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戒幢佛学研究所 > 戒幢学术 | 戒幢学术活动周:论文发表评议会(一)

戒幢学术 | 戒幢学术活动周:论文发表评议会(一)

发布日期: 2023-08-16 浏览量: 1,646 次浏览

点击图片访问开幕式详细报道

本次学术活动周,以“苏州佛教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来自社会高校的专家学者、本所法师教师同学参加了多场相关论文发表评议会,聆听多场专题讲座。本次学术活动周,研究所的同学们充分利用了学习机会,积极踊跃参与,增强了互动交流,汲取了经验和营养。

8月8日下午与9日上午、下午,分别在西园寺三宝楼会议室举行了总计六组论文发表评议会。本次论文发表会分两会场同时进行。论文发表会包括论文陈述、评委点评环节。

第一会场

第一组

上半场: 主持 | 蒋立群老师 评议 | 韩传强教授

1、南京大学杨维中教授:《苏州佛教通史》导言。论文缘起于编写《苏州佛教通史》丛书,将中国佛教史时期划分对应到苏州,结合政治经济的变迁、僧人的交游,立体地呈现出苏州佛教的变迁。突破地方局限,具有宏观意义。
评议:实现大历史与小时段的叠加,宏观勾勒与微观叙事的结合,堪称十年磨一剑的典范。

2、山东大学黄新华博士:《姚广孝与苏州道士交游考》。论文以姚广孝与苏州道士席应真、周玄真、李士明的交游往来,了解姚广孝的诗文创作,揭示“真武助燕王”神话的历史背景,以及深入展现佛道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发展。
评议:一与多的交织,个人与群体的互动,佛与道的交融,不仅限于文本思想,更有诗词学习。

3、河南佛学院天然法师:《苏州佛教与佛教中国化》,本文在苏州佛教的中国化上来看待整体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在保持教义理论核心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在学修形式、传播方式、修行实践、表达善巧等方面不断调整和改变。
评议:通过史料梳理展现思想脉络,把佛教活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个案与整体的把握体现时代印迹。

4、苏州大学韩焕忠教授:《印光大师佚文一则释义》。本文介绍了新出古本文献《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广慧和尚行状》上所发现的印光大师佚文《广慧老和尚像赞》,对此略作诠释,希望有关方面在重新编辑和出版《印光法师文钞》时,能将这则像赞收录其中。
评议:论文虽为补遗之作,以小见大,言诠与实证并重,人物考证详实。

5、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茂林性祇与苏州西园寺初期传承》,论文介绍了苏州西园寺明末建立以来,早期祖师的生平事迹和宗承法系。茂林性祇、戒初海勗、不二寂同三代开辟戒幢,澄清寂月、天资照粹、远惟、时中等五世传禅,开辟了西园寺禅律共传的传统。
评议:史料运用娴熟,管中窥豹,通过一个人展现出一座寺、一个群体、一个时代的面貌。

6、浙江工商大学黄崑威教授:《试论北宋时期云门宗在苏州地区的传播发展 ——以圆照宗本与大通善本禅师为中心》,论文以圆照宗本禅师与高弟大通善本为代表,展现北宋云门宗在吴地的传播发展,禅法以“华严禅”为特色,倡举禅教一致,在苏州佛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议:禅师语录与历史背景的整合提炼,教法义理与宗门家风的融会贯通,脉络清晰值得学习。

7、寒山学院妙道法师:《浅论苏州报恩寺塔与佛教中国化》,论文从佛塔的历史出发,在不同地域时代的变迁,以苏州报恩寺塔为例,讨论佛教中国化在苏州古塔建筑方面的体现。
评议:将共性与个性、逻辑与历史相结合,是中国佛塔个案研究的典范。

下半场:主持 | 韩传强教授 评议 | 侯广信教授

1、寒山学院讲师延晗法师:《苏州重元寺与佛教的中国化》,论文以苏州重元寺《景德传灯录》与朝廷的关系、苏州重元寺与法眼宗宗法的传承、苏州重元寺与姑苏民俗节日,展现佛教中国化进程。
评议:“中国化”、“汉化”、“儒学化”概念厘定需要注意。个案与共性的把握有条不紊。

