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在生活中实践八正道(上):正见与三种正思惟

在生活中实践八正道(上):正见与三种正思惟

发布日期: 2023-07-24 浏览量: 2,687 次浏览

每放下一个烦恼,我们就能体验到一分自由。

当代学佛者常见的问题,是对佛法的认知、实践比较零碎,没有那么全面,也没有那么系统。往往在某一个方面比较精进,但是在其他地方就失去了关注。这样的话,对佛法的认识和实践缺少系统性,受益没那么大,进步没那么多,就会动摇信心、产生困惑,有的人甚至会退心。

一 · 正见

生命改造的系统工程

今天晚上的话题我将围绕着学修实践来进行,大家边听边放松,调整自己身心的状态。当我们安住在禅堂的时候,首先观一下此刻的身心是怎样的?如果感觉到自己的身心还是有很多不适的话,我们也可以轻轻地观一下那些紧绷不适感,那些不平静、不放松的部分。带着柔和的慈悲心、带着接纳的态度,带着觉察,给自己时间和空间来安住。

如果感受到紧张或压抑,也可以做一个微笑的练习。轻轻地嘴角上扬,眉心展开来,让我们的面部表情变得轻松,在我们的嘴角、眉梢,在我们心口的部位,在我们身心最紧张的那些部分,轻轻地带入微笑的意念,帮助自己进入一种比较从容祥和的状态。不管是在听讲座还是在禅修的过程中,用一种好的状态来契入都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晚上我想谈的还是关于学修架构的问题。因为我们学习佛法,它是一个生命改造的系统工程。既然是一个生命改造的系统工程,那么它必然是非常立体的、完整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覆盖到我们的座上修、座下修,整个生活、整个人际关系,甚至穿衣吃饭、语默动静,所有的起心动念,所有的部分都要把佛法渗透进去,带入进去。

当代学佛者常见的问题,是对佛法的认知、实践比较零碎,没有那么全面,也没有那么系统。往往在某一个方面比较精进,但是在其他地方就失去了关注。这样的话,对佛法的认识和实践缺少系统性,受益没那么大,进步没那么多,就会动摇信心、产生困惑,有的人甚至会退心。究其原因是什么呢?实际上跟我们的佛学思想、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有关。

佛法的实践过程中,有很多体系完整的架构。一般来说最经典的有“八正道”、“六般若蜜”等,都属于实践层面的系统架构。学佛的过程中,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把它运用起来。这样,我们会进步得更快一些,收获也会更大,学佛之路也会更健康。

今天我想先从八正道方面作一些分享。八正道对于很多法师居士来说是很熟悉的,因为它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今天更主要的还是想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一看,当我们学习了八正道之后,有没有深刻地实践出来,有没有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八正道的前提就是正见,出世间的正见以四谛、无我为主体,世间的正见以业感、缘起作为重心。当然正见包含了方方面面,我们的生命观,佛陀观等等都跟见地有关。

前段时间有个人打电话谈到他的困扰,讲“现在感觉到好像有点退心了,对佛教的信仰好像越学越修越迷茫,慢慢就退失了”。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感觉‘三世轮回’摸不着也看不见,学正念打坐,好像就是让我们变得平静,一天到晚追求这个平静也没什么意思,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平静吗?”

我就跟他讲,这是你对佛法的认知本身就出了很大的问题,不正确的见地带来了困扰。佛法修行的成果——所说的“平静”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平静。有的人以为平静就是没有喜怒哀乐,心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起,“我不想把自己修成这样的状态”。所以,他就是用自己的观念来理解佛教的解脱和涅槃,所谓的“平静”。

实际上佛法所说的“平静”,我更愿意用内心的安宁来解释。那就是二祖见达摩时所说“吾心难安,祈师与安”,是内在的安宁。烦恼的定义就是“心不寂静为相”。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在一切处都做到安心了吗?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做到内在的安宁呢?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即使有的时候看上去好像有吃有穿有住,没什么特别大的逆境,一切都很顺利正常,可是我们仍然常常感受不到心安的感觉,或者说在内心很深的地方仍然没有找到安宁。那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安心,这就说明了佛法还是重要的,我们还是需要佛法的。

