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十善业道 | 佛教的语言艺术 (10)

十善业道 | 佛教的语言艺术 (10)

发布日期: 2022-03-15 浏览量: 2,713 次浏览

佛陀教导,要把语言作为一种修行。美好的语业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幸福,不善的语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痛苦。真实语能够让我们身心清净、让周围的人觉得轻松愉悦。我们也会因为真实话,为世间所信服,得到人天的敬爱。

(续前)
各位法师、各位参加今天皈依共修的朋友们,以及所有的义工们,大家早上好!很开心,又到了我们每周一次在戒幢讲堂相聚的时刻。今天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个系列讲座的第四次,本次内容的主题是“佛教的语言艺术”。

在上一次的皈依共修中,我们谈到了三种行为上的善业,那就是远离杀生、偷盗和邪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杀生也可能是微细的杀生,我们常常会有意或无意间杀蚊子、蟑螂,或者说贪吃大闸蟹之类,这些属于违犯,有轻有重。但破根本杀戒,是指的杀人,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杀盗邪淫这些行为发生了,也比较容易发现。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那些看得见的身体行为之外,摸不着、看不见的四种语业对我们心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遭遇到四种不善的语业,也经常会用它们来伤害别人,甚至很多时候伤害的都是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等等。

我们来看一下:“妄语”就是不真实的语言;“恶口”就是伤害性的语言;“两舌”就是一种挑拨人际关系的语言;其余叫“杂秽语”,是无益、不健康、毫无意义的语言。与四种不善的语业相对应就是真实语、爱软语、和合语、质直语。

我相信,没有人喜欢被别人用这些欺骗性的、伤害性的、挑拨离间的,或是杂乱无义的话语骚扰。但是轮到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却往往也不容易具备主动行持善语的警觉性和积极性。那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这样一种见地,在思想上没有去认识不善语业,以及它的危害,还有善语对我们生命的利益。

因此佛陀在这部经典里就为我们详细开示,并探讨人际之间每天发生的语言现象,为我们指出善语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鼓励每一个人来积极地行持善语,所以这一部经典非常重要。佛法是生命的智慧。佛陀洞察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和现象,从大智慧中得出这样一些见解。远离四种不善语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果不经过学习,不主动把它视为一种修行,我们很难改变自己语言的习惯。

记得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当时住在一个大的职工宿舍院子里,大人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逗孩子们,拿孩子开玩笑。就是起哄,告诉孩子:你是你妈妈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不是亲生的。讲着讲着小孩就受不了了,开始哇哇地大哭起来,这时候大人们就哈哈大笑,觉得特别好玩。看到孩子把玩笑话当真了,他们就觉得骗小孩玩特别有意思。

当他们这样开玩笑的时候,并不是说他们内心很邪恶或者怎么样,他们甚至是喜爱这个孩子的,从他们的角度是在跟孩子玩,与孩子做互动。但是他们用的方式却带着很大的伤害性。虽然孩子很小,但是已经感受到了精神的痛苦,开始思考:原来我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我该怎么去找我的亲生父母,去哪里坐车?但是一想到“亲生父母”还不知道在哪里,心里就特别的惊慌痛苦。大人发现小孩儿不对劲了,又赶快过来哄说跟你开玩笑的,但是已经留下了心理的伤口。

到了中学阶段,同学中也会喜欢给一起有生理缺陷的同学起外号,乐在其中。这些被嘲笑的小孩就会感到很痛苦,产生一种被伤害的感觉,觉得过去让他温暖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冷酷很尖刻,他可能就会想要远离这些朋友们,内心变得非常孤独。

虽然大家都是亲人、朋友,甚至是好朋友,但这些无意间的语言给人带来的伤害是非常深刻的。因此佛陀教导,要把语言作为一种修行。美好的语业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幸福,不善的语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痛苦。

那我们接下来细细地看,佛陀是怎么开示四种语业的。他说:

“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佛陀的功德之一就是说真实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的功德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真实语是一种清净芬芳的口业。我们说香气有净化空气的功能,当闻到了妙香,你的内心喜悦、舒适。虚妄的语言可以染污我们的身心,给别人带来伤害,真实的语言就能够让我们的身心清净下来,这时候你感觉到内心坦坦荡荡,有若莲花香气宜人。优钵花就是莲花的意思,散播着莲花香。所以真实的语业能够让我们身心清净、有若莲花、香气宜人。这样一种美好的语业,从我们的口中散发出来,会让周围的人觉得轻松愉悦,给别人带来欢喜,净化我们的世间。

