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戒幢讲堂 | 宁静的幸福(三)

戒幢讲堂 | 宁静的幸福(三)

发布日期: 2022-01-28 浏览量: 1,535 次浏览

(续前)

七  敲门砖

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东西?什么东西于圣人不会增加,于凡夫也不会减少呢?活在天上的有情跟活在地狱中的有情,他们有什么东西是一样的呢?虽然他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天上人看到的东西都是很好看的东西,地狱中的众生看到的都是很恐怖的东西,由于果报不同,大家的苦乐感受也不一样。

但是你会发现,他们能够见闻觉知的本性是一样的,地狱中的众生也能够看,也能够听,也能够思考;天上的人也能够看,也能够听,也能够思考,能见闻觉知的这个能力都是一样的,这个觉性都是一样的。

故古德说:“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这个东西一切有情都有,它是不会改变的,这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当然这只是方便的说法,深入下去还有很多误区存在,但不妨以此为入手处,稍作领略。我们真正的本质,不是我们现在的身体,也不是我们的念头,这些都是会变的。我们在六道中轮回,下辈子可能是三恶道,也可能是天人,它会变,但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才是我们的本来。我们不要去追逐外在这些变化的东西,而是要回归到自己的本来。

佛经中常说凡夫“认贼为子”,把不是自己的五蕴当成是自己,又是爱呀,又是守护的,其实呢,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却为它辛苦了一辈子。身体、感受、想法、情绪、心理活动,其实都是外贼,我们却以为它就是自我,然后执着于这些,追逐于这些,为之去奋斗,去受苦。所以禅宗告诉你,要看清楚真正的本来面目。

参话头是禅宗觑破本来的敲门砖,一个很有名的公案叫作“哪个是父母未生前你的本来面目?”我们平常对自我总有一番认识,比如我是男是女,是某国人,有无宗教信仰等。许多人的名片上,还会有很多与“自我”相关的头衔,这些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设定。如果有人批评了“我”所在的范畴,我就会感觉到痛苦。

比如我是某球队的球迷,如果我支持的球队赢了,我就很高兴,输了就会不高兴。但其实踢球的那十几个人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我会因为自己的执著而受他人的影响,好像是我输了一样。这不是你的本来,你要好好参一参,在父母没有把你生出来之前, 你是什么?是男的?还是女呢?是美国人?还是朝鲜人?是佛教徒?还是基督徒?你什么都不是!你回到这个层面去认识你自己,以这个未署名的身份活在这个世上。

如果我设定自己是什么,就一定会遇到相反的对立面,于是就会产生冲突,如同两块石头一样,会不断地摩擦、撞击。当我不是什么的时候,我将不再有对立面。《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在证得空性之后,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因为两个石头可以相撞,但石头不能够撞击虚空。古德说,“把火烧天徒自疲”。你没有办法伤害一个证得空性的人,就如同拿一把火去烧天空,你不会烧到天空,只会烧到自己。证得空性的菩萨没有任何障碍、自由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是因为他是一位国王,所有的人都服从于他!不是这样,连国王都会有障碍,但菩萨不会。

菩萨把自己变成了虚空,而虚空是没有障碍的,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既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日本人,既不是佛教徒,也不是非佛教徒。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本质,超越了一切的对待,而世俗都只是假名安立。故禅师常说:“说似一物即不中”。你刚开口说话他就要打你,无论你说出什么答案,都是错,因为那个本不在语言里, 你怎么去描述它!禅宗让人去参,它不会告诉你答案,因为根本无法通过语言告诉你答案。它只是拈出一个问句“父母未生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当你参这个话头的时候,好像能够看到那个东西,但是你却说不出来,古人形容此为”狗舔热油铛“,想下口却始终下不得口。你若说这是佛性,这是某甲的本来面目等,这些统统都是假名安立,与真实了不相关。

过去有人问一禅师:“什么是佛?”禅师跟他说:“狗屎橛!”就是故意用一种很脏的话去说,因为他知道你想听一个很高大上的解释,什么圆满、清净、真实之类的,其实那个东西它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有时禅师针对你的某种执著,故意说些相反的话,帮你抽钉拔锲,事后却绝不相认,因为那只是应病与药的方便。如果已经能看到月亮, 那还要纠结那根指头干什么呢?

