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总第015期——走出修行的误区
发布日期: 2022-01-02 浏览量: 1,975 次浏览
——关于菩提心
[对自己友善并不是放纵自己,因为放纵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尊重自己,而不能让我们内心安乐。
友善意味着以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
带着幽默感去观察自己的傲慢、无知、冷酷、僵硬。]
•希阿荣博堪布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口、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如实观察往往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我们本以为自己各方面都不错,现在却发现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这大概是许多佛教爱好者信佛多年仍不肯开始真正修行的原因,直面自己的缺点,远不像谈玄说妙、做做表面佛事那样,可以满足虚荣心、带来成就感。不过,另一些人的做法正好相反,觉察的结果使他们非常沮丧,他们下死心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狭隘、冷漠、混乱。苛责让他们失去幽默感,变得越来越酸涩,对自己、对他人及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厌恶。
不往内观照,无法真正消除迷惑;而不心怀温柔,修行便只剩下受苦。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的。我们常说要有慈悲心,可是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
在开放的心中怀着敬意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的洞见,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做到这点对修行人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愿意去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潜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并因此走上大乘菩萨道。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在轮回里流连日久、被贪嗔痴慢疑训练有素的我们,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谈何容易。不过,我们还是要发愿,哪怕不是十分诚心甚至带者疑虑,也还是要表达自己的这个愿望。我们的心有一个特点,就是可塑性极强,只要不断训练,什么假的在我们心里都能变成真的。久而久之,假装发心也能把真的菩提心激发出来。
菩提心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有着翔实的建立步骤。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便是慈心。慈心相当于内心毫无偏见的友爱之情,培养慈心也可以看作是培养爱的能力,学习以真诚和善意去对待众生、与外界相处。对普通人而言,一开始就平等地关爱所有众生颇为困难。通常我们从自己开始,愿自己快乐,然后怀着快乐的心情逐步将友善扩展到我们爱的人、亲友、陌生人、让我们憎恶的人以及一切众生。有人告诉我:做善事后,如果只是把功德笼统地回向给“一切众生”并不难,但如果具体联想到自己的敌人,则很难心甘情愿地把功德也回向给他们。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你心中的“一切众生”只是一个名词,没有具体的内容,或者至少不包括那些你不喜欢的众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强调发愿的对境是逐步扩大的。有偏见、有局限都不是大问题,关键是不自欺,不敷行。
对自己友善并不是放纵自己,因为放纵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尊重自己,而不能让我们内心安乐。友善意味着以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带着幽默感去观察自己的傲慢、无知、冷酷、僵硬。这些东西虽然顽固,说到底不过是自心玩的可笑把戏,你弄清这把戏背后的玩法,就能逐渐不再被它迷惑。通过对自己行为和感受的观察,我们会慢慢了解到什么样的行为给自己带来快乐,什么样的行为造成痛苦。为了让自己快乐,我们将学会谨慎取舍身体和心的行为。
在观察自己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足够诚实和专注,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自己和他人。我们喜欢夸大内心的感受,尤其是负面的感受,虽然这样做会加重自己的痛苦,但我们因为不想把心打开,不想原谅某个人,或者不想面对真相,而宁愿相信自己深受伤害。有时让自己心碎比宽恕要容易、痛快得多。由于缺乏觉察,我们不能看清事物的状况,不能了知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使自己处于不必要的伤痛、焦虑和混乱中。
即使出于善意,我们说话、做事的方式也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不过我们总以自己发心好为理由忽视这种伤害。事实上,这样做只说明我们并没有准备敞开心胸,在内心深处并不想要与他人交流。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最大僵局就是习惯性地封闭自己,排斥与外界交流,任何一样东西都可能被用来搭建自他之间的藩篱。是非对错、道德观、价值观、信仰都能成为拒绝交流的好借口。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是站在道德、正义一边的,所以有理由漠视对别人的伤害。或者,你认为自己对生命、世界的了解更深刻、更透彻,因而很难向不信因果的人表示应有的开放和友善。然而,大乘菩萨的友善是无条件的。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推进这种友善,前提是把心打开,让所有我们祈愿他(她)快乐的众生都真正进到我们的心里。对我们来说,“ 众生”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词汇,而是代表着在情感上能与我们相通相连的一个个具体的生命。
培养爱的能力,如果你感觉从自己做起比较难,则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最能激起你心底温柔之爱和感激的人,真诚地希望他(她)快乐。然后你把这种爱和感激投射到其他亲近的人身上,并祈愿他们同样获得安乐。对很多人来说,刚开始即使是对亲人和朋友,也无法怀着无条件的友爱,但这没关系,做作的发愿也能帮助我们超越自己的极限。如果不是发愿,我们恐怕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麻木、狭隘:不要说每天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就连身边的亲友,又有几人是我们关心的?
