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法音宣流 > 2023-10-08-周日共修-传普法师-业差别经1.MP3

2023-10-08-周日共修-传普法师-业差别经1.MP3

发布日期: 2023-10-08 浏览量: 7,457 次浏览

更多精彩回放请点击:这里

请大家合掌,至诚地祈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今天大家来得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今年的每次开讲都恰巧是在一个要上班的周日。佛的时代,佛的侍者阿难尊者,有一次问释迦佛:“佛陀啊,僧团当中所有的修行人里面,我看有两个人的功德是最广大的,一个是目犍连,一个是舍利弗,这两个人的功德,别的僧众都比不了,为什么?” 释迦佛说:“佛法中,有两种人的功德是最广大的:一种是乐对他人宣说佛法,第二种是但凡知道哪里有宣说佛的正法的地方,他乐意听闻。这两种人功德最大。”佛说:“往昔世,舍利弗和目犍连这两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两个人但凡听说这个世间哪里有讲说正法的时候,他们一定不辞疲倦要去听,哪怕远在千里之外,哪怕有种种困难。经文上有一句叫千里不难,哪怕千里之外也不以此为苦,都要去听闻佛法。以这样的因,他们后世成为果报的时候,这两个人的功德超胜于众人。”今天让我想起这一幕,所以诸位今天能来真是很不容易,真的随喜大家!

这次讲《业报差别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业报讲到的是佛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这个内容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叫业因果—业及业所生的因果。我想刚接触佛教的人也一定会听过,这个世间哪怕没有接触佛法,我们在生活里面,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面时常都会提及到的一条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它是佛教里面最基本的一个佛法概念,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但是它却是佛法里最深奥的道理之一。这个道理非常重要,我这次专门挑出这部《业报差别经》来跟大家一起学习。

一、修行,就要将佛法内化为我们的心行品质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这个年代的信息出现的速度和传播的速度,储存的速度,它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时代。在这么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我们其实缺少的不是信息,我们缺少的是对在这种海量的信息里,怎么挑出佛的原意来,并且将这些佛所讲的教法如何内化。我们每个人拿出自己的那台手机,随便输入一个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能搜到的是上亿的信息。比方说,我们搜“因果”这样一个关键词,顷刻之间,在各种平台上你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数以亿计的历代以来的文献、典籍、信息,甚至我们还可以借助现在的AI来进行和完成知识的归类和筛选。甚至现在的AI系统都可以在系统上为人们解答佛法的问题了。乍看之下,好像佛法与我们更近了,但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因为佛法的传递它并不是依赖于这些文字、典籍、器具或者是某个系统。佛法的传递依赖的是一个一个的活生生的人。是什么人呢?是能将佛法修证出来的人。他们将佛法内化到了自己的生命、血液、骨髓里面。在任何时代,佛法都是靠这样的人撑持起来的。所以,只要有这样的人还活着,那么佛法就活生生地还存在这个世界上。