2、南京农业大学讲师崔韩颖:《明代天台宗剡源觉先系法师苏州活动考》,论文考述明代天台宗剡源觉先系的南洲溥洽、一庵一如、竺隐弘道在苏州的行历、传承和活动。
评议:整合宗派角度、宗门谱系与政教僧官三者互动,整体性把握得当。

3、上海大学讲师杨奇霖:《清代苏州籍禅僧雪鸿元信小考——再论雍正帝与藩邸旧僧之关系》,论文考述苏州籍禅师雪鸿元信,一位在雍正帝龙潜藩邸时交往密切的僧人,他的事迹虽鲜见诸佛教典籍,却在清宫档案和野史笔记中留下痕迹。
评述:结合佛教典籍与清宫档案,正史与野史的对照,以小见大条分缕析地将人物展现。

4、广西社会科学院黄家章教授:《印光法师<临终三大要>及其临终关怀的信仰意蕴》,论文围绕印光法师《临终三大要》及往生者的后事安排,开显了净土信仰的宗教意蕴。
评述:由情入理,由理表情,立足社会经验进行佛法学修实践。

5、鲁东大学王公伟教授:《印光法师文字弘法方式探究》,论文探究印光法师采用文字特别是与信众通信的方式弘扬佛法,对中国近代佛教贡献极大,也值得后人学习,在网络时代为佛教中国化开辟新途径。
评述:通过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的结合,为当代弘法提供借鉴。

6、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玉卿教授:《赤山法忍老人与中国近代佛教临济宗》,论文,展现临济尊宿赤山法忍老人在接化教导学者方面开禅讲并重之举,以注入式之讲说与启悟式之考问相结合,突显其独具一格的施教特色。
评述:人物背景梳理丰满,禅法理论详实,施教实践严密。宗门人物研究方式很有启示。

7、苏州大学骆海飞老师:《慈照子元与白莲忏堂》,论文论述慈照子元作为从天台宗门庭里走出来的颇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白莲教教主在天台后学之中毁誉参半,但兴建于南宋初年的白莲忏堂依然信众颇多,影响深远。
评述:存在争议值得思考探究,同时反应出两宋宗派以及僧俗之间交涉的不拘一格。

第二组
上半场: 主持 | 杨维中教授 评议 | 骆海飞老师

1、东南大学周鹏老师:《论佛教戒律的宗法同构》,文章聊到了佛教戒律始一输入,就落进本土“家国同构、忠孝一体”的宗法结构,就面临与本土政治制度和伦理体系等的冲突。道安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和慧远的“求宗不顺化”,一显一隐、奠定着戒律中国化的两道基调。

2、九江学院张琴副教授:《修礼兴宗:<咸淳清规>与佛教中国化》 ,文章论述由惟勉禅师校定的《咸淳清规》体现了较为强烈的“修礼兴宗”的意识与精神。这种意识与精神既与当时的丛林之弊有关,也受到了当时儒家文化价值趋向的影响。在禅宗清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变化,可谓宋代礼制变迁的一个侧影,对它的考察与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从更具体的面向了解佛教中国化的时代特点。

3、滁州学院韩传强教授:《僧德在宗亲、邻里之间:佛教中国化的另一种呈现 ——以清初高僧续隆云冰为考察中心》,以实地考察的形式结合方志文献考查了以清初高僧续隆云冰为代表的,出家之后的僧人,其与世俗之家的宗亲、邻里之间关系如何,以及宗亲、邻里如何看待出家众等史料。介绍了2022 年及以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相继出土了22 方碑刻、塔铭。反应了宗亲、邻里对续隆云冰及其一脉的支持和称赞,既是佛教思想在普通民众间传播的呈现,亦是佛教文化对民众生活“塑型”的彰显。

