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佛法修行的概要 —— 《八大人觉经》解读 (上)

佛法修行的概要 —— 《八大人觉经》解读 (上)

发布日期: 2023-11-10 浏览量: 2,453 次浏览

收录于合集  #3 佛法正见    66个

菩萨,被称作“大人”。“大”的意思就是指他的发心大、智慧大,他的能力也非常殊胜。这部经讲的就是诸佛菩萨的八种觉悟。如果我们具有了这八个方面的认识,开启八种觉悟,我们也就跟诸大菩萨一样,走在这一条成佛之道上了。

《八大人觉经》解读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上午吉祥!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大家相聚在庄严清净的报恩寺讲堂,听经闻法,来熏修佛陀的智慧言教。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部非常古老的经典,《八大人觉经》。这部经典的译出是在后汉时代,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就传进来。我们知道佛法是非常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内容非常之多。作为最早期的高僧大德们要想把佛法介绍到当时的中土来,他们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家抓住佛法最精要的部分。

所以早期所传入的这些经典,他们都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佛法具有一种高度的概括性,在非常小的篇幅、非常短的时间里,把佛教到底是什么,佛法如何来修行介绍清楚,让接触者马上就能得到印象,马上就能了解。否则的话,别人可能花了很长时间,还不了解佛教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么把握,怎么修行,那就会失去耐心,佛法也就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所以我们看到早期传入的经典,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这些,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内容非常精要。

根据这部经的主要内容,核心就是谈“八种大人觉”。那什么是“大人”?指的就是菩萨。菩萨被称作“大道心有情”,是因为他们发心广大,要度化一切众生;智慧广大,要领悟最透彻、最上的智慧和真理;能力广大,能够用种种方便,示现种种行为,来契合众生的根性加以度化。

所以菩萨,被称作“大人”。“大”的意思就是指他的发心大、智慧大,他的能力也非常殊胜。这部经讲的就是诸佛菩萨的八种觉悟。如果我们具有了这八个方面的认识,开启八种觉悟,我们也就跟诸大菩萨一样,走在这一条成佛之道上了。今天我们大家在了解这部经的时候,可以用非常开放的心态,带着好奇心来了解这八种觉悟:这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思想、认识和行持。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佛教最精要的部分得到了解和掌握。

经文一开始就谈到:

一切佛弟子,常常都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日日夜夜,经常以至诚的心来反复温习、念诵、记忆八种菩萨的觉悟。我把这八种菩萨的觉悟大致概括为:首先破除我们的两种迷惑;然后开启三种认知;最后成就三种行持,总共八个方面。它们实际上是有次第的,那么到底要破除哪些迷惑、具备哪些认知、要圆满怎样的心行呢?首先破除见惑和思惑两种迷惑。

我们看第一条经文:

第一条觉悟,在我们祖师的分判上来讲,认为要破除的是关于见地方面的迷惑。所谓“见惑”,是一种迷于理的烦恼,就是我们的意根面对种种法尘,产生非理的畴度,生起种种邪见。通俗一点说,就是对世界、对生命产生错误的认识。我们的见解错误了,因此造成了烦恼。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佛教,真正契入这一条成佛之道,第一种觉悟就是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首先要觉悟“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然后“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列了四个方面的观察,就是无常观、苦空观、无我观和不净观。短短的几句话,其实概括了佛教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我们生命本质的认识,对轮回和解脱的认知,全部都概括在里边了。

破除错误的执著是“了生死”的根本,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佛教,首先就必须非常深刻的理解这四种无常、苦空、无我和不净观。下面我们来一点一点分析一下。

无常观

第一,无常观。
本经第一种觉悟的第一句话“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世间”的“世”是指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间”是空间,上、下、左、右、前、后的空间,时间和空间就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佛教里,世间也常被分为“器世间”和“有情世间”。器世间就是我们所安住的山河大地、房舍等外部环境;有情世间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和心,是一个身心的世界。所以在佛教里边,认为世间就包括了外在的器世间和我们自身有情的世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第一句话概括了佛教对我们眼中的世界本质的认知,即这个世界最核心的规律、状态,就是无常。无常是世间的本质。