之前在一些特殊的时代,佛教几乎完全没有佛法的知识。在那个时代,佛法偏向了一个偏途。可是到了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却是相反的,我们大家把所有的佛法修行中的关注力都放到了佛法知识的累积上,那么佛教从一个偏途偏向了另外一个偏途。佛法它是要内化的。什么叫佛法的内化呢?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经历的事情。之前,我遇到我的依止师长的时候,我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在请教问题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这个师长他看书好像没有我看的多,很多书他没读过。可是我慢慢的会发现,他嘴里说出来的道理,都是从他自己的修证当中发出的,所以他每讲出的一句话,都从他的内心里面讲出来。这就是内化的力量。所以我最开始去依止他的时候,问到很多佛法当中很深奥的问题时,他不讲,他说:“你听不懂”。我那个时候想,我怎么会听不懂呢?心想:你一定是对我了解还不够,我可是佛学院毕业的,我对于佛法知识的累积,已有十几二十年那么多啦。可是慢慢在他身边修行之后,我理解到,我所积累的知识只是知识,可是从他嘴里面讲出来的佛法,是从他内心里出来的,是佛法内化的力量。因为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在当下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AI来势汹汹,你们佛教当中的和尚们,担不担心有一天也被AI抢了饭碗呀?我会说我永远不担心,因为这种证悟力是任何系统所不能模拟出来的。佛法是要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来自于我们将佛法内化到我们的心中。我们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从最开始学佛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吗?对于佛法好虔诚啊!对于佛法,那么简单,那么单纯地讲到或听到,佛所说的这个道理,我们内心中都很虔诚地去信仰。当我们拿到一本经文的时候,虽然读得磕磕绊绊的,可是那一部经读下来好虔诚啊。可是学佛久了,学到今天,都有这样的一个情形:很多人拿出一本经文来,甚至都不用拿出经文来:如是我闻,一时……信受奉行。怎么念过来的?不知道。可是经文就这么念下来了。慢慢地,人就从最初的那份虔诚的状态,把佛法流露到口头上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当我们听到别人做了功德的时候,我们很习惯的嘴上会说一句随喜功德呀。可是这一句随喜功德说出口的时候,我们内心真的是随喜的吗?我们就以随喜功德为例:第一种,我们很多时候说出随喜功德可不一定是随喜,可能这个人在说出随喜功德的时候,他嘴上还在笑,可是心里在想,你不就做了点功德吗?有什么好显摆的!那为什么还要说出那句随喜功德呢?周围人都说随喜功德了,我不说不就显得我不懂事儿吗?于是,我要说出这句随喜功德。有没有这样的?第二种,当我们看到别人做了功德之后,我们嘴上说,随喜功德呀。更多的是出于私欲。什么叫出于私欲呢?对方做了功德,我可要拿出十八般武艺来,将它好好的捧一捧啊,捧得他心花怒放,捧得他“外焦里嫩”。将来等到我做了功德,或者我有求于他的时候,他好意思不帮忙吗?这又是一种。第三种,是因为我要做出一个修行人的样子来。佛法告诉我们,别人做了功德,我们内心要随喜。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做了功德之后,我可赶紧得表现出来一个好的修行人的样子,不能叫人有闲话说。于是我赶紧要第一时间抢过来说,哎呀,随喜功德!随喜功德!我要做出来一个修行人的样子。第四种,还有的人当他说出一句随喜功德的时候,可能这个时候在他内心中很多的动机是因为懒。懒什么呢?别人做了功德,我不过就是一句随喜功德嘛,我也没出什么力气,我也没出什么钱,我一句随喜出来,我就复制了他的功德,这个买卖可真是一本万利。可是因果是没有空子可钻的。当我们这句随喜功德说出来,我内心里面更多的是要钻因果的空子和懒的时候,这个发心就已经又种了一个因在那里了。

所以一个随喜功德后面有百千万种心。我们要审视一下自己是哪一种心。我生出来的是贪欲、懒惰,我相应的是饿鬼道的心;如果我嘴上说出一句随喜功德,可是我内心是要算计别人的,那我可能生的是地狱道的心;如果我实在莫名其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别人这么说我也这么说。那这一句说出来,我心中相应的是傍生、畜生道的因。所以佛法反复告诉我们:心为诸法缘,调心佛善说。所谓修行,是真正从自己的那颗心上下手,是真正修自己的那个心。

真正的随喜是什么?我们回头来看,我们讲过这么多不对的随喜,那么多形式上的随喜。真正的随喜是我们发自内心地认可对方的身,语,意,行,并且从我内心中由衷地为他的身,语,意,行感到欢喜。当我知道谁做了一件功德之后,我发自内心的赞叹,觉得太好了,我发自内心地为此感到欢喜,这叫随喜。所以,一切的法要知道怎么落实到我们的心上,这个就叫做修行。