某些情况下,我们也许会发现对亲近的人反而更难以无条件地去爱,因为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著。我们心里会有许多的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欣赏、领受、符合我们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痛苦。束缚在这种心态当中,去爱就意味着准备去受伤害。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可也常常因为这种满带着欲求的好而彼此伤害。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作为修行者,不妨提醒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 令我们的人生有意义,但那些爱我们的人,让你我的人生不仅有意义而且美好。仅为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激。
为不相干的人或陌生人发愿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只是想象一下街口人头攒动的景象,然后笼统地说一声“愿他们快乐”,似乎不够真诚。我们可以把祈愿落实到日常的与人相处中,让每一个与我们接触的人都感觉到我们的善意。也许那一整天他都很不顺利,但我们的友善让他的心头松了一下。这就是很好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可以为遇到的人发愿,希望他的好心情能保持长久一些。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护持着心中的善愿,其他人必定能感觉到它的温暖,尽管他们也许会不承认或不表现出来。当我们向他人表达善意时,如果不期待对方也同样做出善意的反应,我们就会更加轻松、投人。其实,内心越来越宽阔、坚强、温柔,这便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自己快乐的源泉。
为憎恶的人发愿是极为艰难的,所以我们把它留到最后,等自己已经习惯善待很多人之后,再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极限。从最初的不能善待自己到善待陌生人,我们的心量在不断扩大。冷漠往往不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敞开心胸的能力。一个神智清明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以害人为乐的,所以面对伤害过我们的人、与我们作对的人、让我们难堪、令人厌恶的人,我们可以去体念他的烦恼,检验自己的宽容和开放能力。可恶之人总能眼看到我们的弱点,直戳痛处,因此与他的相遇正是我们修行的良机。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己的执著,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恶之人是我们的老师,他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们的执著在哪里。对这些以怨敌形象出现的老师,不论我们现在感觉多么难以接受,最终都会真诚地希望他们快乐。没有他们,我们在仁爱的道路上真的无法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最后,我们怀着善意祈愿一切众生, 包括自己、他人、大小动物以及其它世界存在的生命,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无论生活际遇如何,我们都要发愿活得快乐,而悲心是在此基础上,更要有勇气,愿意去经验痛苦,不仅为自己,还要为他人。与慈心相比,悲心需要更多的温柔和坚强。肯去感受痛苦不是因为嗜苦成癖,而是痛苦让我们放下骄傲,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并透过它,体念到其他人的恐惧、伤痛和烦忧。人们常常因为感觉到自己的脆弱而变得充满攻击性,试图以生硬和残忍来保护自己。悲心的训练却是反其道而行,因悲悯自己而悲悯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不是让别人痛苦,也不是让自己免受痛苦,这两者都只能使我们更加冷漠和孤立。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一直伤害他人,伤害自己。学着以开放的心胸去经历痛苦,我们将不再会疏离地看待其他众生的苦,而且对苦的根源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时,“愿诸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因”的愿文在我们心里就有了更真诚而具体的含义。
我总记得少年时期跟随老堪布赤诚嘉参外出传法。无论是灌顶还是讲经,每念到与众生痛苦相关的内容,堪布都会落泪。有时很大的法会,下面坐满信众,他照样涕泪交流。我那时年纪小,不懂事,觉得堂堂一个堪布竟在法座上哭得稀里哗啦的,很令人难堪,因此私下提醒他不要那样。我们亲如祖孙,无话不谈。老堪布很抱歉地跟我解释说,他想到众生的痛苦,心里实在难受,眼泪忍也忍不住就流了出来。等我长到能理解老堪布的悲心的年纪,他老人家已经圆寂了。
