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奥秘 · 一 —— 佛教的业力思想与修习 (中)
发布日期: 2022-05-30 浏览量: 3,069 次浏览
(续前)
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张白纸,都是带着过去生所积累下来的强大业力来到这个世界上。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对我们身心中到底还潜藏了多少业力有所了解,然后善巧地处理这些业的种子。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不断地在身心里种下新的积极的种子、善的种子。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升我们的命运,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生命中所有的问题。
所以我们就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思路:第一,如何去处理过去生残留在身心里的业力问题;第二,如何从现在开始为未来的生命注入更加积极、光明的力量;第三,对于已经生起现行的不善业力,我们也要让它的影响尽量越小越好;第四,我们要让已经现起的善业的力量越大越好。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努力。
接下来我们会一点一点为大家来解析这里边的所有过程。
有的时候我们会去算命、看八字、占卜,现在网络上很多这一类的,你只要会给人看八字,会给人算命,那都是很热门的。算命的人很多,但是能改造命运的人其实没那么多。有的人说,买一个铜葫芦挂在床上,你的命运就会改变;有的人说出门了要穿上特定颜色的鞋子;高考的时候很多父母就会穿上旗袍,让孩子“旗开得胜”。到底效果如何呢?大家都想改变命运,但是必须要掌握命运的规律。我们这一次的三个讲座,核心的目的就是介绍佛教是如何看待命运的,同时如何来改造命运。佛教是非常智慧、深刻的宗教。
首先谈到“业”。什么是业?可能有一些人还不是太清晰。它印度的梵文原文是“ karman”,音译叫“羯摩”,翻译成中文就是“行为、造作”的意思。关于“业”,在我们的中国文化里边已经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们大家在读书的时候有“作业本”,每个小同学都领到一本作业簿,你在上面要造作,要创作,要有你学习的行为;我们上班“跑业务”,就是你有生意往来的行为,所以叫业务员;开了一家公司,叫“创业”,开创贸易的行为、工业的行为、经营的行为……所以在中国,“业”这个词已经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虽然它是来自于印度的一个思想。
业的本质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思”,这个“思”指的是思虑分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切业力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叫“思业”,一种叫“思已业”。什么是“思业”?就是你心里的种种思虑分别,是一种心念的造作,所以把它叫做“思业”或者“意业”。由这种思虑分别的意业,推动我们产生身体和语言的外在动作,就是“思已业”。
比如今天早上大家得知西园寺的“皈依共修”又恢复了,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思虑分别:我今天早上到底该去哪里?是在床上睡个懒觉呢,还是去商场逛一圈?还是来西园寺听讲座?然后最终你决定了,还是来西园吧,来闻闻法。“买点好吃的好玩的,虽然一时开心,但是闻法也许会给我更深的启发,也许对我的生命会有很好的意义和价值。”这时候你就抵抗了想玩的冲动,产生身体的行为,开始转公交过来。甚至还会有语言:打电话邀请你的同参道友,大家一起去听讲座,一起做义工护持道场。所以有了前面的“思业”,你就能产生出“思已业”,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