为什么我能了解这些呢?因为这些都是我以前会掉过的坑。所以修行里有无数的坑,看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怎么一个个规避掉。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因为当我嘴上说的是随喜功德,可是我内心发出的是种种心的时候,这份功德就不纯粹了。当这个功德不纯粹的时候,未来这份功德感成果报的时候,它也不纯粹。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片果园,学校让我们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同学轮流去照顾那片小果园。当时我记得种的是一些芒果树,不太高,那时候上三四年级,就比小朋友略微高一点。我记得每次轮到哪个班去照顾那些果园的时候,那个班的同学好尽心啊,浇水、施肥、抓虫子,特别尽心。到学期末的时候,每个人能分到好几个像拳头那么大芒果的的时候,内心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其实修行是一样的。我们每发一个心的时候,就像我们在这个地里面下了一颗种子,我们不断地要去修正它,就像我们不断地给这个种子浇水,养护这个树苗,要施肥,要抓虫子。这种精心养护之后,它未来所生的果是广大无边的。如果我就把那棵树种子往地上一扔,随便它自由生长,可能它长不出来,可能它长出来的也就是歪瓜裂枣了。所以我们时常讲的修行,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外相上的修行。外相上的修行很重要,但它不是修行的全部,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内化到我们自己内心中的品质上。

刚才讲了随喜他人的一方,接下来那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我们把自己做的功德说出来让别人随喜,又是什么心态?是我们真的想将我的功德分享给大家吗?还是我做了这个功德,我可得好好说出来炫耀一番。又或者是我要说出来,也享受享受被别人赞叹的感觉。这个就要我们自己去观察了。修行,要知道怎么落实到心地上,这就是佛陀反复说的“心为诸法缘,调心佛善说”。一切法,是佛所宣说的帮助我们调心的方法。所以修行不要忘记从自己的内心中下手,所以不要把佛门当做了另外的一个展现我执的舞台。我们好不容易从世间的这个坑里跳出来,又跳到一个叫做修行人的坑里面,这样不值当的。这样虽然还有些意义,但是它意义又有多大呢?在这样日复一日地隐藏自我,也展现我执的这种所谓的修行里,自己慢慢地就与佛法越来越远了。我们再回头想起我们最初接触到佛法的时候那份好纯粹、好虔诚的心,好像现在跟那会儿相之甚远了。

也有人在修习佛法一些年之后,慢慢地我慢就起来了。我慢这个东西,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或多或少。任何人揪住任何一个点,都可以起傲慢心。所以,我们看到在佛门当中也会有这样的修行人,他修行了一些年之后,也要享受被人恭敬的感觉。也想说出一句话来,别人都听他的。好像他在世间得到的得不到的成就感,要在佛门里一把都要捞回来一样。或者有的在世间成为一个有领导力的人久了,于是这种习气也会延伸到佛门里面来。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小心的。我们看这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话,这个家庭,这个国家是没有办法长时间地安定的。

在这么日复一日地学佛的过程中,这种细微但是又影响深远的烦恼,它慢慢就会消磨掉一个人最初的那份诚挚,然后慢慢地人就会学会虚伪。什么是虚伪?就是在学佛过程中,好像嘴上一直说得出来佛法的这个道理,人要谦卑,人要相信因果,人要戒恶从善,可是内心当中与嘴好像是分开的。这就是修行人慢慢离佛法越来越远了。所以提醒诸位,我们在佛法当中,千万不能用佛法来做幌子,来搞世间八法,这既是亵渎了佛法,也是辜负了自己。我以上的话不针对所有人,但同时也针对所有人。

还有一种我们这个时代很常见的情形,就是我们因为闻思,因为听闻佛法而生骄慢。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修行人,误把我学得多当成了我的功德。于是这个人在内心当中,我执被一天一天滋长,自认为懂得好多。唯识讲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我全都懂。或者是中观讲的“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一亦不异”,我全都知道。于是张口都能说出“明心见性”,“耳根圆通”,“念佛三昧”,“如来藏性”,说得特别溜。然后对于种种的文献对比,思想研究,体系演变,讲的头头是道。简直可以叫褒贬江山,挥斥方遒。可是我们要仔细想一下,我们于书上看到的这些道理,它就是我们的吗?我们知道别人有多少本事,那不是一件太值得骄傲的事情。即便我们自己有本事,他都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何况我们知道的是别人的本事。