悲心的训练与慈心一样,也是从自己或任何一个最能激起你悲悯之情的人或动物开始,逐步扩展到亲人、朋友、认识却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恶的人,及至所有众生。自己在经历痛苦时,努力保持住觉察,看到情绪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反应,看到脆弱、怨恨和惊慌,同时尽量把心敞开。这时你能了解报纸上、电视里、书本中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心里的感受了。他们无论做什么,你都不会诧异,你都能体谅。谦卑、宽容、感恩这些词汇背后的深义,此时你方开始理解。
当我们看到苦难的景象,不要马上把头扭开,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去体验其中的痛苦,并尽己所能地伸出援手。这是我们学习如何生活的重要课程。寂天菩萨在《人菩萨行》中详细讲述了自他相换的修法,把痛苦、烦忧吸进自己心里,把喜乐、轻松释放出来。自他相换又称为施受法,施与和接受。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各种具体的情境下,都可以通过观想,为自己和其他众生修这个法。比如,自己感觉到压抑、疲惫时,先安静片刻专注于内心的感受,看到那个在压力下疲惫不堪的自己,然后深深地吸气,把压抑、疲倦等等不适感吸进来,呼气时把轻松和旺盛的精力送出去给自己和其他人。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观想可以非常具体。如果你的朋友不小心把手割破了,你可以尽量去观想他的伤口,去感受他的疼痛,然后通过绵长的吸气把那种痛感吸进来,呼气时观想给他送去止血贴、创伤药和止痛片。如果你知道对方最需要什么,或者什么东西最能令对方欢喜、放松,你就可以在呼气时观想送给他什么,一杯清茶,一段音乐,都可以。如果你不知道该送出什么,则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自己在同样情境中会需要什么,然后把它送出去。
悲心的基础是平等。有上下之分、人我之分,便无法完体悟万物同源的那份亲情。不要以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那些境况不佳的人,那样我们非但不能经验.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被人怜相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人在困境中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的沟通,所以我们发悲心时要有沟通的强烈愿望。我们做的不是施与,而是分享。当然,谦卑到任人践踏也是不可取的。把自己放得太高或太低都无法实现顺利的沟通。慈悲是真心希望所有众生都得到安乐、远离痛苦、有时一味退让只会助长他人的侵略性和执著,却不能使他们快乐或免于痛苦。
有悲心自然会远离嗔恨心,但实践中某些人的悲心却有可能引发嗔恨心。比如在放生时会对杀生者产生强烈的偏见。这时不妨看看自己的心,我们很显然是把自己归人了代表道德、正义和值得拯救的一边, 而对方则是无药可救、不值得慈悲的。人的划分可没法这样简单。每个人都有良善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只要内心还有执著,就不能避免对人对已的伤害,所以嫌恶那些无明习气更重的人,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一个人不会因为贴上了道德或不道德的标签,就能解脱或不得解脱。解脱超越了这些。慈悲行者坚信一切众生解脱的潜力,因而不肯舍弃任何众生。
我小时候常因出身不好受人欺负,心里也会生起气恼的念头,但那只是小孩子一时的冲动,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会对任何人记恨在心。学佛后,面对破坏佛法、毁谤上师的人,要说我当时一点想法也没有,那是打妄语,但是我没有真正怨恨过个人。 对他们,我反倒更加同情。社会上很多人羡慕权势、财富和能力,但这些东西若运用不当,便会成为造恶的条件。不仅如此,人生短暂,荣华富贵到头也不过几十年,死时什么都带不走,反而因为放不下的东西更多而更加痛苦。
慈悲心的训练让我们的气度逐渐开阔,平和之中带着喜乐。喜乐针对自己是感恩,针对他人是随喜。法王如意宝曾说感恩是最为宝贵的一种品格。对罹患满足感缺乏症的现代人来说,喜乐是个陌生东西,不知感念自己福报的人大概很难理解那种无所希求的欢喜。在藏地,传统佛法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观修暇满难得,对自己值遇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一般人能做到珍惜美好的经历,而修行人却要在困境中依然感念自己的福报。我有一位弟子,他的未婚妻八年前患尿毒症,长期靠透析维持生命。从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们相伴相随在医院的病房间辗转度过。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有积蓄,却过得平和安乐。他们从不抱怨什么,反而真心地认为生而为人、得闻佛法的自己非常非常幸运。由于珍惜和感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自然而然心怀恭敬。在这个浮躁散乱的年代里,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庄重而专注地做事,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少了很多优雅的东西。喜乐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庄重和优雅。
