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发布日期: 2023-12-28 浏览量: 520 次浏览
当代很多人有一种“空心病”,他们虽然有很高的学历,获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没有活下去的动力,被一种无意义感折磨着他的心灵。在这个时刻,很可能我们会突然跳出一个问题来: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佛教的智慧文化!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话题就是关于“生命的意义”。
实际上,“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其实没那么好谈,因为“活着”它是一个事实,不管有意义也好,没意义也好,你的生命已经开始了,就像这一段旅途,已经在路上。所以生命是一个事实,是一种体验,不一定非要去问它的意义是什么。不管有意义也好,没意义也好,都只能前行。
但是当我们来问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的时候,通常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很可能是,我们有一种无意义感,活着活着,突然有点迷茫,内心里有一点空,或者说有点找不到自我。这个时候人就会开始思考:人活着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
当代很多大学生有一种“空心病”,他们虽然有很高的学历,获得了很大的学习成果,但是没有活下去的动力,被一种无意义感折磨着他的心灵。在这个时刻,很可能我们会突然跳出一个问题来: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是第一种情况。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已经活得挺充实的,忙忙碌碌,带着一身干劲——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要问生命的意义呢?那是因为我们想让自己活得品质更高,让自己更满意。因为如果一天过下来,你觉得过得很有意义,那你就会有一种充实感,心里比较踏实。如果这一天下来你没有体验到自己有什么意义,虽然也是过了一天,做了很多事,但是你的满意度可能只能打70分或者是60分,不会给自己满分。
所以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满意度更高,也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把自己活出意义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问生命的意义,也有它的现实性,其实也是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来谈一谈这个话题,也还是有必要性。
当然,谈到“意义”,“意义”都是人建构出来的——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可能大家不一定觉得有意义,是不是?有时候父母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对孩子来讲,就觉得那不是我要的。所以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自己的生命建构出一个意义来。这很可能是你自己非常明确地知道的,但也可能是你下意识地、不是特别明确的——比如你有最看重的东西,而且为之奋斗——某种意义上也是给自己的生活赋予了意义。
但是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觉得把家庭过好,把家人陪伴好就是最大的幸福和意义感;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搞好一个企业,在某一个领域、某一项事业里边做到极致,这也带来了成就和意义感;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多赚一点钱,获得一份美好的情感等等的,都很可能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意义。
前段时间有一个小孩儿到我那边去坐了坐,聊的过程中我就问这个小孩儿:你觉得你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你自己的理想?
小孩就告诉我说:“日进斗金。”
然后孩子家长在旁边就一脸苦笑,特别的无奈。但是我并没有批判这个小孩儿,实际上我是关注到孩子也有他自己的很多想法,他也在尝试建构他自己的价值感跟意义感。
虽然说每个人都建构了自己的意义,我们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所建构的生活的重心,但是确实有一些意义感它比较虚幻,有一些意义感它比较真实。
如果我们给生活所赋予的意义感过于依赖外在的东西,或者太容易实现、太浅近,那你会发现:过于依赖外在,你就会受到外在波动的巨大影响。如果你的意义太容易实现,也有问题。就是说一旦实现了之后,你可能就会迷茫接下来做什么。所以也会看到有些人工作的时候状态还很正常,一旦退休就发生一个比较长的不适应阶段,甚至出现各种身心问题。
虽然活着是个事实,生活就是一种体验。但另外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给生活建构一个比较优质的意义,这个意义最好建构得比较长远一点、终极一点,那对我们其实是很有价值的。