所以,如果我们因佛法而生起的傲慢、嫉妒、贪婪、自大,这不是修行,这不是解脱之道,这是堕落为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趣之道。我只是列举其中一种,叫做“我学的多”。还有很多人可以骄慢的地方,比如说“我出的钱多”,或者“我资历最老”,或者“我学佛最早”,或者“我有影响力”。我曾经在一个寺院里见过有这样一位居士,他因为跟寺院里的大和尚比较熟,所以生起了很大的骄慢。骄慢到什么程度呢?这位居士他在寺院里面对出家人都像驱使仆人一样的呼来喝去的。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中为他可怜啊,因为这个人他身处在佛门当中,可是他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他反而用佛法来滋长他的烦恼。假如我们学佛多年之后,我们反过来觉得自己没有进步了,要能学会反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心。我们今天诸位聚在这里,我们之所以今生今世能聚在一起,不要忘记是以法相聚,我们要时时审视自己的心,有没有背离佛法,又落入到世俗当中去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种修行。

我们来看佛法中怎么讲。这里引《华严经》中的教言:“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说光是听闻不能够入如来的法海。它否认多闻,因为佛也有经文是赞叹多闻的,比方说在《大宝积经》中,佛也说“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盘”是赞叹多闻。可是佛对于世间只是多闻不做修行的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他们呢?佛说,就好比有的人,他害怕被水淹死,所以永远不碰水,最后被渴死了一样,叫“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又比如有的人,他会做饭,做非常好的饭菜,但是自己不吃,最后饿死了;又像有的人,他很擅长开药方,但是自己的疾病不能救护,最后病死了;又比如有的人,我知道别人有多少钱,但是我自己半分钱也没有,这叫“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所以我们光是知道佛法是什么样的不行,要将佛法真实地修证和内化。

今天要讲的内容叫做业报差别、因果业报。业报,恐怕是我们佛弟子最常听闻到的内容,但往往也是最不被重视的,而恰恰这个因果业报是最重要的内容。一个道理我听过了是一回事,将它能听到心里面,又是另外一回事。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有一个师弟出家以前,学习非常好,用我们世俗的话说,他是一个学霸。他出家以前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佛学团体,他告诉我,在这个团体里面,他在整个省份的考试里,他永远考第二名。有一个师兄怎么考都比他好。这真是学霸的性情,看到别人比我好,就想要超越他。我那个师弟,就问我学佛怎么能超过他?我说:“你觉得他学佛比你好吗?”他说:“是”。我说:“那可不一定啊。他只是能把这些道理背出来,不一定他心里就有”。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我们能背下多少道理和这些道理能进到我们的心里多少,还不是一回事”。过了几年之后,突然有一天他告诉我说:“你当初跟我讲的那个事情是对的。”我说:“为什么?”他说,那个永远都能考在他之上的师兄,今年不信佛了,信别的宗教去了。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我们能讲多少佛法的道理而骄慢,因为你内心忠于佛法的真实信心,未必有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只会念佛的老太太的多。佛法要内化,不是只停留在嘴上。所以我们今天能坐下来一起学佛,请大家一定要卸下自己心里的防备和脸上的面具,要用最真实的那个心来面对佛法。

