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法音宣流 > 20231119-周日共修-真坤法师-百法明门论-02

20231119-周日共修-真坤法师-百法明门论-02

发布日期: 2023-11-26 浏览量: 2,208 次浏览

阿弥陀佛,诸位在座的法师,诸位护法居士,诸位护法信众,义工菩萨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百法明门论》。今天是第二讲,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一节我们一共是讲了五个内容:

第一,是《百法明门论》的绪论部分;第二,介绍了作者;第三,介绍译者;第四,是对《百法明门论》的论题和论意做了解释;第五,《百法明门论》学习的目的。

《绪论》的第一个部分是《研究的缘起》,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部论。我们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法相名词,为了让大家在简短的时间内弄懂这些法相名词,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百法明门论》。因为《百法明门论》的很多名词名相在其他的经典,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各种经论里面都有提及。包括律宗,律宗里面的得戒,戒体的产生和戒体的保护,也都会和百法其中的某些法产生密切关联性。所以说想要了解佛法,想要完整的认识佛法,《百法明门论》是绕不开的,这是学习的缘起。

上次讲到研究的方法,学习此论主要是用文献考据法。文献考据法就会对《百法》的作者、译者、包括翻译到本土以后,在各个朝代都出现了哪些版本,包括手抄本、课本、述记等种种类型的解读材料,对各种版本有考据,还有辨伪的一些方法,这就会涉及到文献考据法。哲学分析法就是会对百法的主体内容,对论中的内容,用哲学分析去解析它表达的主要是什么意思。在绪论的第三个小节里面提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内主要是现今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历代祖师,对《百法明门论》曾经做过一些注释和注解,特别是现代的一些学者,有的专门著书,写了很厚的几十万字的著书,博士论文最后出成书,把《百法明门论》相关的各种东西都进行了考证和考据,再进行了一些方面的很细致地考证。这里面会涉及到很多文献。比较有意义的这块,我觉得主要涉及到敦煌文献,相对于以往存在的一些文献,会更吸引眼球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于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对唯识宗学的比 较好的,这取决于他们在唐朝的时候有政府行为,有好几个批次的遣唐使来大唐,跟随当时的学者们一起学习唯识经典。当时的学者,比方说玄奘、窥基、慧昭,还有整个体系的门人。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者跟随在译经现场边听边讲边学,现场记录。他们还会把经论原文的文本进行抄写,这在文献史上就称为“手抄本”。他们听了当时的著作原文,并将其原模原样地抄写后,带回日本保存起来,这样的手抄本在文献史上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大家知道,我们中土经历过好几次灭佛运动的比较有名的是三武一宗的灭佛。还有三教的一些关系的影响,也会导致佛教有很多经典流失。

因手抄本的保存,我们才现在有机会取到一部分唐朝的版本。日本人以做事认真仔细著称,在做文献和哲学方面也是如此。我上次提到,日本有个学者对《百法明门论》进行了系统性的、完整性的研究。在1939年和1949年,他在龙谷大学的《龙谷学报》上,分两次发表论文,其中都提到了《百法》的版本、作者、译者,《百法》出现之后曾经出现了多少种著书,以及有些著书的可靠度。此外,《百法》论文当中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他也都进行了解析和辨析。文献方面主要是便于考证,义理方面就是通过和其他文本的一个对比来进行了一个大概的分析。这篇论文在我的硕士论文里面,占着很重要的一个分量,包括对现今的《百法明门论》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材料。这些是国外研究的现状。

上次谈到的第二个内容,是对本论作者的介绍。我们普遍认为《百法明门论》的作者就是印度的世亲菩萨,《百法》属于印度中期的作品,世亲菩萨曾经对《大毗婆沙论》有过研究,依《大毗婆沙论》造了《俱舍论》。教界认为《大乘百法明门论》是世亲菩萨从《瑜伽师地论》六百六十个法相当中提纲挈领地抽取一百个法来,把它们分成了五类,也就是五位,从而形成了现今的百法。如果要很细致,很认真考究的话,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能够证明《百法》就是来自于《瑜伽师地论》。这个定论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只能说依照现前的研究成果,大家都是普遍这么认为。学术性的很多东西如果拿文献的各种考据去深思其咎的话,很多东西是得不到一个非常究竟的答案的,因为众说纷纭,而且很多资料是有残缺的,很多信息是断掉的,我们只能用其它的材料进行佐证。其实《百法》里面好几个问题是这样的,鉴于跟它们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就不做深究。