修行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烦恼不起,灭去所有烦恼,照破所有无明。那么这时候我们所体验到的心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静”就能涵盖的。这样的安心,佛教里用寂静、清凉、不可思议等等来形容它。

佛教里会说四大海水只有一种味道——咸的味道。佛陀的教法只有一种味道,那就是自由的味道。从自由的感觉这个角度,来形容一个佛弟子经过系统修行之后所得到的心灵体验,它是真正的内心安宁;会体验到一种生命的自由,体验到通透和豁达,所谓“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所以,如果我们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佛法修行的成果本身缺少理解,方向都没有确定下来,我们又如何能到达呢?甚至会越走越迷茫,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所以,我觉得八正道中首先是正见,这个正见并不是我们学到的一点教理,在书本上、在头脑里获得的一种思想理论,而是要真正的把正见转化到我们生命本身里来,把正见活出来,把它融到我们的骨髓里,这样子的话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们在看待自己和他人,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并不一定都能够时时处处把正见提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在书本上学了教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的见地、思维方式仍然都是世间的,不再是佛法的。所以为什么经常感觉到收获不多,进步不大,很多都是跟这些有关系。有的时候是本身就没有具备见地,是错误的知见。有的时候虽然拥有了正见,但是这个正见是书本上的,没有把它纳为自己的。

有的时候我们跟道友相处,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冲突,有时候明明做了好事,好心去帮助别人,结果对方不但不领情,反而恶语相加,或者对我们没有好脸色,我们不但没有得到安慰,还受到批评等等。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就会觉得受伤,心灰意冷,甚至悲愤、黑暗,退心等等。实际上遇到的这些现象,我们会看到,佛陀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佛陀也曾遇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不被人理解,受到诬陷、诽谤,甚至是弟子的背叛和分裂等等。在佛陀的眼里,他看到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他眼中的众生相又是如何的呢?如果我们用佛教的正见去对照的话,佛陀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带着自性见,看到的是张三、李四、王五这样的个体?实际上在佛陀的眼中,他并不把他们视为一个概念性的整体——张三、李四、王五,在佛陀看来,所有的个体都不过是五蕴的显现。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把自己和他人首先用五蕴标明出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纠结都很容易释怀。我们不太会对五蕴生起执著和嗔恨心,为什么?因为五蕴是流动变化的,五蕴是因缘聚合的,没有一个自性的实体。这时候我们才获得一种可能性,就是一种从流动变化的、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人和事的可能性。

就像《入菩萨行论》中的“安忍品”,在讲忍辱般若蜜的时候,介绍了很多种修安忍的方法。但是《道次第略论》里只选了两种最重要的方法。其中一个思维方法就是观来伤害我们的人,“此非有情过,此是烦恼咎”,就是指出所有的伤害不是由那个人的伤害,而是烦恼。这是一种非常究竟的观修安忍般若蜜的方法。它的前提是,把每一个个体首先看成五蕴,在五蕴的前提下我们就看清楚了,伤害我们的发动者是谁?不过是念头和烦恼。而那些烦恼,本身也是无常、无我、无自性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够生起正见。同时也看到轮回是苦,这个时候我们更加容易对“加害者”和“受害者”生起悲心,更有动力好好地去修行,去实践自利利他。因为看到烦恼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过患,因为看到轮回是苦的本质,所有的五取蕴本质就是苦。这个时候我们的正见、念、慧、慈悲都得以有机会生长起来。

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对他人生起了自性见,那我们就会耿耿于怀。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那样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应该”,只有“这就是如此”。这个所谓的“如此”也不是恒常的如此,也只是那个刹那它是这样的。接着它也在流动变化,也是众缘和合的。

所以当我们具备这样的正见,处理很多问题、看待很多事情、解决很多困扰时,一下子变得非常容易。佛法的视角非常有智慧,而且它说的确实是实相。曾经刺痛过我们的某个人、某句话,早已不在。所谓的“那个人”的心念也早已经变化了,可是我们却久久地被那样的对象伤害着,无法释怀。有时候跳出来看,不也是挺无辜的嘛,也很不合理。我们受苦的对境早已经灭去,我们却一直在承受着苦。所以说,用智慧照破,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对受苦的心灵生起慈悲,对受苦的五蕴众生、整个轮回生起慈悲,它是蛮重要的。