4、杭州佛学院德澄法师:《禅宗、<坛经>与佛教的中国化》 ,言“心性化”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即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下,沿着心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的过程。佛教彻底的心性化,其标志性的宗派是禅宗,标志性的人物是六祖慧能,标志性的典籍则是《坛经》。文章指出其心性思想的核心,即佛性为体,般若为用,体用不二。

5、戒幢佛学研究所蒋立群老师:《 “佛教中国化”的多样性 ——对广慧、印光法师佛学思想的一种解读》,分析宗教中国化是当前的一项热门议题,但是,“中国化”这个概念具体为何?已经充分汉化的汉传佛教今后又要向何处发展?这些课题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本文首先借鉴其他学者的成功经验,建构了一个论述的模型,将“中国化”这个复杂的概念析分出几项重要的因素。然后就元典主义这一视角,并结合近代苏州佛教界的两位著名法师——广慧和印光,他们在清末民初所做的,对当时佛教现象予以纠偏的两种努力——严格戒律、与提倡净土,其实表现出了“佛教中国化”的多样色彩。

苏州大学骆海飞老师评议:
本场会议各位老师的发言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从方法视角上来看,多数老师都是关注到儒学对佛教的影响。从这个视角来看,儒学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有两大因素。一是儒学能够参与建构社会制度,所以在中国社会能起到很大的影响。另外这种思想能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这点出发再看本组的论文,周鹏博士、张勤教授、韩传强教授这三位老师都关注到佛教如何在中国社会最基层、最底层发挥作用。这是很尖锐的一个视角,给佛教中国化提供一个方向上的借鉴。
其次就是各位老师使用了一个迂回的方式。通过其他文化和其他文明来反观我们佛教的中国化。通过近代的佛教文化大德高僧来反观今天的佛教中国化,是值得学习的一个路径。
第三就是关于本场的议题聚焦在佛教中国化的热点上。既有宏观的呈现,也有微观的发掘。宏观呈现和微观发掘互补,为当下佛教中国化研究提供非常坚实的历史文献解读方法,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张琴老师和韩传强老师为我们提供新的证据、新的视角。传统的佛教研究不太关注到图形图像的问题,让我看到还有这么多可以研究的地方。

下半场: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主持,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海慧法师评议。

1、中国计量大学王连冬老师:《衡量当下佛教的价值尺度是什么?》 。论文分析史家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审查报告中谈到的“(佛教)输入之后,若久不变易则绝难保持”的生存危机,和思想史上“(佛教)经国人吸收改造”的普遍做法。进一步说就是佛教能够在中国绵延千余年而不绝的原因就在于的佛教在不断推进自身的中国化。

2、南京行政学院侯广信老师:《隋唐三论与天台关系之初探 —以吉藏、智顗<仁王经疏>为中心》 ,认为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在魏晋南北朝大量译入中土,诸多高僧争相对其进行阐释和弘扬,由此迎来中国佛教般若学的大兴时期。三论吉藏和天台智顗作为隋唐之际的佛学大师和各宗修行的集大成者,也顺应时代潮流疏解般若类经典

3、戒幢佛学研究所博士生善觉法师:《智顗之权实思想与佛教中国化 释传普 僧肇佛学的中国化表达 ——以“物不迁”为中心》 ,叙述“佛教中国化”转化为佛法的语境,即是契理与契机的问题。智者大师通过开显释尊施教之内在深层意趣,融会诸经而提炼出佛教的权实思想,为契理与契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智者大师的权实思想既能把握佛法之根本精神,又能够融通一切世间和出世间之法,并通过归纳总结权实的各种应用形式,清晰深刻地揭示如何不离当下而通达实相的种种路径。

4、安徽大学杨本华老师:《晋宋中国佛教“空有之变”新探 ——以僧肇、慧远、僧叡、竺道生为中心》 ,谈到了僧肇、僧叡、慧远、竺道生之空有之变及空有互摄。主要内容有僧肇与空有互摄之先觉、慧远与名家之说调和空有 、僧叡与权实之说调和空有和道生与空有互摄之范式 。从僧肇到慧远、僧叡、竺道生,中国文化在接受外来佛教思想过程中始终有着自己的文化偏好与选择逻辑。