第二个功德,就是获得美好的人际关系。因为真实语,我们就会为世间所信服,得到人天的敬爱,而且真实语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达,它能带给众生以安慰。这一点我们大家可能好理解,因为不欺骗,肯定能够提高人的诚信度,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与好感。假如办公室里有两位同事,或者你有两位朋友,一位经常说假话,一位经常说真话,你会更喜欢、更信任哪一位?肯定是那位经常说真话的同事。与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安全感,你的心挺踏实的。经常说假话的那一位,无论他如何的圆滑,你始终都有一种不确定感、不踏实感。不欺骗就会获得信任,获得别人的敬爱,所说的话就变得有价值,别人会认真对待、认真思考。

一个人说的话总是符合事实,语言慎重,那么他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会很认真地去对待;如果一个人的语言欺诈性特别地多,我们可能呵呵一笑,就是当耳边风一样,不会进到我们心里。

当然说真话也需要注意场合和别人接受的程度,因为有时候对方的情况还不足以接受真话和事实,那你是不能够百分百的都说出来,需要有所保留。但是前提是不要去欺骗。你可以沉默,但是不去欺骗,真实与适宜配合起来,才是最让人舒适的,这是真正的爱心和智慧的表现。

我们看到,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说话的技巧。如果咨询师能够很准确的说出来访者的真实感受与他真实的情况,来访者刹那之间会感觉到很轻松,有一种被理解、被共情的感觉。这种说出真实的方式,是具有很强的疗愈性的。当然并不是百分百的什么都一次性地告诉对方。选择他能接受的部分,选择最恰当的、合适的方式,这样治疗就会变得非常有价值。

有一个公案。佛陀的时代,有位著名的护法叫末利夫人,她是当时国王的王妃,非常受宠爱,同时也是佛陀的忠实弟子。她供养三宝,护持佛法非常积极,非常虔诚,也因为当年与佛陀的因缘而成为王妃。末利夫人虽然信仰虔诚,但是她也曾做过一些不恰当的事情,欺骗了她的丈夫,在她去世之后,因为这样不善业的原因而堕入了地狱。但是短短七天之后,她之前所积累的善业的力量,就带她转生到了天界。她去世之后,她的国王丈夫到佛陀那里,因为他太喜欢这位妻子了,非常想知道她去世之后到底往生到了哪里。

佛陀因为拥有神通,所以他知道末利夫人堕入了地狱,但如果他直接告诉国王,那是他所不能够承受的。因为他不知道末利夫人曾经做过的那一件事情,而那件事情是他所不能接受的。这时候佛陀就遇到了难题,直接告诉他肯定不行,他可能当场崩溃;但是欺骗他,这不符合佛法,佛陀不会说妄语。这个时候,佛陀就先为他开示佛法,讲得非常殊胜,国王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之后就赞扬“善哉”,告辞回去。他走到半路才想起来,今天好像佛陀没有告诉我她生到哪里去了,然后他想今天忘了,明天我要再来问。

第二天他又过来问佛陀,末利夫人生到了什么地方?佛陀继续为他开示,国王听得很入迷。走到回城的路上才想起来,今天佛还没说。这样一连七天,每天他都去见佛陀,每天佛陀都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一直到了第八天,他又来问佛陀,末利夫人到底生到了哪里?这个时候佛陀才告诉他,末利夫人生到了天界。国王的悲伤融化了,他的内心变得轻松,终于走出了爱妃去世的伤痛。在这个过程中,佛陀非常善巧地把真实和适宜配合起来,让这位国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益,内心得到了安慰,信心得到了护持,修行得到了增上。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让语言符合事实其实并不容易。当然可能我们内心并没有刻意欺骗,只是缺少了对真实的关注,但是这种说话不符合事实也可能非常具有伤害性和破坏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一道题做不出来,我们有的大人可能就会直接讲:“你看你这个笨蛋!”其实他可能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只是这一道题做不出来而已。但这种不符合事实的语言,会深深地伤害到孩子,孩子可能真的以为自己是个笨蛋。他下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念想到“我是个笨蛋,肯定不行”,就会很容易放弃。

如果是一位对说话符合事实有意识的父母会怎么说?他不会说你是一个笨蛋。他会说:“看来这道题对你来讲有点难。”这个时候孩子会接受父母的这句话,因为这就是他真实的情况。或者父母可以这样讲:“看来这道题你暂时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父母这样讲,孩子会觉得很贴心,这是符合真实的,他是暂时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可能过一会儿他就想出来了。也可能他长大了,你做不出来的题他都会做,我们没有资格说他是笨蛋,说他“笨死啦!”诸如此类的话。

善巧说话具有疗愈的作用,不真实的语言具有破坏性和伤害性的作用。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陶苇 陶英   校对 | 妙深    排版 | 智凰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