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戒幢讲堂 | 阿含经选读 ——《调御经》 上中下

戒幢讲堂 | 阿含经选读 ——《调御经》 上中下

发布日期: 2021-05-27 浏览量: 5,682 次浏览

各位义工们,参加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再次相聚在庄严的戒幢讲堂,一起来聆听佛陀的法语,分享佛教的智慧甘露。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经典是《调御经》。这是古老的《中阿含》中的一部经典。整个阿含经系列,它都是在描写佛陀人间教化,与弟子们一起探讨如何修行,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在这里,我们会觉得好像重新回到了佛陀那个时代,能够亲聆佛陀的法语。今天讲的《调御经》,它背后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陀园。” 那个时候,佛陀在王舍城,在迦兰陀园这个地方居住。当时,有一位沙弥叫阿夷那和提,他是一位年轻人,刚刚出家,他也来到了王舍城。“在无事处,住禅屋中”。佛陀和僧团,大家都居住在非常寂静的地方,禅坐修行。
“彼时,王童子耆婆先那中后仿佯,至沙弥阿夷那和提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城里面的王子耆婆先那,他出身非常富贵,生活也是悠哉游哉的。“中后仿佯”——吃过了中饭,下午没什么事了,开始游荡。正好就来到了沙弥阿夷那和提的精舍,看到了这个年轻人在那里打坐,就引发了他的好奇心。王子就问他说:“贤者阿奇舍那”,“阿奇舍那”是对他的亲密称呼。看来,他们俩之前应该是认识,过去可能就是朋友。
这个时候,王子就说:“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你能回答我吗?”沙弥回答说:“欲问便问,我闻当思。”我们看到,沙弥的回答还是很谦虚的。他没有说,我可以回答你的一切问题。他说,如果你有问题,你可以提出来。“我闻当思”,我听了呢,我来思考。

这个王子就问他:“阿奇舍那!在佛法里边,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不放逸、勤精进,得一心,他真的能够证到禅定,乃至开悟吗?”沙弥就告诉他说:“是的,确实是可以的。如果一个比丘能够非常地精进、不放逸,他就能够让自己的心得到统一,得到证悟。”
王子就说:“既然如此,你就把老师怎么教你修行的方法,你是怎么修的告诉我!”到底怎么得禅定,怎么来开悟?这个时候,沙弥却没有告诉他,回答说:“贤王童子!我不堪任随闻法,随所诵习,广向汝说。”沙弥没有告诉这个王子他所得到的教法,他反而先是委婉地拒绝了——我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教化你,我要是直接把我所知道的告诉了你,你不但不能接受,也会让我徒增疲劳,我们俩都会很累的。
这样说了之后,王子并不满意,继续地缠着他不放,说:“不要紧,你还没有开始,为什么就要退出呢?你只管把你知道的告诉我就行了。如果我能接受,那也挺好的。如果我不能接受的话,那我就不会再去缠着你了,我就不问了。”
王子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沙弥就只能接受。“于是,沙弥阿夷那和提随所闻法,随所诵习,向王童子耆婆先那说,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在这个时候,这个沙弥就把他所得到的教法,怎么修的,怎么禅定,怎么证悟,统统地告诉了王子。
告诉了之后怎么样呢?王子听了之后,突然板下脸说:“若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终无是处。”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做得到,不可能达成。说完之后,叫做“即从坐起,不辞而去”,他连告辞都不告辞一声,就拂袖而去。

这样,他是走了,但是我们的沙弥就起了很大的烦恼。他觉得:怎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怎么做才是有智慧的?如果是佛陀的话,佛陀会怎么做?他开始质疑自己。于是就起身去拜见佛陀,原原本本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佛陀老人家:“王子今天问我怎么得禅定、求证悟。但是我告诉了他之后,他不但没有接受,反而拂袖而去,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很不开心。是不是我做错了?或者,我该怎么做呢?”
我们会看到这位沙弥尊者的遭遇,有时候跟我们也挺像的,是不是?我们学了佛之后,我们身边人可能会来问我们:你是怎么修?怎么证?什么是开悟?什么是成佛?什么是发菩提心……然后你为他介绍了之后,对方就觉得,谁能做到呀?!也有可能拂袖而去,就是不相信。
接下来我们看佛陀是怎么来回答的。“世尊闻已,告沙弥曰:‘阿奇舍那!止!’”意思就是说,阿奇舍那,你不要为这个事情再纠结了。“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这个王子,他的因缘还没有成熟,“云何得”——他怎么可能理解呢?
佛陀没有否定沙弥,也没有否定王子。其实,他反而是肯定了。就是说,王子不接受是正常的。为什么?他说:
“行欲著欲,为欲爱所食,为欲所烧。若地断欲、断欲爱、断欲烧热,无欲见、无欲觉,此地王童子知者、见者,终无是处。”
佛陀指出了根本原因。他说,因为王子的心,还是“行欲著欲,为欲爱所食,为欲所烧。”就是说,他整个的兴趣所在,他的注意力都是放在五欲上面的。他追求的是好看、好听、好吃,好的味道,好的触受,好玩……