苦谛

在这次疫情中间,我们的禅修论坛中有一位居士贴了个问题出来问大家。因为一直教慈心禅,他修慈心修得很精进。可是他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问题,在网上看到疫情期间,抗疫人员大白打死了一只宠物狗。看到这个新闻时,他发现自己非常愤怒,有一刹那甚至想把大白干掉了。这种心让他自己非常的震惊。“我是学佛人,修慈心那么久,为什么我的嗔心那么大,而且挥之不去?”他知道自己肯定出问题了,但是很难从中释放出来。

后来我就在群里跟他讲,为什么我们的悲愤挥之不去,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嗔心出来?因为我们没有把整个事件标记为“苦谛”,如果我们能够标记为苦谛,会看到被杀的狗、杀狗的大白、包括看到这个消息的自己都在苦中,每个众生都在苦中。如果能把它们标记为苦谛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像一行禅师看到海盗杀死了偷渡的难民,他产生的念头是:如果我出生在那个渔村,也是在那个渔村里长大的话,可能今天的我就是海盗中的一员。这个时候他产生的心念不是对强盗恨之入骨,而是对这样一个因缘和合轮回世间的悲悯。所以他就成立了一个慈善功德会在当地推广,让渔民的孩子受到教育,推动他们得到谋生的正当职业。

在这些案例里,我们会看到佛法正见的力量。后来这位居士在群里回复了一段话,好多人给他点赞。他说,“刚刚做了这个思维的时候,我的眼泪流了出来。现在我向受苦的自己发送慈悲,我向死去的小狗发送慈悲,我向一直在抗疫中焦虑的大白发送慈悲,我向这个世界所有在苦难中的人、所有在努力生存的人发送慈悲”。这段话发出来的时候是很感人的,大家纷纷为他点赞。

从这样的一个案例里看得出:做一个佛弟子,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见地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能够把正见活出来。活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心门就会打开。打开的时候,真正能看到自己的慈悲心生起来,不愿意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众生受到痛苦。当我们在遭遇痛苦的时候,我们不希望世界上任何一个众生遭受痛苦。当我们修学佛法的时候,我们希望佛法能够让每个人接触到。让这个世界不再有苦难,让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能够相通,能够产生出慈悲喜舍,能够产生出理解。当这样来修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只要轮回还在,可能逆境、苦难也会一直在。好在所有的逆境,所有的苦难,它也不是有自性的逆境、有自性的苦难。它的本质就是无常无我,依众缘而起。所以在这个流动变迁的世界中,我们才有了修行的可能和修行的必要。

所以一个真正的行者实际上就是行去,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勇猛地前进就好,这个过程中,心就会无限开阔。有了正见,有了安忍般若蜜的力量,没有人能伤害到我们。其实伤害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认知。我们会拥有信心、众善奉行的意义感和无限的动力。最终也能够把种种不善的缘起转化为增上的因缘,我们可以从当下开始,转化、建设、疗愈、进步。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我们周围的每一位道友,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也都跟我们一样。虽然说大家都不完美,但都是走在这样一条追求觉悟、追求法的道路上,这条道路并不容易,走起来也是相当的微细,道路也是漫长的。但是,只要有了佛法,具备了正见、正思惟,我们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通透,在法里面获得力量,获得信念。这时候,每突破一次自己,我们的世界就更开阔一分。每放下一个烦恼,我们就能体验到一分自由。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四大海水只有一种味道,它就是咸的味道;佛陀的教法只有一种味道,它就是自由的味道。我们最终会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就像雄鹰展翅飞翔于天空,那是无边的开阔,非常的通透。没有什么能够挂碍的东西,一切都是缘起如幻的显现。在这样的一个缘起如幻显现的当下,我们把法活出来。

因此,佛法的架构还是非常的重要。当然,只有正见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和正定。我们这样去运用系统工程来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地把智慧、慈悲和正念活出来。它不光是利益自己,也可以减少伤害他人。不仅能成就自我,也能够净化世间。所以说它是“大事因缘”,是非常殊胜的事情。

