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慈心禅 | 慈悲喜舍 让我们心量无限
发布日期: 2022-11-07 浏览量: 2,573 次浏览
收录于合集 #三日慈心禅 9个
我们经常地了解这些佛法,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是可以用到佛法的,我们的用功就会变得很深细。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可以修习慈悲喜舍的场景。所以千万不要认为,佛法就是我们盘腿打坐的时候才能够修的一种定,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
- 续前 ——
有的人说:“法师,我知道慈悲心很重要,但我这个人就是缺少爱心,对自己对别人就是生不起慈心来,没有感觉,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生起慈心的原因有两种:
一、通过观察思维他人的可爱面或是美德,就可以促发我们的慈心。
比如说,当你想对父母修慈心,又觉得有困难的时候,那就可以去回想一些能够激发你的爱心的场景,比如生病的时候,父母带你去医院,在照顾你;天冷了,给你拿来厚衣服增加保暖;饿的时候,做了可口的饭菜。运用这些回忆观想,看到他们的可爱面,可能你会意识到:“我的父母非常勤劳,能吃苦,他们为子女和家庭奉献和付出很多。”
想到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打开我们的心,产生绵绵不断的慈心去祝福他们。希望他们平安,远离危险;获得平静喜悦,没有心灵的痛苦;健康和自在,没有身体的痛苦;快乐通达。
对于师长这一组也是这样。当想到某一个老师曾经照顾我们的那种场景,想到了老师曾经给过我们的帮助和教诲,想到从他那里所得到的知识和所有的指导,我们的感恩心生起来的时候,都会很容易生起对师长们的慈心。这时候慈心的修行变得非常的顺畅和容易。
第二,我们也可以通过另外一面的观察来生起慈悲心,就是苦的层面。
观察父母衰老的痛苦,观察到师长们所经历人生的艰难,意识到每一个人都被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所折磨,想到生而为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内心就会变得柔软,希望他们没有心灵的痛苦,希望他们没有身体的痛苦,希望他们快乐通达。这就是慈悲心生起的原因。
那么慈心的敌人是什么呢?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近敌”——渴爱和贪着。它们似乎与慈悲很接近,但其实是慈悲心生起的障碍。
比如,我们对一个好朋友修习慈心:“愿他平安……愿他快乐通达……”,突然可能会产生一些杂念,就会想:他是个很好的人,我希望成为他最好的朋友,是他最重视的人……这时候突然意识到他还有其他朋友,跟别人也走的很近,忽然内心里就生起了不适感和痛苦,那我们的慈心就变味了。
这种痛苦的本质,其实来自于对关系的渴求和贪著。所以纯净的慈心必然是清静的,是无私的。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常常会生起渴爱和贪着,是修习慈心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我们会看到人世间的爱,其实有的时候很矛盾。
比如说一个母亲非常爱她的儿子,孩子生病的时候,可能这个母亲会想:最好我来生病,我替他承受痛苦,宁愿我多累一点,让孩子不要受苦,希望他生活开心。但是当孩子长大了,娶了媳妇进来,当儿子跟媳妇表现得很恩爱很开心的时候,那个母亲突然可能就会有一种心酸、难过、失落,就会抱怨:“看我养的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产生出另外一种不愉快的心情。
按理来说,作为母亲,对孩子最大的爱心,不就是希望孩子快乐吗?但是为什么当他快乐的时候,作为母亲突然又难过了呢?那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让她难过的不是慈心本身,而是贪爱和执着,希望自己在儿子心里更重要。所以要把它们鉴别出来。
当我们鉴别了慈心和贪爱,就可以避免贪爱对我们产生的伤害。实际上这种贪烦恼的破坏性是很大的。我们在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人际关系中的贪爱给我们带来的系缚和痛苦。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它展现的就更为强烈。爱一个人爱得越深,当这个人离开的时候,或者去世的时候,我们的痛苦也就越深。
但是如果对一个人生起的是慈心和悲心的话,我们的内心是清凉的,不会这么纠结。
