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讲堂 | 不要根据外在的表现随便评价一个人
发布日期: 2023-06-12 浏览量: 1,332 次浏览
不要随便地去判断一个人、去评价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只能看到外在的行为或现象,但是我们不了解他的心,不了解他的见地,不了解他内在的、很深的一些层面的动机、智慧或烦恼。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给的判断往往都是自以为是的判断,也很有可能会错得离谱。
所有的义工们、来参加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又到了我们每周皈依共修的时段了。我们这个月皈依共修,在闻法的环节,我给大家选择的是古老的《阿含经》。可能我们很多居士们,都没有怎么接触过《阿含经》,平时更多听的都是《地藏经》《金刚经》《无量寿经》等等。实际上,《阿含经》传入中国也是非常早的,但是研读的人没有那么多,因为它的语言是早期的翻译,会比较晦涩一些,读起来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不像后来鸠摩罗什大师,他翻译出来的经典,文辞非常优美,意境非常广大。但是早期的《阿含经》,它记录了古印度那个时候佛陀在人间教化的现场。我觉得,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一起回到佛陀人间教化的场景中,去那个时代里感受一下,也是很好的体验。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领略古老的佛教三藏经典,我们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也是很难得的。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经典是《杂阿含经》中第九百九十经。讲座题目叫《如何看待别人的修行》。因为这可能是我们每个学佛人,甚至包括非学佛人,都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忍不住想要判断一下谁修得好,谁修得不好,谁的功德大,谁的功德不行,谁能够生到殊胜的地方,谁生不到殊胜的地方……会有各种各样的分别和困惑。
第九百九十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居住。阿难尊者早晨拿着钵进入舍卫大城,开始去乞食。他来到了一位鹿住优婆夷的家。鹿住优婆夷是一位女居士,他们家庭有浓厚的宗教信仰,全家人都有修行。但是这位女居士,她也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佛弟子。有很好的好乐心,但是问题和困惑也很多。
鹿住优婆夷远远地看到阿难尊者过来乞食了,她是很开心的,因为阿难尊者是佛陀的侍者,而且多闻第一,很庄严,又很慈悲。一看到阿难尊者来乞食了,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呀!所以,“疾敷床座,白言:‘尊者阿难令坐’ ”。赶快铺了一个座位,把座位摆好,然后邀请阿难尊者到她家里坐一下。阿难尊者入座了以后,“鹿住优婆夷稽首礼阿难足,退住一面”,她还是很有礼节的。首先,她会顶礼。顶礼完了以后,倒退到旁边来,双手合十,就问了尊者阿难一个问题:“云何言世尊知法?”
我们刚才看到,鹿住优婆夷,礼貌方面看来是很恭敬的——准备床座,顶礼,然后退至旁边。可是,她的问题却很犀利。“云何言世尊知法?”就是凭什么说佛陀知道一切法?第一句话就很不客气。为什么她这样质疑呢?
她说,我的父亲“富兰那先修梵行,离欲清淨,不著香花,远诸凡鄙”。她有一个疑问,因为她的父亲跟她的叔叔梨师达多两个人,一前一后都去世了。去世之后,佛陀给他们做了授记,说这两个人都生在了兜率天,他们都证到了第二果(人天往返一次)。
但是佛陀这样说了之后,却引起了鹿住优婆夷的困惑,她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呢?她说:我的父亲富兰那先,他是修清净梵行的。早年他曾娶妻生子,但是修行之后,就远离了家庭,“离欲清净,不着香花,远诸凡鄙”,断除了一切世间的五欲享受,也不穿着打扮,远离了一切杂务,一心清修。
可是我的叔叔梨师达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她的叔叔过的是一种在家生活,可能有家庭、有工作,过世间的生活。不过呢,“然其知足”,他能够知足。就是说这个叔叔他虽然在过世俗生活,但是他能够安住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所谓知足,就是说有妻子,但是不会再另外去找婚外情;有正当的收入,但是他不会再做罪恶的行业去增加一些不正当的收入。这是他的叔叔梨师达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
可是,两个人去世之后,佛陀却授记他们生到了同一趣、同一受生,说他们俩证的是同一个果位,生的是同一个兜率天。所以鹿住优婆夷就很困惑了。她说,我父亲这样一个清修者,远离世俗生活;而我的叔叔,他过的是家庭生活。为什么修梵行与不修梵行,佛陀却说他们证到了同一个果位,生到了同一处天界呢?
