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 | 浅谈佛教的“信”(上)
发布日期: 2022-07-21 浏览量: 3,162 次浏览
大和尚慈悲、各位尊敬的班首师父、各位同修道友: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关于“信”这个问题。大家可不要轻视这个字以及信这个法门。“信”的理解,十分重要,其内涵可以说是可深可浅,信伴随着我们初入佛门,伴随着我们的修学程度不断加深、笃定,伴随我们直至成佛。
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周围社会上的状况,实际上我们能看到有很多情况,人与人之间面临着信任的危机,也包括有个人诚信上的危机。我记得在小时候,父母带我出门,正好赶上口渴的紧,当时父母看周围也没有饮料商店,走了一会看到路边当时还是自行车停放处的一位老人家,看到他那有那种玻璃瓶子装的热水,毫不犹豫就找他要些白开水喝,那么,这位老人家就立即的把自己刚喝过的水拿给我,给之前还用嘴给吹了半天,好让水尽快凉一些。又等热水晾凉了一些,我也就直接喝起来。其实现在来看,如果怀着彼此的不信任感,那么可能会有很多理由造成两方的不信任,比如,我们可能还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不会去找他要水喝,那么即便去要水,对方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也不一定理会我们。就是即便我去要水喝,他敢不敢给水,会不会担什么责任、有什么纠纷,特别是给独生子女的孩子自己喝过的水。要是心有芥蒂,应是会怕遇到什么问题,同时也怕别人误会。二是说,接到水的我们也不一定敢喝,会考虑太多方面,比如你身体健康吗?会不会有传染病等等疑问。可是,在当时,并没有这些想法。这反映了一种互相的信任。
那么再说我们学佛人,平常都会说要皈依三宝,修皈依、坚固皈依体。可以说皈依三宝,是现前与佛教能够结缘上的芸芸众生中,作为最初的一个标志。我们也会看到,有的人只是将佛菩萨当作和其他的神像一样来对待,求求拜拜更多是祈求保佑,有些保佑还并不是那么纯粹,这固然通过恭敬心能够得到一些福报,但更好的效果、更多的利益却因没有皈依或者对佛法的进一步认识不到位而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了,实在是可惜的。
那么对于皈依与否,实际上这个身份认同感,对包括于佛法所生之信心等各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别。我们也会经常用这个形容来说明皈依,那就是皈依好像在佛陀教法这个大学校注册入学了,没注册的就只能随机听到一些只言片语,难以有可能系统了解。
再说我们佛经里边,其实佛教典籍关于信是也是十分重视、有充分的论述的,无论是刚才当家师所引用的《华严经·贤首品》中的“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大智度论》中也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汉传佛教各宗派都比较重视的《大乘起信论》,则更以“信”作为论典的标题。《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记载善财童子南询五十三参的经历,当他参访弥勒菩萨善知识之前的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这一组善知识的时候,这组善知识就告诉他,“一切佛兴皆从信起”,信能够引发诸佛出兴,而在参访弥勒菩萨之后,第二次参访文殊师利菩萨的时候,文殊菩萨又教导善财童子,说不能离开“信根”,要生无限的信根。善财童子在福城出发前,已被文殊师利菩萨认证为已经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那以来,历经百城烟水,在参访每一位善知识的时候,都笃定的去学、去修、去圆满这个修法,以至究竟,然后才去参访下一位善知识,最终进入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从一生补处弥勒菩萨那里学到了无尽的解脱门。那么就这样的一种生命状态,文殊师利菩萨仍然教导善财菩萨要发信心,要坚固信根,要把这个信根遍于无限,为的就是下一步跟随普贤菩萨修学,从普贤菩萨处引导启发,开启无限的普贤行。
可见,信心的修习,从作为佛弟子入学注册的皈依开始,到成佛的整条路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信心具体在佛教中指的是什么,定义是什么?又有哪些层次?与我们身心如何结合等等方面,下面再为大家分别做更详细一些的分享。
首先,一个关于信的典型的定义来自《成唯识论》,论中讲信的定义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实际上这短短的几个字就构成了关于信的内容,与身心结合的方法,以及信心增上的自我检测标准三个方面。
就内容上说,佛教所讲信的内容是“实德能”三方面,而不是任意的什么内容。其中,“实”指的是真如实相的道理,这是关于法性的部分,“德”是佛果、法性所展现的无尽的功德,三宝的功德,亦是我们未来即将开启的自性三宝之功德;“能”更侧重于我们作为在佛道修行之路这些行者的一个角度,认为我们都具有成就无上菩提的能力,这三方面构成了信的主要内容。
与之相类似的,在我们汉传佛教所建立的主要宗派,对一部论基本上都很重视,那就是《大乘起信论》,这部论对于信也讲了四个方面,除了对佛宝、法宝、僧宝的信之外,《起信论》中的“四信”还加上了对真如之信。此论以“大乘起信”为题目,也就是说,此论的目标是使众生、读者能够对大乘教法生起信心,而对于佛法僧三宝的信,是大小乘所共许的,在共许基础上,大乘的不共部分就是对于真如实相、对于佛性的信心。这一点,实际上也是对《成唯识论》所提到的“于实德能,深忍乐欲”的另一种表述。
……
(待续)
本文作者:德安法师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