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戒幢讲堂 | 《普贤行愿品》讲记 (1)

戒幢讲堂 | 《普贤行愿品》讲记 (1)

发布日期: 2023-05-29 浏览量: 4,666 次浏览

收录于合集 #普贤行愿品   2个

《普贤行愿品》讲座  第一讲  界文法师

《普贤行愿品》是非常殊胜的,因为能够引导我们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可以说是成佛的通道和路径,值得我们一再的去听闻、去熏习、去思考、去践行。

来参加今天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全体的义工们,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又一起相聚在庄严的戒幢讲堂,开启了新一年的闻法修学之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普贤行愿品》的系列讲座。

对于《普贤行愿品》,在座的很多人应该都是非常熟悉了,甚至可能每天都在把它作为功课念诵。包括出家众的早课里边,每天也都会诵一遍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像我们出家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可以说也念诵了二十多年的“十大愿王”。

它是非常殊胜的,因为能够引导我们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可以说是成佛的通道和路径,值得我们一再的去听闻、去熏习、去思考、去践行,让这十种大愿能够进入到我们的心里,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融化在我们的生命里。这样的话,我们的生命就能够融入普贤菩萨广大、殊胜、光明的功德中,能够无二无别。

在正式展开讲解之前,首先要为大家介绍一些背景知识:《普贤行愿品》是一部怎样的经典?

这部经是唐代般若三藏所翻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册。《普贤行愿品》是一个简称,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当然这个“行愿”的“行”,有的人说是念“行( hènɡ)”,念“普贤行( hènɡ)”也是可以的,表示广大的行持。

这部经典实际上是来自四十卷本的《华严经》。

《华严经》汉传总共有三个版本,一个是六十卷本的《华严经》,一个是八十卷本的《华严经》,还有一个四十卷本。六十卷《华严经》译的比较早,在东晋的时代就传入了国内。到了唐代,实叉难陀在武则天时代译出了八十卷《华严经》(695--699年),是《华严经》的集大成者。而四十卷本《华严经》是专门讲《入法界品》的。《入法界品》主要的内容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用了四十卷的内容,开演得非常详细。

大唐贞元年间,乌荼国(在现在印度的奥里萨地方)国王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弟子,他亲手抄写了四十卷的《华严经》,在贞元十一年(795年)当做珍宝敬献给了德宗皇帝。

德宗皇帝也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弟子,佛经从印度奉献过来之后,他非常重视。第二年的六月,他下诏迎请般若三藏,在长安崇福寺组织了非常浩大的译经团队,花了两年的时间,一直到贞元十四(798年)全部翻译完毕。当时参加译场的有很多中国的高僧大德,德宗皇帝也对这次译经非常重视,据史料记载,他几乎每天都去译场,如果哪一天国家有事情来不了,他还会专门派随从过来请假,可见他是如何的重视。

翻译完成,呈现给皇帝之后,5月份皇帝又下诏迎请当时的清凉澄观国师来造一部注解。因为《华严经》是非常深奥的,德宗皇帝为了让中土的佛弟子们能够真正理解这部经的玄奥,他就迎请了当时的澄观国师来造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澄观法师写了十卷注疏,来注解四十卷《华严》,他又另外专门造了一部疏叫做《行愿品别行疏》一卷,专门注解第四十卷——就是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普贤行愿品》这一品。《普贤行愿品》实际上是四十卷《华严经》的最后一卷,第四十卷,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从这个时候开始,《普贤行愿品》这一卷就单独别行出来,广为大家所持诵研读,依此修行。

《普贤行愿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我们前面讲到,它来自四十卷《华严经》,四十卷《华严经》的内容专门是讲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发了菩提心之后,想要寻求成佛之道,想要寻求真理、探索生命的圆满,他跋山涉水,走遍了各地,参访了种种的善知识。在这部经里边他前后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到了最后就见到了普贤菩萨。

在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里面,普贤菩萨为他讲说佛功德,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赞颂佛的种种不可思议功德。普贤菩萨说了这么多,仍然只是“佛功德海一滴之相”,诸佛如来的功德是说不尽的。

所以本品第四十卷一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诉诸菩萨和善财童子,佛功德是那样的殊胜、圆满、广大,那怎么才能契入呢?普贤菩萨就为善财童子介绍,要想成就佛的无量功德,就要修十种广大的行愿。在这个时候就展开了“十大愿王”。

本经有长行和偈颂两个部分。在长行有十大段,一一解说每一种行愿的内容是什么、怎么来修行。

每一个行愿的特点,都是用华严的法界观,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而且还用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和众生烦恼这四法来比喻,说明了行愿的无尽。因为众生无尽,所以“普贤行愿”也是无尽的。最后说明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以“十大愿王”导引华藏海众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这一部作品的背景和内容。可想而知这部经是很重要的。

清凉澄观国师一生讲了五十多遍《华严经》,历经大唐盛世的数个朝代、多位帝王,他所接引的弟子也是非常之多,他培养出来的弟子,其中以圭峰宗密最为著名。圭峰宗密后来又把澄观法师写的注疏作了“钞解”,更加详细的解说,流传至今。

