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护正知 | 为什么说阿罗汉未圆满戒度? (7)

护正知 | 为什么说阿罗汉未圆满戒度? (7)

发布日期: 2023-01-10 浏览量: 1,761 次浏览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7个

我们放生,要把它放到什么地方才能不被人杀害呢?但是当我们的心中完全舍离了杀盗等的恶念,就是戒波罗蜜多的圆满。

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戒的自性:“由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离之思,谓之戒”,要注意,后面还说到“是以律仪戒为主,增上而作也。”并不仅仅是遮止损他,不伤害众生的意念就足够了,而且还要以它为根本而增上。“以彼思之串习,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蜜多”。律仪戒的增上包括摄善法和饶益有情,才能达到圆满的戒波罗蜜多。否则的话就会有一个问难:阿罗汉也断尽了一切损害众生的心,难道说他就已经圆满了戒波罗蜜多吗?

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为什么阿罗汉没有得到戒波罗蜜多的圆满?偈颂里不是说到“完全舍离了杀盗的恶念就是圆满”吗?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事实上律仪戒是菩萨戒波罗蜜多的核心和根本,但并不是以律仪戒就为满足的,还有增上的部分。所以我们看到《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就讲到菩萨的一切种戒,设为六种或者七种。

六种即:(1)回向戒,即回向大菩提。(2)广博戒,即广摄一切所学处。(3)无罪欢喜处戒,即远离耽着欲乐、自苦二边行故。(4)恒常戒,即虽尽寿命,亦不舍所学处。(5)坚固戒,一切利养、恭敬、他论、本随烦恼等,皆不能伏、不能夺。(6)尸罗庄严具相应戒,即具足一切戒庄严。这里面明显讲到,菩萨持戒的目的是为了回向大菩提,摄一切善法,包括饶益有情。

七种戒里面讲到:(1)止息戒,即远离一切杀生;(2)转作戒,即摄一切善,饶益有情;(3)防护戒,即随护止息、转作戒;(4)大士相异熟戒;通过圆满的戒波罗蜜多,最终成就大士相,就是诸佛和大菩萨的异熟;(5)增上心异熟戒;(6)可爱趣异熟戒;(7)利有情异熟戒。我们可以看到,很显然声闻戒跟菩萨戒的发心、所缘、修学的内容,还有最终得到的结果,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阿罗汉虽然断尽了一切的害心,但是从发心的所缘跟修学的内涵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戒波罗蜜多的圆满,还是内心的圆满。而不是让外界的一切众生都得到保护,才叫戒波罗蜜的圆满。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到令一切众生都不受伤害,但在心念上我们可以做到不生起伤害一切众生之心。虽然也不容易,但这是有可能的。

很多人对佛教有误解。当我们提倡不杀生的时候,有人说你吃素,菜上面有虫,人家种菜也是要杀生的,你吃粮食,人家种地的也会因为挖地、除虫等而杀生。你自己守持了戒律不种地,却仍然吃别人种的粮食,那也不也是间接杀生吗?他会有种种的问难。事实上我们要了知佛法的核心不是外在的,而是在于心。如果回到心行上来讲,一切的问难都没有办法问倒你。如果把它集中在外在事相上的话,那么一切的事相都没有办法圆满,因为佛说轮回就是苦谛,本来就不圆满,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了知护戒的关键也在于护心,而不是外在的形式,或者处所。有的人常常比较重视戒相,有些地方我不去,有些事情我不做,但是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里面有一段话:“恶人住林也粗暴,正士住城亦温柔,林中猛兽常发怒,市里良马亦驯服。”不在于我们外在住在什么地方,甚至于不能仅看外在有什么样的行为,而是核心在观察内心。

《阿含》里有一部经叫做《胜妙独处经》,有一位比丘住在森林里,谁都不理,自己住在那里,他觉得独处很胜妙。后来佛陀就呵斥了他,给他讲了什么是真正的胜妙独处。律典里面也有案例,有比丘安居的时候,就设置大家互相不许交谈,也受到了佛陀的批评。所以这个要注意。

未完待续
...

◎录音整理:法理
◎排版:智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