提到本论的译者,普遍认为是唐贞观22年的唐玄奘在长安北阙弘法院把《百法》由梵文本翻译成汉文本。当时译出的《百法》只有一卷500多字的内容。《百法》一直是作为唯识学中一个纲要性的论典。因为它提纲挈领地提到100个法,这些在其他的学术体系里面都会有触及到。《百法》是万法之宗,我们通过它能够进入大乘之门。关于《百法》的论题和论议,上次已经解释过了,就是对“大乘百法明门论”这几个字有一个详细的解释,在此我不做赘述。我们学习这部论的目的无非就是以无为法破除人无我和法无我,最后证得人、法二空。

第二讲内容分享之前,我想先分两个小节,对《百法明门论》诸法开合进行一个解析。

《百法》中的一百个法,在唯识的不同经典中都有不同的数量,也就是说会有一个开合的情况。首先,诸法的数目就不同。在《大乘五蕴论》里面将不相应行法列为十四种,从得一直到异生性是分的有十四种。无为法只有四个,就是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真如无为。在《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里面,是将不相应行法除去了不和合。本来《百法》里面不和合有二十四法,除去不和合就变成了二十三位。此外,根本烦恼里面的不正见变成了五位: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相当于根本烦里面应该是有十六位。《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色法就有十四种,包括四大、五根、五尘;心法特别多,有五十三种,里面再增加了邪欲、邪胜解。《显扬圣教论》里面色法有十五位,包括四大五根、五尘、法触。《显扬圣教论》里面无为法有八个,其中第六个真如无为被开展为:善、恶、无记三个种性。

《大乘五蕴论》、《杂集论》、《显扬圣教论》和《瑜伽师地论》对法相名词的概述都是不一样的。显然,它们在假法和实法上有一个开合。这种对法相上的开合,是导致法相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从实质的内容来讲,它们都与《百法》的内容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将百法中某些个别的法进行了细分,或者把内容进行了另外的一种概括。如果要以某一种论典为根本的话,特别是《百法明门论》,则其他论典里面提到的相关法术,都是可以收拢或展开的。

这里涉及一个有趣的问题:世亲菩萨为什么要定到100个法,而不是99还是50几或者100多?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世亲菩萨在根本论典《大毗婆沙论》里,就有对法相以整十的归纳法相的一个倾向,比如将心法、心所法分为十大地,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十大善地法,十无覆无记法等。他喜欢把某些法相分成十个。我不知道世亲菩萨是否是对整数有一个偏好。

然后我们谈谈第二个:诸法的开合。诸法的开合原则是以精简为主。既称为百法,则肯定是要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尽量包含在内,那次,诸法的开合原则上就是以精简为主。比如百法中将遍三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都设为一个贪心所;将七慢都设在一个慢里面;把我们一般讲的五见: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都概括为一个不正见。这里面就有一个“合”的概念。

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比如,有部心法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只有六个识。唯识宗为了突出和其他部派佛教对义理诠释的不同性,将心法变为了八位,在有部的六个心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七识和八识,即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因此,百法中有八个识,而有部的经典《俱舍》里面是有六个识。

虽然法可以开合,但它在原则上肯定不会交叉重叠。法在数量有增有减,这个毋庸置疑,但原则上是不会有交叉重叠的,否则容易出现混乱。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根本烦恼里面的不正见本来是属于慧的一种,属于染污慧,也可以放到别境心所的慧心所中。但考虑到如果将它合并到慧心所后,会让学者认为根本烦恼只有五个,我们也不会意识到有那么多烦恼。如果说我们在允许烦恼的数量的情况下,将它多提出来一点的话,有助于我们对染污的认识,也会对它提起重视。

在不同的唯识典籍中,法相法术方面也是有差异的,假法的增减和实法的开导,数目是主要原因。从百法的一百个法里来讲,其实有一大半都是假法。除无为法以外的,我们都可以统称为假法,这主要是从利于学人学习的一个层面来进行的设置。

下面,我们进入正文,随文释意。随着论文,解释它的意思。我们主要分两个部分来讲:

一个是总纲,一个是举目。也就是先把总的纲领体现出来,然后把每个法相的数目列举出来。因为要先以分类的形式进行列举,再从分类里把各个法单独解析一遍,所以称为举目。

论的第一句:“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如世尊言。世尊,全称佛世尊,但是“佛世尊”不在我们平时讲的十大名号之内,因为佛具有万德,为世所尊,所以称为世尊。