二、十种善恶业报差别

我们来看《业报差别经》佛陀是怎么讲的。《业报差别经》是佛陀为首迦长者而说。经文中说:尔时佛告忉提椰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汝说善恶业报差别法门。汝当谛听,善思念之。什么叫“善思念之”?就是我用心将这个法义融到我心里面,而不是我只把它当做知识背一背。是时首迦长者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意思是我诚挚地很乐意地听闻佛陀您说的这个道理。佛告首迦说: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我们知道,佛法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每一个众生造作种种的业,这个业就结成一个因,在轮回当中,这种因不断地成熟,它就结为果。当我们往昔世造作善因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乐果。当我们造作恶因的时候,未来我们承受的是苦果。这是业的第一个特性,叫做业决定苦乐。由善业未来决定受乐果,而造作了恶业,未来决定受苦果。所以苦乐自作。佛法告诉我们,业不是别人施加给我们的,也不是别人强行地推销给我们的,业是我们自作,我们自作业,未来自受果,所以这讲到业未作不得,已作不失。我没有造过这个杀业,我未来不受杀业所感的苦果。任何人,只要我没造作,没有办法将杀业的苦果推到我身上。如果我造的是乐因、善因,未来我受的也是乐果。还有,业在轮回中是不断增长的。比如今天我于佛法中布施一块钱,并不是这个果报成熟的时候,我得到的是一块钱,因为业会增长广大,所以佛门里常讲一句话,叫“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喜舍万文收”。古人的形容实际上不一定是万文,因为业的成熟是没有一定的定量可言的。所以,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佛陀说,或有众生,作种种因,得种种报有什么报呢?有的人长命,有的人短命;有的人多病,有的人少病;有的人后世中丑陋,有的人端正;有的人一生中威势狭劣,有的人威势广大;有的人出生在下族姓,有的人出生在豪门大姓;有的人一生当中资财稀少,有的人终其一生钱花都花不完;有的人智慧广大,有的人智慧狭劣;乃至于,像我们这个事件中讲的这个人,他生起了邪慧。什么叫邪慧呢?就是他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怎么造业上。有的人未来生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有的生于人中;有的生于天中;天中还分为生在欲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有的人受报的时候决定受报,不可逆转;有的人受报不决定,什么叫不决定呢?就是这个业成熟的时候,他可能受这个报,也可能不受。有的人受边地报;有的人受中国报。什么叫中国报呢?是他生在了有佛法流行的地方。有的人,他出生在没有佛法流行的地方。有的人尽地狱寿,半地狱寿,暂入即出。就是有的人堕入到地狱里的时候,他该受多少苦,受完了才能出来。有的人他虽然堕入到地狱里,可是他受了一半的苦,他从地狱中得出。还有的人,他虽然堕入到地狱道当中,刚刚堕入到地狱里,很快又从地狱里出来。

如是种种的差别,乃至于集而不作,作而不集,亦作亦集,不作不集。有的人一生当中,初乐后苦,前半生是安乐的,后半生是辛苦的;也有的人前半生是受苦的,后半生是安乐的;有的人从出生到他去世那一天都是痛苦的;有的人从出生到他去世那一天,终其一生都是幸运的;也有的人贫而乐施,富而悭贪,富而能施,贫而悭贪,种种的业报差别,有的人他身体虽然健康,也具有很多的资财,可是他的心中恒时的痛苦。也有人反过来,他虽然也穷困,也疾病,也有种种的不顺遂,可是这个人永远笑呵呵,他内心是安乐的;也有人他一生当中身心安乐;也有人身心痛苦;也有人虽然寿命尽了,但是业未尽;也有业尽了,寿命未尽;也有两个都尽了,也有两个都不尽;还有人他虽然生在恶道里,但是这个人形貌殊妙,人所乐见,虽然生到鬼道、傍生道之中,但这个人他长得非常的漂亮;也有人生在恶道当中,形貌丑陋,人不喜见,甚至还有人生到恶道当中的时候,身口臭秽,诸根残缺,有得外恶报,有得外胜报。种种一切差别,在这个经中都会分别一一来讲说,什么样的业感什么样的果。所以佛法中能对以上这些道理都通达的人,起码他于一生当中所有的身语意行,他会取舍了。

给大家讲一个今年发生的例子。我认识一位佛友,很多年不生养,没有孩子。家里很着急,于是这两夫妇就想去通过人工的手段,做一个人工胚胎的手术,生一个试管婴儿。我问这个试管婴儿的过程是怎么做的?他说,于女方取一些卵子,男方取一些精子,用人工的方式来父精母血和合,可能要做十个或者十个以上的受精卵。然后将这个受精卵,一个一个的放到母亲的母体里面,如果能存活的话,这个孩子慢慢就能生出来。我说,那做了十个受精卵,如果一个成活了,那剩下的怎么办呢?他说剩下的会毁掉。我说,佛法中讲当父精母血结合成为受精卵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神识入住到这个受精卵当中,你去毁掉它,这不是杀生吗?而且是杀人的过失啊。我说,如果以佛法来讲的话,杀人不可以,杀生不可以。他思来想去说,虽然是这样,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做的,于是他还是做了。但是这种业造下来可不轻啊。后来,听说他的孩子出生以后,从出生起就身患疾病。一家人辗转给孩子治病,治了一年多,到上个月孩子去世了,活了一年零七个月。以杀生的方式来创造一条生命,这个事情到底值不值?我们来看这个事情本身,在我们这个世间有人有短命报,有人有长命报,看到这个短命短到什么程度?短到这个神识入到父精母血结合的这个受精卵里的时候,他都没有等到能进到妈妈的肚子里面,就已经被毁掉了。短命就能短到这个程度。所以这种业造下来,我想恐怕这位居士生生世世当中,多生累劫当中,都要遭受这种短命之报。也有人有长命报。诸位不知道家中有没有这样的老人,他活到了上百岁,到他百岁的时候都耳聪目明。所以一个世间中有种种的业报差别,于是佛陀就为我们在这部经中宣讲,如何作业,如何得报,每一种报不一样的。