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海慧法师评议:
各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对象也不敢说评议谈一下我的感想。第一篇王连冬老师的文章虽然角度立场也不完全是佛教的立场,但是我个人觉得他还是想希望佛教能够现代能够展现活力。其中提到一点我比较感兴趣。他讨论到在马克思思想里面还是有对宗教价值肯定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佛教在社会主义国度中存在的合法性。
第二篇候老师的文章文献对比的能力很见功夫。通对比出得出观点,就此《疏》来说吉藏对智者大师是有影响的,三论和天台到底是谁影响了谁?也提供一个新的结论。
传普法师这篇选题真好。智者大师是不是佛教中国化代表?这个也是。而在语言表达的层面,僧肇在看似“否定物迁”的语言表述下,同时隐藏了否定物迁、否定物不迁、肯定物迁物不迁、物迁物不迁本质无二的四重含义。
最后一篇杨老师的文章。其中论证到僧肇是空有互摄思想的先觉,这个结论是很有新意的,因为我自己也是比较关注空有之争,包括对般若的解读。般若到底是谈毕竟空还是谈妙有?通过杨老师对僧肇著作的解读,发现在慧远之前就有空有互涉的思想,是一个发现。

第三组

上半场:广西社会科学院黄家章教授主持,安徽大学杨本华老师评议。

1、杭州佛学院存德老师:《地理空间与宗教想像:佛教与天台山的圣化》, 讲明东晋时天台山被视为罗汉道场,南北朝时有月光童子游戏天台之说,隋代时智顗将灵鹫圣地移植天台,唐代时澄观以天台山为天冠菩萨道场支提山,其后亦有佛菩萨化身降迹天台。其叙事方法和策略虽然不同,但都是天台山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夏德美教授:《程朱理学批判佛学的再评判》 ,分析了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期产生全方面的深刻影响。纵观佛教与儒家冲突融合的历史,可以说,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士大夫对佛教的批判主要侧重于佛教徒的行为方式和佛教过度发展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批判是对佛教违背礼制条文的批判。

3、巨赞文化研究会学者刘星洁老师:《来来往往为什么?——巨赞法师坚定求真之路的心理探析革命血性儿》 ,本文从巨赞大师坚定的求法之路作一心理探析,以兹作为新时代佛教徒实践的灯塔。来来往往为什么?缘来缘往。巨赞大师用一生“血性”的知行,为新中国的“新佛教”,为自己的生命叩问交了一份坚定而又圆满的答卷,“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安徽大学杨本华老师作评议:
存德老师的这篇《地理空间与宗教想像》,这个议题我之前也很感兴趣。传统中国的世界概念,比如《礼记》里讲中国是属于中央的,蛮、夷、戎、狄都在东南西北。佛教的经典传入以后产生一个新的世界格局,中国变成南瞻部洲东边的一个边地,边地在佛教经典里面是一个不圆满的情况,生在边地本身就是福报不够的一个表现,不仅佛教这么认为。在儒家也有这样一个传统,为什么把中夏称为在中间?也是有这样一种中心主义的。佛教的经典传入,有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建构,中国人便产生一种边地情节。早期的学者都关注到名山信仰的四大菩萨怎么转移到中国的?存德老师是以“天台山”信仰转移的过程为例。他提到“天台山”的转移比四大名山还要早。这就是很有意思,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第二篇夏德美老师的论文。讲到朱熹对佛教的理解,使我们很费解。为什么朱熹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好像与其身份很不匹配。他进京赶考的时候,还拿着大慧宗杲的语录。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认为佛教是完全抄袭老庄?里面很多的理论、很多的批评都很奇怪。后世的哲人也对朱熹的理论有过评析。牟宗三先生认为朱熹不仅不理解佛教“性”的问题。连儒家的“天命之谓性”里面的“性”也不理解。有时候我在想,朱熹他是刻意的曲解呢?还是在当时那个时代,他确实是这么理解的。朱熹这些石破天惊的话语到底是时代性的常识的差异,又或者是刻意在曲解、抹黑、泼脏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也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来来往往为什么?》起初读到刘星杰老师的这篇论文题目让我想到憨山大师的著作。我当年在一个道观做夏令营的时候,一位朋友给我看了憨山大师的文集。从此才开始了解佛教。憨山大师也很有意思,也会关注到小朋友出生从哪里来?亲人去世了又到哪里去?生来死去,来来往往。可能也是很多的高僧出家的机缘。论文中刘老师从巨赞法师见证茅学勤的革命精神,及他少年、青年、中年到晚年行历去分析巨赞法师心理结构。是怎样一步一步,坚定走向这条道路的。
三位老师的论文可以从诠释学的方式去分析。诠释学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从理解、解释到应用的统一。存德老师的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文化在这种边地情结的建构的过程中,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交融融合。包括夏老师分析朱熹对佛教的批评。佛教和儒学的交融,中国的知识和印度的知识交融,构成了一种异世交融过程中的视域融合。包括刘老师这篇文章也是一种视域融合的过程。诠释学会经常说一个问题在理解的过程当中就是在解释,理解和解释始终融合在一起。