在《阿含》和《成实论》中,世尊列于十圣号之第十。但是在《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中,世尊则是列在十号之外。

一切法,一切法广而言之就是指万法。这里的一切和万都是一个统称的说法,也就是所有的法。在这里来讲,指的就是百法了。简略的来讲,《解深密经》里面将世间的万法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法。

无我就是人无我和法无我。小乘只言人无我,只证人空,不证法无我和法空,不承认法无我和法空。本论的核心总纲是一切法无我,这一句是本论所有的宗旨和纲领。这里的“我”其实是有三种意思:“主宰、恒常、常住和唯一。人们总是认为我只有一个,我是常在的。平时我们提到“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说是常住的。比方说“我”生前怎么样,“我”以前怎么样,或者“我”现在怎么样,“我”以后怎么样,或者“我”死后还怎么样。但凡我们生活当中提到“我”,对“我”都会有一个很普遍的一个概念,即认为“我”是一直存在的,“我”不仅存在于现在世,也存在于过去世,更存在于未来世。只要有今天此时此刻的“我”,那么就好像“我”就会一直存在,这里有“常住”的意思。那另外一个主宰义。很多东西都会以自我为中心。有句话:“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们凡夫会普遍有很严重的我执。很多东西我们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我觉得他应该是那么想的”……甚至于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都是围绕以“我”为中心的。“‘我’觉得那个可以那样做”,“‘我’觉得这个不能这么做”,其中有主宰的意思。唯一义,即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我”。几十亿人口当中“我”只有一个,即唯一性。“我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我们要学习此论中的破除“我”。

这里提到了无我,“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为什么说“一切法无我”?如世尊言是原为佛说的。世亲菩萨造论的时候说,如佛言,如世尊言,是世尊曾经这么说的,所以是“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世尊曾经在某个场合或哪部经典里讲过,一切法是没有我的。所以把这一句安排在论首的第一句,作为论的开端和总纲。主要目的是尊他要说的这部论,要说的这个法是有来处的,是有出处的,不是随便造的,不是哪里道听途说的。

而是世尊曾经这么讲过“一切法无我”,他把这句话引进来。“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列在卷首,是启发学人有学法自信的目的。放在卷首的第二种意思是显示是佛法的核心,是佛法的正理。第三种表达是,显菩萨造论是完全有所本的,是有所依的,是以佛言金语来进行演示的,不是世亲自己编造的。第四个是此处列在卷首,也是显弘法者应该弘如来所说的正教,而不是弘其他的法,应该学如来所说的正法。

以上是本论的总纲。

第二部分举目,就是对《百法明门论》的一百个法进行一个数目的举出。

论文:“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属于印度五种问中的“利乐有情问”,意思是我自己明明懂,但是为了让众生理解这个道理,所以我故意去问佛。我是代众生问的,因为很多人自己意识不到有些问题。后答:“一切法者略有五种。”把所有的一切法归为五类,有五类或五位来解释一切法。其实法是有无量的,这里只是说略,略有五种,将所有的法进行收摄。就像《解深密经》中,将世间万法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也是一个略的意思。

后面是举五位名,就是举五位百法的种类。第一个就是心法。五位法为:“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第一位,心法。心法有八种,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心法其实有六种意思,也叫集起名心,集诸法的种子后起诸现行。就是将诸法曾经经历过的一些法作为种子保存在阿赖耶识里,在以后的情景当中遇到相应的情况时,我们阿赖耶识种子库里相应的一些法,就会和现在环境里的一些法对应起来,这就会产生一些现象,也就是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甚至是回忆到的一些情形和一些回忆。

集起名心。是第八阿赖耶识专属的,前面七个心法是没有这个功能的。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也叫三藏,能够含藏诸法的种子。也即是说,自从我们的生命体降生这个世间之后,曾经所经历的任何事件都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储存着。只是由于众生对现在环境的种种的执着,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记不起来以前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比如,我们现在也不定时的会回忆起小时候、很久远的一些事情。特别是打坐的时候,我觉得是会更有感触的。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或者是数呼吸的时候,我们的意识流里面就会有曾经不同成长时间段的一些种子,在不经意间地展现出来一些回忆。对不对?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包括我们现在如果想努力回忆起昨天一整天都发生了哪些事情,我相信很多很多人不一定能记得起来。

