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学术 | 戒幢学术活动周:论文发表会 (二)
发布日期: 2023-08-16 浏览量: 2,624 次浏览
第二会场
第一组
1、上海大学程恭让教授:《﹤宝性论•为何义说品﹥文字、义理解读及勒那摩提汉译的佛教中国化精神》,本文首先指出,这一品文字的主旨是讨论佛性如来藏一系大乘教法的必要性、必须性的问题,不仅是如来藏思想理念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对中国佛教佛性如来藏思想有着重要影响的部分。其次,对于本品论文的文字及义理展开比较清晰的解读如诸本对勘及笔者新译,并在佛教中国化的研究及理解的视角下,对于《宝性论》译者勒那摩提所推进翻译工作的特点及意义,进行一个尝试性的理解和分析。另外,鉴于勒那摩提所译《宝性论﹒为何义说品》与真谛三藏所译《佛性论•缘起分》是一个具有同源而互补性质的文本,也对这两个文献予以对照和比较,以期更加准确地理解如来藏教法必须性相关理念的内容及意义。
2、闽南佛学院博士行蕾法师:《唯识古学“虚妄分别”语义下的识境关系》,论文以识境之间的认识关系为线索,探讨古学以显现义开阐虚妄分别的意涵,并对比今学的说法,说明了两家对识境关系阐释的不同路径。心识以虚妄分别(abhūta-parikalpa)为自性是瑜伽行派的共见,但古学与今学的解释不同。从识境的认识关系来说,古学以“显现”(pratibhāsa)为虚妄分别的基本语义,说明虚妄分别所显现的境相是“实无而现”,同时,境相的显现也表明了心识的存在。虚妄分别这一有、无相即的特征,结合到三性来说,即包含了依他起与遍计执。今学则从“果能变”的意义上说明识境关系,境、识皆是依他起,并区分了“能遍计”与虚妄分别,认为遍计执是由能遍计心而来,虚妄分别本身只指认了依他起的心识,而不包括遍计执。由于对遍计执与依他起的定位不同,今学只认同以“依主释”(tat-puruṣa)解释虚妄分别,从而否定了“持业释”(karma-dhāraya),在古学的理论框架中,持业释与依主释都可以解释虚妄分别。
3、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兰原:《谁是同种说——来自民国相见同别种争论的一个考察》,分析《述记》在解释“变谓识体转似二分”中的护法义时指出了相见二分同种、别种的分歧。传统东亚唯识以相见别种为正义,而到了民国时期,相见同种与相见别种何者于唯识体系理应更好成为了争论的热点之一。景昌极主张同种说并认同种为安慧义,与唐大圆、缪凤林与释太虚往复辩论。民国相见同别种争论中占据大量篇幅、反反复复的体用对辨,其核心问题是依他起性的内境是否存在。在对扬中,景昌极认为安慧主张同种说主要还从唯识古学的视角出发,以两组体用关系类比,着眼点在于识境关系,他通过对第一次同种说的异读将相、见种的同和异分配给安慧与护法。另外,他主张的同种说中也呈现出会通的视角,这可能是受到了第二次同种说的影响,毕竟窥基说到的两次同种说就是以许相见二分依他为前提的。此外,唐疏等也将原本无关相见同别种问题的安慧说纳入了相见同别种的讨论,发展变化出兼可相、见同、别种的安慧说,其中可能包含着从自身学统立场出发的设想与推演。
4、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宁军老师:《 “唯事”与“分别”——以﹤菩萨地•真实义品﹥为中心》,论文通过对《真实义品》梵藏汉文献的详细解读,首先厘定了“唯事”“想事”以及“想”三个核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唯事”和“想事”仅仅是vastu 作为自身存在和作为凡夫概念性认知产生原因的不同面向的表述。也就是说,论证分别生起vastu的观点即不与该品的思想主旨相矛盾,也不能从后期唯识学的立场来解读,它仅仅是从业感缘起的立场来说明作为世俗经验层面的现象和其背后的vastu之间亦存在因果交互的作用。在《真实义品》中,“事”(vastu)作为胜义实存物所具有离言自性的面向,以及在与分别相互的关系中作为缘起事相的面向,在有部论书中都是显而易见的。概言之,比起“分别自性”缘起论模式,业感缘起的缘起论模式可能对于《真实义品》来说兼容度要更高,换句话说《真实义品》中的“分别”和“事”之间互为因果的观点本身就是奠基于早期的业感缘起论的基础之上的,不过此时的缘起已经不是限制于现象世界的“十二缘起”,而是进一步扩展到现象和作为现象背后的“因”的离言自性之中。