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等而高兴就是随喜。只有开始随喜这项训练时,人们才会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么强,多么容易被激发。看似轻而易举的随喜,实际做起来却有相当难度,必须像训练慈悲心那样,有步骤地逐渐扩大随喜的范围。是从亲近的人开始还是从陌生人开始并不重要,关键是找到最容易把“真替你高兴”说出口的对象。有人也许更容易嫉妒近在身旁的人,而对漠不相干或远处的人是否比自己好没有太大反应;有人恰好相反,随喜亲友不成问题,却见不得其他人走好运。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嫉妒心强,但也很少有人能毫不费力、心甘情愿地随喜他人。大家都知道嫉妒除了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并让我们的内心倍受煎熬外,什么好处也给不了我们。可是因为嫉妒总能伪装成其它情绪,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受它骗。你力求冷静和客观,有可能只是你不想随喜赞叹某人。你的委屈和失落也许不过是嫉妒心在发作而已。
嫉妒善于伪装,不过说实话,我们心里还是一眼就能把它看破,只是对外不想承认自己妒火中烧罢了,因为我们潜意识里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自己不满。我们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从这个角度说,嫉妒心像是探照灯,照见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执著。如果我们能训练自己逐渐放松这些不满和执著,就能慢慢减弱嫉妒心,尝试去随喜别人的功德。
慈、悲、喜心都强调平等。大乘修行人不会为了显示公正而力求平等。只因为内心足够开放,对一切都能欣然接受,他的所见往往超越了人我、亲疏、好恶,所以他能自然地平等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是为舍无量心。传统上,四无量心的训练一般都从舍心开始。舍乃慈悲行的起点和基础。《普贤上师言教》中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修舍无量心就像欢迎所有人参加场宴会, 没有人会被拒之门外。我们把慈、悲、喜、舍分开来讲是为了训练更加方便、有力,实际上这四无量心并非各个独立。慈悲、欢喜若非以平等心为基础,则不够清净,不是无量心。所谓无量,指发心的对象范围广大,无边无际、无有穷尽;发心的功德不可计量。平等心中若没有慈悲、欢喜,就变成了冷漠和无动于衷。四无量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涵盖、融会贯通的。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我们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得到安乐。这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你可以愿自己先觉悟,之后再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也可以发愿与其他众生一起度过轮回苦海,到达解脱的彼岸;或者像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那样,除非所有众生都自由解脱,否则,誓不成正觉。发心有大小而无优劣,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因缘发菩提心。只要诚实并且是真心为了众生的解脱,发心无论大小都值得赞叹。如果只是为了做一个“标准”的大乘菩萨,觉得“应该”有最大的发心而去发心的话,则没有必要。
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愿、行菩提心统称为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行,不断积累福、慧资粮,我们最终将见到诸法实相,即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证到,而世俗菩提心则是通过仪轨发愿、受持,并以六度万行令其日益增上。初学者的世俗菩提心毫无疑问带有做作的成分,不过持续的薰习最终能将做作的菩提心转化为自然流露的菩提心。
六度,梵语称六波罗蜜,意为“渡到彼岸”。渡到彼岸,比喻我们借助这六种方法,超越二元对立的狭隘思想,达到豁然开朗的自由境地。六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寂天菩萨的《人菩萨行》和月称菩萨的《人中论》等所讲的即是六度。这里只是简单地阐释六度的基本涵义。六度不是“优秀佛教徒”的行为准则,不是“必须这样”、“不准那样” 之类的硬性规定。在大乘修行者的世界里,菩提心摄持下的一切行为都是方便善巧的。
