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戒幢讲堂 | 唯识宗的修行特色 (下)

戒幢讲堂 | 唯识宗的修行特色 (下)

发布日期: 2023-05-04 浏览量: 2,269 次浏览

不仅在禅修等特殊状态中,即使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所看到、听到的东西,也全部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有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世界只是我们自心变现出来的影像,因为大家有一种共业,所以会觉得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

  • 续前 ——

离言自性,是瑜伽禅修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但不应只在禅修时思维观察它,而应在日常生活中,就思维观察其反面——假说自性的虚伪性。这是颠覆我们日常生活思维的尝试。一般来说,我们是依名言去认识世界,并依名言去生活的。如果有人告诉你,所有的名言其实都是假施设的,都只是我们人为安立的,你就会感到恐惧,感到无所适从。但唯识宗的修行就是让我们去面对这种恐惧和不适,努力去观察贪嗔痴生起的根基,认识到贪爱与嗔恨的对象,都只不过是分别心安立的假名,其中并没有假名所对应的真实自性。任何的好恶美丑,都只不过是我们人为赋予的假相,离开了对名言的执着,我们的烦恼就会消失。
也许这样的修法确实很难,因为一般人即使听到小乘佛教的“我空”说,就会觉得难以接受,更何况去实践大乘佛教的“法空”,人要做到不被名言所转,安住于离言的寂静,体会一切法平等无二的境界,确实需要一个漫长修炼的过程。

《解深密经》的第二个部分是《心意识相品》,其中就讲到了阿赖耶识。可能在《解深密经》中,还没有特别明显地指出来阿赖耶识的修行方法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后来的《瑜伽师地论》中,就会讲到一个名为“总修”的方法。什么叫总修?就是说,所有的修行最后都要归结到阿赖耶识上面。这个说法非常像《阿含•指端经》中所说的一种归纳性修法。但小乘的总修,是观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是苦、一切都是无我、一切都是空。即不论是观五蕴、观十二处……最后都是要观这些法的无常性、苦性、空性、无我性。大乘瑜伽行派用了同样的句子格式,但是最后说观一切法都要摄于阿赖耶识。
唯识宗特别关注众生的“妄心”,也就是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三界心心所,并把阿赖耶识称为一切种子识。阿赖耶识概念的最初提出,可能与瑜伽师的修证有关。比如,当瑜伽师从灭尽定出来之后,会生起这样的想法:“我是怎么出定的?无心定与死亡,与涅槃有什么区别?”可能我们现在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我们没有证得灭尽定。但是你要知道灭尽定就其本身来说,是比一般的无漏定更接近于涅槃的定。一般所说的无漏定,是以涅槃为所缘的(此是经部或上座部的观点),但它本身是有心识活动的。可灭尽定是没有所缘的,也没有心理活动,它比较接近于涅槃的状态。

所以一般说来,灭尽定是最接近于涅槃的定,除了生命尚存之外,心理活动是完全停止的。这个时候,当瑜伽师去观察灭尽定、死亡以及涅槃的差别的时候,他们会思考是什么东西在维持着生命的存续。于是他们会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一个与前六识不一样的“底层心”存在,包括我们投生或者死亡的时候,前六识的活动都停止了,此时应该有一个作为种子载体的东西,才能为将来心理活动的复苏提供基础。总之,早期阿赖耶识的提出,是与禅修密切相关的,但并不一定涉及唯识无境的思想。