有时候佛法也不是那么容易遇到,如果我们没有佛法的正见,没有修行的架构,很可能就会在轮回里被种种执著、种种无明、种种烦恼一再伤害。有时候我们觉得在这里不开心,想换一个地方;有时候我们觉得这里的人不好,想找一个人好的地方。可是,如果我们还有执著的话,还没有究竟的正见的话,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净土,在这个娑婆世界里,我们自身也不完美,即使没有外在的人来伤害我们,内心的烦恼也会跳出来不断地骚扰我们,让我们得不到那种安心,“吾心难安”。所以安心之道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位共勉。

我们相聚在西园寺这样的道场,能够有佛学研究所可以研读教理,去深入地学习教法,也是很殊胜很难得的。所以我们一起珍惜这样的因缘,去花功夫认真地学习、思维、实践。在学习教理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抱着一种“拿来主义”,实用为先的态度。首先思考,它能给我什么启发,它能在生活中、生命里给我带来哪些帮助和滋养,如何用佛法让我的心灵更安宁,生命更自由。从这些角度来看佛法,从闻思修的三个方面来实践,相信我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我们将不会虚度在一起共修共学的时光。

【二· 正思惟】
如其所是,接纳缘起

(以下为第二次讲座)

我们坐在这里,调整一下自己的坐姿,观察一下我们此刻的身心状态。不管是在听禅修开示,还是在自己用功打坐的过程中,实际上一个好的架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我们要想能够生活得安乐,我们可能首先就要一栋遮风挡雨、地板比较光滑平整的房子。然后我们在这个房子里面,就会比较安乐。我们禅修,包括在生活中学习、做事情,都要有一个架构,要运用正念正知来观照自己的这个身心。如果我们感觉到有紧绷的地方,包括身心的所有不舒适、不端正,都可以很好的来调整它。只有当我们身心变得端正、稳定、放松和舒适,我们才能够全力以赴,非常安乐地用功,来学习,来生活。所有的部分其实都是一样的。

此刻我们可以检查一下我们的面部表情……微微地舒展开我们的额头和眉毛……眼睛垂帘,放松……面颊放松,展现微笑……这种微笑不一定真的是笑出来的那种感觉,可以带一点点那种微笑的味道。当这样来调整我们的面部表情的时候,我们的心境会觉得更安适,也会慢慢的更容易沉淀下来……嘴角微微有一点点上翘的感觉……面颊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坐得像一尊佛……

用关怀和接纳的态度观察我们的脖颈、肩膀、手臂……我们的胸背部位、腰腹部位……我们的胯部、腿部跟脚部……每一个部位都可以轻轻地觉察一下,释放掉那些不必要的紧张感,允许它们如其所是,一种没有任何负担的、轻松的状态……我们也放下心里的牵挂,放下心情的紧张……轻轻地暗示自己全然地在此刻……过去法已经灭去,未来法还没有生起,我们全然地在此时此刻……

在修行用功的过程中,不给自己添加任何的负担,不要求自己必须要修出什么来的那种感觉,没有渴求,只是如其所是的,非常纯粹地安住于善所缘。或者就是安住在耳门上,此时此刻听到的声音,还有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让自己处在这样一种非常纯粹的状态之下来安住,渐渐放松我们的身心。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能体验到“现法乐住”这样的一种安乐,长时间也可以不产生疲厌,不会焦躁。随着时间,我们的心沉静下来,反而会体验到心的清明,体验到心的觉照。

上一次我们谈到正见,知道正见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见地之外,佛教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非常重视的。我们知道,正思惟可以导向解脱,不正思惟就会增长我们的烦恼。

说到正见和正思惟,很多人就会觉得佛教好像是特别的理性,甚至是过于理性,不够感性。但其实,佛法是不是不重视感性呢?那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佛教里面讲到了种种的善心所和不善心所,谈到贪、嗔、慢、悭、嫉妒,也讨论包括善心所里面的信心、慈悲,所有的这些部分,都是感性的。所以说,在佛教的修行里面,不是过于理性,其实我觉得我们往往是不够理性。我们真正要去提升我们的理性,能够用理性照亮我们的感性,淬炼我们的感性。到了这个程度,我们可能才能真正达到修行境界和人生境界的圆满。如果我们跟着感觉走,掉在情绪里面而不自知,那么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但是如果我们隔绝了我们的感性,不观察、不了解,也不愿意面对,甚至否认它们的存在,那我们也不可能超越这个感性。虽然我们回避它,但是所有的这些东西,烦恼或者各种各样的动荡情绪,它们并不会自动消失,只要引发它们的因缘还在,就会一再地从我们的心里冒出来。所以最终我们只有选择直面所有这些感性的部分,同时运用我们的理性——就是正见和正思惟,去面对它、照亮它,去看清楚它的本质,了解它里边的缘起,让它接受理性的淬炼与转化。