这时候,阿难就回答说:“姊妹, 汝今且停。汝不能知众生世间根之差别”。就是说,这个问题你不要再问,也不要再想了。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世间众生的根性差别。“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只有佛才能知道众生根器的好坏。这样说了之后阿难就“从坐起去”,告辞回去了。
可是回去之后,阿难自己其实也没有解开这个疑问。于是,他就来到了佛陀住的地方,把今天发生的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世尊。那么阿难,也向佛陀提出了这个疑问:明明富兰那先与梨师达多,他们兄弟俩一个人修梵行、一个人没有修梵行,为什么佛陀却授记他们两人证到同一个果位、生到同一处天界呢?
我们看佛陀是怎么来回答阿难尊者的疑问的。
“佛告阿难:彼鹿住优婆夷云何能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阿难!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首先,佛陀也是这样说的。鹿住优婆夷为什么产生了困惑?那是因为她问的这个问题超出了她的能力所知的范围,所以她就没有办法理解,产生了困扰。为什么呢?
因为要知道众生世间根的优劣,只有佛陀才有这个能力,乃至于阿罗汉都做不到。我们知道,佛陀有十种能力,是其他的众生所不具备的。其中一个能力,就是能够知道众生的根性。说鹿住优婆夷不了解众生的根性,这个我们能接受。但是我们可能还会有疑问:为什么兄弟俩一个修梵行一个不修梵行,他们证得的果位是一样的?那佛陀怎么来解释呢?
佛陀接下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是先反问阿难:如果有两个人,都犯了戒。犯戒了之后,他们又都重新改过了。这两个人,一个人的情况是“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就是他不了解心解脱、慧解脱;另外一个人,他也是犯戒了,但是他对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他也是开始有所违犯,后来不再造作犯戒的事情。
两个人都是先有过错,后来变得清净。那么,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他们应该生到同一个地方,受到同一种果报,这个思想是对还是不对呢?佛陀反问阿难。当然,阿难他很难回答。这个时候,佛陀就说:“彼如是筹量者,得长夜非义饶益苦。”
那就是说两个人,虽然在现象上看,都是以前有违犯的行为,后来两个人都改正了,但一个是了解心解脱和慧解脱的人,一个是不了解心解脱和慧解脱的人,他们两个人在表面现象上看好像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实际上,佛陀这样来问,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对法有充分的了解,一个人对法没有了解,那么这样的两个人,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会生到同一趣、同一处,证到同一个果位,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佛陀说:
“彼犯戒者,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此人是退,非胜进,我说彼人为退分,阿难!有犯戒,彼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于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是人胜进不退,我说彼人为胜进分。”
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不要看表面的现象。比如说,一个人曾经杀生,但是后来他不杀生了,不杀生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有很多种。可能因为害怕,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害怕受到别人的讥嫌。也可能是因为贪欲。比如有人告诉他:如果你能够不杀生,你就能发大财,你的彩票就能中奖,于是他就不杀生了。这是为了得到一些利益。
还有的人,可能因为嗔恨心的原因不杀生了。可能他跟别人在比较,跟别人有所竞争,因为对方不杀生,他为了胜过对方,为了显示比对方更优越,那么他也不杀生了。或者因为种种邪见,因为一些错误的思想,导致他也不愿意杀生。那么这样的不杀生,在佛陀看来,有没有真正地开发自己的智慧呢?有没有真正地消除自己的烦恼呢?其实没有。
但是另外一个人,他也是过去杀生,现在不杀生了,他了解什么是烦恼,了解烦恼的生起,了解烦恼的灭去,拥有智慧,能够看到世间的真相,业果的真相,轮回的真相,生命的真相,我们跟众生之间关系的真相。因为这个原因,他过去杀生,现在不杀生了。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实际上他有没有进步?他的心灵有没有提升?肯定是进步的,因为他有了智慧。
所以佛陀说,第一种人是“退分”,而不是“胜进”,他可能并没有进步,甚至是在退步,因为生起了更多的烦恼和邪见。第二种人,他才是真正的进步。所以,这两个人,虽然都是以前杀生,现在不杀生,可是他们俩是有本质差别的:一个人在进步,一个人在退步。“自非如来,此二有间,谁能悉知?”所以,这两个人的差别,如果不是佛陀的话,谁能看清楚他们的本质呢?