所以宗教所谈论的很多话题都是终极话题。为什么是终极话题呢?因为它可以尽你一生去追寻、去体会,甚至我们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可以给你带来更久远的意义感。所以我们对宗教可能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就是说它会带领我们看到生命里的一些更加终极的层面,向内走,去开发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为我们这一期的生命赋予价值,引导我们的生命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解脱。
一个生命如果没有方向,就像大海里的游船失去了舵,随波逐流。有时候很长时间我们体验不到进步,感受不到成长,就会有一种特别的迷茫或者不满意感,不管得到了什么,在灵魂的某一个深度上总是一直不满意。
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方向。没有方向的话,不管你怎么样做都到达不了目的,这种感觉其实是很让人抓狂的。所以很多宗教探索终极话题的目的,其实也是在给人提供指引和方向。
当我们顺着一个方向去前进的时候,就会整合自己的生命资源,通过学习和努力,能够体验到变化、进步,所有的成长历程。在这个时候人就会有一种非常确定的感觉,带给自己更好的生命体验。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赋予生活以意义,为什么要赋予意义?是为了让我们的资源和努力有所整合,让生活的质量更高、更满意,体验到更好的生命状态。
在佛教里面认为,一个殊胜的生命,它的核心有两项重要品质:一个是福德分,另一个是智慧分。如果抓住了这两大纲领,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整个人一定是光彩的。
佛陀曾经说,人的生命状态有四种:第一种是从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种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第三种是从光明走向黑暗;第四种是从光明走向光明。在生命的历程上,每个人走出来的都不一样。
第一种从黑暗走向黑暗,就是有的人可能出生在痛苦中,在很幼小的时候就遭受了病痛、贫穷、灾难,那么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可是随着生命的成长,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加的悲惨,所以他变得更痛苦,这就是从黑暗走向黑暗。这是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现状。
第二种生命,他在生命的最初阶段是痛苦的,可以说活得非常艰难。可是随着生命的不断发展,他渐渐地走向了光明,内心的自信、幸福感、他的生命的光彩渐渐地活了出来。所以这种类型被佛陀称作“从黑暗走向了光明”。
第三种人从光明走向黑暗。那就是说出生在非常优越的家庭,衣食无忧,从小就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赞美和幸福。可是随着年龄的成长、生命的发展,过去拥有的很多快乐失去了,慢慢的变得不开心。身心的状态、整个人的心境失去了当初的光彩,就是从光明走向了黑暗。
第四种人是从光明走向光明。出生已经很优越了,很幸福,可是在生活得过程中他不断地向上,不断地去开拓自己的生命。随着年龄的成长,就越来越开阔,越来越能绽放出光彩。所以这一种被称作“从光明走向光明”。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可是不管怎样,都希望自己能够走向光明,希望自己能够把生命活出来。这也就是我们赋予生命意义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出来的。所以今天我想在这简短的时间里稍微介绍一下如何活出生命光彩的路径,或者说方式。
在佛教里面认为,一个殊胜的生命,它的核心有两项重要品质:一个是福德分,另一个是智慧分。如果抓住了这两大纲领,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整个人一定是光彩的。
佛教里面说佛陀是福德和智慧的“两足尊”。福德和智慧资粮都非常重要,有句话叫做“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这是佛教里一个公案故事,说到有兄弟两个人一起修行,哥哥特别重视修福报,但是不注重开发智慧,结果来生他转生成为一头大象。但是这头大象是国王唯一的坐骑,全身挂满了金银珠宝,有专门的佣人伺候,可以说行来往去都是豪华富贵。弟弟很重视开发智慧,但是不注意修福德,结果第二生他证到了阿罗汉,了脱了生死,但是出去托钵的时候经常化不到食物,活得比较艰难。
所以如果我们抓住了福德分和智慧分两大纲领的话,其实就能够把生命活出来。
在佛教里面看来,容貌也是我们的福报之一,“形色端正”就是一种福报。除此之外,财富、家庭出身、人际关系——有没有亲戚朋友,人脉如何、社会影响力、身心体力的健康强壮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福德分。
有的人有财富,但是没有好的人际关系。以前看到报道,西方有一位明星,是亿万富豪,可是到了晚年,身边没有亲戚和朋友帮助他,结果他的工作人员变成了他的全部代理,然后就控制了他的人身自由,甚至于他接待客人都要由工作人员同意批准才行,还要看工作人员的脸色,整个人就活在痛苦中窘迫。他这样一种缺少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实际上也是福报缺乏的表征。
有的人虽然拥有其它的,但是没有健康,那也是福报不够。有时候我们很健康,也拥有各种东西,但是就像我们很多当代人有抑郁、焦虑,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没有健全的身心也是福报缺乏的一种表征。
圆满的福德资粮包括了八个部分,所以也是很不容易圆满具足的。我们有的时候会拥有其中的某一部分,但是其他部分就成了我们的短板。
那如何来圆满福德资粮呢?