对于这样的一颗心灵,当我们跟他说到“若地断欲、断欲爱、断欲烧热,无欲见、无欲觉”,远离欲望,安住于内在清凉的这些方法和境界,对于他来说是没法理解的,很难契入,非常难以接受。
就像我们大家,学佛了,住在寺院里,每天吃素食,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诵经……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教的人,可能他一听就难以接受:怎么还有人能这样生活?你怎么做到的?所以说,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我们的价值观,见地,我们关注的重心,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
“所以者何?阿奇舍那!王童子耆婆先那常行欲也。”佛告诉他,王子没有办法接受,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不是他所习惯的,不是他曾经触碰过的。所以佛陀非常温和地安慰了这位沙弥,告诉他不要伤心,不用质疑自己,也不用质疑这个王子。就是说,这很正常,因为那不是他所了解、不是他所习惯的。
佛陀就举了一个例子:“阿奇舍那!犹四调御,象调御、马调御、牛调御、人调御,于中二调御不可调御,二调御可调御。”佛陀指出,不管是大象,是马,是牛,或者是人,如果用它(他)来拉车的话,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马,所有的象,所有的牛,所有的人,都马上就能驾车了。有一类是可以做到的,有一类是不可以做到的。所以他说,“于中二调御不可调御,二调御可调御。”
什么样的是不可调御的?什么是可调御的呢?就是说,“此未调、未调地、未调御受御事者,终无是处。善调御,此调、未调地,御受御事者,必有是处。”经过了调伏训练,就可以胜任驾车的工作。但是,如果他没有经过调伏,没有经过训练,就不能够胜任驾车。

在这里,佛陀用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为我们分析这中间的差别。其实佛陀讲的很符合我们的常识,如果随便一匹马,拉过来就让它驾车,它能做到吗?肯定做不到。给你一辆汽车,假如说你从来没有学过驾驶,你能把它开好吗?肯定也不行。即使你是人类,也不是生下来就能懂得开车的。我们大家有些人学过驾驶,要报名,上驾校,考试,通过了之后,可能还要训练,然后才掌握了驾驶技术。
所以说,之所以有两种是没有办法胜任驾驶的工作,有两种可以胜任驾驶的工作,是因为大家接受的训练,调伏的程度不同。我们考驾校,有的时候挺难通过的,甚至于有的把教练都给考崩溃了。可见,这个调御的工作没那么容易,但是,当你掌握了它,你就能做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此处,佛陀指出了王子不能接受教法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心还沉浸在五欲的追求和缠绕之中。就像我们要使用象、马、牛和人,都需要先加以一定的调教和训练,然后才能驾驭。一个沉浸在追逐五欲中的人,他无法理解和领受离欲的境界,这很正常。
我们看马戏团里的表演,老虎居然能够穿火圈,还可以站在马身上来骑马。猴子可以骑自行车,小鹦鹉甚至可以骑车走钢丝。我们可以相信吗?一个动物居然能做到这样。有人跟你说:老虎可以站在马身上走路。你相信吗?你肯定不相信, 你觉得老虎看到马就要扑过去咬了。马呢,看到老虎就会吓得撒腿奔跑,虎怎么可能还站在马身上走路?但是,经过了训练,就能做到。
有人告诉你说:鹦鹉可以走钢丝,骑自行车,你也肯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但是,你会发现,经过了训练,连这些小动物们都能够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出来,那何况我们人呢?如果你能够用足够善巧的方法来训练自己的话,就能做到很多之前觉得不可思议的成就和能力。
所以,佛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王子的原因。一个沉浸在追逐五欲中的人,没有办法理解和领受离欲的境界。这句话,是非常深刻的……

