你学到的教理会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参究的过程。
按照古德的开示,我们参究是这样的:
首先就是要起“疑情”。起疑情就是对“念佛是谁?”这件事情,感觉到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然后起疑情。一般我们起“怀疑”的时候,它是一个烦恼心所,会让我们的身心不安。起疑情的时候要把我们的心调细一些,让你的心很平静、很安详,在很安详之中提出这个问题。其实这个时候它就是一种没有烦恼的疑问。
有了这个疑问的话,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你没有特意的再去想这个疑问,这个疑问它在你的潜意识里面就存在。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经验:我小时候,老师布置了作业,比如说很难的数学题,今天晚上我自己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是经过了一晚上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洗脸刷牙的时候,突然就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让我们把这个问题存在心里,有一天因缘成熟了以后,你就能够把答案找出来。这种“找出来”当然是你真正地把它找出来,并且要把它落实到我们的身心上面,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第二个方法的运作过程。
关于参话头听过一些说法,有的人说要参“话头”,不要参“话尾”——这个怎么解释?还是我们刚才讲的禅宗,它到后期是“绕路说禅”,其实它的意思是另外一个意思,我们用很奇怪的话说出来,一般人也摸不着头脑。
首先,“话头”是什么意思?话头就是话还没有生起的时候,在话的前面。“话的前面”,话就是语言,跟我们的思想活动有关,不妨将其换成念头,那么按照佛教来说,就是你一念没有生起的那个时候,大乘佛教讲“一念未生那个是什么”。“一念不生”就是“无生”,其实大乘佛教中“无生”就是指“空性”的意思。
“一念不生”,也就是说你这个时间能够体会到性空,比如说“念佛是谁?”,你在念佛的时候能体会到性空的层面,这个就是“话头”。也就是说,你要把结果参出来,这个过程叫做“参究”,参究就是你要不带烦恼地、慢慢地去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不明白怎么办?想不明白你就先不要想,你就保持疑情。你觉得你可以再想一想,你就再想一想;如果你想不明白,你就不想,去请问一下同学、讨论一下。我觉得都是可以的。
三 如何用话头
比如我们同学在斋堂打板:“念佛是谁,究竟是谁,到底是谁?”按照来果禅师的开示,这就是一个起疑情的好办法。刚开始的时候,你起不了疑情,你就多念几遍“念佛是谁、究竟是谁、到底是谁?”
因为“念佛是谁?”它是一个反问句,让我们去追寻答案的。还有另外一些说法,像“拖死尸的是谁?”“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这都是要找一个答案的,它的重点就落在“谁”上面。其实它也很容易提起我们的正念,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参“念佛是谁”,我们换过来也可以这样用:我们行禅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走路的是谁”;我们观呼吸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观呼吸的是谁”……可以这样去反问自己,慢慢地去体会、加以思索。包括我们坐在这里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的从头到脚地问一下自己——不需要问“念佛是谁?”,可以只问一个字“谁?”。这一个字“谁”,在禅宗可以用多种方法解说。
比如说你从头到脚问自己是“谁?”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打坐首先要放松,要调整自己的身姿。当你从头到脚问“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问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比如说,你现在的头是什么状态,你的背是什么状态,你的腰是什么状态,这是“谁?”。这是第一个层次的“谁”。有些类似四念住中的自相念住。
第二个层次的“谁?”,你先问“谁?”,就可以观察到你的状态;那么再问是“谁?”,其实你可以观察到你状态的特点。比如说你身体的色法和心法都是无常变化的,《阿含经》常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最后你能得出无我的共相。
前几天我看了界文法师关于“四念处”的开示。我们四念处的开示里面,会学习自相念处和共相念处,共相念处就是无常、无我,在大乘里面讲就是空,你能体会到无常、无我,体会到空。但是这个“空”,按照大乘佛教来说,还是要加入一点推理的成分才能得出来。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体会一下身心活动它的自相的状态;但是你也可以去体会一下它的空、无常,这是共相的部分。这个体会就包括感性的体会和理性的体会推察。
第三,你还可以再问一遍,就是你还可以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但是那个状态就应该是“空有结合”的状态,你既有这种比较放松如幻的状态——放松的状态其实是和“空”相应的;你又能明确地感觉到那个状态。简单讲可以有这三个方面。
就像禅宗也说,我们刚开始修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第一遍问自己“谁?”;第二遍问自己“谁”的时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遍问自己“谁”,你就可以还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宗就是这样的,就是它有一个叫做“门庭施设”的东西,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去配的,你可以把你自己学的教理配上去。对于“谁?”、“念佛是谁?”,我个人的理解,它主要是给你提一种问题,你其实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
四 话头的变化
(续前)
与话头有关的,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话头,从中可以看到话头的变化。
比如说:“狗子有无佛性?”这个话头它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最早的时候(据另外的记载,是否早待考)“狗子有无佛性?”可以做一个两难式的回答,也就是如果说“狗子有佛性”,那么赵州禅师就说,如果“狗子有佛性”的话,那么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还在生死轮回之中?如果回答说“狗子没有佛性”,那么为什么又说“一切众生有佛性”?如果学过中观,那么我们就知道这是中观很常用的一种两难式的回答。
(《宏智禅师广录》卷2〈泗州普照觉和尚颂古〉举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有。僧云:既有,为什么却撞入这箇皮袋?州云:为他知而故犯。又有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僧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州云:为伊有业识在。)
这个公案在长期的流行之后,大家一般接受的是被简化成了“狗子有无佛性,无”。这个“无”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做什么样的回答都不正确。学了中观学就知道,其实它的意思是说,你的回答如果是基于“自性见”,那么所做的任何回答都是错误的,这个理念最后被用一种省略的方式变成了“无”字。就是说,参话头的操作方式,是可以通过提问起疑情,可以适当地用你学的教理知识去进行思考,你最后可以把它落实到自相和共相上面。
参禅,本来就叫参究或者推求,或者寻思。在禅宗语录里面,它其实就是相当于止观中的“毗婆舍那”的代名词,“毗婆舍那”这个词在汉传佛教的语境里面,经常换用另外一个词叫做“推求”。
我就分享到这里,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可以从调整我们坐姿开始,第一步我们可以对身体的各个部分问“谁?”,标明它是一个什么状态就行了,包括平常行禅的时间都可以这样做,这是第一步。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阿弥陀佛!
讲座 | 云心法师
录音整理 | 悟苇
校对 | 心一
排版 | 智畅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