“是故,阿难!莫筹量人人而取人,善筹量人人而病人,筹量人人自招其患。唯有如来能知人耳。”佛陀就给了他一个结论:阿难,不要随便去筹量别人,不要用你的凡夫心去判断、猜测别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了解众生的根性,不了解众生的心行。我们的推理和判断很可能都是片面的,导致我们产生烦恼,产生错误的结论。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佛陀的一个观点:不要随便地去判断一个人、去评价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只能看到外在的行为或现象,但是我们不了解他的心,不了解他的见地,不了解他内在的、很深的一些层面的动机、智慧或烦恼。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给的判断往往都是自以为是的判断,也很有可能会错得离谱。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有一次带着学生游学,有一天中午,他的一个学生在煮饭,饭煮好的时候,孔子就过去看一下,结果无意中发现他的这个学生把锅盖打开,抓了一把饭,塞到嘴巴里吃了。因为孔子是很重视礼仪的,他觉得这个行为不对,你怎么能偷吃呢?
但是他这个人又很委婉,没有直接批评这个弟子。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当饭做好端上来的时候,他就说:大家先不要吃饭了,我们先拿食物做个祭祀。弟子们听了之后,“偷吃”的那个弟子马上就站出来了,向他的老师说:老师,这个饭不能祭祀了。孔子就故意问他为什么?
然后弟子就说,因为自己已经吃了一口。这个时候,孔子就说:那你为什么要吃一口呢?在他的想象里,以为这个弟子肯定是因为贪吃,不尊重师长,没有礼节。但是弟子是这样回答的:饭好了,我在开锅看的时候,从梁上掉下来一团灰,正好掉在米饭上。我怕污染的米饭,不能够给老师吃,所以就把中间沾上灰的饭吃掉了。
他说:但是这盆饭,因为已经被我吃了一口,那就不适合拿去做祭祀了。到这个时候,孔子才知道,原来他也错怪了这个弟子。后来,他就非常地感慨:即使是我们亲眼所见,有的时候,事实也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佛陀也是这样认为的。凡事不能只从现象上来判断。如果我们只看外在的现象,但是却不了解内在的心行,我们很多的判断都是片面的,都是有问题的。我们给出的答案,我们以为公平,可能实际上就很不公平。在这个时候,佛陀的态度,我们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晰了。
所以,同样的一件事情,有智慧与没有智慧,有烦恼与没有烦恼,它们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佛教里边我们更重视的是什么呢?更重视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的心行?其实两个都重要。外在的行为也重要,但是内在的心行更重要。
佛陀告诉阿难:普通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却没有能力洞察、测知众生的心行。如果一个人犯戒,后来不再造作,但他对心解脱、慧解脱,并没有如实通达。而另外一个人,同样犯戒以后改过,但他通达了心解脱和慧解脱。如果认为这两个人是一样的,应生到同一处,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
不光是戒律,包括修行的其他方面,比如:起掉举,起嗔心,起贪心……各种现象,虽然同样是起了烦恼,但是如实了解心解脱和慧解脱的人与不如实了解的人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业力的程度,将来转生的地方,都不相同。所以,人的心、智慧不同,那么他们的业是不相同的。没有智慧的人犯戒与有智慧的人犯戒,他们的差别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听到这里,我们就可能会觉得,是不是佛教认为内在的心是最重要的,外在的行为不重要呢?其实也不是。我们看佛陀接下来怎么说: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如来说法若有二者,无有是处。阿难!若富兰那持戒,梨师达多亦同持戒者,所生之趣,富兰那所不能知……若梨师达多所成就智,富兰那亦成就此智者,梨师达多亦不能知彼富兰那当生何趣……”