除了种种业报差别之外,佛还总说了善功德。佛法中讲的我们常常做的这些功德里,分别感什么样的功德呢?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在寺院里面去悬挂幡盖,得十种功德,供奉钟或者铃铛这样的乐器,得十种功德,奉施给出家众衣服十种功德、奉施给出家众器具,十种功德,奉施给众生饮食,十种功德,来供奉众僧鞋子得十种功德。乃至于于三宝中供奉香花灯明各有十种功德,乃至于我们只是简单的对三宝合掌,具有十种功德,佛陀在这部经中一一的给大众宣说种种业、种种果。

(一)短命报和长命报

今天我们讲到短命报,有十种业能令众生短命,有十种业能令众生获得长寿。我们刚刚讲到的,第一个短命报就是自行杀生,我们常常讲佛法中杀生为最严重的业。杀生的果报是最惨烈的。我给大家讲个公案:我有一位佛友,记得是有一年春天的时候她给我讲的故事。这位佛友信佛,可是她家的先生不信佛。有一天,他先生到公园里散步的时候,抓住了一只别人放生的鳄龟。当时他觉得怎么可以放生这种猛兽呢,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于是就把这只鳄龟带回家宰了吃了。这是春天发生的事情,到秋天的时候,这位佛友告诉我说她家的先生生病了。什么病呢?身上长了肿瘤。她告诉我说,他家不信佛的先生破天荒地开始忏悔了,说恐怕是因为杀生的缘故,杀了那只鳄龟才得了这个病。因为他杀生的时候只有自己知道,现在长肿瘤的地方,就是他宰那只龟第一刀下刀的地方,一模一样。第二个劝他人杀,第三个赞叹杀生,第四个见杀随喜。什么叫劝他人杀呢?比如说这个鸡很好啊,长得很肥,你拿回去宰了吃了吧。我告诉你,要怎么杀,先放血,后如何如何,这就是劝他人杀;看到别人把这个动物杀了,说这个杀的好,杀的太好了,这就是自行杀生、劝他令杀、赞叹杀法,见杀随喜。以杀生的缘故得短命报。

与之相反,一者自不杀生,得长命报。二者劝他不杀,得长命报。三者赞叹不杀,得长命报。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我对他人不杀人,内心当中生欢喜。

刚才那故事讲了一半,她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就只能为你家的先生大量地放生,当然放生我们必须提及到要如法地放生,所以后来真的为他先生大量地放生,修造种种功德之后,后来听说很幸运地查出来这个肿瘤是良性,捡回一条命来。可是这个事情还没完,我今年遇到她的时候还问了一下后续,她说虽然那个事情后来动手术没有了,陆陆续续地,他又生了几次病,又动了几次手术。所以杀生的果报很惨烈,当我们造下这个业,业会增长广大,并不是说今天杀了一个生,大不了放十次生也就了了,其实没那么容易。所以要小心啊,杀生得短命报。

第五,于所怨恨憎之人,欲令丧灭。我恨一个人的时候,我内心中恨不得这个人死的越快越好。第六,见怨灭已,心生欢喜。看到别人倒霉了,心里高兴地不得了,就像我自己得了什么好处一样,甚至比自己得了好处还要高兴。第七,坏他胎藏。别人肚子里有孩子的时候,想方设法地让这个孩子生不下来。或者自己怀了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不要了,打掉了。第八,教人毁坏。教别人说这个孩子不行,赶紧把它给做掉,不要让他活下来。第九,建立天寺,屠杀众生。什么叫建立天寺?指的是供奉外道的神祇的寺院,有的寺院以杀生为功德。建立了这样的外道寺院之后,每天在这个道场里杀生,建立了一个让别人每天杀生的场所,叫做建立天寺,屠杀众生。第十者战斗。自作教人。互相残害。告诉年轻人就要去争斗,你们要互相打击,打赢了算你有本事。这种叫教人斗争,互相残害。这十种法得短命报。

