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戒幢讲堂 | 此心安处即吾乡

戒幢讲堂 | 此心安处即吾乡

发布日期: 2023-04-28 浏览量: 946 次浏览

我们从一个地方
换到另外一个地方
从一种生活方式
换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想从外在找到一个安心处
在生灭无常的世间
是找不到的。
我们真正的问题不是外在
而是降伏其心。

各位法师们,来参加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全体义工们,大家早上好!
我们今天来学习《法句经》。它是一部非常古老的经典,是佛陀在日常生活中为弟子们随时随地的开示,弟子们把它收集下来,一代一代地流传。这些偈颂是各自独立的,集结在一起,让我们能够听闻到佛陀关于戒律、禅修、智慧,还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开示。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心品》的一个偈颂:
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
信心若微弱,智慧不增长。
若得无漏心,心无嗔恨念,
超越善与恶,清醒不恐怖。
这个偈颂读起来,感觉好像不复杂,没有那么深奥。不过它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故事,这是关于佛陀座下的一位叫做质多哈达的尊者。
质多哈达尊者是一位非常有特点的尊者。他出家前是舍卫城的一位农夫,家境非常贫穷。他以牧牛为业,每天就靠给东家放牛来谋生,那个时候放牛是很不容易的。有一天他赶着牛群来到森林,当时天降大雨,雷霆霹雳,是个特别暴烈的天气,这些牛就受惊了,突然一个炸雷下来,整个牛群都吓得四散奔逃,一下子牛群就跑散了。那么大的森林,路径又很复杂,每一头牛价值都很高,跑丢了怎么办?
质多哈达跑了东边顾不上西边,奔了西边顾不上东边,怎么都没有办法把牛找回来。跑了好几天,又累、又饿、又渴,到了崩溃的边缘,无意中来到了一座园林。这座园林非常优美、安静。原来这是佛陀与弟子们禅修的精舍,质多哈达来到精舍前面,因为实在是太累了、太饿了,头晕眼花,他就扑通一声坐在地上。
这时候比丘们出来,看到了又黑又瘦的牧牛人躺在门口地上,他们心生怜悯,就拿了清水给他喝,把托钵回来的食物也分了一部分给他,让他吃饱喝足了。质多哈达得到了这些吃的、喝的,又感觉到僧团的师父们也很友善,给他留下了非常愉快的印象。他就想:我天天牧牛,累死了,痛苦不堪。原来做一位出家人不愁穿、不愁吃饭,生活这么好!于是他就很羡慕,他就请求说:我能不能出家?
比丘们回答说:只要愿意发心,佛法的门是敞开的,每个人都可以发心出家。质多哈达就很开心,当下就做了决定:我要出家。比丘们为他履行了剃度的仪式,他就正式成为一位出家人。出家之后他也挺守规矩的,该乞食的时候乞食,该回来的时候就回来,努力地做一位出家人,毕竟这样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复杂。一段时间之后他还长胖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日子久了之后,他又开始心生厌倦,觉得有什么意思呀,每天都是这样子,一大早就要起床,还要排队去托钵乞食,再排队回来,不许我们游玩,想睡个懒觉也不行。这个时候他又很怀念自己以前在家的生活:有的时候不放牛,躺在家里能够睡到中午,也没人问。想出去喝酒就喝酒,想出去玩乐就玩乐。他突然又很怀念在家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他就还俗了。
但是回了家也不能够天天都是吃喝玩乐,他还得去牧牛,还得要去工作,现实生活其实还是蛮艰难的。过了一段时间,他想一想还是出家好,就再次出家。但过不多久,他又再次还俗了。这样来来回回,他一共出家了六次,还俗了六次。他为什么叫“质多哈达”?“质多哈达”的意思就是“心意不坚定”。 “质多哈达”不是他本来的名字,但是因为他一会儿出家,一会儿还俗,大家觉得他的心意太不坚定了,心念漂浮、心智不坚,从此以后就喊他质多哈达了。
他这样的身心状态,我们可想而知他其实是很痛苦、很纠结、非常烦恼的。他的妻子嫁了这样的一位老公,可想而知也是痛苦不堪。放又放不下,拎又拎不起,经常发生争吵。在这期间,妻子也怀孕了,有一天两个人大吵了一番,妻子疲惫地睡着了,质多哈达也非常的沮丧,他就看着妻子苍白的面容,发现她已经开始有几丝白发出来了,身材也有点臃肿,再也不是当年刚刚遇见她的时候那位美丽的少女了。