 

八 正法眼藏

禅宗,又叫正法眼藏,它不是经律论三藏。正法眼就好像一个能够看到正法的眼睛一样,有了这个眼睛,就无须再依赖文字的教法了。打一个比方,就像有一个瞎子,他要从此地走到大门,那么别人就要指导他说,你现在向左走十步,然后注意,下面有个台阶,你往下走五个台阶……他需要不断的语言引导;而且针对不同的瞎子,这些引导词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步伐不一样,张三走三步,李四要走五步,张三偏左了,须向右一点,李四偏右,又须向左一点。于是我们会看到,佛经中针对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讲法。但是禅宗不是这样子,它是要把瞎子的眼睛治好,有了眼睛之后,那么所有的教法都能够心领神会,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哪,知道目的地在哪,也知道路该怎么走了,不再依赖他人文字的引导。正法眼会自动判别什么是正法?什么是方便法 什么是像似法?故六祖在《坛经》中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三藏十二部经典,只是因为内在的善知识还没有觉醒过来,故需要一个外在的善知识,帮你唤醒内在的佛性。

《圆觉经》说:“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佛陀的教法就像从满溢的瓶子流出一样,它是自然而丰盈的,无须造作,不从外得。过去有一个禅师开悟之后,回来感谢他的师父,因为他当年苦求师父给他指点一二,师父就是不跟他说,现在开悟了,方知师父用心良苦,特来感谢当年不跟他说破的大恩。为什么不能说?禅宗认为外来的东西都是没用的,一定要从自己内在流露出来。比如有一朵花非常香,你把它摘下来插在自己身上,别人走近你就能闻到香味,但这个香味不是你自己产生的。时间久了之后,你反而会觉得这就是我的香,但其实不是,这只是借来的罢了。

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也是这样,很多行为其实不是你内在自然产生的,而是别人要求你这样做的。你学着去吃饭,去走路,去打坐,去呼吸,去慈悲,去智慧。时间久了,你也会变得好像越来越慈悲了,看待问题越来越没有那么自我了,但是你要知道,它是借来的,只是因为不断模仿而形成的一种习惯,它不是来自于你的内心。比如说慈悲,到底是一种抑制不住的,不需要造作的慈悲,还是碰到一件事情,想了一想觉得,我是学佛的,我要去慈悲?前者是真正的慈悲,而后者是训练出来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突然觉得学佛很累,好像总在强迫自己做些什么。因为凡是造作的东西,维持起来都会比较累,它跟你的本性相冲突故。一朵花放久了会枯萎,会变得没当初那么香了,于是你会再去寻求一些佛法,从不同的地方搜集花瓣,撒在自己的身上,然后你又觉得身上有香气了。但是除非你自己内在真正的觉醒,佛法才会与你融为一体,否则全是借来的,而且时间越久,就会越发看不清楚。

六祖大师开悟时曾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别的宗派都是从下往上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禅宗是反过来的 它是从上往下修,六祖让人天天念般若波罗蜜,这是从般若开始,贯穿其他五度。因为只要见地到了,所有的修法就如同高屋建瓴、水到渠成一样,非常顺利。故经中说般若是证得无上菩提的大方便,这就像生锈的门锁,若往里面滴点油,锁就会很容易打开。如果修行没有方便般若,那么布施、持戒、忍辱等等都会非常的困难,因为慈悲与智慧不匹配故。福慧两种资粮就像支撑人身体的两个脚一样,需要长短一样。我们有时会过分强调慈悲,但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却又产生了很多的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智慧跟不上,就如同某人的一条腿很长,另外一个腿很短,他走路反倒不如两腿虽短但均衡的人。

禅宗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我们要先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圆满,从这个角度上修其他的法,才能够完美地建立起来。比如说要去除贪欲,我为什么不去贪呢?那是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最圆满的东西。我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本自具足,外在的获得不能增加一分,外在的打击也不能减少一分。当你这样去认识自己的时候,贪就自然不会生起,而不是强迫自己,一边觉得那个东西很好,一边又强迫自己不要去贪,这会造成内在的分裂,变成了自己与自己在争斗。但是就佛法来说,它从来不是一种强迫,它是来自于你对内心的认知。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无贪,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真实流露。我们只能把自己拥有的东西传递给别人,我们有快乐才能传递快乐,我们有智慧才能给予智慧。我们是圆满的、喜悦的,才会有溢出真正的慈悲。