在《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中》中,“识之所缘,唯识所现”的思想被明确提出。经中弥勒菩萨问佛:“禅观中的对象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说它仅是心自己变现出来的呢?”佛陀向弥勒菩萨说:“这是禅修者自心变现出来的影像。”比如说我修白骨观,我就想象自身变成了一堆白骨,哪怕你观想得再真实,这些白骨依然只是你自心所变的影像。《般舟三昧经》中也讲,当修习般舟三昧者看到十方佛在面前显现的时候,应观察到这些佛并没有从他方净土来,而只是唯心所现的。
《分别瑜伽品中》中,弥勒菩萨继续问佛:“如果禅观时是这样子的话,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验到的事物是否也是如此?”佛陀跟他说:“那些也是心的影像。”这个回答相对于最开始的问题,显然有了非常大的跳跃。它成为了唯识宗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即不仅在禅修等特殊状态中,即使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所看到、听到的东西,也全部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有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世界只是我们自心变现出来的影像,因为大家有一种共业,所以会觉得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等。
印顺法师曾经讲过瑜伽师为什么会产生“一切唯识”的思想,他说,如果一个瑜伽师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在打坐,比如说一天二十四小时,他有二十个小时在打坐,剩余四个小时用于托钵乞食等事,那么他会形成怎样的世界观呢?由于座下的乞食等事,在他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他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指他禅修中的那个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无非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心,一个是心所显现的影像。当然,我们可以换另一个更简单的比喻,比如说一个人一天睡二十个小时,每天只清醒四个小时,那么他会觉得睡中的世界真实,还是醒来的世界真实呢?《庄子》中曾说,到底是庄子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子,谁在谁的梦当中呢?所以,我们看到,唯识宗特别喜欢用“梦”来譬喻我们经验中的世界。
如果仔细思考唯识无境的理论,我们就会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生起一丝怀疑。唯识宗说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到认识之外的世界。独立于认识之外的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我们认识到的所有东西,都已被我们自己的阿赖耶识加工过。我们的认识依赖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的眼睛决定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如果我现在是一只蜻蜓,我的眼睛是复眼,360度都可以看到的,那肯定跟我们人类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如果我是一只狗,那么狗的鼻子,比人类的要灵敏几十倍。那么,人闻不到的气味,作为狗却可以闻到,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六根,在唯识宗看来,都是阿赖耶识所执持、所变现的。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认识这个世界,必须透过六根的加工。作为人类,因为我们有共业,我们有类似的感官,所以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必然如此的。但如果是另一道的众生,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唯识宗经常说,同样是水,人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甘露、饿鬼看到的是脓血,地狱有情看到的是火焰,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从生下来,就一直在朝我执与法执的方向上努力。唯识宗说每个有情都有一潜在的末那识,这个识它一直在“恒审思量”,去执著第八识为我。你要说禅修的话,第七识可能是禅修功夫最好的,因为它从来不间断,一心一意地执第八识为我。即使我们没觉得自己在刻意执着什么,但其实每分每秒都在维护旧有的名言世界,无始劫来,它就是这样运作的。所以,我们会听到很多开悟的人说,当他觉悟的时候,突然觉得“大地平沉、虚空粉碎”,他觉得整个世界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要看到世界的本质,我们需要破除名言分别,得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产生一种怀疑,认识到它都是一种名言安立。也许我们会觉得,面前的这张桌子不是我名言安立的。我一睁开眼睛,还未安立名言,桌子就已呈现在我面前了,桌子似乎是客观存在的外境,但是要知道,这是我们无始以来的熏习,虽然你现在的眼识,不像意识般能分别,不能安立名言,但是你无量劫来的意识熏习了外在色法的名言,使得此世似乎有某种心外之物在你眼前呈现。
名言对认知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他们画了一圈的点,比如说有十个点围成了一个虚线的圆圈,每一个点都是绿颜色,心理学家让测试者去看,请测试者说出这十个绿点中,有哪个点的绿色跟其他点的不一样。测试者看了一圈觉得都差不多,但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答案,比如这个点的绿色跟其他点的绿色不一样。然后你再看:“对呀!刚才怎么没看出来。”接着,心理学家继续跟你讲,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民族,那个民族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绿色的差异,为什么那个民族对绿色如此敏感?因为在他们使用的语言中,对不同程度的绿色安立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我们一般讲绿色或近似绿色的颜色,可能只是绿色、青色、蓝色三种,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类的。因为在我们的名言中,青色、蓝色、绿色是有差别的,所以会在生活中分别这三种颜色,但也仅仅到这个层次。可是那个民族,他们有十多种与绿色相关的颜色名词,所以对这个民族的人来说,它就能分辨出十多种不同程度的绿色。
我们是通过名言去认识这个世界的,如果没有名言,很多认识就无法产生。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会怎样呈现,也与我们无始以来的名言安立有关。唯识宗经常讲,“由八分别生三种事”:最初的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生起了我们的眼等六根、色等六尘。之所以我们现在一睁眼,就看到了这样的世界,这是无始劫来的自性分别、差别分别等感召的果报。
举例来说,生在色界的天人是没有鼻识与舌识的,这是因为他们在前世证得禅定的时候,已经断除了对饮食的欲望,不再对饮食有好恶等分别心,所以,当他下辈子投生到色界天时,阿赖耶识果报就会切换到没有香、味的世界,因为他没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就不感召对应的境界。
要逆转这个缘起的世界,《瑜伽师地论》提出了四寻思、四如实智的修行方法,以及通过五法、三性契入无分别智的途径。因为时间关系,这次就不细讲了。谢谢大家!

(全文终)

原创 | 净智法师    录音整理 | 慈涵    校对 | 道向  王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