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十善业道 | 从容面对生活 (3)

十善业道 | 从容面对生活 (3)

发布日期: 2022-02-18 浏览量: 1,239 次浏览

当我们修了这些美好的身、语、意行为的时候,那我们所感召的五蕴(五蕴就是身心),我们的心灵世界和我们外在的色身,所有的部分都会变得端正美好、殊胜,让看到的人心生欢喜,因为它里边包含着一颗美丽的心灵。

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从最究竟的层面得到大自在,但是我们却能够善巧地运用业果的道理,来成就美好的品质。

(续前)

就像我今天做讲座一样,之前我可能要花几个星期来酝酿思考这部经典,准备怎么做,怎么来处理,要讲哪几个要领。一旦思路理清了,我明白了,我应该这样讲,我就放下了,也可以很安心地该吃饭吃饭,该打坐打坐,不会担心:星期天怎么办?好紧张、好可怕。因为我已经大概知道星期天会怎么讲了。

到底讲得好不好,到底能不能让大家接受,那我只能说尽力。也可能是我智慧的限制,受到了语言善巧能力的限制,但是我尽到我自己的力量,结果就随缘了。如果大家认可我所说的内容,那我也会很高兴,这也是大家在共同成长和分享。但是如果说你觉得今天什么都没学到,听得烦死了,那我也至少学到了一点,就是下次不能这样讲经了,那也是很有收获的,也没白来。我们不能够做到离开因缘现实之外的完美。

如果看佛陀的传记,在一个完美主义者看来,即使佛陀的生活里也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说他也曾经不被认可,受到过诽谤和排挤,甚至还有弟子的背叛。有人把一名妓女杀死在佛陀的寺院里,然后他们就假装着找人,到处搜查后把尸体找出来,抬着尸体到大街上说,释迦牟尼佛与他的弟子们宣说的是堂堂正正的善法,但是他们居然做出这样可怕的事情。

那一段时间,僧团受到了很多诽谤和攻击,弟子们甚至因为压力太大而不敢出门。佛陀告诉弟子们说:如果你们没有做,就不必要去担忧。你只需要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守护好自己的正念。

这个时候,群众们发现佛陀的僧团与往常一样,仍然是那么安详、从容,他们既没有惊慌,也不显得很愤怒,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时候他们也就慢慢的平静了下来。过了几天之后,这几位诽谤者为了分赃而发生吵闹,互相打了起来,事情被官府所知道,把他们抓起来之后拷问事情的原委,发现原来是一个阴谋。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不但佛陀的僧团没有受到打击,反而更加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佛陀也曾经受到过宗教上的排挤,六十二种外道集合起来攻击他,打压佛教的势力。他也曾经遭受过弟子的背叛,提婆达多曾经谤佛,而且分裂了僧团,曾经也有好几百个没有开悟的新弟子们跟随提婆达多,认为提婆达多的修法更重视苦行,觉得这是比佛陀更殊胜的。

包括佛陀的亲人们,他的国家曾经受到过屠杀,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儿子罗睺罗,他曾经的妻子耶稣陀罗都先于他去世,包括他身边的大弟子舍利佛等人也都入灭。在这个时候,佛陀还是那么从容地去应对,他没有觉得这是无法接受的不公平命运,他认为所有的这些都在展现缘起和无常的道理。

不管遇到什么,关键是我们能不能从容看待,理性地面对和处理。就像佛陀遭遇了诽谤,当他能够非常理性地面对的时候,反而为他带来更大的声誉。分裂了僧团的提婆达多,当行为暴露之后,供养提婆达多的阿阇世太子反而对佛法升起更大的信心,他知道真正的老师是怎样的,他后来来到佛陀面前忏悔,听闻教法,至诚地皈依。

我觉得这是佛教非常理性的态度,清晰地看到所有的因缘,从容地面对,把所有所谓的逆缘都转化为我们生命成长的助缘,佛教叫“逆增上缘”,有时候进步会更大。

佛陀接下来又进一步为弟子们说,是心的造作产生了身语意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命运。那么心又是怎样的?佛陀在这里说: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我们有时候说到了心,心的行为、思想创造了我们的命运,但是我们又会对心产生执着,认为那是自我——我很聪明,那个人很笨,他的心没有我的心质量高,所以他的生命品质没有我的生命品质高……产生了这样的贡高我慢。有时候还会嫉妒,有时候会自卑,觉得我的心的品质好差,为什么不能换一颗好心;《聊斋》里讲,换一颗“七窍玲珑心”就一切都好了,命运就改变了。

但佛教认为心也是无常的,在现象的世界里,没有一个绝对的、恒常自在、具有主宰力的主体。心在刹那变化,所以你不用去外面换一颗心,你的心本来就是受到了种种因缘的影响,无常和流变。

也可能你接触了不正的言论,接触了种种负面的东西,你的心充满了暴躁、忧郁、负面情绪,心可能就会下降,昨天心情很好,今天全身都不对劲,那你要关注到这种不对劲的原因来自哪里。

首先要从我们的心念上来下功夫。在佛教里边说到: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如果我们不了解轮回的实相,我们会起惑造业,一旦开发了智慧,破除无明,就可以不再去执着。了解了一切法即显现、没有本质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善巧地运用因缘,不被因缘所困惑和系缚。佛教徒非常尊重因缘,但是并不为因缘所系缚,反而能够善巧地运用缘起的道理,来实现生命的解脱与自在。

以前有个“野狐禅”的公案。一只老狐狸来听经闻法,它说:“过去我也是禅师,但是答错了一句话,就做了五百世的狐狸,就是别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 我回答说:‘不落因果’ ,结果就五百世都变成野狐。”他问禅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禅师说:“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就是说在因果的面前,他实际上非常有智慧和觉照,所以他不被因缘所困惑,可以善巧地运用缘起的道理,开创美好的生命。

佛陀接下来鼓励我们大家说: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佛陀说有智慧的人应该这么做。虽然我们目前可能还不能够像诸佛菩萨等开悟的大德那样,从最究竟的层面得到大自在,但是我们却能够善巧地运用业果的道理来成就美好的品质。

当我们修了这些美好的身、语、意行为的时候,那我们所感召的五蕴(五蕴就是身心),我们的心灵世界和我们外在的色身,我们的六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身心所有的部分都会变得端正美好、殊胜,让看到的人心生欢喜,因为它里边包含着一颗美丽的心灵。这就是佛陀为我们所开示的《十善业道经》的道理,给自己带来幸福,给世界带来祥和,值得大家一起来实践。

说到了善业,有人问:“具体该怎么来看待善业,哪些是善、哪些是不善,以及具体的一些细节。佛教的这十种不善我早都知道了,但是我在生活中运用的时候好像仍然找不到感觉?”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慢慢一层一层地开显佛教所说的这些善法,它是如何运用、如何去实践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带着好奇心,带着一种探索的愿望来期待,我们接下来的这样的一些交流和分享。

祝愿大家都能够实践佛陀美妙的教法,生命都是美好的,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幸福安康!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陶苇 陶英    校对 | 妙深   排版 | 智凰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