第八阿赖耶识是能将所有的记忆都封存在一个记忆库里面,是唯识宗的一个观点。特别当我们静坐的时候,当我们不努力去思维佛法僧或者是法义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我们的脑子里面会不经意的展现出来,我们很小的时候,哪怕是几岁,三五岁,或者是更小的时候,有的可能是小学以后,或者是上小学,大学,甚至是步入社会某个时间段的一些回忆。但是这些时间段的回忆,它们都是零碎的、片面的、不成体系的,不是由我们所控制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另外一种感受:我们突然脑子里面想到一个什么事情,然后我们就想找到和这个事情相关联系的内容,但是发现我们回忆不起来。比方说,我们考虑手头一项工作,然后我们想起这个活动起源于前几天或上个月,然后我们努力想、拼命地想,与此相关的很多事情,还是想不起来的。这便是阿赖耶识的一个作用,它能含藏我们的一些想法,但是它不受我们自主意识的控制、调配和取用。

第二个意义就是积集名心。心法是属于前七识所共有的,除了阿赖耶识,有积集的意思,所以叫积集名心。此能集的意思,就是说它只取能集的,所以叫心。能熏积诸法种子与第八阿赖耶识故,所以不属第八心王。因为阿赖耶识只是能藏所藏、执藏,所以它不具备其他的功能,而前七个识不一样。心法会执取,会把前七识所相应的执取到一些境界。所以它积集名心是指前七识。

第三缘虑名心。就是说八个心王都能够缘虑各自所属的分境。八个识都能缘和自己有相应关系的识,因此它叫缘虑名心。

第四个心,又名为识。心法有个别名翻译,叫识。识就是有了别义,能与自缘境起分别。细了别的其实通于其他的识,粗了别就通于前六识。前六识是有粗分别的功能,第七识是有细分别的功能。

心也叫意。意就是思量,有无间觉与现思量二义。无间觉是通于诸识的,是通于一切识的。现量只局限于第七识。第七识会缘现量的境,所以也叫意。意就是第七的专属了,识就是指前六识了。

意,是从特别殊胜的意义来讲的。第八识才叫心,第七识叫意,前六识叫识,所以我们叫心意识,心、意、识。心是指的第八,意是指的第七、末那,识指前六识。此处就是这么来分的。

第二位,心所法,全名叫心所有法。

只有具足三种意思才能够称为心所有法。它的第一重功能就是“恒依心起,”心所法的生起和活动都是围绕前八个识来展开的,来进行活动的。前八识有生起之后,相应的心所法才会生起。如果心王不起作用,心所法是不会生起的。心所法是属于心法,“恒依心起”,心若没有的话,心所法是不能独立生起的。

第二个功能是与心相印。“简别心王与遍行心所相应”,心所里面的遍行心所,“但心王不与心王相应”。

心所和心王是相应的,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叫心所。相应的时候必须具足“时”,时间、“依”,依靠、“缘”,因缘、事,事情,这四个条件它才能够生起。

心所与心王相应有四种。心所与心王同时生起,这是第一种。心所会依止于心,就是依附心。“同缘一境”,即心所会和心法一样,缘同一个境界。“共办一事”,即在缘到一个事情的时候,心所法也会和心王缘到同一个事情上,即“共办一事”。

第三个“系属于心”。简别心法虽具有四个意思,与遍行心所也相应,但不名心所。由于上面的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三种意思,就简别了心法、色法、不相应行法等不叫心所,单令这个法叫心所法。因为心法是主,是心所的所依。我们打比喻,心王是我们的衣领,心所法就是衣领下面的袖子、下摆、后摆、纽扣啊,等等这些。

心所依心就像大臣依附国王,心王只有一个,其他的话肯定都是臣,这个对应的关系也是臣和王的关系。

缘境的时候,心王缘的是总相,心所缘的是细相。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先闭上眼睛,然后突然睁开眼,当我们看到眼前的总相。比如我们看到现在大讲堂里面有很多人、这个讲堂里有大概怎么样的格局。很大一片人,心王只是会缘一个总相。但是具体有多少人,有多少根柱子,多少男多少女、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这些心王是不管的,它只是缘一个总相。

