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文法师《八大人觉经》讲座:“第六觉知”
发布日期: 2022-01-17 浏览量: 2,874 次浏览
(续前)
最后我们谈成就三种行持。
在生活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多多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菩萨。“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这是对于贫苦多怨的一种觉察、觉悟。
世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困难,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暴力?很多来自怨恨,甚至于亲人和亲人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佛陀在这里说,抱怨来自于什么?“贫苦”。“贫”就是匮乏的感觉,“苦”就是逼迫的感觉,正是因为我们心灵上有匮乏,受到种种苦的逼迫,所以我们就会产生“多怨”,种种的抱怨、不平,嗔心、嫉妒心、暴躁心等等就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社会就会变得很动荡。
如果是家庭的话,家庭的某一个成员体验到匮乏感,他感觉到痛苦,那么家庭的其他成员也没好日子过了,因为他会不停的抱怨。这种抱怨能不能解决问题呢?我们抱怨社会、抱怨家人、抱怨学校、抱怨一切,佛法认为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困扰,叫做“横结恶缘”。就是跟众生的因缘变得更加的糟糕,结下了怨恨的、仇视的、对抗的这些不善的因缘。
所以这是一个充满苦难的恶性循环,越匮乏,越痛苦,就越抱怨;越抱怨就结下更多的恶缘,恶缘更多,我们就更苦,所以从黑暗走向了更加的黑暗。菩萨看到众生的这种苦难,他意识到,要想疗愈世间的这种悲惨的现象,应该发起布施之心。布施是疗愈贫穷多怨的最好良药。他愿意为热恼焦灼的世间带来清凉,希望抹平众生身心的种种痛苦。所以在这个时候,菩萨给予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生活上匮乏的,我们慢慢帮助他解决生存问题;缺少智慧、缺少引导的,我们给予妙法,给予他智慧的开发;第三种,内心里有恐惧、焦虑、抑郁、痛苦,为他开导、安慰、劝解,给予他心灵的滋润和安慰。这样的三种布施,能够抹平众生身心的种种痛苦。
佛陀还说,布施的根本要义,就是“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一份布施的心、帮助别人的心、为别人付出的心,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有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布施呢?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有人说我没钱、没智慧、没方法。当然,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在我们能力可达的范围内,为什么我们不能布施?——因为嗔恨心,因为不喜欢对方,因为跟对方有过节,因为对方的某些缺点,因为私人的恩怨……佛陀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告诉我们“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我们有的时候不是缺乏布施的能力,而是缺少了布施之心。要想开启我们的布施之心,要想真正的去利益社会,真正的去帮助一个人,我们就需要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有一种冤亲平等的觉悟。
其实在家庭中有时候也是这样。
以前我们在观音热线里边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先生打来的。他自己也是一个佛弟子,但是妻子的怨气很大,然后他采取的方式就是冷淡,远离家庭,这样的话问题就越来越大了。他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他就觉得有的时候明明知道对方要什么,但好像就是不愿意给她。想要帮家人做点家务,其实很简单,一句温暖的话语,随手可来的关怀,给予一些东西,其实并不难。因为他也学佛,对自己有很多的反思,他就发现自己就是不愿意给。然后他问我:“法师,这是为什么?”
我跟他讲,因为你的心里有着一些伤口,对方的抱怨其实也让你受伤了。当你受伤的时候,当你内心里也有对对方的怨恨的时候,你是很难去付出一种关怀的。
所以我就让他先疗愈自己心里的那些创伤跟痛苦。当他朝自己内心里看的时候,他确实感觉到了:“法师,我也快爆炸了,心里有太多的不被理解,也有好多怨气!”然后我告诉他,这时候不着急,试着把慈悲心投向自己身心的深处,去理解自己,产生一种自我关怀,来疗愈内在的创伤。
当他这样来内观自己的时候,他深深地呼了口气,做了很多情绪的释放。释放之后,他突然就体验到油然而来的一种伤感,就觉得两个人既然是亲人,为什么却走到这样的一个程度了?在这个时候对双方的痛苦有了一种感知,甚至被深刻的震撼。终于打开了心灵,可以去慈悲自己、关怀别人的那种心。
我们会发现,有的时候我们特别愿意关怀小动物,愿意放生,却不愿意去帮人;有时候我们愿意帮助陌生人,但就是很难关心身边的人。为什么?其实往往是因为家人天天生活在一起,更容易彼此伤害。我们的心里会留下创伤,障碍了互相关怀的能量流通。所以作为菩萨要拥有这样的一种觉悟:不断的去疗愈自己内在的嗔恨心,去抚平自己的创伤,放下对过去旧恶的执著。能够理解别人的缺点,包容他、接纳他。
有的时候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很宽容?
因为不能接受孩子的缺点。别人家的孩子就能接受,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就特别难以接受。有时候我们也必须要意识到人无完人,看到对方的痛苦,一再地开启自己的慈悲之心。我们给予他三种布施: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和智慧上的三种布施。我们可以运用布施的行为来抚平世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的苦难,获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获得社会的和谐,就是所谓的“心净则国土净”。
极乐世界、清净的世界,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来自一颗清净的心。而清净的心来自哪里呢?就是具有智慧和爱心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法理 排版 | 智畅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