图片 | 赵德明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的人生经验中,有没有除了五欲,比如吃好吃的,看好看的东西,听优美的音乐,享受感官欲望……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快乐?可不可以举一些例子?
放下的快乐!有时候,之前可能很执着,但突然有一天你想通了。想通的时候,你会豁然开朗。豁然开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利他的快乐——有的时候,你帮助了一个人。比如你的朋友遇到了困扰,你用你的耐心和能力,正好帮助了他。完成之后,他非常地开心,这个时候你的内心也有一种快乐,
有的时候,你在阅读一本很好的作品,作品里边的思想、它所呈现出来的人生智慧或者生命境界,深深地与你产生了共鸣,让你有所启迪。这时候你有一种领悟的快乐,是不是?有的时候,我们深入在禅修中,静坐观心,很可能也会体验到寂静的快乐。那么,这些快乐跟欲望有关吗?它们实际上跟五欲是无关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认为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玩得嗨一点,这就是人生,如果没有这些,人生就过得没有意义,这就是佛陀讲的,在五欲追逐中的生命。
如果一个人认为,除了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玩得嗨一点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人生的快乐,还有另外一些生命的滋养和感受。实际上,这第二种人的生命已经不再局限于欲望了,甚至他开始碰触离欲的那个领域里边的生命体验。
所以,一个真正要契入佛法的人,他必须要有这些超越五欲之外的认知,和对生命的理解。有了这类生命体验之后,他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接受佛教。

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是追求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玩得开心一点的话,那这样的人能不能真正地接受佛教呢?其实是很难的。他可能对佛法有敬畏感,觉得佛菩萨很伟大,或者觉得佛教很神秘,可能也会来寺院敬香、祈求。可是,如果让他修行,那他很可能就会觉得不理解,难以接受。
所以,我们在座的大家也要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碰触过五欲之外的这些生命体验,与对生命的感知?如果你有的话,我觉得还是要恭喜的。
很多年轻的孩子们有当代的一个著名的社会问题:空心病。哪怕他考上了清华、北大这样最著名的学校,但是仍然感觉不到人生有什么意义,他就觉得没有意思。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他遇到一个年轻的小孩一直想自杀,很难治疗。这孩子说:不是因为我的生活有多么痛苦。我其实没那么痛苦,但我就是不觉得活着有什么意义。
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欲望的本质本来就是苦。首先,满足欲望是不容易的,要完成自己的各种欲望,本身就是一件挺累人的事情,很多人由此变成所谓的“欲望的奴隶”;第二,欲望还具有无常性——连续三天吃同一道美味的菜,你就开始腻了,就会有厌恶感,然后就必须要升级,吃一个更强烈的味道,或者要变出新的花样来。
所以,追逐欲望本身就会让一个人心力交瘁。而且有的时候,当一个盛会嗨到结束的时候,突然你会感受到一种繁华散尽之后的寂寞,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都处在这个聚会的欢乐里。欢会必然结束,相聚终有分离。如果我们只是去追逐聚会和欢乐,当这个欢乐过去、聚会分离的时候,那种好像如影随形的寂寞、孤独感就会挥之不去,甚至于来得更猛烈。为了逃避这种孤独感,你还要不停地去追逐,滋养了更多的欲望,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实际上是很疲劳的。
有一些比较聪明的年轻人,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富足的生活,衣食无忧。所以,他们对欲望其实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在他的价值观里边,他没有开启出新的快乐和新的意义。这就造成了当今时代的空心病。这是非常可悲的。
一个人,他必须要对生命有一些非常深刻的体验和认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你会慢慢地、更深入地想要去开启更深层次的意义感、快乐和价值。