下半场:鲁东大学王公伟教授主持,杭州佛学院存德老师评议。

1、苏州大学李梦媛:《蒙山德异对老子之“道”的佛性化解读》 ,本文分析蒙山德异在其《直注道德经》中对老子的“道”进行了佛性化的解读。他一方面将“道”视为“真空妙有”,不仅阐明了“道”虽无名无相但灵妙无穷的特点,还将“顿悟”视为廓达大道的方式;另一方面德异又融合了禅宗“真如佛性”的理论,不仅主张“道”在人为“心”为“性”,并将灭情识、息妄念作为显性之要。

2、苏州大学邝妍彬:《“直下承当我是佛” ——星云法师的理想人格论》,本文讨论了成就理想人格是众生修行实践的目的,在对理想人格的探索中,佛和菩萨无疑是星云法师所追寻的最高理想人格。同时,星云法师还非常重视君子品格的培养,并为君子文化丰富了新的内涵,在君子和佛的关系上,一方面君子在佛和菩萨所具备的超越性意义上稍显不足,另一方面,君子修行到极致就能体会到菩萨和佛的境界。

3、浙大城市学院唐哲嘉老师:《从袁中道之<心律>管窥晚明居士佛学的持戒与自省》,本文探讨晚明时期居士佛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袁中道,其所著的《心律》一文系统地反思了其自身学佛的持戒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晚明居士群体的修佛与自省。《心律》作为一篇自省的忏悔文,真实揭露出袁中道修居士佛学的真实面目,而不是极力刻画自己的正面形象,它对于我们了解晚明居士佛学持戒以及士大夫心态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4、浙江大学周少清博士:《明清之际僧诗观蠡测 ——基于钱谦益、王夫之诸人的考察》 ,本文介绍了僧诗历来在古代文学话语体系中地位不高,而明清之际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大力推介之,这不仅是因为钱谦益平生佞佛,更与其诗学中的出世观念息息相关。稍后的王夫之出于其情志为主的诗论,将僧诗嗤之为恶诗。僧诗评价自北宋以后逐渐热门,苏轼诗“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后句自注“谓无酸馅气”2,语含对僧诗气质之讥,引发了后世对于僧诗蔬笋气的讨论。

5、戒幢佛学研究所释慧宗:《管窥古代佛教造像的“中国化进程”——以“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风格归纳”及“典型演绎”为中心》 ,本文考查中国古代佛教造像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伴随佛教的传播深入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相伴相生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像的艺术风格从稚嫩到成熟,艺术形象从模糊到清晰,在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各个朝代的造像艺术典型,对造像风格的分阶段归纳与对典型造像的细节演绎,有助于我们在总体上了解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的发展脉络,同时可以从图像上直观地领略典型造像的艺术风采和气韵。