佛陀进一步说,从富兰那先与梨师达多的这个例子来讲,富兰那持戒也持得很好,但是如果他开发了智慧的话,那么他转生的地方就会远远超过梨师达多,梨师达多是不能够了解他生到哪里去的。同样,梨师达多他有智慧,但是他戒律修的可能没那么严谨,梨师达多如果能够持戒的话,那么他也会远远超过富兰那先,所以,佛陀在这个时候说“彼富兰那持戒胜,梨师达多智慧胜”。
这兄弟俩,他们的根性是有差别的:一个持戒特别好,另外一个智慧特别锐利。但是他们俩也各有缺点,持戒的这个人智慧不够,智慧够的呢,他的戒行没有那么严谨。因为这个原因,两个人去世之后,他们就恰巧生到了同一个天——兜率天,他们证的是同一个果位——第二果。如果不是佛陀的话,有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判断?这是非常复杂的。
“彼二有间,自非如来,谁能得知?是故,阿难!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唯有如来能知人耳。”
佛就告诉阿难:不要从外在的现象去分别、判断、评价一个人,因为这种评价对我们来说没有好处,只会让我们起烦恼。你以为自己比别人做得好,就会生起傲慢心;你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很可能就会生起自卑,或者生起嗔恨心,嫉妒……这些,其实都会让我们的心灵痛苦。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首先就是要做好我们自己。我们要问的不是别人修得如何,而是问自己修得如何。当我们能够回归到这个地方来用功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我们在修学的时候,会不会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同一个班里、或者我们在做义工的时候可能都会遇到这些问题,我们会忍不住去观察、分别、判断别人,是吧?这个人好像是做得挺好的,那个人做得不好,这个人有缺点,那个人没有缺点……不断看到别人外在的行为,然后生起各种判断。
但是这种评判,往往会带来自他的烦恼,甚至会让我们退失信心。佛陀就告诉我们说“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不要评价别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了解别人内在的心行,不了解他的烦恼与他的智慧。所以,我们的评价很可能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去管别人修得如何,而是要问自己修得如何。
一旦我们把注意力转回来了,瞬间心就会释怀,又会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们看到有一些不如法的事情,或者一些不好的行为,我们应该警惕的是自己最好不要产生这些行为;我们看到别人比我们做得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最好也让我们自己能够提升上来,向他学习。要保持见贤思齐,但是不要轻易评判,因为很可能任何一种评价都是片面的、肤浅的,都是不够的。
就像富兰那与梨师达多一样。富兰那本身持戒清净,但是他可以去学梨师达多的智慧。梨师达多智慧胜,他可以去学富兰那的持戒精神。但是,他们俩没法比。如果富兰那觉得梨师达多持戒不如自己,他就轻视梨师达多。如果梨师达多觉得富兰那教理没有自己通达,没有自己智慧,他就看不起富兰那。这样他们俩就会生起烦恼了,但这种烦恼是完全不必要的。
在这里我们各位会看到,佛陀特别指出修行中对于我们特别重要的几个方面:一是戒清净;一是心清净;一是慧清净。就是从戒、定、慧三个方面去修行、去考量。那什么是“戒清净”?什么是“心清净”、“慧清净”呢?
