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戒幢讲堂 | 宁静的幸福(一)

戒幢讲堂 | 宁静的幸福(一)

发布日期: 2022-01-28 浏览量: 1,177 次浏览

 

一 · 准备好  

两小时的讲座时间非常短,如果我们去讨论一些教理上的东西,大家会听得比较晕,一时半会也很难消化,所以这次讲座我们不会涉及佛教的专业术语,而是采取直接能与我们内心相应的讲法。在佛教里,这主要是禅宗的教学方法――直指人心。只要你有心,基本上就能听得懂。我估计一般的中学生都能看得懂唐朝六祖惠能大师的书,但如果你读唐朝另外的佛教大师——比如道宣律师之类的著作,基本上就读不懂了,它需要专业水平比较高的人才行。六祖大师这样一个不识字的开悟者,他的教法能够流传这么久,影响这么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在用心灵交流,你不需要懂太多的佛教名相,依然可以理解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这次讲座与我们的内心有关,所以在座的各位也要打开自己的内心,与法相应。首先是放下,放下一切的成见,然后你才能听得进去。这个是需要大家做好的一个准备,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虽然在场,但却并没有真正地在听,比如某人原来是其他宗教的信仰者,他可能一边听着,一边在与原来所学的进行比较,结果什么也没听进去。所以说我们要放下,减少思维上的干扰。

其次,我们要时刻做好觉悟的准备,我们不能把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别的地方,你要回到当下,准备在这一堂课当中就唤醒自己的内心。我们不要想着下半年我还要再去参加一个佛教的禅修营之类的活,我们要把当下就作为你觉悟的契机。过去一个著名的禅师,修行很多年总是觉悟不了,后来有一个已经开悟的人就跟他讲,虽然你每天都在打坐,但你并没有真正地专注,你还没有准备好要觉悟,所以才一直开悟不了。

后来他就发愿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如果还开悟不了就从悬崖上跳下去,以此来逼迫自己,结果四十九天后就在要跳崖的时候,他突然就开悟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各位只是抱着一个闲散的心来听听,没有把你全身的能量,提升到相当的状态。那么无论你听多少次讲座,效果也不会特别好。

我们在一生当中,已经听过很多名人的讲话,听过很多的心灵鸡汤,也听过很多大师的开示,但听完了,最后大都记不得了。几个小时的讲座就像毛毛细雨,落入了心识的大河中,完全没有办法扭转生命的惯性。要想觉悟,我们必须首先准备觉悟。就像《坛经》当中记载,六祖来到五祖的道场,五祖说,你来干什么?如果换了我们,可能就会说,“我是来学佛的。”但六祖却说:“我是来做佛的!”

这一字之差,反映了彼此的境界高低。我们只是来学佛的,我们并没有准备做佛。我们并没有把自己的心提高到想要解脱的层次上来。于是我们听任何东西就是听过去就算了,它对我们的人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所以这次讲座,如果我们想有一个很好的领悟的话,那么我希望,大家把每一个当下都当作是觉悟的契机。

听经闻法的目的是为了觉悟。经中常常记载一场法会的最后,有多少多少的弟子获得了法眼净。我们没有“法眼”,总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今天听到一个大师这样说,明天听到另一个大师又那样说,好像都有道理。但是你自己并没有抉择的能力。但是获得了法眼净,就好像有了择法之眼一样,能够分辨正法邪法,你就不会轻易受到别人语言的影响,因为内心中已有坚固不破的见解产生。这是讲经说法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状态。如果每一个讲座讲完,听众的内心没有任何触动,没有像重生般地焕然一新,没有获得迥异从前的看待世界的方式,那么这个种讲座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知识性的讲座,不会对你人生有太大的帮助。

 二 · 返观自心 

我们当重视闻法的当下,因为只有现在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如果不能在当下契入佛法的话,那其实永远也契入不了佛法。听讲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眼睛闭起来。有时我们虽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却跟瞎子一样;有时我们闭上眼睛什么也不看,但内心却明亮了起来。以前有个禅师说:“夜半正明,天晓不露。”深更半夜正是明朗的时候,天亮了反而看不到了。我们闭着眼睛,其实不是不看,而是要回光返照,看我们自己的内在,不受外在的干扰,回观自己的内心。