福德资粮的圆满实际上是跟你的慈悲心,跟你的心量有关。我们说心量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
所以佛教里边经常说佛的精神境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说他的心是无限的开阔。当他达到无限开阔的时候,可想而知,他不会缺少朋友,也能够得到的很多人的敬重和爱戴,他肯定也不会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为心足够开阔,不会被一点点的东西所卡住。而且他的内在里面,因为对世界有一种生命关怀,是开放的,有爱心在,那么他的生命就会比较喜悦、庄严,呈现出一种光彩。
所以说福德分的修习,核心就是打开我们的心量。慢慢的让自己能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慢慢的开启我们内心的爱心,对自己、对周围人、对社会有一份情怀,有一份关爱,这对我们福德的增长、身心的健康,人际关系甚至是财富、社会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来培育我们的福德,即使我们通过努力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但是你会发现你的福报是不全面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出来。这就是关于福德分。
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说:“我也很想打开心量,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心有的时候很大,有的时候就像针尖。”我们以前在教慈心禅的时候,让大家默诵:“愿一切众生快乐”,结果有一位同学就举手告诉我,他说:法师,我觉得这句话我不太能接受,我可以愿其他的众生快乐,除了我家楼上的邻居!因为天天跟邻居吵架,他太烦了,不愿意祝福这个邻居快乐,所以他不能接受。当说愿一切众生快乐的时候,他的心就特别的抗拒。但换成说“愿一切众生快乐,除了我的邻居”,这时候他就好受一些。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你所不愿祝福的人就像一根刺,一直在你心里扎着,直到有一天,你能够突破自己,拔出了心里的这一根刺,那个时候你才真正自由了。突然进入一个天高地远、无限的开阔的境界,终于不再受困于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
当然,心量的打开,实际上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长期的修炼,需要经过很多的学习跟修行。渐渐地去培育这一颗心,它就能够成长起来,变得强大。
福德分已经很重要了,但是光是有福德分,没有智慧分还是不够的。有了福德,你可以活得挺开心,但是不一定能够保住自己的福德。其次就是自利利他的能力不一定能开启,依然很难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他人。
那么智慧是什么呢?
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懂得取舍。知道如何取、如何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拥有一种洞察力,明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这是智慧的一些基本特征。看事情你有一种明白、洞察明了的感觉。随着智慧的发展,你会体验到一种通透。人年轻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想不通,就一直在思考。特别是我们有些爱思考的人,脑子里会有各种问题不停地在问。但是随着智慧的提升,你渐渐会有一种通透的感觉,不管什么问题,你总归都能够看清楚。
有了这种洞达之后,我们就会体验到一种能取能舍。你知道什么时候取,什么时候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这个时候,不会有犹豫,不会有困惑迷茫的感觉。
智慧甚至比福德分的获取更重要,因为如果有了智慧,你自然就懂得怎么去获得福德。但是,如果拥有福德而没有智慧的话,即使暂时获得了,也很难去保持住它,甚至福报也会变成为伤害自他的利器祸根。
就像我们说“从光明走向光明”,其实是不容易的。“从黑暗走向光明”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有苦的逼迫;但是从光明走向更加光明,就需要智慧来不断地帮助引导和开拓。
所以智慧分的资粮是尤其重要的,它也是我们佛教修行的一个核心。佛之所以被称作是“觉悟者”,除了他的福德分的圆满之外,最主要的是他的智慧分的通透。
很多人可能就会问,如何来开发我们的智慧呢?智慧分的资粮如何来增长?
智慧的开发是非常大的话题,要通过戒定慧的系统修学来达成。今天我主要给大家提示一个开发智慧的核心方向——“如实观”。
佛有十个名号,其中有一个名号叫如来。《西游记》里边提到“如来佛”,其实如来跟佛实际上是一回事,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为什么叫如来?就是“乘如实之道而来”,见到了真理、如实之道,所以被称作如来。
或者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实事求是”,他是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所以被称作如来。我们普通人是见不到实相的,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所以说,在生活中慢慢的去进求这种如实观,是开发智慧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只有学会了这样的思惟方式,才能不断地开发出智慧来。
很多心理出问题的来访者都缺失了现实感,要么困在曾经的创伤中,活在过去——某年某月,曾经遭遇的某些创伤,或者是父母造成的,或者是男朋友、女朋友造成的,或者说是其他他人造成的,但是这个创伤很多年了自己一直走不出来,就被过去所困扰。