只有当我们这样不断去深化我们的理性的时候,把它渗透到修行、工作、学习的所有环节里,我们的修行才会变得满意,生命品质也才能达到圆满。

如何把理性贯彻到生活中的时时处处呢?如何来鉴别和看待我们的理性,到底是如理的还是非理的?一般来说,在教理上经常会说到三种正思惟:第一是出离思惟;第二是无嗔思惟;第三就是不害思惟。

首先,当我们的见地和思惟方式能够导向不执着,导向出离,那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是一种正思惟。如果我们的思惟方式使我们的执着更深了,更难以放下,那就很显然我们的思维方式很有可能是出问题了。当然具体的问题是什么,那就去观察和诊断,然后去做处理。

第二,我们的思维模式必须是导向无嗔的。就是说去除了敌意,导向开放,导向友善。

第三,我们的思维方式必须是导向于不伤害,就是不伤害他人和自己。

在这样的正思惟的标准之下,很多时候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其实还是很不容易的。有的时候我们想要放下,想要获得出离思惟,但是不容易。有时候我们想要克服我们的嗔心,但是发现嗔心难以对治,甚至于很强烈,很难处理。有时候我们也一再地会冒出那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破坏性的念头和情绪。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来开启三种正思惟,能够去实践它们呢?我觉得可能就是,我们要想修习正思惟,它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理性,要有足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说尊重事实的理性是尤其重要的。

比如说,《入行论》里面的这个偈颂:

若事尚可为,
何故不欢喜;
若事不可为,
忧恼有何用?

有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还能够改变它,或者在过程中我们还有可以去做的东西,那我们不必不欢喜;但是如果一件事情确实无能为力,做不到任何的改变了,那不开心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这个偈颂它是非常理性的。有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也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它的核心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想要的有贪著,而不能够如实,不接受当下现实本来的样子。

一个最简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塞车。当交通阻塞,我们塞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误点,耽误开会、上课、耽误了很多事情,会遭受到很多损失。但是当塞车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他们很快就接受了现实,然后他闭上眼睛打个盹休息一会儿,或者说他就开始打电话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赶快安排。既然已经迟到了,就把后续的弥补的行为安排好。但是却有很多的人在这个时候,就会陷入到情绪里面,他们发怒、焦躁不安,变得很激动。如果塞车的时间继续加长,可能他们的情绪会变得越来越剧烈。等到塞车的过程一结束,那一批已经休息得很充分的人,已经做了很多准备的人,他们就迅速地进入状态,就能把接下来的生活处理好。但是那些沉浸在情绪中的人,他们会久久难以平静,长时间不能够从这个事件中恢复出来。

两种人的差别在哪里?实际上最核心的差别就是接不接受现实,能不能接受事情本来的样子。如果我们不能够如实,觉得它不应该是这样子的,贪著于我们头脑中想象的另外一个样子,那我们就会一直在悲愤和冲突中。

所以出离思惟的一个前提,实际上就是离贪,离贪才能如实,如其所是。就像塞车,塞车是一个意外事件,甚至会是因为有些人的过失造成的,但是塞车它也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接受这个事实,才是一种理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对这个事件做反思,或者做处理,但是反思和处理的前提就是能接受事情发生的现实,我们才可能心平气和地把事情处理到最好。所以如实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

我们看到经典中说到,佛陀他有一次来到一个城市弘法,受到了当地的国王和王妃的打压,七天之内没有人供养他食物。而且还有一群闲散人员跟在佛陀的后面,用十八种侮辱性的语言讽刺、谩骂和讥笑。佛陀的处理方法其实非常简单,他就是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个事情就是如此的,他知道别人的谩骂和攻击只是他们自己心里的烦恼和投射,而不是自己就真的变差了。他对获得别人的崇拜和赞美,也没有贪著。所以他没有任何的悲愤,没有任何的激动,没有任何的焦躁。他只是非常如实地做自己。非常安详地入城,哪怕没有托到食物,也托着空钵非常安详平静地出城。