杭州佛学院存德老师点评道:
这几篇文章解决了我的一些疑惑,有些文章我还尚有些疑惑。第一篇文章谈老庄。史上佛道之间的斗争,可以说是你死我活。佛家聪明的地方就在于,老庄孔孟是中国的圣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来不能碰这个问题,绝对不能批孔孟老庄,他把道教和道家做了一个严格的区分。而道教批评的很厉害,但是对老庄还是比较敬仰的。但是早期的融合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都是辩佛教最高的观念和道教最高的观念。把佛性与道等同起来是到明清。像蕅益大师、憨山大师提到道就是真如、佛性、就是阿赖耶识,是这样一种解释的,三教合一就达到了一个台面上的问题。比如《老子化胡经》我倒不觉得是一种对峙而是视域融合。读到这篇文章我发现明清三教合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二篇邝妍彬的文章讲人间佛教。有一些人认为人间佛教削减了佛教的神圣性。也有人说星云大师到处灌心灵鸡汤。我发现这篇文章读了之后,我还很想读星云大师的东西。星云大师对儒家君子的概念注入了一个出世的观念。讲到君子可以出世,出世必然可以导向菩萨,必然会导向佛。这样一来,确立了人间佛教的神圣性。人间佛教到当代以来有好几个路径,当然星云大师是其中一个路径。这篇文章逻辑非常清晰。把怎么从君子到菩萨到佛这条线索勾勒得非常清晰,这三个层次彼此互相含摄,体现了人间佛教的韧性。
第三篇是唐哲嘉的文章。袁中道讲净土,我有一个疑问,佛教传入以来文人士大夫都喜欢禅宗不喜欢净土宗。为什么呢?因为慧能的无相偈、无相行,当时文人士大夫一看都喜欢禅宗。我有一些疑问,这些人后来为什么转向净土呢?这篇文章为我们详细解释了当时这些人持戒的心理状态。正如袁中道自己持戒时的心理活动,通过这样一个个案文献反映了整个晚明士大夫学佛的共性。这篇文章最后总结了这些人为什么要归到净土宗,为什么从禅宗导向净土?文章总结了两点:第一点、生死忧患意识。《后汉纪》里面记载佛教传入时讲到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中国人“惧然失色”。第二个总结了死后可以接着享乐。我在想除了这两点以外,这些人为什么从禅宗转向净土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第四篇周少清的文章通过诗学理论来讲诗。明清的僧诗比较复杂,一派反清复明,一派归顺清王朝。反清复明这一派都有很强的种族意识。那么归顺清王朝这一派则认为,大清就是那个时候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大清就是佛心天子,大清是拥护佛教的,树立正当性歌颂满清。这两派僧人都写诗,怎么去看待?这篇文章比较有意思的是,对比分析了钱谦益就是个投降派,而王夫之就是一个坚决的反清复明派。我想这个跟他们佛教信仰的价值观很有关系。钱谦益说佛教就应该保持自己的出世性。反映出僧人潇洒的一面。但王夫之是从儒家的精神地位来看,你诗写的再好也是恶诗。
最后一篇,慧宗法师谈到佛教的造像。这篇文章历史跨度很大,从早期一直谈到元明清,文章图文并茂,而且把佛教造像的演变做了一些很精当总结。期间我有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造像?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始终与中国社会是有冲突的。道安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北魏的僧人法果很厉害,宣称“人王既是法,王皇帝即当今如来”,“我非拜天子,乃礼拜佛耳”后来为皇帝造像。为皇帝来造像,这恐怕是中国人热衷造像的一个原因。古代很多造像都与当朝皇帝有一些关系,法师的这一篇文章当中也总结了这一点,比如武则天时代的不同风格的弥勒造像。佛教造像风格的演变,慧宗师提到,也跟佛教思想有关系。法师这篇文章归纳了两点:一是风格的归纳,再是风格的演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