他突然有一种想法:难道这就是我一直追寻的生活目标吗?他在这时候意识到,昔日年轻美貌的女孩,那样的爱情,那么快地消逝了。从当年互相的喜爱、依恋,到现在的互相指责、互相憎恨和互相伤害……
他过去以为自己失败的是事业,但是现在他突然感觉到自己失败得更多:在无常生灭变化的世间,自己一直在追找、一直在努力。过去觉得自己是命运不济,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而现在他突然明白,原来是自己努力的方向不对。
因为过去出家了那么多次,多少听闻过一些佛法,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佛陀所说的“无常”、“苦谛”其实都是真理。他意识到,其实自己真正的问题不是命运的问题,而是没有能力自利利他的问题。
想到无常、变化,他发现,不只是我一个人遇到无常,而是每个人都遇到无常。比我事业成功的人、比我命运好的人,同样在经受着无常的摧残和考验。不管是身体、情感、家庭,还是自己的生命,无常并不会对有些人宽容、对有些人不宽容。只不过在这样无常生灭、痛苦变化的世间,有些人有能力安住身心,而有的人没有能力安住;有的人不光有能力安住自己的身心,还能够利益别人;有的人不光是自己不能安住,而且还给别人带来痛苦、烦恼,带来灾难性的伤害。
质多哈达突然明白了:原来自己整个生命的方向、所追求的重点偏差了。过去他以为自己一直在追寻,也在享受着生活,但是现在才明白,这其实不过是在被动地经受着无常的摧残。被动地,一天天衰老下来,越来越无力,越来越失落。想到这些,他终于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坚定。

他把已经放了好几个月、布满灰尘的袈裟重新拾起来,走向了僧团,跪在精舍前要求再次出家……
比丘们说,你都已经还俗六次了,你又来了!大家都不愿意接受他。但是这一次他表现的异常坚定。大家拗不过他,再次给他剃度。很奇怪,这一次剃度了之后,质多哈达过了很久也都没有再还俗。所有的人都很奇怪,有的人就问他,你怎么不还俗了?
他说:我以前出家,其实并没有明白自己的方向,也没有真正地放下执着。我其实还是在为世俗而活,没有为法而活,因此老是定不下来心。他说现在我不一样了,我已经真正明白该怎样活,已经放下了世间的束缚,不再执着。
佛陀听到了质多哈达与其他比丘们的对话,佛陀就微笑了。他告诉其他比丘们说:是的。质多哈达从前心念漂浮,不够坚定,那是因为他其实并不了解法,没有真正知道自己的方向。所以,在尘世间痛苦了,就想出家;出家烦了又想还俗。从一个地方换到另外一个地方,从一种生活方式换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他没有真正知道,我们真正的问题不是外在,而是降伏其心。而现在他已经真正地成为一位放下了所有执着,获得正法的阿罗汉了。

佛陀说,一个人的信心如果漂浮不定,被烦恼所惑乱的话,他就不能够在修行上取得进展。这个时候,佛陀就说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两个偈颂:

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
信心若微弱,智慧不增长。
若得无漏心,心无嗔恨念,
超越善与恶,清醒不恐怖

真正的佛法其实是心法。心念之所以漂浮动荡,之所以彷徨,是因为没有方向。不了解正法能够给予我们自利利他的能力,我们就无法产生真正的皈依心和信心。为什么你说世间也有很多快乐?因为没有意识到外在的无常生灭。
我们说四圣谛——苦、集、灭、道。在佛教的解释里,苦谛不仅仅是痛苦,还有“逼迫”的意思。我们被什么所逼迫?为无常所逼迫,很多的东西我们不能一直拥有;无我,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受到缘起法则的规定和限制;为生老病死所逼迫,一再轮回;所以这就叫做苦谛。在这样的一个生灭变化、无常无我的世间,如果你想从外在找到一个安心处,是找不到的。
真正的方向在哪里?真正的方向要在内在找。当我们的心里获得了正法,不管你出家、还是在家,都是可以安心的。所以佛陀也有很多在家的弟子成为圣者,修得充满法喜,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大自在。很多出家弟子也修得很好。
菩萨道更是如此,在家可以行菩萨道,出家也可以行菩萨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心。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心,我们就可以修行;就可以开发智慧;就可以去产生慈爱;就可以去自利利他。这些与身份无关,与我们在哪个地方,与什么人相处都无关。找到了这个根本,我们才能够获得信心。
如果只是执着于外在的形式,不管是出家或是在家,仍然是迷茫的。这就是佛陀所讲的信心不坚定、智慧不增长,无法开发出我们真正的智慧来。那是因为用功的方向不对。
我们能够经常地去认知内心的无明和烦恼,获得真实的智慧之后,就不会再用嗔心来处理外缘。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缘,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挑战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怒。
佛教是非常理性的宗教,它为什么能做到理性?因为它是缘起论。佛教认为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因有缘诸法生,有因有缘诸法灭”,问题的产生来自于因缘,也可以借助改变因缘来解决问题。