戒清净的修行内容,主要就是指安住于清静、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心状态。在八正道里,戒清净就是正语、正业、正命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说,我们关于戒的修行的内容有四个层面:
第一:
- 别解脱律仪
这个“别解脱”,不是不要解脱(“别”,有分别、另外之意——编者注),它叫“别别解脱”。就是你受了某一条戒,你就能解脱与这条戒相关的烦恼、罪业,还有痛苦。比如:我们受持了不杀生戒,所有跟杀生相关的烦恼、痛苦和罪业就跟我们无关了,这个叫“别别解脱”。受持了不邪淫,所有跟邪淫相关的烦恼、痛苦和业力都跟我们无关了。所以,每受一条戒,你就解脱了相应的烦恼、痛苦和业力,这个就叫“别解脱律仪”。
别解脱律仪,最主要的就是受持相应的戒条和规定。比如,在家人往往会受持五戒。有的时候,一日一夜之间受持八关斋戒。当我们受持某一条戒律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相应的解脱。但是前提是你要对戒有信心,它是以信来成就的。戒律并不只是戒条。
第二:
- 根律仪
根律仪,就是守护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门。就是我们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做的不做,守护我们的根门,是以正念来成就的。
戒的第三个方面叫:
- 活命遍净
活命遍净是指我们的谋生方式要正当,远离邪命。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杀生业,从事的是邪淫业——色情行业,从事的是欺诈——以诈骗为生,那么这些行业与生活方式本身就会不断地带给我们困扰和污染,甚至会摧毁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了解第三个方面“活命遍净”,谋生方式要正确,它要以精进来成就。
这个时代,我们想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难不难?其实不难。如果你有足够的精进力,有足够的勤劳,不懒惰、不懈怠、不放逸,谋生是没有问题的。工作机会很多,到处都有工作的机会与可能性。但是如果我们有了懈怠,我们不精进,那就不能够成就。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想不正当的途径,怎么来钱更快,怎么来钱更多。很可能,谋生方式就是邪恶的,那就会带来生命的困扰。
我们为什么会进入某一种谋生方式呢?实际上是跟我们的见地和思想有关。为什么我们要财富?要财富的背后,我们可能要的是:安全感、别人对我们的尊重、我们可以给家人更好的保护。可能也想给爸妈买一栋别墅,让他们过得好一点,衣食无忧,实际上是我们对家人的爱,是不是?我们想干很多的事情,实现自我的价值。
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了,比如说:我真正的愿望是能够很好地得到尊严,被人尊重;我真正的愿望是能够照顾好我的家人,照顾好我自己,获得安全感;我真正的愿望是一种自我实现……那么,他的行为模式就会不一样。否则的话,我们很可能就会关注前面的这个东西,反而忽略了背后的本质。
是如果我们只关注财富,那这个问题是很大的。为什么?有的人讲“穷的只剩钱了”,是吧?有的人非常富有,但是内心非常的痛苦,为什么?因为还有好多东西缺失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新闻:一个女孩,才20岁吧,闯到一家金店去,干什么呢?直接拿了一个大锤,就铛铛铛地猛砸首饰店的柜子。砸开之后,强行拿走了几件大概价值几十万的首饰。店员一开始有点被她弄懵了,接着就报案,然后很快就被抓住了。那就是说,我们对财富太渴望了,但是却不了解正当的方式,那很可能就不一定能够获得真正想要的,比如尊严、自利利他的能力,真正想要的“爱这个世界,爱家人”的愿望,包括自我实现。
所以,活命遍净是非常重要的,它以精进而成就。一个人,如果不精进,懒散、懈怠、放逸,那是得不到所想要的一种很好的生活的,特别是正当的生活。所以这个时候,就要以精进来成就第三种。
第四是:
- 资具依止戒
资具依止,它就是要建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你的消费理念要合理和健康,这一点要以智慧来成就。只有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才能够产生出一种健康的消费理念。
前段时间,有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日本一位七十多岁的电影明星,他是一个大富豪,非常有经济能力。但是,染上了一个问题,就是购买欲太旺盛。购买了太多东西,结果把他家的豪宅堵塞到没法走路的程度。后来他的女儿崩溃了,说:“爸爸,我们这么有钱,为什么活得这么痛苦?” 他就幡然醒悟,下定决心,把他整个家给清空了。大概卖了几千双鞋子,多少套衣服,送出去。家庭空间终于开始整理出来。那就是他的消费观出了问题,是不是?实际上是需要智慧的。
所以佛教认为,戒的清净,实际上是一种清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心的状态。戒律,如果你能做好,你的生命是平安的,你的生活方式与身心的状态,它肯定是健康、清净的。它需要有信仰,有信念,它需要正念,需要精进,还需要智慧,才能做到。所以戒清净也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综合方面的素养。
可是有了戒清净就够了吗?还是远远不够的。富兰那先已经很好地做到了戒清净,他过的是梵行的生活。佛陀就说,还要关注的是心清净和慧清净。
什么是心清净呢?《金刚经》说降伏其心。我们这颗心,是心猿意马。它上天入地,带给我们幸福,但是也制造各种问题。比如有的人晚上一直睡不着,是吧?说别想了,好好睡,但是做不到。这颗心就是不断地起烦恼,烦到让我们自己都不想活了都有可能。但是,还是不行。连死都不怕,但是却没有能力来降伏这一颗心,让它不起烦恼。这样我们就了解了,心清净是不是非常重要?就是降伏其心的能力。
那么,怎么来降伏这一颗心呢?就是“八正道”里边的“正念”和“正定”这两支。所谓的“正念”,就是如实地活在当下,保持觉照,要对身心的状态保持觉知。比如:起贪欲,知道起贪欲。起嗔恨,知道起嗔恨。知道此身,知道此心。有了这样的觉照,我们才可能谈得到自我管理。如果连觉照都没有,你有能力来管理自己的身心吗?肯定没有能力,是不是?