佛经里边讲“过去诸法恍然如梦,现在诸法犹如电光,未来诸法如云欻起”,不管是时间的消逝,世事的变迁,还是我们心境的变化,念头的流转,生老病死的运作,所有都是无常的体现。无常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本质规律。现在已经五月初了,一年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当我们说“春暖花开,景色美好”的时候,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一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我们这个法会好像才刚刚开始,但是再过几个小时,这一次盛会也会有落下帷幕的一刻。当这样思维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很奇妙的,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刹那流转、生灭变迁。

有的人会觉得:为什么佛教这么强调无常?无常确实是世界的本质,但是跟我们解脱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我们之所以不能解脱,恰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无常,因为不了解无常,所以我们的心就会处处抓取。

有的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觉得反正来日方长,时间还多的是,我们就会浪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处在昏沉、散乱、懈怠当中,有的时候坐在电脑前面,一个游戏打下来,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有时候昏昏沉沉的,在那里散乱一会儿,半天又消失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时间是用来打发的呢?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还总觉得来日方长,总觉得未来还很多。但如果真正对无常有非常充分的理解,你就会对自己的每一天、每一段时间该如何度过,拥有更多的正念。

因为世间是无常的,所以你就不愿意糊里糊涂的过每一天。时间流逝得很快,不管你怎么去过,它都在流逝,所以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起烦恼,浪费在昏昏沉沉、散散漫漫的状态中,不如打起精神来,做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充分的让生命燃烧,真正去学一点自己想学的东西,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无常观就可以对治我们散漫放逸的习气。

另外一方面,无常的觉悟也可以帮助我们放下执著。有的时候我们很难用功,想做的事情总是完不成。那其实是因为执著太多,什么都想要:想修行,想解脱,想开悟,但是我们也想吃好吃的,听好听的,看好玩的。我们可能还想散乱一下,放逸一下,多睡一会儿。我们还想得到世间的种种成就,各方各面什么都想要。正是因为这样,往往就会一会儿抓这个,一会儿抓那个,在漫无头绪之间,会有一种岁月蹉跎的感觉。好像突然发现,当年龄增长,仍然没有得到什么,或者即使得到,也都没有意义了,也不像想象的那样子。

但是,一旦我们有了对无常的觉悟,你就会筛选摆在面前的这些可选项,种种的诱惑。看到我们的执著在无常面前其实没有那么多的价值,或者说就算得到了也会消逝,在这个时候你就会拥有一种更好的觉照力来放下它。

破去恒常的执著以后,我们的生命会变得非常不一样。从烦恼杂乱中得到释放和解脱,获得自由。真正能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知道没有蹉跎时光,此生就没有缺憾。当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感到自己这一生过得很有意义,非常认可自己,觉得自己每一天都认真的度过了。所以无常观能够带给我们非常多的意义。不管是亿万富翁还是普通百姓,在无常的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是第一个觉悟。

苦空观

第二个觉悟叫做“苦空观”。
四大苦空——佛教谈苦,很多人会觉得不理解,好像生活不仅仅是苦,也有很多快乐,甚至快乐更多,痛苦没那么多。但是实际上在佛法里边,“苦”不是我们所说的“不舒服”叫做苦,苦有“苦苦”、坏苦”、“行苦”,“苦”的含义有“逼迫”的意思。什么是逼迫呢?就是每一个众生都在经受三种逼迫,就是“苦苦”的逼迫,“坏苦”的逼迫,“行苦”的逼迫,没有人能幸免。

“苦苦”本身就是一种苦。“坏苦”,是有的时候我们感受快乐,但是一旦快乐破灭、失去,会带来另外一种痛苦,就是坏苦。就像女孩子谈恋爱,没有爱上一个人之前过得很开心,一个人过也蛮好的,但是爱上了一个人之后,接着又失恋了,有什么感觉呢?觉得活不下去了,太痛苦了,简直是无法忍受。为什么呢?没有见到这个人之前不是活的好好的吗?为什么见了他、两个人又分手了之后,变得那么痛苦?在这个时候体验到的就是坏苦。正是因为得到过,曾经美好过,所以一旦失去的时候,我们会格外地难以忍受。