5、西北大学石庆周:《法性内涵演变之概说》,本文指出法性 dharmatā 的词根就是法 dharma,dharma 的词根 dhr.有保持义,根据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可以概括地说,能“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者都可称为“法”。一般的用法有表示“存在(者)”和“言教”两种意思,这里指的是前者。早期经典中,dharmatā 仅仅为“法”dharma 的抽象名词形态,并不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越往后越具有本体论的意义,甚至上升到了见之乃能“成佛”的高度。论文分别从部派佛教时期、早期大乘、中期大乘、晚期大乘,澄清了此概念在佛教史中的演变对于了解佛教哲学起着关键的作用。
6、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与弛老师:《智顗与窥基的解经学差异》,本文认为,解经学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隋唐各宗的祖师借助自身独特的解经学方案构建了自宗的教理系统。智者大师即在《法华玄义》中以“五章”结构诠解《法华经》,将“经体”落实为“实相”、“经宗”界定为“佛自行因果”,构建了极具中国化特色的解经学体例。然而,印度化倾向最为显著的法相唯识宗却另有建树:窥基在《说无垢称经疏》《妙法莲华经玄赞》中提出了不同于智者之理解的“经体”与“经宗”。对比智者与窥基的不同理解,即可发现两宗关于经典、宗派义学的迥异理解
本组上半场专家评议人苏州职业大学刘勇老师进行了点评。
程恭让教授的论文是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的中期成果之一。《宝性论》是弥勒菩萨所造、显密共尊的了义经典,其中的《为何义说品》说明了佛陀为什么要讲如来藏思想,如来藏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今后深入推进如来藏思想知识谱系与思想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引导修行者断除由于误解“一切诸法空性”可能引起的五种过失,同时生起五德,帮助众生更健康更快速地圆满佛果。程教授以他专精的学识,从三个层次进行了多语种对勘,探究译家在其翻译中推动落实佛教中国化的精神。总结本文有三点值得学习,第一是行文的清晰性、用语的准确性、结构布局的层层递进;第二是精深学术的辩证逻辑;第三是扎实的考证和论述,让人信服和豁然开朗。
接下来三篇是唯识的论文。
行蕾法师,就识境的认识关系,论证了唯识古学境识一体、虚妄分别的有无相即的特征,结合到三性来说,即包含了依他起与遍计执。也就是说,今学认为虚妄分别只能以“依主释”来解释,有别于古学亦通于“持业释”。这都体现了作者词源分析、扎实的文献学基础、逻辑思辨能力。作者不厌其烦反复论证,维护唯识古学的自洽。当然,唯识今学也有它的适应性和优点,建议可能站在今学古学汇通的立场上也许会更好些。
《谁是同种说》的作者,始终带着问题意识,大胆假设和推测,小心求证民国“相见同别种”的争论的核心问题,选题思路别出心裁。另外在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时,要注意把握大胆推测的情况,让问题接近于原始的答案或可能的面貌。
李宁军的论文,通过梵藏汉文本的对比分析,指出先行研究的错误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了对“事从分别生”的解读可能性。并且跳出唯识宗派,引用其他的经论,认为业感缘起模式对于《真实义品》来说兼容度更高。作者大胆提出与专家不同的看法,辩论辨析。另外,提出两个问题供参考: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历史性的解读和文本型的解读如何兼顾;二是引用不同经论时,具有亲缘关系的两种思想体系之间如何平衡。
接着石庆周的论文主要探讨了法性内涵在整个佛教发展史中的演变:从部派佛教、早期大乘、中期大乘到晚期大乘,其中金刚乘的探讨很有特色。作者不是简单罗列,而是详细探讨各个时期法性概念的内涵与地位及其内在的关联,并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点,感觉直抒胸臆,非常精彩。另外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可否进一步探讨晚期大乘的如来藏思想、唐密等与法性的关系。
张与驰老师的论文,从智者大师构建中国化特色的解经学体例与窥基大师的印度化倾向的对比,智者《法华经玄义》与窥基《说无垢称经疏》的“体”与“宗”的不同点的考量,详细阐述了二者解经学差异。另外,建议看看除了差异,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值得探讨。