有的人可能是活在虚拟的世界里失去了现实感,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比如说有一些疑病症,总怀疑自己生病了;有一些心理障碍,总是觉得周围人都在害自己,周围人对自己不友善,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好人。还有一种钟情妄想,看到每一个男生都觉得对方是爱自己的,想追求自己。然后就觉得很困扰,说他又喜欢我了,我该怎么办?但其实对方没有,这是钟情妄想。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陷入到各种各样的不如实的心境中。
失去了对生活的如实觉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适应性的困难,没法上班、没法交朋友、没法保持一段婚姻、没法修行,更没法开悟,过智慧的人生。
所以如实是非常重要的,它实际上是佛教修行的精华。但是要想达到如实,并不容易,可以说,整个佛法的闻思修都是为了让我们看清实相。当然,真实也有不同的层面,有究极层面的真实,也有相对层面、缘起现相层面的真实。不管哪一种,都是需要的。
除了在道场精进禅修之外,对于在家生活中,也可以常常去叩问自己,提醒自己如实,智慧慢慢就会发展出来。渐渐地就能越活越通透,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对很多问题的解决,有了明白的见解和方向。所以说如实是重要的。
我们经常讲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本身也是一种如实的表现。我们很多人会为过去所困扰,活在对过去的懊悔中;有的人被未来所困扰,活在对未来的焦虑里。
比如,觉得孩子将来万一要是过得不开心怎么办?很多父母就会陷入这个焦虑,然后就拼命监督孩子学习,检查孩子交的朋友、干了什么,查他的笔记本等等,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但是孩子就会被弄得简直要发疯了,觉得爸妈简直让我窒息,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抵抗。但是父母却怎么都放不下这种焦虑。有的时候别人可能就会劝他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要信任孩子!他就会反问说“那万一呢?!”万一他过不好怎么办?他给自己的理由看似非常充分,所以你要劝他放下,就会遇到极大的阻抗。因为未来没有来,所以这种可能性永远都是有的,这个核心问题就非常难以处理。
所以我们对未来的焦虑、对过去懊恼,耿耿于怀,难以放下,使我们的生命变得非常非常地沉重。
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活得很累,很疲劳。但是为什么这么累?因为我们没有如实地活着。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就是佛陀在经典中所说的:过去法已经灭尽了——已经过去,永远消失了,所以叫过去;未来还没来,它们都是不存在的,这是实相。我们所拥有的是什么呢?只有此时此刻。我们永远都是活在当下,这不是一个理念,它是一个事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这个事实——我们只拥有此时此刻。这个时候你就拥有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古语也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先生或者太太,也在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但我们往往用老眼光在看,给他贴一个标签,要么是好,要么是不好。但是所有的这些都不如实,标签并不是那个生命真实的、复杂的、鲜活的存在。
因为不如实,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活出来,被过去和未来死死地卡住,被片面保守的标签所蒙蔽。但是一生就这样在无明中白白地度过,其实是很可惜的。
活在当下,就是要常常提起这一念。通过觉知当下的呼吸、当下的阳光和微风,此刻的身体和此刻的心灵,不断地重新活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实。
当然,活在当下也需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因为此时此刻并不都是美好的。
此时此刻,有的人坐在这里觉得听听讲座、思考人生挺惬意的;但是有些人可能已经快崩溃了——腿太麻了,赶快放我出去!我们的当下并不都是愉快的,那如何看待每一个此时此刻所经历的苦乐悲欢、得失荣辱?
永远如实,就是佛教讲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佛教是缘起论,“有因有缘诸法生,有因有缘诸法灭”,存在是事实,而不是“为什么?!凭什么?!”为什么不是?因为一切都是因缘的显现。
一行禅师在他的书里面曾经分享过一段他的心路历程。我相信可能对我们了解佛教的缘起观态度会非常地有帮助。越南在上个世纪也曾经历了战乱,国内非常动荡。当时一行禅师所在的僧团就建立了一个慈善组织,帮助这些难民转移到西方。
但是当时海上有很多海盗,他们就是以掠夺这些难民为生。有一次他们资助的一个家庭,好不容易登上了一艘渡船,可是在海上的时候就遭遇了海盗,全家人被杀。他们家的一个女儿只有14岁,受到了海盗的污辱,投海自尽了。
消息传来后,所有人都非常地悲痛跟愤怒,觉得他们没有人性,为什么这样?一行禅师本人也是这样,久久不能平静,为了让自己看清楚这个事件的本质,他就去打坐。