所以,要想了解自己,管理自己的身心,第一步,前提就是觉照这个身心。比如此时此刻,我们坐在戒幢讲堂里听课的时候,你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坐得舒适还是不舒适,僵硬还是放松?然后,你的心是怎样的?心是烦躁的,还是安定的?心是喜悦的,还是抗拒的?心是打开的,还是关闭的?
觉察身、受、心、法:身体,感受,心的状态,还有你看到、感知到的一切法。比如我们大家早上听佛教梵呗,看大家表演《千手观音》舞蹈的时候,其实按理说,我们都应该觉察自己:我们在看,在想,我们体会到了什么,能够意识到梵呗团的义工们表演的是佛教的一些教法,在传达一些美好的理念。你要对法有所觉察。你对自己的身和心有所觉察,这是正念。
除了正念之外,还要有正定。正定的一个特点,就是心安住于善所缘,令心清净,增长定力。这一点,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做的。烦的时候,就拼命念佛,念一会儿之后,好像好多了,终于这个劲儿就过去了。过去,一发起火来没完没了。现在,发起火来三分钟,念一会儿佛。
实在气的不得了,就出去,出去散步,一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了一会儿,好像心又静下来了,心平气和。心静下来之后再想想,也没什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突然发现问题也不大,天也没塌,然后又回来了,又有信心了。这其实就是我们运用了定力,心安住于善所缘,产生出了这种能力来。
一般来说,在修禅定时,贪欲多的人,应该多观修不净观;嗔恨心多的人,就要修慈悲观;愚痴多的人呢,就要多修因缘观;多散乱的人要修数息观,你就可以观呼吸。心特别乱的时候,不断地观呼吸。当你的心平静了,你的呼吸变得更微细,那就观这个微细的呼吸,你的定力就会更进一步地增长。当你的定力更深的时候,你的呼吸细到若有若无、若存若亡,那这个时候,为了观到这个微细的呼吸,心就会进入高度的专注和高度的静定。所以,观呼吸这个法门是降伏我们散乱心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因为你的心越静,你的呼吸就越细,它可以帮助你不断地把心调细。你的心非常动荡的时候,你也可以观。因为这时候,呼吸会有点急促。但是,如果如果能够用接纳和安住的方式观这个急促的呼吸,不一会儿,呼吸就会平缓下来。呼吸变得平缓的时候,你的心也就平静下来了。所以,多散乱的人要修数息观。
最后,多障碍的人要修念佛观。有的人,慈悲心也修不起来,不净观也不会做,因缘也看不清,数息观呢,一观呼吸就头疼,然后浑身也不舒服,心也没有力量。那怎么办?至少你还可以修念佛观。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忆念佛的名号,佛的容颜,佛的功德,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打开心量,超越执著和痛苦,就能把这个身和心静下来。
这个时候,你的智慧灵感往往就能把一些东西看开,更能够看清楚真相。所以,念佛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修习方法。特别是当我们的障碍比较大的时候,烦恼比较多的时候,切记切记,就是要常常忆念三宝,与三宝同在。你就会获得信念,获得力量,获得信心。
这就是心清净的修行内容,就是降伏其心,让这颗心烦恼不起,获得平静和安定。
最后是慧清净的修行内容。光是修禅定还是不够的,我们最终出离轮回、解决烦恼靠的是智慧。智慧包括了“正见”和“正思维”——八正道里面的两支。
什么是正见?正见就是照见真理的世间慧和出世间慧。比如说,从世间来说,你认为任何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因有缘它才产生出来。有因有缘它产生,有因有缘它灭去。这样的一个思想是不是一种智慧?它是一种智慧,这属于正见。这是你获得的一个世间正见。
出世间的智慧,就是苦、集、灭、道的智慧——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苦的原因,苦的灭去,如何到达苦灭之后的涅槃。所以,不管是世间的智慧,还是出世间的智慧,只要符合了真理,那么都是正见。那什么是邪见?大家可以推知,不符合真理的,不符合世出世间规律的,就属于邪见。
那么,什么是正思维呢?正思维,是依正见而起的三种如法的思维,包括出离思维、无嗔思维和不害思维。我们的思维方式很重要,也是跟智慧相关的。有些思维方式导致你生起了执着和烦恼,有些思维方式导致你放下了执着和烦恼,这就跟思维有关。