正是他这样从容安定的状态,才非常完美地诠释了自己的教法。七天之后,终于有一个老太太,她被佛陀的平静所感动,认为他一定是位修行精深的圣者,所以她就奋不顾身打开门,首先做了供养。其他的人看到了之后,纷纷宁愿接受罚金,也要来供养、闻法,追求真理。佛陀的教法在这个国家反而传播得更好。

所以如果我们反思佛陀在这个事件里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谦卑的态度。怎样的谦卑呢?就是在事实面前,如其所是。

当我们不接受事实的时候,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是带着一种贪心和慢心,就好像“主宰神”一样想要掌控,想要操纵,想要控制:“它不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是那样的。”当我们这样来体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其实把自己凌驾在缘起法的现实之上,用一种非常傲慢的态度,像“主宰神”一样,想要用一种自我意志,跟因缘和合所呈现的当下来对抗。这时候我们愤怒、焦虑、激动,但是却身心疲惫,有很多的挫败感,甚至有一种创伤出来。

所以接受现实,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深的理性。但是接受现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够去改造这个现实。实际上佛陀就用他全然如其所是地做自己,把法活出来的方式,反而推动了事态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因缘和合的现象界中做到了完美。

当我们谈到出离思惟的时候,它的一个前提就是如其所是,尊重缘起法。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再修“放下”,就非常的容易。如果我们不尊重现实,不能够做到如其所是,没有一个谦卑的态度,我们会发现我们很难去除执着,很难去放下。因为放不下,我们也无法全然地“提起”。因为我们的精力,我们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我们的“放不下”上面,所以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去建设,去发挥出我们的积极能动性了,我们的能量已经被耗尽了。

所以,出离思惟是意味深长的,它里面有甚深的理性,它也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从这种全然的放下中我们才能够做到最好,获得圆满和完美。

放下不是放弃,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在放下的前提之下,恰恰正好可以众善奉行。在这样的因缘下你是全然开放的,因为我们所有的众善奉行,也是在这个缘起法的框架里面,尊重了缘起。所以佛陀的每一个教法都是契理契机的,非常尊重此时此刻、此地此人。都有谦卑,不傲慢。他从来不把自己置身于一种“上帝”的视角,而是去完美地融入缘起法,非常的殊胜。

【 三种正思惟 】
无嗔思惟
谈到无嗔思惟,我们说“放下敌意,不愤怒”,有时候反观我们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明明不该生气,不要生气,但是我们的嗔心仍然一再地生起来。那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希望自己是慈悲的,觉得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需要慈悲。但是我们会发现面对一些不可爱的人和事,我们的悲心慈心完全生不出来。即使有一点,也是非常不情愿的,或者非常勉强,找不到感觉。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来产生出这种无嗔思惟呢?我觉得除了要去思惟观察众生的可爱面和他们的痛苦之外,可能也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尊重”。

就像我们说出离思惟的前提是尊重事实,那么无嗔思惟的前提可能是对众生、对有情的尊重。没有尊重这个前提,我们想慈悲是很难的,非常难,这样就无法开启我们的内心。因为看到了对方的不可爱,我们的心门对他关闭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打开心门,我们首先就要以尊重为前提,然后再来修慈悲,就变得非常通畅了。

在经典里边,常不轻菩萨的修行之道,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法门。我们看到常不轻菩萨在轮回中修菩萨道的时候,他用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轻视任何人。他见到每一个众生都向对方顶礼,说我不敢轻慢你,因为你未来也会修菩萨道,乃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然后顶礼对方,哪怕对方根本就把他视为一个疯子,哪怕对方对他打骂、扔石块,他也在内心里真正的、非常谦卑的尊重了对方的佛性。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法门。我们发现,当我们这样去尊重别人的时候,我们的慈心就非常容易生起来,我们的无嗔思惟就比较容易打开。