在一个长长的静坐过程中,突然有一个领悟浮现在他的心里,他明白了一个事实:“如果我从小就出生在那个贫困的渔村,也可能今天我就是那些海盗中的一员。” 这个想法让他震撼,也使他明白接下来该努力的方向,他不再觉得黑暗和迷茫。后来,他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深入到那片海湾的渔村,帮助那些渔村里的孩子获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引入了更多的谋生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一行禅师把佛教的慈悲和智慧真正的活了出来。他自己也获得了力量,获得了新生,这一次的体验让他真正蜕变了。
就像上面的故事里,海盗因为贪婪、愚痴,因为邪恶的价值观去杀人,我们只是看到了因缘的表面。
但更深的层面,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渔村的孩子缺少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怀,没有人关心和引导他们,他们在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下活着,实际上他们也是需要被关注的人。所以说,我们对缘起看得有多深,我们的心就会打开到多么开阔。那么最终我们的爱心才能够绽放出来。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体验跟认知的时候,就会发现生命不再是黑暗的,不再绝望。
我们的心会向这个世界打开,永远都有一种光明。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都有新的体验。每一天都有可能够吸收到更多的智慧,体验到更多的爱心。每一天都可能会有更多的领悟和理解,体验到生命中一些非常深层面的情感。
所以当我们开启了慈悲和智慧之旅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福德分资粮和智慧分资粮。
不断充实,福慧双修,就会拥有端正的容貌,活力和健康,拥有好的人际关系,拥有财富和名誉,拥有健全的心理和体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智慧,懂得取舍,了解真相,能够照顾好自己、利益他人,我们的生命放射光彩,活得幸福。相信这个时候你会体验到一种意义感,不会再问别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你已经把生命活了出来。
我们要在生活中去检验学到的每一个知识,就像“活在当下”、“缘起”等,然后在万事万物中,在每件事情上去检验它。最后就会对法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理解慢慢就融到我们的骨子里了。
观察也有几种,一种是通过思惟来观察,这就是观察修。比如刚才我讲的,我们来思惟因缘“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首先是如理思惟,做正观察,那么我们就会得出恰当的结论,产生智慧,懂得取舍,这就是一种观察修。
现量的观察修不一定非要用思惟,它就是开启你的心本来的觉照能力。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说“无常”,我说话的声音也是无常的。你意识到了:确实法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消失了,前面一个字不灭去第二个字不会出来的,法师刚才讲了那么多话,那些声音还在吗?了不可得。这时候你意识到,原来声音是无常的,诸法无常。但这是思惟的结论。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你静下心来,你就只是专心听法师说话的声音,真的感受到了刹那之间每个声音在生起、灭去。过去你只知道生起,但是你现在开始体验到灭去,法师说话的每个字都在灭去。
这个时候这种非常直觉的现量的观察,它会带给你一种顿悟的感觉:突然你从内心里深刻体验到:原来声音真的是空,真的是无常,这会带给你一种震撼。所以这就是一种现量的观察,它是直接的。
诸法实相从来都没有隐瞒。无常相、无我相、空相、苦相都是呈现在那里的,但是我们的心没有开启观察,所以不了解。当你去观的时候,你的心就会体验到。心的基本能力,就是具有“知道”的能力,只要打开你的心去看、去观,你的心就会知道。
我们的问题是没有开启我们的观。就像我在说话的时候,你们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在法师说的意思,听我说的内容如何,有道理没道理,但是你没有去观我声音,我说的每一个字都在灭去,都消失了。如果你全然这样去观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获得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洞察。
在这个时候就会发现,看任何事物都拥有了这一套工具,对一个东西瞬间你就能看清楚,体验到一种通达。我们说闻思修,从听闻到思惟,最后在生活中去实践、检验,渐渐地融入它。
这种悲实际上内心是清凉的,是开阔的。悲伤的话,你的心是痛苦的、收缩的。这个悲其实就像我刚才讲的一行禅师的领悟一样,最后他就生起了悲悯,在这个时候他的悲心就打开了,这种悲心非常博大,非常清凉,会带给他生命的力量。
所以弘一法师临终时写的“悲欣交集”,他的悲实际上是对轮回世间的悲悯。因为在佛教的世界观里,轮回是苦。他有非常博大的悲悯。
“欣”是什么?欣是一种喜悦和欣慰。就是说,因为他的佛法修行,在他临终的时候,他感受到的不是一种遗憾缺失,而是无限的喜悦,无限的欣慰。所以他用了“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几个字来形容他那个时候领悟到的觉照。这八个字其实是很美的,心中朗朗而且明了。
我觉得一个人能活到这样的层面,那是一种非常高的心灵成就,但是它也是可以达到的。
非常感谢,大家这么有耐心,也非常地投入,也给了我很多掌声。最后也随喜大家,同时也祝愿大家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在我们的生命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光明。拥有圆满的福德资粮,开发通透的大智慧,获得我们生命的终极意义!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