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学术 · 讲座 | 董群:佛教伦理的三个层次
发布日期: 2023-02-13 浏览量: 2,223 次浏览
2023年2月6日-12日,戒幢佛学研究所举办“戒幢学术活动周”。本次活动由戒幢佛学研究所主办,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上海大学佛教思想史暨人间佛教学研究院协办。
2月11日下午1:30-4:00, 在西园寺三宝楼东翼二楼会议室顺利举办第三场戒幢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主题为“佛教伦理的三个层次”,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群教授主讲,本所研究部副主任法驰法师担任主持人。
本次讲座分为四个部分:
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董教授首先分析了 “伦理”和“道德”这两个基础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他提出伦理是一种关系性概念,描述了最核心意义的人伦之理。汉语传统的道德的含义是道以及对于道的掌握。而伦理与道德的区别是前者关注的是公共性的轨范轨则也就是普遍性原则,后者是个人对公共性轨则的内化。个人的原则可以超过普遍性原则,但是低于普遍性原则就被认为是不符合道德原则。董教授特别强调佛教要关注现在社会的议题,解决现在社会的问题。针对现代社会热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研究人员不光是要研究出世间法,也要研究世法。
二、人天乘的佛教伦理
在讲座的这个部分,董教授主要分析了五戒与五常、全球伦理和底线伦理的关系。五戒即五项规范,以戒的形式体现。他认为汉传佛教非常注重将五戒和儒家五常类同。此为历史上汉传佛教与本土社会文化,特别是与核心价值观(五常)的主动适应,以此来说明自己价值观的正当性。接着董教授分析了五戒之善与全球伦理的“四项轨范”的相通之处,而认为佛教所说的“自通之法”也体现了全球伦理的金规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董老师最后讨论了五戒善与底线伦理。底线伦理是一种社会的基本伦理,也是普遍伦理,是人们应当普遍遵守的伦理原则下的行为规范。董教授认为佛教伦理的特殊之处,恰恰在于是对掉落于此地的众生的一种深度同情和关怀。
三、二乘层次的伦理
关于这一层次道德规范,董教授认为其总纲是戒、定、慧。制戒的伦理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由此保持心意清净。世间的规范,禁止的部分,由法律来体现,包含了惩罚措施。鼓励的部分,由伦理来倡导,由道德评价等来引导。法律提出最底线行为规范,不得触犯。而佛教的戒律,将世间规范的这两种类型合为一体;定是修行方法,也是德性规范;慧的伦理功能在于破恶证真。在佛教伦理层面,建构起佛教伦理的理论体系。慧本身也是一种美德规范,道德智慧。如儒家有三达德:仁、知(智慧)、勇。希腊有四德:正义、智慧、勇敢、节制。同样,佛教的戒定慧三学,在伦理层面,也是三德。
四、大乘层次的伦理
董教授认为大乘基本伦理精神是由大慈大悲体现的大爱。董教授进一步提出慈悲有三层次,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和无缘慈悲。前两个层次也有慈悲,但道德哲学基础不同。众生缘慈悲属于凡夫层次的慈悲,以众生为眷属而体现的慈悲;法缘慈悲,依人无我之“法”为基础而体现的慈悲;无缘慈悲,依我法皆无之理为基础的慈悲。董教授认为大乘的伦理原则与二乘相比有了较大变化。例如从三学到四摄六度,行为规范的要求更加提高,规范的内容更丰富;道德哲学基础也有变化,从自利、自觉,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从人无我之空义到我法皆空。具体来看,大乘禅定的方法更多样了。大乘之戒,不光是有摄律仪戒(诸恶莫作)与摄善法戒(众善奉行)两类自利之戒,还包含摄众生戒的利他之戒。
此讲座提出佛教是一种伦理性的宗教,走向解脱的修行方法,本质上是基于信仰的道德修行方法。佛教伦理有其系统的理论体系,由道德哲学基础(道德形上学)、美德规范体系、伦理制度、修行方法、道德境界等内容构成。佛教伦理有其层次性,从大的层面来分,有三层结构,其中,人天乘的人乘伦理是佛教的基础伦理或底线伦理,五戒善构成的规范是佛教的基本美德。佛教强调在基础性伦理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提升,但不是以最高的伦理标准作为唯一的要求,而是将此设立为伦理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在道德教育层面有其意义,避免以最高标准为唯一的普遍要求而容易导致道德上的伪善现象。对于每一层次的达到,由信解行证来检验。对于底线之下的人,佛教强调对其的挽救教育。
◎供稿:慧净法师
◎摄影:宏子 张文军
◎图片编辑:慧晨
◎排版:智畅
◎审核:善择法师 究悟法师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