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正知 | 修行护心,要护到什么程度? (12)
发布日期: 2023-02-19 浏览量: 1,058 次浏览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21个
那护心应该护到什么程度呢?
“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宁愿失去财富利养、名誉地位、谋生的工作、甚至自己的身体,或者减少无关解脱的善行,也绝不毁损正知正念的道心。这个偈颂就非常清晰地明确了菩萨的底线,以及护心应该护到什么程度。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接触外境,特别是对于一个菩萨来说,还有饶益有情戒,要利益众生。在接触众生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扰动内心、干扰到修学,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成就。但如果行持有些世间善,会损害到大乘的发心和学处的话,那就应该放弃这种善法。在这一点上,《入行论》讲得非常清楚,“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把护心放在最高位置。
那这种说法有没有出处呢?它的依据是什么呢?在《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里面讲到,菩萨在饶益有情时,要从自、他、财盛、财衰、法盛、法衰六处来观察,在跟众生互动的过程中,自己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对方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共有六种情况。
比如,自己财增长了,法也在增长,对方也是同样。那这种情况下应不应该去做这些事情呢?肯定是应该做的。双方的财和法都在增长,那是可以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自己的财和法在增长,但对方的财和法在衰退,那应不应该做呢?这肯定就是在损害别人,不能做。
第三种情况,如果自己的财衰了(自己的财产、财富受到了损失),但法得到了增长,同时能够让对方得到财和法的增长,也应该去做。
第四种情况,如果会造成自己的法衰,那就不能做了。所谓的“法衰”,经中的解释是:
“ 谓越所学,于先未闻胜义所摄、如来所说微妙法句,不得听闻。如不听闻先所未闻,如是于先所未思惟不得思惟,有听闻障、有思惟障,设得闻思,寻复忘失。于所未证修所成善,而未能证,设证还退。(《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卷75)”
如果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违背了菩萨戒的学处,或者造成退失菩萨戒的因缘,或者对闻思修证造成退失,那就不应做。这是《瑜伽师地论》做的说明。所以,菩萨做事情是要抉择的。
世间的众生无量无边,即便每时每刻都在度众生也度不完。所有的众生都希望你为他付出时间:你的家人想要你全身心的陪伴,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家里,他们是最开心的;你工作的单位,希望你多花时间在公司;你的朋友们也希望你一个电话就能到,帮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心情问题……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人都需要我们,要我们的精力,要我们的关怀,要我们的帮助。
但是,我们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最终我们很难增长自己的定慧。要是一味随顺他们的世间需求,就会造成我们自己的法衰。所以我们要有所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的拒绝也是菩萨们必须要有的能力。如果一些世间善行会违背菩萨戒或者会让闻思修证退失,那就要拒绝——这是为了增长自己的定慧,进而更好地利益有情。
以前读《入行论》,看到寂天菩萨的传记,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奇怪,《入行论》是一部充满了利益众生情怀的经典,但是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的时候,却被称为“三想者”,意思是只做三件事情:吃饭、睡觉、拉撒(也有一种说法:吃饭、睡觉、行走)。在道场里,他的日常表现并不是很突出,甚至别的比丘还认为他有点糟糕,那怎么看这样的菩萨呢?
学了护正知品才了解,如果他不断除很多的外缘,可能很难写出这部著作(埋首著述——编注),也不可能感染和利益这么多人。后来寂天菩萨成就之后,用他的神通方便教化了很多的众生,他在印度晚期佛教史上的影响是很大的,《入行论》的注解多达一百多家。
由此我们会看到,真正的菩萨并不一定是我们从外表上看上去的那样。对这部论的学习会引导我们慢慢地进入更深的阶段,使我们对整个菩萨的行持、对修行的理解不再那么浅表化,从各方面都能看得比较深刻。
这就是护心的原则和护心的方式——寂天菩萨在此用“护疮”的比喻。总体来说,就是面对一切财富、名誉、地位、谋生的工作、自己的身体,甚至一些无关解脱的善行,如果对修行有损碍的话,就宁愿减少,也绝不毁损正知正念的道心。
未完待续
...
◎录音整理:道问
◎排版:智畅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