心本来就是周遍法界的,关键是要把“收音机”打开。现代人是因为太执着于现象界,心不够静,没有开启内心的觉悟,一旦心真正的静下来,那就能够去了解。

我们来看一下,首先解经题。
这部经的全称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那么什么是“大方广”?佛经里所说的“大”,不是大小的大,它超越了大小,它是绝待的一种“大”。
在形容世间万物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会用大小来形容它,但是有一种法是不能用大小来形容的,它就是我们众生的心。因为众生心太深奥、太不可思议。你看一部小小的电脑就能拷进去三藏十二部典籍,无数的网站里有多少个Tb的音像制品、文字材料,海量的信息。可是我们的心比电脑更复杂、更深奥。
“大”是“当体得名,离绝为义”。是讲我们众生心的本质,超越了大小、有无。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有人说非有、非无;有人说非非有、非非无。
但我们的“真心”不是指前六意识(前六识: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前五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个识;第六意识即脑海中的理性意识、感性或无理性的念头、梦、感觉经验形成的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等——编注),而是指心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它超越了所有的大小、有无、非有非无等概念,“离四句、绝百非”,是不可思议的。

“方”是“就相得名,常遍为义”。我们的这颗心是周遍法界的,遍满了十方,所以说它以“常遍”为显现的相状特征。

心是什么?心的本质是周遍法界的,我们的心与整个世界、整个的宇宙是交融的,这是佛教对生命的一种认知。

过去人们对真心没有办法理解,觉得这颗心怎么能周遍法界,不就在我的身体里吗?或者有人说这是灵魂,从旧的躯壳里跳出来钻到新的身体里投胎等等的,这些描述的都是色法的现象,而不是心本身。

实际上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容易让人们理解佛法。举个简单的例子:

北京台、中央台、江苏台等广播电台的信号都在这个大厅里,你在任何一个地方把收音机打开,都能听到电波转出来的声音,就会意识到电波在这个空间里是周遍的,你在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把收音机打开,就能听到声音。而且更神奇的是中央台、北京台、江苏台都在这个空间里,但是大家互相都不会挤占,互不妨碍,也不错乱。你调到中央台,中央台的声音出来;调到江苏台,江苏台就会出来。

所以说,它是相融相摄,但又各有各的因果、各有各的显现,互相不妨碍,不错乱。

我们了解了现代科技的一些现象之后,再去理解佛陀所说的“心”,才能够稍微懂那么一点点。当然众生心比无线电波更深奥。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佛教讲的很多生命现象。

比如说:为什么有“他心通”,为什么有时候亲人与亲人之间有心灵感应;你在上着班,突然你就心烦意乱,忍不住就打电话回家,结果发现家人正在想你,遇到了事情着急想你回来,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在佛法看来这很正常,因为心法本来就是周遍的,关键是要把“收音机”打开。现代人是因为太执着于现象界,心不够静,没有开启内心的觉悟,一旦心真正的静下来,那就能够去了解。

有人说极乐世界,是万亿佛土之外,为什么刹那之间就能生过去,怎么找到的,还不迷路?那是因为你的心本来就周遍,极乐世界也在你的心中,所以一念的相应,刹那之间“屈伸臂顷到莲池”,一点都不难。了解了佛教的生命观,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佛教的修行。

“广”是指“心”的作用,“包博为义”。我们的这一念心能够现起十法界所有的依正(即依报:生命所依存的世界环境;正报:生命自己的身体、健康、寿命、容貌等等——编注)的庄严。

在《佛说十善业道经》里边有这样一段对话。龙王来见佛陀,他就说到大海里的众生种类特别多,大小差别到什么程度:最大的像龙、鲸鱼这些;小的非常微小;美的很漂亮,丑的就特别难看;有的很温柔,有的很凶恶。那么他就问佛陀为什么,这些众生的差异从何而来?那么佛陀就说:“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有种种的心,就产生出了种种的众生相状,我们的这一念心,它也能够创造出十法界。

我们一念的嗔心,就会创造出阿修罗界,斗争、傲慢、嫉妒;一念的欢喜、柔软,就能创造出欲界天、色界天,那些庄严美好、光明清净。一念五戒十善、讲究伦理——一种生而为人所拥有的状态,就会展现出人道的特征来。一念的领悟,我们的“心”就会显现为圣者。凡圣的差别也无非就是“心”的状态。

“大方广”这三个字,就是在讲心的本质、现象和作用。
这一颗“心”,我们众生的“心”与佛的“心”,如果从“大方广”三个特征来讲有没有差别?没有。只不过佛是开悟了,他见到了真理,了解了“心”的本质,我们还不了解自己。
哲学家说:“认识你自己”,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认知是太浅了。过去我们可能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有念头,有思想,所以我能体验到我的存在。可是到了近代,从弗洛伊德开始的近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实际上我们还有潜意识,我们的意识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在潜意识的世界里,没有进入意识部分的心灵活动。只有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才可能去了解到潜意识世界。到了荣格,不光讲潜意识,他还说“集体无意识”,指出还有一个更为博大的看待人类心灵世界的全息视角。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悟苇    校对 | 心心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