现在拥有青春美貌,一旦衰老到来、美貌失去的时候,我们就难以忍受。有的时候我们得到了尊敬,得到了地位,得到了财富,一旦这些东西受到了威胁,或者不再拥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受到冲击。所有这些,是不是我们有什么不对劲?其实不是。佛法说了,苦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我们体验到的实际上就是坏苦,不仅仅是我们体验到,每个人、每个众生都在体验着坏苦。苦苦我们是体验到的,比如说天冷觉得冻,饿了觉得饥渴,这些难以忍受。坏苦也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并不是有的人说的那样,“为什么只有我这么难受?”这是规律,是本质,有快乐就必然会遭受快乐失去时的坏苦。

第三种苦是“行苦”。行苦的特征就是迁流变化、不安稳。这跟“无常”非常接近。苦苦本身即是痛苦,坏苦是乐受的失坏,即使是不苦不乐的舍受也无法永久安住。我们说现代人的压力非常大:比如前段时间炒股,股票升值得很好,突然经济形势变化,股市就开始发生冲击;开始炒房子,房市又发生了变化;我们依赖的这个单位、这个行业,过段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行业也变成了夕阳行业,走向了衰落……很多人就会觉得:怎么回事,是不是我很倒霉?是不是我不走运?其实并不是。因为整个世界就是在迁流变化当中,这就是行苦。

所以佛陀用他大智慧的眼光遍照整个世界的时候,他非常深刻地看到,每一个众生都在经受着三种逼迫:苦苦的逼迫,坏苦的逼迫,行苦的逼迫,没有人能幸免。可能有的人程度格外剧烈一点,有的人轻微一点,但是要说哪一个人可以超越、避免这三种痛苦,那么在整个的轮回中,是没有哪一个众生可以避免的。即使是上界的天人,也要接受寿命结束从天界坠落的痛苦,不是我们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这就是世界的本质。

所以诸佛菩萨觉悟了苦、空的道理之后,对世界不像我们那样执著。当他痛苦的时候,他会意识到“苦苦”也是无常的,痛苦也会过去,不会执著于痛苦;当他快乐的时候,他会意识到快乐的背后很可能会隐藏着坏苦,所以也要保持觉照,不让自己的心产生那么多的抓取和依赖。

这样的话,当我们的快乐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从容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感恩我们曾经所拥有的,但是也从容的面对因缘的变化,走向未来的人生,会产生出一种非常豁达的、具有觉照的生命态度。在迁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因缘、把握因缘、随顺因缘,在因缘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增长福德,开发智慧,而又了无挂碍。所以,事物本身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我们在经历了这些纷纷扰扰的事物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学到了什么,积累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

有的时候回首一看,几十年已匆匆度过,有的人会体验到,几十年下来自己变得不再是当年那么莽撞,变得更加的成熟,内心更加通透,留下了好多的感恩,学到了好多的智慧。在这个时候,你回首自己的一生,会心微笑,有一种无怨无悔的感觉。虽然那些人事都已迁流变化,但是我们的身心里面获得了智慧,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福德,结下了种种善的因缘。面向未来的时候,有一种越来越开阔,越来越有信心的感觉。不畏惧未来,反而会觉得充满了活力,对这一生、对未来生,只会越来越有信心。这就是拥有了无常观、苦空观,会给一个人带来的不一样的影响。

如果我们不了解无常,不了解苦空的道理,我们就会执著在事相上,患得患失。今天得到明天失去,我们就会烦的不得了,觉得压力特别大,觉得心一直在动荡,“树欲静而风不止”。这种感觉其实也是很难受的,所以有的人就会觉得:父母干嘛要把我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想在这个世界待。因为你渴望安宁,但是种种事情一轮接一轮,一波接一波,你会觉得无法安住,静不下来。

如何来处理呢?其实无非就是接受,这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无常、苦、空——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接受了之后,不要在事相上太执著,就不会被“八风”扰动,关键是我们学到了什么,积累了什么。

无我观

第三“无我观”:“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很多人接触佛教,会觉得佛法好是好,但就是太烧脑筋了,明明有一个“我”非要说“无我”。如果没有我,坐在这里的是谁呢?谁受苦乐?谁造业?谁受果报?要想了解佛教的这些思想,实际上要厘清这个概念。

“无我”,是相对于“我”来说的。一般来说,在佛教里面所说的“我”,就是指这样一个实有的、常恒的、能主宰、能自在的主人翁。这样的一个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呢?佛法认为身心是五蕴的集聚,我们说“五阴”,五阴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我们身体的层面,“受、想、行、识”是心的层面。“受”是我们的种种感受;“想”是我们安立概念,“行”是我们的意志和造作,“识”是我们能了别的功能,五阴实际上就是身心。