1、本所法质法师:《﹤杂集论﹥“三佛身”义略析》,认为大乘佛教对佛身的关注,其意义不仅在于如何认识释迦摩尼佛本身,更在于建立依大乘道修行所证功德之信心。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关于佛身的见解,最基础的是“三佛身”,在瑜伽行派诸论典中均有体现。论文以《杂集论》“三佛身”义为线索,结合窥基《杂集论述记》等,辨析了印度瑜伽行派以及中国佛教法相宗的佛身观。并且,依《大乘法苑义林章》,略为探讨了法相宗的“四身”释义。
2、本所真坤法师:《<百法义忠疏>研究》,指出,唐朝僧人义忠撰写的《大乘百法明门论疏》是对《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注解。论文对《百法义忠疏》的研究是建构在汉文佛教文献学的内涵上,并围绕义忠的生平、义忠注疏的著录与版本情况和与其他注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3、闽南佛学院如净法师:《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说之诤》,论文阐述“三世实有”是说一切有部的根本主张,有部把有为法落实于时间轴上考察,在一切法恒住自性的基础上,以诸法作用的生灭变化安立三世差别,从而确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基本思想,与有部对立的则是经量部“过未无体,现在实有”的主张。在《阿毗达磨俱舍论》中,世亲菩萨立足于经量部的立场,从“识可缘无”等方面严厉批判了有部“三世实有”的思想,面对经量部的诘难,众贤论师为维护有部的学说,在《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中作了详细的回应。论文以《阿毗达磨俱舍论》与《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中关于三世实有思想的争辩为线索,着重探讨有部与经量部对于三世假实问题不同主张的学理依据。
4、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升弘法师:《部派时代“随眠”体性之考察》,本文在部派时期,诸学派对随眠与缠的同异、随眠是否与心相应的问题,争论不止。此中产生见解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对过、未二世有无的时间争论有关。主张三世实有的有部等认为随眠是缠的异名,皆以烦恼为体,皆是与心相应。主张过、未二世无的分别说部、大众部等认为随眠异于缠,缠是指烦恼的现行,随眠是指烦恼的潜势力,这种潜势力是与心不相应的别体法。经部认为随眠是烦恼的种子,是依于色心诸行辗转相续,能生后果的功能,实无有体,非与心相应,非不与心相应。比较特殊的是《成实论》虽是过未无体论者,但其主张随眠是烦恼的异名,是与心相应。面对此等众说纷纭,论文通过探讨部派时期诸论中所说各学派对随眠与缠的同异,随眠是否与心相应等问题的不同观点,旨在窥探诸学派的根本宗旨。
5、蒋永超老师:《安世高所译声闻禅经之概说》,论文介绍,东汉季世,安世高来到中国,他是中国有史可考的佛典翻译的第一人,也是开创禅经翻译的第一人。安世高以选译和节译为主,内容涉及阿含经和阿毗达摩,其中也包含数部禅经,故后人称安世高所传为“禅数”之学。禅是指禅经,数是指佛教术语,或是阿毗达摩。后人因此确证他出身印度西北之有部传统。安世高所翻的禅经对康僧会和道安,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禅修者都有影响,即使后来天台禅宗的次第禅,从中也可以看到安世高禅经的影子。
6、西北大学李海波教授:《佛教生死学立论之基础:基于经典从实存角度看死亡过程》,论文从生理学层面出发,从死亡学对死亡认知的三个阶段——临终前、死亡发生、死后生命、来世——来论证佛教生死学建构的基础,在地化的生死学之建构。
本组下半场专家评议人山东大学杨小平老师进行了点评。
杨小平老师认为本组论题涵盖面广、考据全面、逻辑清楚、发言精彩。李海波教授作为研究佛教生死学的著名学者,她的《佛说死亡》专著接连再版,也获得很多奖项。除了佛教的角度,李老师提供了从生理、医学等等学科对生死问题的探讨。这些都带来了诸多启发,值得细细品读。
接着四位法师的论文。
法质法师的论文以《杂集论》“三身佛”义为例,辨析了这一概念在瑜伽行派中的含义,也探讨了中国佛教法相宗对其的理解:从《杂集论》的“三身”说,到《佛地经论》、《成唯识论》讲受用身分为自受用与他受用,再到窥基、圆测的“四身”说。论文结构和逻辑都非常清晰,讲清了佛身观演变之历程。
真坤法师的论文,就《百法义忠疏》的文献考证、著录、版本、与其他注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建议如果能加上对《百法义忠疏》的思想研究就更圆满了。
