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温故知新 | 这一刻,拥抱自己(附录音)

温故知新 | 这一刻,拥抱自己(附录音)

发布日期: 2021-12-21 浏览量: 1,127 次浏览

每个人想到自己的时候,内心往往都是复杂、纠结的。一方面,特别自尊、自强,特别敏感,自我保护,对别人损伤到“自我”接受不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的时候并不一定真的那么喜爱自己……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那么糟糕、矛盾,为什么总是难以获得快乐?也许,这一刻,是时候了,我们放下一切,学会轻轻地拥抱自己,关怀自己,疗愈自己……

拥抱自己 界文法师开示录音

说到禅修,它实际上是心的工作,就是我们所说的降伏其心。佛教三学包括戒学、定学和慧学,其中的定学,又被称作心学,它是心灵的学问,研究的是心的规律。
禅修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从纷乱动荡的、昏昧的、充满烦恼的心灵状态,慢慢地变得清澈、清明,拥有觉察力,变得柔软而有力量。这个转变实际上需要大量的训练。心的安定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没有办法用意志力来命令自己的心不起杂念,如果过度打压自己的念头的话,就会有一种压抑感,就会觉得很闷、很疲惫,整个人失去了活力,变得麻木、呆滞。
禅修是如何做到让心灵安定和清澈呢?实际上,它所做的工作是放下,渐渐地运用接纳,慢慢的放松和放下,让心恢复它最简单的样子——我们本来的觉性。这就是禅修的要领。
我们反观自己的内心,真的做到无牵无挂了吗?可能内心的牵挂还是很多的。在家里的时候,可能担心家庭、事业、工作、孩子、未来以及人际关系等等。到了禅修中心,可能我们也在牵挂——牵挂我们的表现怎么样?今天的禅修修得好不好?有没有收获?禅修过程中得到了什么?也会评判自己和他人。
所以说,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有一种放下的觉悟和勇气,没必要把自己活得这么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在追求,有时候禅修也变成了一种努力和追求。我们需要精进,但是同时也需要放下。
放下的是什么呢?放下的是:想要得到什么的一种心态。所以慈悲其实是一个很温暖的方式(本文中,法师在引导慈心禅的修习——编者按),就是让我们自自然然地展开爱心来轻轻地给予祝福,但是不要逼自己非要修出个什么。你只要绵绵密密地安住在这个祝福之中,安住在接纳、关怀当中。保持这个就够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有身体的疼痛,有心灵的昏昧,有疲劳感等等,在这些时候,我们轻轻地标明“知道”,用一种非常温柔的、非常友好亲切的态度来对待此刻的自己。轻轻的引导这颗心重新安住在慈心上。这个时候,不要去打压自己,也不要过多地评判。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需要有耐心慢慢地做。让我们的面容展现出微笑,不要太严肃,如果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这就不像我们禅宗所说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慈心禅是非常美好的禅法,我们尽可能地用一颗温柔的、带着微笑、带着亲切和友好的心,无条件地接纳、拥抱我们生命的所有部分。我们也感恩所有在我们的生命中爱过我们、陪伴过我们的所有人。我们把祝福给自己,同时也祝福所有的人:愿他们平安、愿他们平静喜悦,愿他们健康自在、愿他们快乐通达,当然此刻的自己也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得到所有的祝福。
我首先带大家做一个宽恕自己的练习。
我们每个人想到自己的时候,内心往往是复杂的、纠结的。一方面,特别自尊、自强,特别敏感,自我保护,对别人损伤到“自我”接受不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有的时候并不一定真的那么喜爱自己,有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挑剔、苛刻;有时候,觉得自己控制欲太强;有时候,无法原谅自己一再地伤害到别人。
有时候会恨自己懦弱,恨自己不能担当;有时候,无法原谅自己网络成瘾、暴饮暴食等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性;有时候,觉得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错过了好多的机会,做下了好多错事,甚至会很厌烦自己的挑剔、嫉妒、敏感、抓取……想到所有这些,我们特别想去掉这些心理,特别不愿意接受这样行为、情感或者是思维模式。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那么糟糕,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这些而不快乐?
但是此刻,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去感受那些所有对自己的否定、不想要的东西、我们的厌倦感。接下来,我们可以更深地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我们无法接纳的情况呢?假如我们对网络、美食、购物上瘾,背后想满足的到底是什么——可能是我们内心的空虚感、内心的孤单,有时候也是在逃避。我们到底要如何安抚内心的恐惧呢?
我们在评判他人的时候,我们自己内心里是不是也有害怕的东西?也有不安全感?在伤害他人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伤痛,也有悲伤跟愤怒……看到所有的黑暗背后,潜藏着的那些悲伤、愤怒、孤单、恐惧,所以我们才表现得那么要强,又那么脆弱;那么抓取,但是又很迷茫、纠结。

