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护正知 | 正知正念是防止犯错的第一道防线 (15)

护正知 | 正知正念是防止犯错的第一道防线 (15)

发布日期: 2023-02-23 浏览量: 868 次浏览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13个

前面讲到没有正知正念的几个过患。第一个就是办事的力量弱,干什么事情很难干得好;第二记忆力衰退,闻思修所得的善法不能够存留在我们的内心里;第三戒律不能够清净。

如果不能够觉察到我们的内心,那我们内心里的大量意识过程,都是在自动运作的。往往当我们觉察到的时候,贪嗔痴就已经很强烈了,再想反抗这个烦恼、内心冲动,你已经无能为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反复犯戒的原因。

第四个过患就是“毁坏宿善”。

“惑贼不正知,尾随念失后,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如果没有正念知的细心守护,这些不正知的烦恼盗贼,就会在我们失去正念之后,立即窜入,盗窃我们积累的众多福德,令我们堕入恶趣。

一般来说,在开始学佛的阶段,我们往往警觉性很高,往往是比较精进的,进步比较大。但是在以后的阶段,特别是外界环境比较散漫,而我们的正知正念的力量比较弱的时候,往往你会发现更容易退步,各个方面的积极状态都慢慢的会削弱下来。

过分安逸,非常容易失去警觉。而失去警觉,正知和正念的能力就下降了。这个时候,过去我们内心的那些烦恼种子、习惯势力的串习就会发动猛烈反扑。我们可能就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各个方面都在退步。那么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是因为正知正念松懈了。

所以要经常的修习四念处。蕅益大师也讲,没有念处智,是没有办法守护清净戒律的。不管是走路、吃饭、洗脸、刷牙,与人互动,生活中处处都要有意识的去培养这样一种觉知力。

第五,“妨碍上达”。

“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烦恼不仅损坏过去所积的善法,也会障碍未来善法的成就。所以说没有正知正念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不正知的“强盗”,趁着我们失念,缺少正知的当下,它们找到了机会,立刻劫夺我们的善法之财,而且损毁我们获得善趣和解脱的慧命,非常的厉害。

我们前面讲到“烦恼”的时候都知道了,烦恼这个敌人,它是时时刻刻盘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的。只要有缺口,只要松懈,它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反扑过来。所以说真正的修行像是打仗,在跟自己的烦恼做斗争。做斗争,就不能够缺少正知正念,正知正念是我们的一道坚固的防线。

没有正知的这五大过患,确实很严重。我们之所以现在不满意自己,往往都是因为没有正知正念造成的。那么怎么来生起正知正念呢?寂天菩萨也很慈悲,他不是光给我们讲空口的理论,也告诉我们生起正念的具体方法。我们看第二十九颂:

首先,在认识上要知道正念对我们的重大意义,就要提高警惕不放逸。偶尔失去正念的时候,要立即思维恶趣的过患,来提起警觉心。所以古德常常讲,人生在世要如履薄冰。有这样一种心态的话,就会很警觉。所以说生起正念的第一步,就是要有一种警惕心。

然后“恒随上师尊,畏堕闻法语,易令善信者,恒常生正念。”依止有德行的导师,闻听他们的法语,如理思维,就可以引发我们的正知正念了。所以不断地学习、闻思修,非常重要。几天不接触佛法的话,往往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回到了世俗中的状态。通过依止善知识和善友,听闻法语,生起净信,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如是思惟已,则生惭敬畏;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第三个方面是通过如理思维,想到我们的一切所行、所思,皆为诸佛菩萨所知见,由此生起恭敬心、惭愧心和怖畏心,而常能忆念正法和随念诸佛。

我们会发现要让正知正念生起来,要有警觉,对法的理解和净信,对诸佛菩萨的恭敬,还要有惭愧心和怖畏心。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有这么多强有力武器的护卫,我们的正知正念就会比较稳固了。

未完待续

...

◎录音整理:道微
◎排版:智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