如净法师的论文,清晰考察与呈现了思想史上对“三世实有”观点的争辩,受益匪浅。建议行文结构层次上可以更合理些,论辩部分单独成篇或更清晰些。
升弘法师的论文,考察了部派时期各学派对“随眠与缠”同异问题的解释,对比分析了关于“随眠是否与心相应”的不同观点,概念梳理很清晰。另外建议对《成实论》的随眠义的讨论可以单独成篇。
第二组
上半场: 主持 | 程恭让教授 评议 | 王启元副教授
1、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元文广:《大月氏伊存长安口授<浮屠经>考》,对《浮屠经》传入中国的详细情况进行探究。文章从:1、传经者;2、授经者;3、传经方式三方面入手,试图还原该经最早传入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利用大量文献,通过纵横比较研究得出,《浮屠经》是大月氏使者伊存在长安口授博士弟子景虑的一部佛教经典。
2、苏州科技大学聂士全副教授:《尧峰禅林与弘储南潜师弟的精神》,本文通过对弘储、南潜两位禅师的著作和行持的考察,结合当地的文史资料,讨论他们身上焕发并灌注于翠峰的精神。
3、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王富宜副教授:《中国佛教禅教关系的处理——法眼文益的华严禅思想》,论述了法眼文益的禅法。该禅法融合了华严义学的理事关系、六相圆融等诸多思想,以应对晚唐五代宗门和教下之间在义理观念和修行实践上颇多龃龉之处,致力于禅教一致。作者认为这是禅教融合的重要路径,汉传佛教由此开始禅教融合的本土化发展,真正成为中国化佛教。
4、宿迁学院文理学院黄岭老师:《石濂大汕与清初僧诤问题补考》,本文沿着陈垣先生《清初僧諍記》的考述进行追寻,以探索潘耒与大汕僧诤之前情与缘起,揭示大汕与旷圆之间这段向为人所忽略的诤论及其影响。这些僧诤对越南佛教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戒幢佛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究悟法师:《<禅林宝训>对南宋禅风的批判与建立》,本文以苏州净善禅师重辑于南宋春熙年间的《禅林宝训》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书对文字禅、默照禅的流弊的批判,以及试图建立和恢复简朴平易直指心性的务实禅风的观点。文中特别提到了引儒入禅,培养道德人格的思想,对当今的佛教也具有借鉴意义。
6、戒幢佛学研究所法永法师:《试论具德弘礼禅师写作特点——以<金刚经如是解序><净土全书序>为例》,本文通过对《金刚经如是解序》和《净土全书序》的仔细研究,总结了具德弘礼禅师的两大写作特点:一、以禅宗见地为写作核心思想。二、具有直接、凝练等禅宗方式的书写特点。此外,作者还解释了具德弘礼禅师以禅宗见地,对净土法门核心要旨所进行阐发。
7、中央民族大学史经鹏副教授:《中国南北朝涅槃学研究史回顾与讨论》,本文回顾和反思了近代以来在中国南北朝涅盘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总结该研究的意义,探讨该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作者认为中国佛教涅盘学在从般若性空实相论到涅盘佛性心性论的转向和会通中,完成了佛教心性本体论的建构,对中国哲学之心性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组专家评议人王启元副教授进行了点评。
王教授认为本组论文参考资料详尽,梳理清晰,体现了各位作者对历史文献资料的考据的重视。论文涉及了一些重要却在之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议题,内容明快,思路清晰,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
1、戒幢佛学研究所妙德法师:《持松法师<贤密教衡>研究》,本文阐述了持松法师因不满日本真言宗初祖空海的《十住心论》对显密的判教,而著《贤密教衡》。该书从从九个方面来比较华严宗与真言宗的优劣,批判其真言宗最胜的言论。作者认为持松法师最大的贡献是主张抛开佛教宗派之间的门户之见,相互学习,齐头并进。
2、戒幢佛学研究所义川法师:《冶开和尚与近代华严学》,简要叙述了冶开和尚一生的修学经历,探究了他的华严学思想及其他对华严学的影响和贡献。。长老的思想注重将华严四法界与普贤十愿与禅门修行相结合,这为了解近代华严学与华严禅的传播与阐释,提供了较早的思想资料。