离开这个身,离开这个心,有没有一个“自我”在?就像说车子,车子是什么?车轮、车厢、车顶等等这几个部分组成。你把轮子拿掉,把车厢拿掉,把顶棚拿掉,把驾驶盘拿掉,车子在哪里?离开了每一个部件有没有一个叫做车子的东西?就没有了,所以它是积聚的、缘起的。所以我们当说到自我的时候,我们说“我在这里”,其实你说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身体坐在这里。有时候觉得我在快乐,我在思考,实际上是心感受到快乐;行蕴产生出做好事、做坏事的冲动力;是心识在了别,知道发生了这些。离开了这些之后有没有另外一个“我”呢?就找不到了。

除此之外,不管是色法还是心法,既然说“自我”实际上就是身心的组合,那么我们能不能主宰身体呢?我们无法完全主宰,到时间点它就饿了、渴了,你不给它饭吃,这个身体就会败坏。但是你要给它吃多了也不行,身体有它自己的规律。那么心呢?有的人说身体我主宰不了,我可以主宰我自己的心。你会发现其实你的心也主宰不了:不想发脾气,忍不住就生气了。我们家长辅导孩子的时候,夫妻之间相处的时候,经常是这样的,不想吵架,但是忍不住要发火。有时候我们打坐不想起杂念,却发现自己杂念纷飞,挡都挡不住。是不是我们出了问题呢?其实并不是。因为什么呢?这就是身心本来的样子——无我。

我们不是自己身心的主宰,但也不是说身心是没有规律的,它有它自己的规律。直到我们了解了身心,明白了我们不是自己的主宰——无我,我们才会用一颗谦卑的心,去尊重、去观察身体的规律、心的规律。你符合了它的规律,它就会变得健康、变得强大、变得稳定。如果你没有创造呵护它的因缘,身心就会产生疾病、产生动荡、产生痛苦。所以整个的佛法实际上非常理性,了解了佛教之后,就会发现完全没有任何迷妄的部分,每一个点都非常的清晰。

对于“自己”“自我”,首先是承认它的本质就是身和心。身有身的规律,心有心的规律,你把握了规律,创造正确的因缘,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此而已。

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怎样的呢?我们没有尊重身心的规律,有的时候我们非常任性,为了好看的、好玩的,想熬夜就熬夜。但是你违背了身体的规律,第二天身体开始给你颜色看了:眼睛发昏,全身酸痛,疲软无力。有的时候你违背了心的规律,纵容自己生起嗔恨心、贪欲心,不能守护根门,然后还说为什么我的心这么躁动?为什么我变得很抑郁?为什么我的心变得很堵塞?为什么我的心变得如此的僵硬,感觉不到柔软?——是你没有创造柔软的因缘,在心里添加的反而一直都是那些愤怒的、动荡的东西。但是你却想让它结出安宁的、喜悦的果实,可能吗?那是很难的。

所以你必须滋养自己的心灵,给予它营养,让它柔软,让它安宁,让它变得光明,让它变得轻盈和喜悦。种下这些因,你的心自然就会趋向于愉悦的感受和美好的状态。

每一个部分实际上都是因果不乱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可以去用功的。所以无我观非常非常的重要。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的知道怎么来提升我们的生命。所以不是上帝、天神掌控着我们的命运,甚至也不能仅凭自己的愿望或意志,一切是因缘和合,我们只能运用因缘的规律来把握我们的生命,提升我们的身心状态,不断趋向更加殊胜的身心状态。

不净观

最后一个是“不净观”。不净观的这两句话:“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好像说“心是一切罪恶的渊源,身体是种种罪恶聚集的所在”,我们会觉得特别的难以接受。我们一般觉得这颗心是我最喜爱的,身体我也觉得还好,每天我都洗的干干净净,打理好,补充很好的营养,按摩,然后做护理。为什么说它们都是罪恶之源?实际上,这里是提醒我们要对我们的身心有足够的警觉。