不是因为你是佛教徒,不对弱者表示同情便觉得很没面子,你才去布施。出于宗教或哲学的动机去行善,是不符合佛陀教法的。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把自己不要或不看重的东西送出去,不论东西本身贵重与否,都不算清净的布施。我们通过布施来破除自己的贪爱和执著,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这回事,也就没有必要居高临下、沾沾自喜,或为布施的结果牵肠挂肚。布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予。如果别人需要的东西,我们有,就给他。为了布施而刻意去争取、去积累财物,布施本身便成为一种执著,显然与布施的精神相违背。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上面讲的主要是财物布施,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法布施和无畏施。
戒律常被人误解为束缚。把自己五花大绑,因在条框之中动弹不得。这只是跟自已过意不去,佛教徒的持成不会这样生硬无趣。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留意观察言行,我们会发现自己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地点做错误的事,像一只闯进瓷器店的大象,把周围弄得一团糟, 自己也满身是伤。佛陀慈悲地教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协调起来,不再因为笨拙而受苦。看见我们装模作样、自欺欺人而又总是弄巧成拙的情景,诸佛菩萨都会发笑。所以,持明无畏洲说:持戒就是所作所为别再让诸佛菩萨发笑了,不然在他们面前该多么难为情。
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适应,任何可能性都会被接受,大乘修行者的内心始终是开放的。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他的心太柔韧、开阔,可以无忧无惧地包容一切。修忍辱波罗蜜的行者就像大地,因为有承载万物的能力,才角匐在万物的脚下。
通过布施,我们学习放下贪著,执著减轻,行为便不那么容易造成伤害,这是持戒:不容易起嗔恚心,这是忍辱。生活中由此而来的变化令人欢欣鼓舞,于是我们的六度之行进人到一个新阶段,欢喜、持续修行的阶段。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我们对自己的创造力,对自己的变化充满了兴趣,因而想知道得更多。如果生活过于繁复,妨碍了这种求知,我们便欢欢喜喜地让生活简单;如果这种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便一辈子欢欢喜喜地走在求知之路上,不因为旅途艰辛漫长、看不到终点也似乎没有终点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禅定指舍弃散乱。一般未经过禅修训练的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心念,总会不由自主地攀缘外境。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初学者而言,寂静处远离诱惑和嘈杂,是帮助生起禅定的理想环境。前辈的修行者们也再赞叹寂静之地的殊胜功德。如果能安住,能不离清醒的觉知,则一切行动都可以是禅定。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从感受上来说,它比较接近于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著,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切皆有可能。 以开放、清明的心去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你将体会到无所不在的空性。
我们很真诚地发了菩提心,愿意从此走上大乘菩萨道,可心底还是窃窃希望情况一旦变糟,自己有路可退。这毫不奇怪,总想开溜是我们的一贯反应。如果不是假设有路可退,我们恐怕什么事都不敢做。然而,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单向的,人生根本就是一条单行道。任何事情发生了就无法重来,我们也无路可退。菩萨戒帮助我们放下早先的自欺。
如果真的相信轮回中所有众生在本性上皆与诸佛无别,就该知道:在与众生的关系上,我们早已别无选择。菩萨戒不是无中生有,事实本来如此,受戒前后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态。受戒意味着我们不再以为自己与众生是割离的,不再相信自己与众生能割离开。这个认识如此鲜明有力,不断鼓舞着我们尚很脆弱的菩提心。有人把菩提心比喻成一粒种子,菩萨戒则是土壤、阳光、雨露,呵护种子生根、发芽、成长。
菩提心平凡朴实到常被人忽视,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为的基础。有人问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