3、厦门大学刘勇博士:《<禅源诸诠集都序>会通二三事刍议》,阐述了教宗会通是《禅源诸诠集都序》的核心内容,真性与禅的会通实际上是教宗会通另一种独特的形式。作者认为中观与唯识的会通虽然是教下教派学说的会通,但两种教派学说的内涵与宗密说判摄的禅门三宗均息息相关,因此中观与唯识的会通也是教宗会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明阳老师:《论明代佛教政策的形成、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了明代洪武年间的佛教政策,认为它构成了明代国家佛教政策的基础。此后的明王朝各时期,或有损益,或有弛废,以至效果不彰者。但纵观明代的佛教政策,其大体可体现在设立僧司衙门,管理检束僧团、分寺清宗,归并寺院、建立完善度僧制度,限制僧团人数、限制寺院经济等方面。而明代的佛教政策,对当时乃至此后的佛教发展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5、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王启元副教授:《新见紫柏真可生平传记材料考:洞闻法乘<师资缘起始末>中的师徒交游》,本文认为紫柏大师传记史源过于单一,其主要原因是大师生平传记出自其法友憨山德清所作塔铭,为流传最广,其弟子陆符所作传记亦多因循其间,其后出地方史志材料,多同出此源。有关老师生平的《师资缘起始末》长文,为之前所有传世文献所不存,且记载系年颇有出入可考。所以对这本书的研究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有益补充。
6、河南佛教学院演本法师:《例析佛学与科学的互诠——以“言语道断”为例》,认为当今时代科学越来越深入生活与人心,佛教以其自身的灵活性,也会逐渐适应新的时代,伴随着与佛教相关诸人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佛教的理解和诠释自然会倾向于科学化。通过“言语道断”这样一个简单的示例,显示了科学诠释佛学的可行性,以及科学诠释在解释佛学相关内容时展现的价值。
本组专家评议人王富宜副教授进行了点评,王老师认为这组论文中,涉及历史人物的文章对人物精神内涵的把握都非常精准到位,既有时代背景的考量,也有对其后世影响力的评价。有些论文介绍了容易被忽略的新材料,从新的视角审视佛教的发展变迁,也蕴含了对传统思想和规制的反思。
1、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海慧法师:《太虚大师论龙树学和三论宗中的不空义——兼与印顺法师的观点比较》,讨论了太虚大师是如何揭橥印度龙树学和中国的三论宗中的不空义。作者认为现当代的多数研究都是把印度龙树学和中国的三论宗之宗义归到“毕竟空”中,忽略或误读了印度龙树学和中国三论宗中的不空义。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太虚和印顺法师在不空义观点上的不同和共识。
2、戒幢佛学研究所副教务长、研究员宗志法师:《中观视野下的如来藏思想》,从广义中观思想的角度,对不同体系内部的如来藏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考察,并以中观思想对其进行了解读。作者认为总体而言,如来藏思想可分为不了义与了义两部分,不了义者主要是随顺有外道习气者,其密义指向空性或与以空性为基础含摄清净缘起诸德者;了义者直接宣说此等之义。
3、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杨小平老师:《“法界缘起”源流考》,本文在追溯法界缘起的源头时,发现历来对法界缘起的考察,一般都局限于华严内部,而鲜有人关注华严宗之外思想家的有关论述。作者试图突破所谓“华严宗”一家的苑囿,在整个中国佛教思想史发展的视野下,重点对净影寺慧、灵裕以及懔法师有关法界缘起的论述进行考察。
4、戒幢佛学研究所法嘉法师:《<大乘大义章>分破空思想释读》,从《大乘大义章》分破空原文入手,解析慧远与罗什讨论的要点,从逻辑和事实两个层面,阐明分破空思想要义,尤其是事实分破空和逻辑分破空,各有优缺点。
5、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高婷婷:《 支遁即色论义理考索及其佛学归属》,介绍了支遁一生精研佛道两家思想并成就卓越,其兼具名僧名士双重身份,堪为魏晋时期玄佛合流之典范。继而解读《即色论》之文本并释读其语义,将历来正反双方重要论点分析整理。作者认为虽然支遁的学修有被玄学所误的倾向,但在弘法传道的伟业上功不可没,不失为一代之高僧与名士。