我们有的时候说,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罪恶。但罪恶从哪里来的?就是心念;罪恶依靠什么造作呢?就是身体和语言。有的时候我们说心是一切罪恶生起的渊源,但同时它也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源泉。佛陀说“心是恶源”的时候,是为了让我们提起对罪恶的警惕心。我们可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但是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可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恶魔,这个恶魔有的时候会伤害别人;有的时候是伤害我们自己;有的时候它既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破坏我们的健康、事业、家庭和修行。佛陀说这句话,实际上是要让我们每个人警惕内心里的恶魔,另外也要警惕我们的身体和语言的行为。

有的时候我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我们以前那个时代喜欢看香港武侠片,我记得当时一个香港影星才二十多岁,突然自杀了,自杀的时候就留了四个字叫“人言可畏”。别人的看法和评论产生的逼迫力,让她痛苦到活不下去。

佛陀洞察了生命的这些非常本质的部分,他在提醒我们“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作为一个修行者,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心念、行为、语言有所觉照、有所审查,产生出觉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状态,从黑暗走向光明。佛陀说人类的生命有四种状态:第一种是从光明走向光明;第二种人是从光明走向了黑暗;第三种人是从黑暗走向了光明;第四种人是从黑暗走向更加黑暗。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对这颗心,对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语言,有更深的觉照和警觉的话,我们就可以慢慢的去改变我们的生命,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光明走向更加光明。所以在佛法看来,人类的命运永远都是充满希望的。

我们生活的道路永远是勇往直前的,因为我们在当下、在未来都有无数的因缘可以去提升,可以不断地运用缘起法开创未来。所以佛陀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生死轮回怎么破除,怎么脱离?我们具备了无常观、苦空观、无我观和不净观这四种觉悟,我们拥有了它,积极的加以努力,我们就可以做到“渐离生死”。生死轮回中的种种黑暗、迷茫和痛苦会渐渐淡去,我们的生命将走向解脱和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就能够对治生死业流,出离苦难的轮回,开启觉悟和自在的生命。这是第一个觉悟。这个觉悟是非常根本的,我们说破除“见惑”,就是获得根本的见地,让我们对世界、人生、生命有深刻的领悟。

第二个觉悟是对修惑的觉悟。跟见惑不同,修惑是迷于事相的烦恼。这种迷惑会产生哪几种烦恼?就是贪欲、嗔恨、傲慢和无明。诸佛菩萨的第二个觉悟:“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在这迷惑于事相的四种烦恼中,佛陀特别指出了欲望,他说“多欲为苦”。

有的时候即使我们了知了无常、无我,我们并不一定都会断除烦恼。有的人觉得正是因为无常,所以我们要赶快吃点好吃的,玩点好玩的,不然就没有了。所以在面对无常的时候,我们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变得非常的正面,会去关爱家人,爱护世界,用功修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另外一种人体验到了无常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格外的放逸起来,要拼命的去抓取,贪吃、贪玩,再享受一点。在之前的一些报道里面,我们看到心理学家也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了这样的差别。那么怎么来看待欲望?

某种程度上说,欲望的破除确实更难一些,即使了解了无常、无我,但是我们仍然可能会有渴望感,对境界生起贪染。我记得以前带禅修的时候,有一位学员问我:“法师,你在教我们禅修的时候,叫我们不要去贪,不要去嗔,但是如果大家都没有贪了,生活还有意思吗?我也不能享受美食了。花开了,我去欣赏花开之美、种种美景,好像什么都是贪,我还活着干什么?” 所以她在这个时候就变得很抗拒,特别的焦躁。

实际上,远离了贪欲,并不是说你不能够欣赏世界,你仍然可以感受美好的食物,感受美丽的风景,享受跟家人在一起的温暖,但是贪跟不贪差别在哪里?无贪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清凉的,你的内心是无所求的,不抓取的,差别在这里。