所以我们身体和语言的行为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是来自于内在的思虑分别。所有的业,它的本质都来自于思。即使是同样的行为、语言,它背后所伴随的思虑分别不同,那么业力的性质、大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佛教它不是以行为和结果来论断业力的性质,而是以我们内心的思虑分别造作来判断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这个地方有一个电闸,某甲只要按下开关就能给一个电网通上电。如果他发现某乙正在这个电网上工作,但他是甲的仇敌,甲一直想把他干掉,这时候他突然发现今天有了一个好机会。如果这时甲按下了这个键,造成了对方的死亡,那他就会造下一个杀生的业力。
但是假如说甲并不知道那里面有一个人,他只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来操作,根据规定的计划按下电闸启动电网,让整个设备和机器正常地运作,而且按照通常的惯例,这个时候上面是没有人的,不可能会有人来到这个电网上的。但是他却没有想到,那个时候正好有个人乙在电网上工作,他按了电闸导致对方发生了意外事故死去。那这个按电闸的甲有没有造作杀生的不善业呢?大家说有没有?说有的举手,我看看——看来认为有的人还是蛮多的。实际上没有杀生业。因为虽然看上去他有杀的行为,但其实他没有任何杀人的“思”。
业的本质是什么?是思虑分别,他只是按照正常的上班程序推上了电闸而已。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他不犯杀生戒。只有第一种情况,明知道上面有人,为了杀死他,按下了电闸,才算是造了杀生的业。
所以大家学习佛法的时候,首先必须要知道业的概念。它虽然是造作,但是它的本质是思虑分别,跟心理活动有关。有时出门无意间踩死了蚂蚁,跟你看到了蚂蚁,很讨厌它,然后就把脚伸过去把它踩死了,这两个也有本质的不同。无意间踩死属于无记业;但如果是故意的,就会犯杀虫子的过失。虽然不是破根本的杀生戒,但是也有过失,是需要忏悔的。可以在佛像前,礼拜告白:弟子因嗔恨心或者贪心的原因,或者因为愚痴,造作了杀生的违犯罪,今向诸佛菩萨发露忏悔,后不再造。愿诸佛菩萨慈悲,受我忏悔,令我身心清净。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令这个杀虫子的业力得到净化。
业的属性有三种,大家都知道,就是分为善、不善、无记,业不一定都是坏的。我们说创业,大家一听“创业”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是不是造业了?造业也有造善业和造不善业的区别,善业是依无贪、无嗔和无痴的善心所而造作的,它会招感可爱乐的结果,就是在未来感召美好、光明、愉悦的可爱可乐的果报。
不善业是依贪、嗔、痴三种根本烦恼而造作的,它会招感不可爱的苦果。有时候我们身体不好;有时候我们心情不好;有时候我们遇到种种的困难,令我们的身心遭受摧残,这就是一种痛苦。这种苦果实际上是来自于不善的业力所引发的,是我们要关注的。
第三种是“无记业”,既没有善心也没有不善心,它是中性的,任运而起的。比如说渴了你就喝水,这个喝水本身无所谓善也无所谓不善,它是无记的。所以业力大概有这三种。
依善心而引发的行为、造作被称作善业。依烦恼、依不善心造作而招感苦果的,是不善业。其它所有的行为都是无记的,不感召爱非爱果。
了解了善、不善和无记三种,我们还要了解另外一点:业力有表业和无表业。表业是一种明显的、能够被我们观察到的业力;无表业是一种潜在的、不能够被我们直接观察到的业力。
什么是表业?就是行为造作表现在外可以被人看到、观察到。比如你在合掌、礼敬,你在供灯、供花、诵经,喂鸽子,说一些赞叹的话或者说一些批判的话,所有这些都属于表业,能够表现在外,示与他人。
另外一种无表业就比较隐秘了,它是没有办法被人看到的。无表业虽然是潜藏的,但是它也在发生着重要的作用。无表业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律仪”,就是因为受持了善戒法而起的善业。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受了八关斋戒,另外一个人没有受八关斋戒,是个普通人。两个人一块出门,一块回家,这一天里两个人也没有杀害生命,也没有偷东西,平平静静地过了一天。那么这两个人的业力相不相同?表面上看大家是同样的行为,但业力实际上是不相同的。因为受了八关斋的这个人,他今天没杀生,他就是持了不杀生这一条戒;没偷盗,他就是持好了不偷盗这一条戒,所以受了八关斋的这个人这一天好像没做什么,但是他的善法功德仍然在不断增长,这就是无表业所带来的功用。另外一个没受戒的人,则是处于无记的状态。