佛教将我们的生命状态,分为色法和心法。用基督教的话来说,就是灵魂与肉体;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物质与精神。这种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总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整体,故佛陀教你先做一个智慧的切割。这是你的身体,这是你的心灵,不要将它们混在一起。内心中的烦恼,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需要去克服的,它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不是外在的环境,不是物质因素,也不是其他人造成的。

我们习惯于从外在找理由,总觉得个人的幸福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比如说要事业顺利,要家庭和睦,要心想事成等等。但就像这个房间里的众多柱子一样,如果损坏了一根,房子就会塌陷。健康是一根柱子,家庭是一根柱子,财富是一根柱子,地位、事业等等,它们都是柱子。你所搭建的幸福房间,只要有任何一个柱子出了问题,你就会烦恼。

但你仔细想一想,你能够保证这些柱子永远不出问题吗?你做不到,你没有办法保证。当我们把幸福建立在这些外在事物上的时候,就等于是将幸福放在不可靠的、无常变化的、危险的境地中,你迟早会受到这个东西的打击。比如说我们不可能一直健康,我们总会衰老,总有一天会生病,总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应从外在寻找幸福。

我们看佛陀的传记,佛陀本来是一个王子,如果按正常的顺序,他将来可以继位当国王,但是最后他去出家了,去做一个乞丐。佛陀通过他一生的行迹来证明给你看,没有外在的地位、财富、荣耀,他更幸福。道教也有一个经典叫《南华经》,其中有一篇《逍遥游》的文章,说到有个叫列子的人,他能够御风而行,有人就跟庄子说,看这个列子多逍遥啊。庄子说,这还不是真的逍遥,因为他还要靠风,没风了他就要掉下来。真正的逍遥应该是不借助于任何外物的。同样的道理,佛教真正的解脱,真正的逍遥,也不是建立在对外在的事物的拥有和支配上,所以我们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发掘自己内在无条件的幸福。

 三 · 放下那座山 

曾经有一个人,他的理想就是爬上珠穆朗玛峰,他牺牲了很多,把工作辞了,家庭也离了,通过很多努力,终于爬上去了。过程中因为一些意外的发生,他的一个眼睛失明了,手指也冻掉了几个,但他觉得人生的理想实现了。而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他可能会觉得,为什么一定要上去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珠穆朗玛峰,如果达不到,就觉得人生不会幸福。比如事业一定要做到多大,财富一定要挣到多少,一定要跟谁结婚,若不能跟她在一起,人生就一片黑暗,毫无意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妄想的需求,换成另外一个人,就会觉得,为何一定要这样呢?

我们所谓的幸福和痛苦,只是能不能爬过我们自己创造的山峰罢了。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山峰,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老师,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我们会跟孩子说,你考试要考一百分,考了一百分,我就带你到什么地方去吃,带你到什么地方去玩,从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获得更多的东西。你获得了,你就会满足。如果你得不到,你就不能满足。

世间上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奋斗,你要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是为了追求幸福。但你再问他现在幸福吗?他又说他不幸福。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南辕北辙地走在一个名为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们总是认为幸福是基于某种外在的东西上。但其实当你得到之后,你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乐。因为你很快就会创作出另外一座更高的山峰,另外一座你还没有爬过的山。所以尽管我们一直在翻越,却一直不能真正的满足。

佛教的方式与前者完全相反,它是放下,而不是获得。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所谓的满足,不就是为了最终能够放下吗?比如说一个考生想要考上某某名牌大学,当他真正考上的时候,你说他有多幸福吗?其实并不是。他只不过是放下了。就是说考大学这个事情我不用再想了,不像在高中的时候,还总要想我到底能不能考上,现在就不用再为这个事情去烦恼,去焦虑了,因为已经得到了。这样说来,一开始放下不更好吗?我们为何要背负着一副重担上路?外在事物的成败有赖众缘和合,我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然后顺其自然,不纠结于结果,不因目标达成与否而决定自己人生的意义。

未 完 待 续

… …

排版 | 慧仕

阅读更多:

净智法师 | 透过禅师的语言(一)

净智法师 | 透过禅师的语言(二)

净智法师 | 透过禅师的语言(三)

经典读诵 | 《华严经 · 净行品》之 四

《八大人觉》——“第八觉知” (终 · 附讲座完整内容)

佛教格言 | 报恩尽责 · 佛法在世间(16)

西园戒幢律寺联系电话:

客   堂:0512-65349545

弘法部:0512-65511746

戒幢佛学研究所教学部:0512-81662077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戒幢佛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