在有些心理治疗技术里面也会运用类似的方式:在一些冲突的过程中,我们对一些人和事无法接受,这个时候当我们试图原谅对方,或者试图表达一种友善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里有一股能量在那里堵着,或者内心里有一种抗拒的感觉。在这个时候理性要说服自己,感觉很难。那么我们就可以做一个观想:在想象的世界里,把对方想象在自己的面前,然后低下头深深地对他鞠一躬,——“我尊重你本来的样子,我尊重你此刻是这样的事实”,向此刻的对方形象说“是的”。

这样的观想练习是非常有力量的。当我们这样做练习,就像常不轻菩萨他顶礼了对方,不对对方产生轻慢,因为他相信对方将来也会成就菩萨道、成佛。当做了这样的观想练习的时候,突然就会有一种油然的放松。我们跟对方一直苦苦对抗的感觉,悲愤的感觉,突然就会释怀。你会发现终于不用再为对方承担什么了,你尊重了对方,允许他如其所是,按照他此刻的因缘成为他此刻的样子。这是一种谦卑的姿态,同时也是对对方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体的尊重。我们就会把自己释放出来,不再是一个上帝视角,而是真正的落到了地上,非常平等、非常如实的看待两个人的缘起法。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做各种理性的处理,再开启我们的慈悲。那么关怀、友善都会变得非常容易。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尊重的前提,想要修慈心,想要原谅,想要放下都很难。因为内心是傲慢的,内心里是把自己凌驾在缘起法之上的。因为我们没有接受这个现实,不允许、不接受对方是他此刻的样子。所以我们就非常难以出离我们的嗔心和负面情绪。而通过谦卑和尊重,我们就开启了无嗔思惟。

不害思惟

不害思惟就是不伤害自己和他人。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在心里一再浮现一些破坏性的思想和念头,甚至是语言和行为。当我们发生了这些的时候,内心里就会产生出纠结和烦恼,不愿意自己是这样的。但是可能我们的伤害会一再发生。我们不愿意伤害任何人,但是我们常常伤害了周围人。那如何来修习不害思惟呢?

实际上不害思惟的前提,就是对苦谛的观察,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就是说我们不愿意承受的东西,同样的我们也不希望对方去接受,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理心。只有对苦谛有所了解,看到人生其实是很苦的,我们有生老病死,有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有这个五取蕴之身,每个人其实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灵痛苦和人生的艰难。那我们推己及人,我们不愿意自己被人讥讽嘲笑,我们可能就会关注到我们对别人的讥讽;当我们不愿意被别人议论,我们就可能就会减少议论别人;当我们不愿意受到伤害,我们就不会去伤害对方。

所以这样的一种对苦谛的觉察,对苦的这种体会,对推己及人的同理心的练习,才能够真正的开启我们的悲心。开启了悲心,我们才能真正的实践不害思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伤害任何人,更愿意去尊重,更愿意去慈悲,更愿意去关怀。

所以佛教里面的三种正思惟实际上是非常有力量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的话,我们的身心世界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要做到并不容易。除了我们对教理的理解,还要有正念、正知,能够觉察到我们的烦恼的陷阱,种种破坏性的行为模式。另外一方面,还要有足够的理性,能够把佛法的理性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感性中,能够去照亮我们的感性,去淬炼我们的感性。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做到完美。

出离思惟

出离思惟的前提,就是要离贪,要有一种尊重事实、如其所是的理性认知。对于这个无嗔思惟,我们也要有一种尊重,看到他人生命的价值,从尊重里开启对他人生命慈悲的态度。对于不害思惟,我们要有一种对苦谛的了知,和推己及人的同理心。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非常深入的去实践我们的出离思惟,让我们能够放下,不再执着,让我们的生命能够变得流动起来,活泼泼的,而不会被过去法、或者心念中执著的概念和影相死死的困住。我们也能够去开展出我们的无嗔思惟,让我们的慈心能够打开来,心胸变得开阔,对世界变得温暖柔和。我们也可以提升我们的不害思惟,减少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杜绝那些破坏性的行为模式和思惟模式。

我们的身心从这里释放出来,就会获得觉悟的、高品质的生命状态。不管是对我们的修行,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我们的人际关系,还是对我们的生命品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实践佛陀的教法,吸收佛法里的正见,去实践佛教的正思惟,不断前进,获得进步!

(未完待续)

原创 | 界文法师   录音整理 | 悟娟 、周亮莉    校对 | 仁熙

排版 | 英子    照片 | 赵德明 道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