而与之相反的,十种法得长命报。前面讲了四种。五者,见彼杀生,方便救免。见到别人要被杀的时候,我以种种的方法来救护他;第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不管是自然死亡的,或者是要即将被杀的众生,以种种方法安慰他,令他不恐惧;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这个不一定指的是死亡恐怖,是受种种恐惧的人。以种种的方法来施予无畏。最简单的一种,诸位的孩子小时候害怕的时候喊妈妈、爸爸,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第一时间就冲过来说,不要怕,妈妈在这儿,去安慰他的心,这个就叫施予无畏。第八者,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悯心。就是见到苦患的人内心当中升起慈悯的心。第九者,见诸急难,起大悲心。慈悯心是我希望别人好,大悲心是我希望别人不痛苦。要内化成为我们心里时时处处对这个世间众生的慈悲心,慈悲心能生长寿报。第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对缺少饮食的众生施予饮食。为什么施予饮食能得长命报?因为这个世间的众生依靠饮食来滋生活命,布施给众生饮食的话,他的生命能够存续,所以得长寿报。前面得短命报的第九条,为什么建立天寺,得短命报呢?因为你所建立的场所令得众生,每天在里面杀生。反过来,长寿报的第十条,为什么施饮食得长寿呢?因为能够以别人滋生活命的这些器具,东西,食物去布施,别人因此能活命,所以得长寿报。

十条恶业都不做和十条善业都做的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是什么?第一是戒杀放生,就是从今往后永不杀生。第二、尽力地去放生,当然必须强调,应该如理如法地放生。尽量不要导致环境的破坏,他人的危险等等。在放生的时候,做到我自不杀,我可能还会劝他人不杀,别人看到了还会赞叹,甚至随喜不杀。乃至于我见到别人不杀了之后,还心生欢喜,见到被杀的众生,我还会用这种行为来安慰他,来令他从这种死怖当中出离,还令得这种即将被杀的众生内心生起慈悲心。在放生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布施一点食物,所以一个放生的过程中,十种长命的业都在造作。常行放生,非常好。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堂课:长命报和短命报。后面种种的这些业,我在之后一个月的课程当中,会跟大家一起来学习。

皈依共修环节(略)

答疑环节

主持人:非常感恩法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带来了开示,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修行,特别是修行当中更多的疑惑的破解。法师这一系列的讲座将有五次,包含这一次,大家敬请期待。刚才有信众朋友提出几个问题,但是时间非常有限,我们这里有一个小问题,请师父开示:就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问题,请问师父:用佛像做手机的屏保是否如法?

法师:这个事情是否如法要具体分析。比如说你的手机是用来干嘛的。它有好处,但是也可能会生过患。好处是,时常在开手机的时候,第一眼先看到佛像,于是佛的形象不断地每天在心中闪现,不断地在八识田中,这个佛像的形象越种越深,这是好处。但是对待手机要很恭敬,因为当打开手机这个屏幕的时候,佛像出现的时候,你要注意不要在佛像上画,尽量避开佛像,这样行恭敬心。我的手机也是佛像,但是每次看到的时候要很恭敬地避开佛像,不要直接在佛像上画,这样就可以。

主持人:感恩师父!一旦用了佛像作为屏保的手机,就不是普通的手机了,大家一定要慎重。

法师:我必须讲一条,由此延伸的就是,所有相关三宝出现的东西都是我们供养的。要很小心,所以我时常看到大家会选择水杯上面有印佛经之类的,这是不太恰当的。或者我们用的香炉,或者用具上面有印佛的经文等等,都不太恰当,因为用具是为我所用的,可是如果上面有经文或者佛像的话,哪怕只是一个佛字,这是我们需要恭敬皈依的对境。所以我们挑选用具的时候,不要挑上面有佛字,有经文或者有佛像的,尽量这样做到。

文字整理及校对:慧振、果熹、栗子、弘玲-、惟萍 、悟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