受戒产生戒体而引发的善,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它潜藏在我们的生命里。因为是受持了善戒法而起的,只要戒体还在,善根就在不断地增长。像我们大家受“三皈依”,“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损恼有情;皈依僧,不随顺外道邪众”,当你受了“三皈依”之后,就获得了皈依体。只要没有破失你的皈依体,没有去依止其他的邪魔外道,你没有用严酷的手段去折磨、虐待杀伤有情,你没有随顺其他人诽谤、攻击佛教的言论,那么你的皈依体就被护持了。在你所有的生活里,善根也在不断地增长着。其他包括受了五戒或者五戒中的某一条戒,发了菩提心、受持菩萨戒,都是这样的,依无表业而生起的善根在不断地增长。这就是第一种依律仪而起的。
第二种是“不律仪”,就是由受持恶戒法而起的不善。戒也分为善戒和恶戒。什么是恶戒?就是一种不善的、邪恶的誓愿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段时间突发的一个事件,报道说在南方的一个城市,一个幼儿园,正好孩子们在放学,一个中年男子突然冲到这个幼儿园门口开始挥刀乱砍,当时砍伤了好几位师生,有几个孩子就失去了他们的生命。原因是什么呢?这个杀人凶手跟这些孩子没有任何的恩怨,唯一的原因是这个人生活遭受了挫折,导致了心理变态,他就想报复社会。他觉得“我过得不开心,你们也别想过好”,他在这时就产生一种反社会的心态。当他生起了一种这一生我就要破坏社会,伤害大众的誓愿时,即使他还没出去杀人,但是他的身心里已经生起了不善的“不律仪”,就是不善法的律仪已经现起了。
善律仪能够遮止不善法。比如我们受了三皈依、受了戒之后,我们就会约束我们的行为,它会产生力量,让不好的行为得到控制,得到对治。但是“不律仪”,它的作用也会制止善法的产生。当他心里有了一个报复社会、要破坏这个世界的决心的时候,哪怕是看到小孩子,有一点恻忍之心,也会因为自己的恶愿力,而不想放过了。所以说不律仪也会产生影响力,会遮止善法的现起。相反,律仪可以遮止不善法的现起。这是第二种无表业,就是不律仪而产生出来的不善业。
第三种“非律仪非不律仪”。就是除上面善、不善两种之外的无记业。这一种就是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既没有受持一定的戒律,没有善的誓愿力;也没有反社会性,没有不善的誓愿力。他的行为动作都是即刻的,遇到有些事情他就生起善法,遇到有些事情他就生起不善法,他既没有积极的对治不善的内在力量,也没有这种恶的对治善法的内在力量。
这就是无表业,它对人产生出一种潜在的影响。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会看到,佛教非常重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还有你内在的一种发心、一种誓愿力。实际上这种内在的发心和誓愿力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以一种无表业的方式潜藏在我们的心里,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身、语、意的行为。如果能够生起律仪——就是善的无表业,就能够不断地遮止不善法的现起,我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守护,趋向于健康和光明。哪怕我们目前还做不到清净,做不到完美,但是已经能够产生出一定的力量来对抗不善法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为价值观的原因,因为所生的环境等等的原因,他产生了不律仪,那就会导致他的生命一直造作不善法,而且善法想生起的时候就会受到压制。这是跟他的世界观、生命观,还有跟他的发心和愿力有关的。所以这一点大家要特别的注意。
(未完待续)
无表业,它对人产生出一种潜在的影响。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会看到,佛教非常重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还有你内在的一种发心、一种誓愿力。实际上这种内在的发心和誓愿力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以一种无表业的方式潜藏在我们的心里,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身、语、意的行为。如果能够生起律仪——就是善的无表业,就能够不断地遮止不善法的现起,我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守护,趋向于健康和光明。哪怕我们目前还做不到清净,做不到完美,但是已经能够产生出一定的力量来对抗不善法了。
录音整理 | 娟子 排版 | 智凰
《命运的奥秘 · 一 —— 佛教的业力思想与修习 (中)》有一个想法
发表评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