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戒幢讲堂 | 净土的业果原理 (四)

戒幢讲堂 | 净土的业果原理 (四)

发布日期: 2023-07-31 浏览量: 1,032 次浏览

我们在这一生中可能造作过种种善业、恶业。善业,比如说:帮助人、布施、持戒等等,这都是善业;但是我们可能也做过一些不善的业。在我们生命的相续当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业,到临终的时候,我们会根据最后一刻所现起的业走向自己的下一期生命,如果现起的是黑业——不善业,就意味着堕落到三恶道,如果现起的是白业——善业,就意味着人天的善报。那到底我们会现起什么业、感什么果呢?这就取决于业果的原理。
业感果的原理是依照 “ 重、近、串习、先 ” 这样的规律进行。

首先是重业,重业就是你造了特别重的善、恶业,这个业大到了能够把其它的影响因素都压下去了,这个叫重业。那么感果的时候它就会先感果,这就是第一个原理。
第二个就是近业。如果在一生当中没有特别重的业,比如就像阿阇世王那样,犯了一个特别重的业。那就会是最近的业先感果。就是说在最接近临终的时候,这个时候造下的业是近业。如果一个普通人,也没有做特别不好的事儿,好像也没有做特别好的事儿,怎么感果,那就看在最后做了什么事儿,特别是临终那一念,所以说净土往生中特别提倡助念。就是这样的道理。
助念,就是在一个人临终的时候,就像刚才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同行善友提醒他念佛,这个就是近业。也就是说他在最后关头,他想到了要念佛,要求生净土,念佛了之后他就舍报了,就是以他最后业,决定他往生的方向。这是第二近业感果。

第三是串习业感果,就像摩诃男这个例子,我们平时一直在做这样的业,在临终的时候更容易继续现起平时所做的事情,所以它就更容易感果。
同样拿念佛来举例:假如一个修行人自己平时就一直在念佛,临终的时候更容易现起念佛。再比如,有的同学分享过这样的经验,有一段时间他把持诵《大悲咒》作为自己的定课。有一天在做噩梦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大悲咒》的前几句,然后自然而然就开始念,等到念完最后一句的时候就醒了过来。这就是串习业的效果。
最后一个是先造的业感果。假如一个人既没有造重大的业,临终也没有造什么业,同时也没有很明显的串习业。比如说普通人也没有念佛,也没有其它特别的串习。那这个时候就是最先造的业更容易感果。因为最先造的业它时间长了,它比其它业更容易成熟。
这就是“重、近、串习、先”。

下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内容。
第一就是从世间的角度,来分析在世间造业所感的果。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他到底会往上生、还是往下堕落、还是再转成人道,首先要看他这一生有没有造特别重的善业、或者是恶业。假如说都没有,我们再看他生命的最后关头有没有造一个善业或恶业。如果还没有,再看第三个:他这一辈子经常是帮助人,还是伤害人,就看他的串习业,他有没有经常做一些什么事情(身业、口业),他这种人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意业),串习的力量是不是特别强。如果还没有的话,那再看他最早造过什么样的业——当然这其实是我们不容易把握的,因为这个“先”和“早”,谁知道要早到啥时候?没准不是这一辈子的事儿——我们现在控制不了。所以我们现在能控制的就是重、近、串习这三部分。这是从世间的一个人临终感果的角度。
如果回到求生净土,他的感果目标是什么?他的目标就是要往生净土。那他首先要造重业,重业的第一个要素就是选择你的对境,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看重业:
第一就是你的对境特别强,比如说:我今天去帮助一个人或者帮助一只小动物,帮人与帮助小动物,这个对境是不一样的。而帮助一个普通人,和帮助一位证得圣果的圣人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在帮助佛,或者帮助整个僧团,帮助整个佛法住世这样的大的事情,那这个对境就特别大。这种情况下就特别容易造下重业,当然重业可以是善的重业,也可以是不善的重业。

第二就是意乐,内心对正在做的事情的好乐程度,发心的大小。同样的行为,意乐不一样,那么业的重、轻就不一样。为什么要学习佛法,为什么要去串习义理闻思,就是增加我们的信心和愿心。刚才大家提到了信、愿、行,其实信、愿、行它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
如果对三宝的信心特别强,对净土的信心特别强,我们的信心和愿心就会特别强,那么他的意乐,内心的动机就会特别强,这个时候我们去念佛、我们去供养、我们去做义工等等,它都会造下一个很强的业,这是意乐。
第三是加行。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做这就是加行。我们在世间的业果原理也是这样的,你做任何一个事情,乃至于去判断一个事是否犯戒。比如说,假设受了五戒,走在路上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这个不犯杀戒。因为我有没有杀它的意乐,所以是不犯杀戒的。但是如果说看到它了,心里就是不爽,狠狠地踩死了它,这个一方面意乐很强,你内心里面的嗔心特别大,特别想要把它杀死;另一方面,加行也很强,因为你狠狠地踩了一脚,这个就属于加行。你狠狠的踩一脚与你正常走路是不一样的。如果再用杀虫剂狠狠地去喷它,整窝都死掉,这个就更不一样了,所以这就是意乐和加行,这样的恶业就会非常的重。

所以每一项都可以分开来说。一个对境很重要,我们的意乐很重要,还有我们的加行也很重要。

讲座:法驰法师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悟苇   排版 | 明明    图片 | 赵德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