有位信众曾经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我来到寺院一般都会拜佛,但是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本书上这样讲:你自己就是佛,每个人都是佛。既然自己也是佛,你干嘛要去拜那个木佛?所以,这本书上说:到了寺院,拜佛是一个很愚昧的行为,不需要拜,真佛不用去拜假佛。他说他看了这个书之后,他每次都不敢去拜佛了。
大家怎么看?其实,我们拜佛的时候,不是拜一尊木头塑像,而是什么?是佛的塑像,它被称作佛像。那么,什么是佛陀?是无尽的大智慧、无量的大慈悲、大自在,他是生命的终极觉悟和圆满。我就问他说:你说自己是真佛,此时此刻,你觉得你自己有大智慧吗?你的慈悲怎么样?你很自在吗?
他说:我现在一肚子烦恼。然后我说:那你觉得这样的一个认为“真佛不用拜假佛”的说法,你觉得现实吗?这时,他就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然后我告诉他:礼佛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不是拜外在的形像,而是佛陀的功德法身,要意识到,这才是我们所向往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可是,我们的佛性,它是一粒种子,还处于蒙闭的状态。所以,我们礼敬佛陀的时候,也是见贤思齐。当你把头放在佛陀的脚下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从这个当下的“脚下”开始起步,踏上一条追求生命圆满的路径,它是一种向往,也是一种认同,把自己的心融入这颗佛心。终有一天,你也可以获得像他一样的无尽的智慧,圆满的慈悲,无量的自在。
我相信,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态度来礼佛的话,你再起身的时候,肯定会得到了很多的滋养。你的心胸和生命体验会很不一样。所以,礼佛是一种非常殊胜的功课,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如果沉浸在五欲中,我们就会觉得烦躁、动荡,被欲望所烧灼,被欲望所驱策,被欲望所缠绕,为欲望所疲劳。可是,当你礼佛的时候,开启了另外一个层面的生命体验,你会突然发现:可能我们目前还舍不掉这个欲望,但是欲望只是我们生命的一个部分,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这个时候,你看到了更多的、更开阔的东西。你突然就发现自己的生命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自己的生命其实也有很大的潜力,甚至有无量无边的潜力。还有那么开阔的一个空间在等待着我们去体验。

所以,当下的五欲给我们带来的不管是诱惑、困扰,还是束缚,都变得微不足道了,都变得比较渺小。不能说你已经克服了它,但在一个更高更开阔的视野之下,我们会获得更多的可能。这样的话,我们的信心和力量就回来了。被外境冲击的时候,也会更加从容。
《调御经》里,佛陀在此处所做的这个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直接触碰到最核心的部分。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接着,佛陀讲了第二个比喻。他说:有两位朋友,他们一起去爬山。一位爬得很快,他来到山顶的时候放眼远望,觉得心旷神怡。这个时候,他就告诉他的另外一位朋友说:山下原来这么美!有平原,有清泉、流水,有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还有村庄和田野,太美啦!他就在那里感叹、喜悦。
但是,他的另外一位朋友,只爬到了半山腰,他听了这个朋友的话,就很生气,他说:你胡扯什么?我看到处处都是崇山峻岭,一座山接着一座山,密密麻麻的,哪里有什么平原?有什么河流、村庄、花木?没有。另外一位朋友就不说话了,然后安心地等待他。过了一会儿,他终于从半山腰爬到了山顶。他朝远处一望,豁然开朗,超越了半山的境界以后,原来真的是那么的美丽。
在这个时候,第一个人就问第二个人:你之前说我在胡扯,现在这些平原、流水,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朋友就回答他说:“我本为山之所障碍,故不见耳。”这个朋友就很不好意思了,他说:之前因为爬在半山腰上,视野都被眼前的高山给挡住了,我没法看见嘛,当然不知道啦。他也是很诚实地接受了第一个朋友的调侃。
佛陀用两个朋友登山的故事来安慰阿奇舍那说:你不要太沮丧,不要质疑自己,也不要质疑王子。王子不能接受教法,这跟他的人生经验,还有眼界有关。一旦有一天,他能够超越自己执著于五欲的局限,那么他就能够打开一个非常开阔的世界。在那个时候,他会能够完整地了解佛陀所有的教法,他也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圣者,甚至也能成佛。所有的美好,他跟我们一样,都能体验到。佛陀给了阿奇舍那信心,给了他安慰。
沙弥听了之后,心开意解。这时,他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他礼敬了佛陀,非常地高兴地说:我完全明白了,现在我的心里已经没有任何烦恼。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接着佛陀就为阿奇舍那开示了契入佛法修行的次第……