第二种,慈心的“远敌”——嗔恚,就不用多说了。因为嗔心的行相与慈心是截然相反的,识别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慈心的成就,就是嗔恚的止息。当你观察到自己的嗔恨心止息了,那就说明我们的慈心还是产生了它应有的效果。
慈心的失败就是产生爱著。
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如果我们在修慈心的过程中对对方生起了执着、占有欲,想要被重视,想控制他、得到他,那我们的慈心就失败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如果对方没有相应的回应,我们就会陷入愤怒、痛苦。如果对方回应了,可能这个执着就捆得越来越深。所以说慈心的失败就是产生了爱著。
除了慈心之外,还有悲心。
悲心是不希望众生遭受痛苦,希望他们减少痛苦,悲心所对治的是伤害。有的时候当你想去伤害一个人,如果突然看到了他的苦难,可能就会有一种不忍心的感觉出来。如果你没有看到他的苦难,就不容易遮止自己伤害他的心念。
害心跟嗔心还不完全一样,嗔心可能只是发火,但是害心很可能并没有那么愤怒,但是想伤害对方的心念却很强。
有时候我们看小孩儿会很残忍,抓了一只小蚂蚱,他会一个一个的把它的腿给撕下来,翅膀撕下来,把头拽下来。为什么孩子会去伤害这个小动物呢?这其实就是一种害心。
为什么他对治不了自己的害心?是因为他没有理解到这个小动物的苦难。如果他真正意识到这个小动物所经受的痛苦,他就不忍心了。所以悲心是对害心的一种强有力的对治。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在小学、幼儿园里,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会更容易欺负其他的小孩,那是因为他不了解被欺负的那种痛苦。他以打人、欺压别的孩子为快乐,觉得很开心,觉得好玩。那么一旦他成年了,经历了人生很多的苦难之后,他慢慢的就会意识到,原来被人欺负、被人孤立、被人嘲笑是那样的痛苦。这时候他就会变得更成熟,就不太会去用刻意的行为伤害别人。除非是因为有另外的原因,比如说因为他对对方的愤怒。或者是他想逃避更深的痛苦,他用伤害别人来让自己心里更深的痛苦得到暂时的麻痹或者缓解。一旦他拥有真实的悲心,就不会忍心去伤害别人。
第三种心是喜心。
喜心在我们修慈心禅的过程中也会体验到。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在禅修引导的过程中会说:当你修慈心的时候,你可以想象对方快乐的样子,微笑的样子,幸福的样子。这个时候你祝福他“愿你快乐通达……愿你快乐通达”,其实里边也包含了喜心,就是一种随喜的心。它是因为看到别人的快乐而感到喜悦。
喜心在我们的生命里也都是有的。
作为父母,如果你做了一餐饭,孩子特别爱吃,吃得很开心,那么父母的心里会有一种特别愉悦的感觉,这就是喜。我们给朋友们送礼物,都希望这个礼物让他惊喜,最好他收到之后感到:哇!好开心!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觉得像吃了蜜一样,特别的愉悦。这其实也是一种喜心。
喜心生起的因缘,是因为看到众生快乐,看到众生得到成功。喜心可以对治的主要就是嫉妒,因为嫉妒心就是不希望对方快乐,不希望对方成功。
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在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是最适合修喜心的。因为你的朋友们在那里晒自己的各种幸福。过去你看到可能马上就会不爽了,觉得他又在晒恩爱了,又在显摆。但是如果慈心禅修的好的话,你可能会换一种方式——马上转成喜心,就可以默念:愿他不失去他所拥有的一切……愿他不失去他所拥有的一切。在这个时候你的心也会很愉快。
我们在晚课里念诵《慈经》:“愿他不失去以正当途径所获取的一切”——这一句就是修习喜心。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来修这个随喜,一旦发现哪一个人很快乐,得到了成功,得到了他要的东西,那就可以马上在心里默念:“愿他不失去他所拥有的一切……愿他不失去他所拥有的一切。”在这个时候,你的心也会变得很快乐,生起了愉悦和安宁。当然前提是他所得到的必须是正当的,不正当的快乐是不行的。
我们经常地了解这些佛法,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是可以用到佛法的,我们的用功就会变得很深细。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可以修习慈悲喜舍的场景。所以千万不要认为,佛法就是我们盘腿打坐的时候才能够修的一种定,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慧朋 排版 | 明明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