如果你品味一个美食的时候,产生了抓取感,沉迷其中并渴望更多。那么在这个当下,你的心是紧张和动荡的。有的时候你遇见了一个很有好感的人,如果你只想着怎么来抓取住他,让他只对我一个人好,不要再关注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人,你会发现你会活得很焦虑很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一种不抓取的态度,用一种内心清凉的态度欣赏别人的优点,我们也无怨无悔的付出我们对他的关怀,那这恰恰是佛教所说的“慈悲喜舍”,实际上我们会收获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贪欲是一种非常隐蔽的破坏力。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会有网瘾,游戏成瘾?有的时候我们在淘宝买东西,会购物成瘾,要剁手但是又舍不得剁,每个月还债就太痛苦了。干什么都有上瘾的,喝酒有酒瘾,抽烟有烟瘾,所有的东西都把我们死死的捆住。如果反观我们的人生,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时间里我们都在被欲望所困扰、所遮蔽。我们的追求一方面建构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它也困扰着我们,遮蔽着我们。所以佛陀在这里说,“多欲为苦”,欲望并不都是好事,欲望需要被警觉,如果太多了,就变成了痛苦。所以叫做“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我相信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有时候会觉得很疲劳,为什么疲劳?抓取了太多,太在意,放不下。佛陀看的非常透彻,所以他在这里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作为一个凡夫,我们不可能没有欲望,但是我们需要去觉悟、去管理我们的欲望。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获得轻松自在的生活,才能拥有整个的世界。

有人说:“我也不贪财,也不贪地位……”但是很可能在贪其它的东西,可能贪著别人的认可;贪着在别人眼里的一个形象;贪着一些情感,最好全世界和我在乎的人都把我看的最重,把我看的很高大……所有这些在意都是贪着。有贪着就有不自由,有贪着就有疲劳。

所以一个贪求的人,很可能实际上一辈子也都没有打理好过一个家庭、一段感情,但是一生就这样过去了。比如孩子,有的时候我们一辈子抓一个人还觉得抓不住他,甚至于你抓住了,他又长大、结婚,又娶了他的媳妇。即使是夫妻,一起生活了一辈子,到最后晚年的时候,病痛、死亡又夺走了他的生命,又把两个人分开。

所以我们看到无所求的佛陀,他可以拥有整个世界,但是他又不被这个世界所系缚。不被这个世界所系缚,意思是什么?其实就是不被自己的欲望所系缚。所以我们经常说,不是世界困扰了我们,是我们对世界的执著困扰了我们。刹那之间的放手,你就会体验到清风明月,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放过自己,能不能放下心里持续不断的抓取。所以这种觉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有的人说,没有贪欲了,那我还能获得财富、地位和别人的认可吗?

其实别人认可你并不是因为你抓取他,他才认可你;只要你有优点,只要你有美德,只要你对别人展现了关怀,对别人有用,那么他就会认可你。财富也不是因为你贪财,你就能拥有财富。为什么能拥有财富?是因为你拥有技能,过去生积累了福报,善结人际关系,加上勤劳,具有精进力和把握因缘的智慧,所以我们就能够获得财富。所以不用担心我们对治了贪著,我们的整个世界就很可怕。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并不可怕,反而是“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对治了这两种对理性和事相的迷惑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开发三种认知,产生三种认识。

第一种认识就是要“少欲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我们来看经文:“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就是说要对我们不知足的感觉生起觉悟。觉悟的生命跟迷惑的生命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其实就在取舍之间。

我们整个的生活实际上都跟取舍有关,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其实也就在于取舍的差别。就像大家选择上午来听讲座,但是很可能别人选择在上午打打游戏,看一段电视剧,也可能选择在上午干一点什么非法的事情。每个人的取舍不同,结果就不同,所以说生命和生命之间的差别在于取舍。

当我们说到“少欲知足,安贫守道”的时候,并不是一种消极不作为的状态。实际上它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足够透彻的观察和了解之后,善于取舍,要注意“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后面还有一句“惟慧是业”,把追求智慧作为生命最核心的一个目标

我们经常说佛教让人少欲知足,就会觉得好像很消极,“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侍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这就是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觉得这就是佛教,非常清闲。其实不是的,这是最大的误解。“山寺日高僧未起”,你要到寺院里会看到,出家人天不亮都已经起床了,都已经开始做早课了,比在家人起的更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他要追求的实际上是智慧。

菩萨对凡夫心没有厌足的特性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会意识到没完没了的追求,不管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都不是一件好事,很可能会带来种种过患。所以有少欲知足的态度,然后把生命的重心放在真正的道业上,叫“安贫守道”,关注自己心灵的提升,关注自己所积累的善法,特别是智慧的增长和开发,是菩萨关注的重中之重。这是第三个觉悟所强调的。

