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烦恼相处 | 烦恼是必须通过的考试 (二)
发布日期: 2022-09-05 浏览量: 957 次浏览
与烦恼相处(二)
第二,善于开启对治烦恼的信心和动力。
我们意识到烦恼存在的事实,也知道它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通过的一场考试,必须交出的一份答卷。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来开启我们对治烦恼的信心和动力呢?除了依止教理之外,从日常生活中观察、深刻地认知烦恼,能够随时识别它们,认识到它们的危害,还是非常的重要。在《大乘庄严经论》里面提到烦恼有三害、六呵、三过,这是理论层面的总结。如果把它结合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对烦恼“三过、六呵、三害”的认识就会变得特别深刻,会特别有力量,会产生一种重视的心。对对治烦恼也会更加有信念,知道这是重要的、必须的,是很关键的修学。
除了在生活中观察和思维烦恼的危害之外,还要常常去观察和反思不起烦恼时的好的状态。烦恼不会持续存在,我们不可能一直起贪欲,不可能一直起嗔心。在一天的某些时候,在人生的某些时段,我们都可能体验过烦恼不起的那些感觉。有些人嗔心很大,常常起愤怒、恼火,可是肯定也会体验到心里没有任何愤怒,整个世界很安宁的时候。有些人贪心很重,有各种各样的执着和抓取,但是我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没有贪欲执著现起的时候。在烦恼未起的状态里,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如果我们能回忆到、反观到那些烦恼微薄的时刻,那些没有被烦恼所控制的时候,那种无烦无恼的轻松、安宁的感觉,自由的感觉,从容踏实的感觉,我们会意识到无烦无恼是一种幸福,是非常深刻的人生体验。这时会由然升起对治烦恼的向往之心和动力。
所以,在日复一日的学修生活里,不要让自己过于忙碌,不要让自己的心一直被外境所牵扯。留一些空白,留一些独处的时间,去回味、去反思、去观察我们身心的状态,这会对我们的修学和人生的进步帮助非常大。常常去反观反照,去总结和体会,这时我们对佛法,对我们的这颗心,对烦恼的生起、烦恼的消逝、烦恼的危害,对无烦无恼的安乐和殊胜,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会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动力。
开启了对治烦恼的信心和动力之后,第三个方面就是善巧运用种种佛法帮助我们面对烦恼,降伏其心。
前面说到,佛教里边一切教言,一切法门,无非都是帮助我们来降伏烦恼。我们学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每一种宗教修行,最终目的都是这个。如果我们能够从降伏烦恼、开启心灵的角度,去实践道场的生活、学习,那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对治烦恼的资源和力量。
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最主要的法还值得我们特别的去关注:
第一、正念正知。对我们身心的觉照,让我们勿轻心失念,觉了此身此心处在何种相状,了知心的所缘。所以正念知非常重要,帮助我们善巧识别烦恼。就如同与别人战斗,若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我们是非常被动的,常常遭受对方的突袭,难以招架,没有还手之力。在修习正念法门里,标明和辨识非常重要。比如,当贪欲生起的时候,我们能标明出来—— “渴望渴望……贪着贪着……抓取抓取……”把这样的感觉标明出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观察到心里的抓取感、渴望感、爱著。它从隐蔽的状态变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在我们的觉性之中。我们去透视它的时候,它就失去了控制我们的力量。当生起嗔心的时候也可以标明出来——“愤怒愤怒……排斥排斥……抗拒抗拒……或是不想要不想要……”轻轻地去看心里不接纳的那种感觉,抵抗的感觉,一种嗔的感觉,恼的感觉,恨的感觉,伤害的感觉,辨识出我们情绪里更深的这些部分。看得越清楚,就越容易从它的控制中抽离。傲慢、嫉妒,种种烦恼都是类似,当我们能够一一标明的时候,它们就失去了力量。
第二,惭愧。“惭”是依止我们自己内心里的善根,而生起的崇重贤善的向上心。“愧”是面对他人时,所产生的不甘堕落,轻拒暴恶的羞耻心。惭愧是每一个人内心里面的一道光,让向上向善的愿望持续现行,这时就会油然生起对治烦恼的强大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烦恼时,内心生起的不一定是惭愧心所,也有可能生起的是恶作心所。要注意辨别二者的差别,因为恶作属于五盖之一,会让我们的内心动荡、烦躁,甚至痛苦,对修习止观造成阻碍。但是惭愧不一样,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惭愧心时,会看到,那是内心的光明,是向上、向善的觉性,内心会再次体验到清凉和力量。所以通过培育惭愧的力量,去增长我们的向上之心,是对治烦恼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善巧修习慈心观这类的对治性法门。嗔心大、苦受多、心情抑郁焦虑压抑的同学,应该多多地修习慈心,开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友善,开启尊重、关怀、悲悯、随喜和放舍,慈悲喜舍的精神。常常从这几方面去开扩自己的心灵。贪心重的同学需要多多修习不净观、死随念、无常想,观五蕴空、缘起。内心脆弱,缺少力量的同学多多修习佛随念,随念佛陀的庄严、慈悲、自在,种种殊胜功德,给予我们自己精神的提升和滋养。散乱动荡的同学多修数息观,有意识的培育一些禅定,用定力让我们的内心清凉,让内心安稳。所以说,修习一些对治性的法门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润泽,强有力地降服烦恼。
最后就是智慧的力量。不要视烦恼为永恒的,就像我们今天说到烦恼本空,它也是无常法。常常回忆烦恼不起的时候那种安乐、自由、轻松的感觉,会让我们对对治烦恼拥有更大的信心和力量。用智慧照破烦恼生起的因缘,照破烦恼的本质,看清它的虚妄性、无常性、苦性、无我性、也可以增加修行的动力和信念。
以上就修学生活中如何看待和处理烦恼,作了一些大致的介绍和分享,目的还是在于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对治烦恼的警觉心和动力。相信有了足够的信心、见地和善巧方便,我们一定能够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越来越有经验和收获。与大家共勉!
义工:录音整理 | 觉媛 慧朋 排版 | 慧英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