当我们的思维模式不恰当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烦恼、纠结。所以佛教就让我们运用出离思维,就是利用我们的思维模式,让自己不再执着,导致放下。一方面了解到没有一个实存的、恒常不变的自我和他人,另一方面也要随顺于因缘,接纳我们做不了的部分,做我们能做的部分。即使是佛陀,也有度不了的众生,也有改变不了的业力。当这样想的时候,有很多一直想不通、放不下的部分,就会比较释怀。
无嗔思维,就是要意识到每个众生都在苦中,每个众生都想离苦得乐。另一方面每个众生也都有它的可爱面,或者从究竟的角度来说,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将来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当我们这样来思维的时候,我们就能对他人产生更深的理解,意识到:我自己想要离苦得乐,每个人也都是这样想的。每个人都想得到快乐,每个人都想得到尊重,每个人都想远离苦痛,这就是人性。
那么,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就更愿意去理解和原谅。可能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去救度每一个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在心态上,能够看清楚,不再产生不必要的嗔恨心,产生出理解自己和慈悲他人的动力。在这个时候,就生起了无嗔思维。看到这个世界众生皆苦,每个人其实都不容易。我们也会产生不害思维,不想伤害任何人。
有一次,我在热线里边接到一个电话,他们的家庭产生了一些问题,夫妻俩吵得很厉害,其实是为了一些家庭琐事。两个人闹得要离婚,妻子非常痛苦,每天都在想这个日子到底过还是不过了。后来有一天,他们去参加了一次葬礼,死者是他们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两家人经常来往的,突然遭遇了意外事故死去。活着的妻子跟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她参加这个葬礼回来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感觉:人生太无常了,怎么一个大活人就这样没了呢!突然一下子,她就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想再跟先生较劲了。觉得为了这些琐事,两个人天天磨来磨去,有什么意思啊……突然一下,她就想通了。这个时候,她就产生了一个不害思维,就是不愿意再去伤害彼此了。觉得大家日子过得都不容易,死亡可能随时都来,没必要互相伤害。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至少我还可以出去散散步、见见朋友,或者说去学学佛,做一些修学,把自己的心态调好,照顾好我自己。但是,我也不想再活在伤害中了。
所以在佛教里,认为依正见而生起的三种思惟——出离思维、无嗔思维和不害思维,就是正思维。那些导致你的执着增加,导致你的嗔恨心和伤害他人的心增加了,就属于不正思维。那么,怎么才能开发智慧呢?我们就要修四种方法:
第一,亲近善士——亲近善知识。
第二,听闻正法。
第三,如理思维。
第四,法随法行。
其实后面三句就是闻思修了。三种智慧:闻慧、思慧和修的智慧。但是,你要想产生三种智慧,前提是什么?亲近善知识。不是说我们在网上自己随便看几篇文章、看一些帖子,就能开发出那么多智慧来了。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没有一个适于修学的、正规的修学架构,我们是没有办法开启我们的闻思修三种智慧的。所以说,只有获得戒清净,获得心清净,获得慧清净,我们才能够获得满意的人生。
总结来说,我们不要根据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就随便地去评判别人,因为我们不了解众生的根性。但是,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从戒清净、心清净、慧清净三个方面来不断地提升自己,最终让我们获得圆满的人生,获得生命的自我实现和自在解脱!
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杂阿含经》第九百九十经所讲的法义。
录音听写 | 若一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校对 | 法智法师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