心王缘了这个总相之后,心所就会进行分别。比如眼前有一捧花,心王缘的就是花束,相应的心所它就会起分别:这一捧花里面有很多很多枝花,花的颜色有很多种。再继续细分,心所会分别这些花有不同的品种、花型、名称等等。继续细分下去,会分别花是多少瓣。如果有气味鼻识能够缘到的话,它就会再进行一个分别,有些是这朵花的香味,有些是那朵花的香味。分别花香这是鼻识……意识可能会生起愉悦的感受。

第三位,色法。色是质碍的意思,色法的存在就能够形成阻挡。比如,门是一种色法,它能关闭阻挡,具有质碍性。

色也有三义。“色为识所依”,它是依靠识,前五识之生一定要以相对的疏所缘境时,才能够生起别变亲所缘境。

这里提到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的问题。这两个缘缘在法相里有诸多内容,甚至可以说,亲所缘缘、疏所缘缘都能够写本书。其次,

“色为识所变”。五根色法是阿赖耶识的相分,五根即眼、耳、鼻、舌、身,是阿赖耶识里面变相出来的相分,都是由阿赖耶识亲自执受的。色等五尘成是前五识的亲所缘缘,即色、声、香、味、触,五个尘是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识的亲所缘缘。不同的识会缘不同的尘,当缘到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亲所缘缘。我们把眼睛能看的东西统称为色法,眼识对应的是色法,也称为色尘。耳朵,我们耳识听到的就是声音。我们通常来将声音分成好声,即好听的、悦耳的声音,另一种是就是不好的、也不悦耳的声音。鼻,我们闻到香,鼻子就是用来闻香臭的。舌,舌一般是尝味的,尝的一般是咸的、淡的、甜的,酸甜苦辣,一般把味道分为咸和淡。淡是指很寡淡的味道,之所以说淡,不是指没有味道,而是寡淡的意思。咸是指把其中很多其他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麻辛,还有其他的不同口感的,都概括在一个类别里面。味道便是这么区分的。

身,指的是我们的身体,我们整个身体所接触到的、所感触到的东西。比方说,人的身体能感到干、湿、软、涩、滑。虽然说空间是一个无形的,但是如果里面很干燥的话,我们身体也是能感应出来的,就会感觉到干。在潮湿的环境里,我们就会感觉到身上很湿冷。进到温度低的地方,我们就感觉会冷。而在热量很高的地方,我们会感觉到热。我们碰触到某些物体,例如平时我们沐浴的时候,用沐浴露或者肥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滑。涩,指的是有些东西,例如身体表面、物体的表面,因为材质的不同,我们碰触的时候,会有一种涩手的感觉,那种不舒适感。有的东西碰到是软的,就像棉花或者是布,或者是被子它是软的。坚硬的东西例如桌椅板凳,其他的一坚硬的器材,它就会是硬的。这便是身识。

“色为识所缘”。缘即是认识的意思。既然色法由自识之所变现,当然又能为自识之所缘虑。既然色法是由我们相应的识给变现出来的,

它当然就能为自己的识所缘。也就是说色法始终是认识的对象,是识的所缘境,所以说色为识所缘。就是说我们但凡能看到的色,都是用我们的识缘到的、感知到的,所以说它是识的所缘境。

第四位,心不相应行法。心就八识心王。行,就是迁流、造作的意思,也通指一切法。区别于心相应的五十一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它跟心是不相应的这是它的一个总括。

然后(第五位),无为法。有为是造作的意思,就是说一切有生灭的法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有生有灭,所以叫有为。有为就是有造作的意思,无为就是不造作。真如无为有六种,《百法》里面讲无为有六种,它是没有生灭造作,所以叫无为。无为一般来讲它有四种意思:首先是,不生不灭。简别于其它有生、住、异、灭的四种相。它是不生不灭;

第二种,它具备无去无来。简别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它不受任何三世时间的限制;然后,无彼无此。就是它没有自我和区别的对待,所以是无此无彼;然后,无得无失。它不消失,也不会得到,也不会增减,就是它不会受我们任何生存环境的影响,比方说地球毁灭掉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无为法其实还是存在的,它也没有增、没有减。虽然说空间和实体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也不影响它。无为法是离了生灭去来,得失、彼此的,没有造作的,所以叫无为。有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灭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其中,最殊胜的是真如无为。

今天就讲到这里。法相的东西会有一些枯燥,有一些难懂,先前学过的话,可能会稍微轻松一点。我尽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讲。

下面我们进入皈依共修的环节。

第二部分仪轨略

 

文字校对:道汐、正勤、法修、李小兔、心治

更多精彩回放请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