一般,我们父母非常爱孩子,给他足够的钱,希望他考上理想的大学,希望她找到高富帅的男朋友,基本上大家到庙里都是这样来发愿的。很少有父母发愿:让我的孩子拥有大智慧。很少很少。但是如果你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在一个小孩一生中真正能守护他的生命,真正能够让他获得成功、获得平安、获得幸福、获得安乐的是什么?其实是智慧。如果这个孩子有足够的智慧,他才能打理好所有的事情。给他钱财,你并不能保证孩子真的就幸福了;找了一个高富帅的男朋友也未必就能保一辈子。如果我们没有智慧,很可能即使得到了幸福,也会亲手摧毁了自己的幸福。

有的父母为孩子做功德,回向发愿非常的功利、具体,就要考某一个大学,非清华北大不可;或者让自己的孩子非干什么不可;必须要结婚,必须生孩子,还要必须生男孩……但是父母却很少关注孩子到底具有多少智慧,他有没有具备架构好人生规划的智慧,有没有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有没有解脱烦恼的智慧,有没有处理情绪的智慧,有没有照顾好自己身心的智慧。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我们的很多孩子都不合格。他可能连买个东西都不会买;连洗衣服都不知道该怎么洗;不会做饭做菜,饿了只能去点外卖。如果父母不在了,他就不能够很好的关怀好自己的身心,安排不好自己的作息。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佛教跟世间的观点其实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样的。

佛教不认为没完没了的追求是重要的,反而认为适可而止。并不是苦行主义,越苦越好,越穷越好,但是同时也说“少欲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把追求智慧、追求身心的修炼看作最重要的。没有智慧就像一个人没有眼睛。一个盲人生活在世间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他看不到危险,不知道该怎么来避开。所以拥有智慧就拥有了这样的眼睛,不管世间的智慧还是出世间的智慧,带好一个孩子,做好家务,干好一个工作,包括修习佛法,处处都需要大智慧。

所以如果我们把握了这一点,我们就走在了成佛之道上。这样看成佛不难呢?并不难,道路很清晰。但是要说不难呢,又特别难。因为什么呢?给孩子留个五十万、一百万容易,但是你要想慢慢的引导孩子具有大智慧,这个挺难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的智慧也不够,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这里。

如果父母拥有了足够的智慧,当然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智慧。你有一桶水,你给别人一碗水有什么困难呢。但是最可怕的是有时候我们作为父母,自己没有智慧。所以这就会很纠结,只能想着怎么多给一点钱,多给点物质,最好把孩子赶快嫁掉,塞给她的老公我就放心了,这是一种逃避的心态。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来得及,不管我们到了什么年龄,都可以重新开启智慧之旅。

第四个觉悟:我们说开发三种心态,第一种心态就是“少欲知足,惟慧是业”,追求智慧。第二种心态是什么呢?叫做“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除了懂得知足、追求智慧之外,菩萨具备的另外一种觉悟就是对懈怠的警觉。懒惰、懈怠,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太关注,觉得我这个人已经挺不错了,也不贪财、不贪名、不贪色,也爱做好事,为人善良,为人正派,有能力。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很懒散很懈怠的人,那我要告诉你,很可能你的这一生仍然会白白度过。

懈怠是人生的一大敌人,对我们生活的破坏性,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所以诸佛菩萨的第四种觉悟是对懈怠的警觉。不管是世间的成就还是出世间的成就,都需要精进才能成办。过去我们对佛教有一个简单的认识,觉得只要种了福田了,将来就一定能收获财富,收获美好的眷属和快乐的生活。不一定的。

《大智度论》中说:“精进能动发先世福德,如雨润种,能令必生。” 精进力就像雨水,过去我们平时所种的善根就像种子,种子必须要得到雨水的滋润才能生长出来。“虽有先世福德因缘,若无精进则不能生;乃至今世利尚不能得,何况佛道?”即使你过去生种了很大的福德,但是如果缺少了精进力,所有的都不能够现起,就只能沉睡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边,等到未来哪一生哪一世你开始精进了,它就现起了,所以要有这样的认知。

《阿含经》里边记载,佛陀有一次跟弟子们外出乞食,路边有对老夫妻俩穿得破破烂烂,在那里跟在佛后面一起乞讨。我们知道,出家人化缘,但是除了出家人之外,也有很多贫穷可怜的人,他们也四处乞讨。佛陀看到这对老夫妻的时候,他就突然微微一笑。佛的弟子们都知道,佛不会随便笑的,这里边肯定有原因。阿难非常的机灵,马上就问佛陀:“世尊,为什么你看到这对衣衫褴褛、邋里邋遢的老夫妻,突然微笑了?”