你会看到,我们内心里真正想要得到的,无非就是被无条件地接纳、被认可,得到一种安全感……不用再逃避,不用再抗拒,不用再伪装、不用再去挣扎。能够被无条件地接纳,能够真正地获得一种安宁。看到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现在请把宽恕献给自己:我们宽恕……我们接纳……所有的黑暗面、所有的悲伤、所有的愤怒、所有的孤单和所有的恐惧。
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已经看到自己如何造成了这些痛苦,现在,我想要接纳,我愿意原谅。让我们展开如大地一般宽广的胸怀,轻轻地拥抱着那个脆弱的、孤单的自己……悲伤和愤怒的自己。对自己说:“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愿意宽恕,我愿意宽恕,我愿意宽恕……我了解你所有的痛苦,愿意接纳你所有的感受,不管是恐惧还是评判,是羞耻感还是悲伤”。
让我们展开一个宽广的胸怀,轻轻地拥抱所有的脆弱和痛苦。轻轻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原谅,我原谅,我原谅……我接纳,我接纳,我接纳……”让所有的那些悲伤和愤怒、恐惧和孤单在无条件接纳的胸怀中,慢慢地放松下来,让这颗疲惫的心可以休息,给这个动荡的心灵一个港湾,好像在说:“我愿意无条件地接纳,我愿意给你所有的关怀,我愿意陪伴,我愿意放下,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 ”
用我们无条件接纳的胸怀,接纳所有的黑暗,所有的悲伤,所有的迷茫,所有的愤怒和恐惧,轻轻地拥抱着那样一个脆弱的自己:“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 深深地理解所有的伤痛,所有的艰难,所有的寻觅,所有的纠结。让我们的心灵在无条件的慈爱之中,慢慢的放松下来,慢慢的舒展开来,去看心里的那束光——我们内心对美好的渴望。重新活出清新的、自在的、阳光的自己。你会发现所有的信心,所有的爱和关怀,所有的光明都在,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我们的心,就能够休息下来。
给自己点时间来体会,愿意无条件地接纳,愿意用大地一般宽阔的胸怀,愿意用最慈悲的怀抱,接纳、原谅、关怀、理解、安慰和陪伴。让疲惫的心灵真正得到休息,所有的伤痛得到抚慰,好像在说:我愿意陪伴你,我愿意陪伴你,不会放弃……

我们现在做个深呼吸,深深地吸气,再慢慢的吐出来,重新活动放松一下自己。如果身体有一些部位很僵硬、很疼痛,我们可以带着爱心稍按摩一下,揉一揉背,按摩一下。
有些同学是第一次修慈心禅,我们在深入修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打开一些创伤,有时候朝自己内心深处看的时候,好像心里有无数个自己,有一些自己是天人的形象,又光明又自信;但有一些自己呢,是恶鬼道的形象,特别的匮乏,特别的孤独,甚至特别的黑暗。
当看到这些负面的时候,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掉在这样的情绪里,我们在这个时候,一边要体验到这些部分,不逃避;一边不断地生起慈心,不要中断祝福词,慈心一定要绵绵密密,轻轻的去拥抱、去碰触、去理解最黑暗的这些部分,一直给它关怀,一直给它关怀,一直给它关怀……
直到自己感觉到身心慢慢地松开,心境有一种平静下来的感觉。有的时候,可能你的心里会有阳光自信的形象浮现出来,感觉变得好明亮,好像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看到了最阳光的那个自己,拥有信心和活力的感觉又回来了等等。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特别轻松,有一种豁然开朗或者如释重负的感觉,好像整个心灵的阴霾都清空了。
但是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非常细致的,不是一次性就能达成。可能我们要经过很多次禅修,慢慢的、慢慢的,深入到所有的部分,它是自然呈现的。
当然,我们会带领大家在这里一起做,但是你自己不要没完没了地去挖这个黑暗面,当我们带领的时候,你跟着去体验就行了。平时,就安住在绵绵不断的祝福词和慈心里就够了,就能增长定力。但是,禅修过程中,心静下来的时候,有些东西自己会跳出来,这时候,不要逃避,也不要打压,因为我们越是不接受,打压自己,心就会越黑暗,越匮乏。
就像一个哇哇哭闹的孩子,他很恐惧,很悲伤,你越是骂他,打他,不理他,他就越难受。最终我们只有选择拥抱他,他就平静了,开始微笑,感到喜悦和安全了。所以,浮现出来的东西,我们不逃避,我们就静静地看着这些痛苦,这些生命中的苦难,轻轻地拥抱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评判自己,打压自己,责备自己,而是去理解这就是苦。
佛陀所说的苦谛,是每个人都在苦中,每个人都不完美,都受到这个世界上的价值观的影响和逼迫。包括伤害我们的人,他们也是受到种种的生存压力,内心的各种限制,从而自身产生恐惧感和攻击性。所以我们接纳了自己,也就能接纳、了解共通的人性,了解生而为人的苦难。我们的慈悲和智慧才能够出来,我们的力量才能够出来。(本文经界文法师修订)

录音整理 | 觉媛    图片 | 道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