 

九 定慧等持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真心?因为我们总是被自己的妄念障住,这个东西禅宗比喻为贴肉汗衫,因为太近了,就会误以为是真实的自己。我们经常会把一些飘过的欲望、想法,当成是自己真实的内心,会不断追逐这些想法,或满足这些欲望。比如说最近有一部很好看的电影,你已经订好了票准备下班去看,但公司突然说要加班,你就会觉得很郁闷,因为你觉得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你要知道,去看电影只不过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只是因为离你太近,你就把它当作自己内心的需要,其实你的内心根本不需要看电影。我们经常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将整个森林障碍住,不是因为树叶太大,而是因为离我们太近。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能够看清内心当中,那些飘过的念头根本不是你的自性,它就障碍不到你。

我们要学会观照,观照意味着距离的产生,观照会创造出了一种内在的距离。看清自己的念头,等于是在我们的妄念与真心之间拉开一段距离,分清此是此,彼是彼。一旦观照产生,事情就会变得简单。比如你现在飞到太空去看地球,就会觉得地球不过是一粒尘埃。那些你认为了不得的大事,只要有足够的距离观照,你就会觉得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的内心之所以不能安定下来?是因为内心不平。当你觉得自己不圆满,觉得还有更高的、更好的目标时,心就会本能地开始流动。比如说,一个人周一到周五上班,他会想周六周日我要到什么地方去玩。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是因为他可以通过想象的快乐来掩盖现在的不快,他觉得周六周日比现在上班的状态更幸福,所以才会去想,如果周六周日他还要加班,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同样的道理,禅修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为什么会飘来飘去?那是因为你的内心觉得有个更吸引你的东西存在,故除非你所处的当下就是最圆满的,否则你的心一定会寻找机会溜掉。我们不能强迫自己修行,经中说“乐”是“定”的近因,快乐满足是心能够停在当下的根本原因。经中说开悟的圣者,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就停在当下。你看到一个禅师很优雅地走步,很优雅地吃饭,很优雅地坐禅,他不是训练出来的,他只是在享受当下,充满着艺术的美感,所以禅者的诗歌很多,天马行空、惊才绝艳的句子彼彼皆是,这些都是他们内心幸福的自然流露,不是苦思冥想挤出来的。

以前有个禅师写偈说:“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他说每天坐在那边,什么妄想都没有,并不是修了什么除妄想的功夫,只是因为没有什么可想的。之所以没什么可想的,是因为禅者的当下就已经是最圆满的,故还要想什么呢?当心灵处于高峰体验时,人们会不由地希望时间停止流动,不会回忆过去,也不会梦想未来,而是全身心地品味当下的喜乐。我们生命的本质,它本来就是最圆满的,既不需要得到什么,也永远不会失去什么,当你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安住下来,这才是“妙湛总持不动尊”。

《坛经•禅定品》中说,禅门的定慧是不分家的,若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来圆满清净,不假外求,你就已经在这个定当中了。这个定是非常稳固的定,因为它的所缘就是你的本性,它时刻都在那里;且它又是最圆满的所缘,没有其他的事物值得你去分心他顾。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就会获得永恒的宁静和幸福,一切语言文字都不足以表述。

(全文完)

阅读更多:

戒幢讲堂  | 宁静的幸福(一)

宁静的幸福(二)

净智法师 | 透过禅师的语言(一)

净智法师 | 透过禅师的语言(二)

净智法师 | 透过禅师的语言(三)

《八大人觉》——“第八觉知” (终 · 附讲座完整内容)

佛教格言 | 报恩尽责 · 佛法在世间(16)

佛教格言 | 报恩尽责 · 待人处世(15)

佛教格言 | 报恩尽责 · 关爱亲友(14)

经典读诵 | 《华严经 · 净行品》之 四

经典读诵 | 《华严经 · 净行品》之 三

温故知新 | 这一刻,拥抱自己(附录音)

温故知新 | 慈心 — 庄严生命的底色 (上)

温故知新 | 慈心 — 庄严生命的底色 (下)

西园戒幢律寺联系电话:

客   堂:0512-65349545

弘法部:0512-65511746

戒幢佛学研究所教学部:0512-81662077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戒幢佛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