佛陀说:“阿难,你知道他们是谁吗?”阿难说:“我不知道。”佛陀就讲到,这对夫妻,他们俩可不是一般人,他们曾经是这个城市里最富有的富翁。男的是一个大富翁的独生子,女的是另一个大富家庭的独生女,这两个家族本来都已经非常富豪了,然后通过婚姻把两大家族的财产再整合在一起,可以说是相当的辉煌。但是可惜两个孩子不擅长打理事业,也不擅长经营管理财产,所以他们挥霍得很快,到了中年,他们的财产就已经用完了。

那怎么办呢?父母已经去世了,然后他们就以变卖家产为生,到了晚年的时候家产变卖完了,只能沦落在街头。然后佛陀说,其实这两个人的善根是很深的,如果他们在年轻时代能够发起精进,他们可以证得阿罗汉果,获得究竟的解脱。即使他们不修行、不修道的话,他们也会成为世间非常厉害的富豪,大富长者。如果他们中年开始发起精进,这对夫妻都可以证悟初果,开悟是没问题的。如果中年在财富上,他们能够发起精进的话,能够获得中等的财富和事业,但是他们又错过了。

阿难问,那现在到了晚年,现在开始发起精进可以吗?佛陀说还来得及,只要断恶修善,他们还能够获得种种法喜,在未来一生获得非常殊胜的果实,至少自己衣食无忧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他们继续懒散,那么这一生可能已经是这样了,未来生可能会变得更糟糕。因为什么呢?福报都已经耗尽了,但是没有积累资粮。阿难听了之后,才意识到,原来生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拥有财富,拥有种种福报,也是需要去把握的,也需要不断的去成长。

一般我们说到懈怠,主要有三种。第一就是懒散,就是太懒了。第二种就是怯弱心。有的人会觉得,这么大的事业我做不来,我就是个普通人;有的人觉得修行太难、太高大上了,我就做个凡夫好了。怯弱心是第二种懈怠。第三种叫做“庸杂事”,就是无关紧要地忙忙碌碌,但是你忙碌的是什么呢?是庸杂的事情:朋友圈点个赞,刷一刷微信,做一点杂务,再打个游戏,不知不觉中,一天一天过得很快。所以说懒惰、怯弱,沉溺在庸杂的事物中,都被佛教认为是懈怠的表现。这样一种懈怠就会对我们的生命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有的人一天就可以修大量的善法,有的人连着几天一点善根都没有积累。如果几十年下来怎么样?两个人的差距是越来越大。所以人生的变化在于点点滴滴,每一天、每一月中形成下来的,这是我们要非常注意的。所以佛陀说“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我们的烦恼,破坏四种“魔王”:天魔、烦恼魔、五阴魔和死魔。

我们有时候害怕外来的天魔干扰;我们害怕烦恼的困扰折磨;我们的身心本身也出现各种问题,会障碍我们的修行;还有一个最可怕的是死亡会到来,你还没有成功,你还没有修上去,死亡就已经来了。所以四种魔对人的法身慧命的障碍是非常大的。精进力就可以摧破四种魔对我们的破坏,所以说战胜了四魔,“出阴界狱”,也就是了生死、出轮回,开发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解脱。

更加美好的生命实际上就把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要把握它需要什么呢?就是要警惕我们的懈怠心,发起精进力。所以佛陀说这是诸佛菩萨的第四种觉悟。

间过得很快,我们今天上午说了四种觉悟。第一个是对理性的觉悟,具备世界观、人生观。第二是对欲望,对修惑烦恼的觉悟。第三是对“少欲知足、安贫乐道、惟慧是业”的觉悟。第四是警惕懈怠,发起精进力的觉悟。每一个觉悟对我们的人生都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佛陀说,要常常的、昼夜诵念《八大人觉经》。因为这部经对我们的提醒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要常常忆念、常常回味,消化吸收它带给我们的智慧启发,相信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

今天下午我会为大家继续开显后面的四个觉悟:具备三种心态、成就三种行持。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法理
校对 | 心一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