一位真正的圣者不会用嗔心来对待外境,他只会运用智慧来对待外境。也不再用善恶的标签来评判他人,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奇怪,觉得佛教不是强调道德吗?我们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做好人不要做坏人?

但实际上,佛法并不赞同随意给人贴标签——“这是好人,那是坏人”。因为在佛法看来,善恶都是缘起的产物,有因有缘生起了烦恼、有因有缘生起了善法。在佛教的认识里边,所有的凡夫都是带着烦恼在追寻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无非都是希望离苦得乐、希望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有的人走对了方向,有的人走错了方向。有的人在进步,有的人就沉沦了。

在佛法里边,不会用标签轻易地给别人下定义。在佛法看来,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善根,心里追求同样的东西,那就是离苦得乐。在这样的理解之下,才能够产生出对世界的关怀。一个真正的觉者,他的内心非常开放,一旦我们陷入了评价,把一个人贴上了“素质差”、“一塌糊涂”的标签,我们的心门就会向他关闭,甚至会对他产生嗔恨,去伤害他。

觉者的心是开放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得像个救世主一样,你就能救得了他、帮得了他,这是两码事。

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但是佛度不了,不是说一直度不了。佛教认为,这只是因缘没有成熟,或者自己的智慧没有成熟,或者他的善根没有成熟,如此而已。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这是从相对的当下来讲;从究竟来讲,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所以说我们也不要为有时候遇到了一些人,我们没有办法处理、没有办法度化、没有办法相处、协调,就太气馁。不用太担心,佛也有调伏不了的人,也有人跟佛都没法相处的,并不只是我们。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自利利他的能力。这样,我们的生命品质才会不断改善,我们的未来才能越来越走向希望、越来越充满自信,越来越拥有内在的力量、信念和坚定。

获得了真实的智慧,嗔恨不会生起,也不再随意用善恶的标签来评判任何人,在这个时候内心越来越清晰、明了,对生死、对未来再也不会畏惧,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且坚定不移地去走这样一条法的道路。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出家、在家,他会变得无所畏惧,充满了坚定,这个时候内心是法喜充满的。

当然修学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我们会有迷茫,也可能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办法理解到法的真实义。佛法非常深奥,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理论,它需要在你真正的生命中、生活中把它活出来,这才是要下功夫的最深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够独自行走,必须以佛为导师,以法作为我们的依据,以僧作为我们的同伴和良师益友。遇到了困难,我们要向导师们寻求解惑;与同伴们探讨,取长补短、互相切磋,吸收别人非常好的经验;在我们自身的错误中来进步;在经受了挫折之后积累经验……所以法的成长也是一步一步的,非常的踏实。

皈依了三宝,我们就拥有了这样的一个强大后盾。这条路,不是一个人,而是千百年来从佛陀到历代高僧大德的智慧之路。明白这样一个智慧的群体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命将获得安宁,不会觉得自己白白地来到了这个世间。最后我们再重新看这个偈颂:

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

信心若微弱,智慧不增长。

若得无漏心,心无嗔恨念,

超越善与恶,清醒不恐怖。

这就是《心经》讲的:“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个偈颂看起来是很短的两句,但它其实是意味深长的,它为我们开显了佛法的用心之道,为我们指明了问题出在哪里、方向在哪里,最终的成果是什么。

超越了嗔恨,不再执着善与恶,最后获得内心的了了分明,清醒、不再迷茫,内心不再畏惧生死、不再畏惧未来。所以佛法非常的殊胜、非常的美妙。它是生命的终极关怀,引领我们来思考。

今天《法句经》的分享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录音整理:悟苇
◎排版:智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