6、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李沛:《佛教中国化的多重路径——以道宣<释迦方志>和感通作品为例》,认为道宣一生都在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而努力,从他的《释迦方志》和感通作品中可探究到实现佛教中国化的多重路径:如整合中土与佛教空间系统,将印度佛教圣地嫁接到中土并建构中土的佛教圣地等等事迹。这些方法路径使佛教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社会环境并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组专家评议人史经鹏副教授进行了点评。
史教授肯定了这组论文严谨逻辑论述和详尽、细致的资料收集,很好地罗列和总结了前人的各种观点。同时,给了论文发表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对于结构较大的议题,后续的研究工作可以继续展开;对立论的前提可以做一些自我批判等等。
1、戒幢佛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界文法师:《早期佛教制戒伦理初探——以<四分律>为中心》,本文以早期佛教律藏为对象,从佛陀制戒缘起、佛教戒律主体功能的实现以及早期佛教戒律形态发展的主要阶段,三个方面来研究《四分律》。清晰地展示了佛教戒律伦理相对于世间伦理的特性。
2、戒幢佛学研究所法教法师:《诸部律典比丘戒判罪倾向的量化分析——以境想差别为中心》,认为“境想”是犯缘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境想的偏差、错误和确定程度对犯戒与否和判罪轻重产生直接影响。而对于律典中丰富的境想材料,目前的研究十分匮乏。有鉴于此,论文以探索戒律研究的新途径和新视角为目的,尝试以理科的方法解决文科的问题,客观反映了不同部派判罪原则的差异,为部派之间的关联度提供了新的研究指标。
3、戒幢佛学研究所智性法师:《南北朝时期的菩萨戒》,戒幢佛学研究认为南北朝时期菩萨戒的发展脉络,仍有些地方不甚清晰,甚至有些错解,所以试尝依据所掌握的历史资料,对南北朝时期的汉地菩萨戒进行梳理,尽量还原其历史发展的真实轨迹,以便对这期间的相关历史事件有个清晰的正确认识。
4、戒幢佛学研究所有慈法师:《从佛陀制戒本怀看八敬法的伦理关怀意蕴》,本文提出了佛教界存在的对八敬法的误读,认为从佛陀制戒的本怀来看,八敬法的制定不但不是对比丘尼众的歧视和压抑,反而是对尼众一种伦理关怀,体现了比丘僧团和比丘尼僧团既互相独立又平等互助和互相尊重的伦理精神。
5、戒幢佛学研究所法驰法师:《基于梵巴藏视角下的比丘戒“盗心”探源》,本文尝试分析律典中“盗心”这一概念,并努力揭示其在不同律典中的多元内涵和差异。通过对比现存的十五个汉译本的戒条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关键词却并没有出现在所有的戒本翻译中。本文试图利用现有的梵文《说出世部戒经》梵文《有部戒经》和南传《巴利戒经》对“盗心”一词的含义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现有的律典文本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6、戒幢佛学研究所法智法师:《 “大杀戒”成犯之主观动因论析——以现代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本文运用法学基本理念和法学研究方法诠析佛教法律思想。论文以现代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从目的论、本体论和实践论三个方面,运用现代语言解读佛教“大杀戒”成犯的主观动因,以期在戒律与法律之间寻找到更为本真的互涉关系。
7、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明海法师:《民国时期律学教育思想的向度——以弘一法师为例》,阐述了弘一法师将律学与僧格教育相结合,从基础性的普遍施教到全面性的随机应用,以严谨如实、积极入世的教学理念,因时制宜躬亲示范,治力原典遵于本源,对当代僧团建设与僧格完成,提供了实践与典范。
本组专家评议人李海波教授进行了点评。
李教授认为本组论文的学科交叉性较强,体现了法师们的问题意识和文献解读能力。有些法师在论述中引入了西方哲学的概念,思路清晰,用典明确,表达贴切且有新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论文将量化分析引入佛教戒律研究,让人耳目一新。这也反映了法师深厚的佛学功底和现代化的科学思维。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