图片 | 道强

佛陀举了第三个例子来告诉阿奇舍那。
在印度,国王打仗,他们是用象军。象军比马军还要厉害。我们的骑兵骑马,但如果骑的是大象,那力量更大。佛陀说:你看国王骑的大象,肯定是非常优秀的一匹象王。那这象王是怎么来的?佛陀就讲,象王过去也是一匹野象,这匹野象被训象调象的象师带回来之后,该怎么来训练、调服?
佛陀说,第一步就是给这个野象带一个项链在它的脖子上。然后,佛经里的话是 “ 制乐野意,除野欲念,止野疲劳,令乐村邑,习爱人间 ” ,就是要让大象习惯于人间社会的生活,让它能够远离之前荒野中的暴躁、野蛮的性情。怎么来做呢?调象师会先给它吃的,给这头大象喝水。
因为经过了之前从丛林进入人类社会的跋涉和疲劳,这头象又渴又饿,又惊慌又疲惫。在这个时候,调象师首先是给它清水,给它喝水,让它洗澡,然后给它青草。如果这头野象张开嘴巴开始喝水吃草了,这个时候,调象师就会很高兴,知道这头野象“必得生活”,这头野象肯定没问题了,能活下来。为什么?因为它接受了饮食。
接受了饮食之后,第二步,调象师就开始慢慢训练这头象走到旁边去,再走回来,用一种柔软的语言,或者用严厉的语言,让它接受指令,明白象师的手势——往那边走,往这边来,站起,坐下,把鼻子伸出来,把鼻子收起来……训练它这些基本动作,让它能够完成去、来、起、卧、取、舍、屈、伸这样一些基本的动作。
每个动物都有它的智慧,而且野象也很聪明,它接受了饮食之后,跟这个驯象师已经产生了友情,它对他产生了信赖、亲切的情感。在这个时候,它就能够接受他的指令,能够能明白他的意思。

大象能做到这一步其实还是不够的。接下来,调象师就会把这头象的两个前脚捆住,后脚也捆住,把它的鼻子固定住,把它的背、肚子固定住,尾巴固定住,让它一动不动。让别人骑在它身上挥舞长矛、大刀、弓箭。而且,让其他人过来,在这个大象面前挥舞各种各样的兵器,因为这头大象要参与战争,就必须学会面对境界勇敢镇定。所以,要先演练在它面前挥刀、舞枪、呐喊、吹号、击鼓、喊杀,训练这头大象如如不动——头不移动,脚不移动,肩膀不移动,肚子不移动,腿不移动,鼻子不移动,一动不动。
然后,当大象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境界的训练之后,你在它身边击鼓、呐喊、冲锋,用各种兵器挥来挥去,这头大象都可以做到一动不动了。当它都能够做到之后,这头象才会成为一头真正成熟的调御好的大象。然后,它就可以披上铠甲,成为国王的坐骑,成为一头象中之王。
佛陀介绍了一头野象被训练成一头能够进战场冲锋陷阵的熟练大象的训练过程。一位初发心的佛法小白,他要想进入佛教,成为一位有修有证的大德,甚至证到禅定,开启大智慧,这样的一个过程跟调象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修行第一步是什么?
好比,从野象变成家象,它要离开丛林里边的那种野蛮的习气,适应人间的生活。同样,一个佛法的小白,他要想真的了解佛法,他需要的是:
“阿奇舍那!如是天及人贪欲乐著,谓在五欲,色、声、香、味、触。如来初始御彼比丘:‘汝当护身及命清净,当护口、意及命清净。’ ”

所以,第一步就是接受三皈依。接受三皈依,是一个人转化的第一步。接受了三皈依以后,受持初步的戒律。这个戒律,指的就是不再为所欲为,不再去任意造作一些杀生、偷盗、邪淫、说大妄语等等的罪恶。
除了身清净、语清净和意清净之外,还有一个命清净。什么是命清净?就是你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也要清净。有的时候,我们进入佛法修学,觉得很难接受,很难进步。为什么?一个可能是我们的身、语、意的调伏还不够;第二,可能跟我们的职业、谋生方式有关。
一般来说,不当的职业,如杀生业,诈骗、抢劫这些偷盗业,色情行业等属于邪淫的业,还有妄语业。这些职业会增长我们的烦恼,导致修行上的障碍。所以,除了把身语意的一些粗大的罪恶遮止之外,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谋生方式,健康的职业。
做到了这个之后,够不够?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像野象离开了丛林适应了人间,但是,它还没有经过成熟的训练。那么接下来,我们会训练大象能够站起来、坐下、走开、过来、伸开鼻子、收起鼻子……这一步像什么呢?就像一位初学的佛法小白,当他能够做到远离粗大的罪恶和不健康的谋生方式之后,还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他就要学习“四念处”,观“身、受、心、法”。
就是说,我们在走路的时候知道是怎么走路的,坐着的时候知道坐着,知道自己身体的感受,知道自己的心,知道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想到的所发生的一切法。这是第二步。

实际上四念处只是“调象”的第二步,你对自己的身、感受、心、一切法,能够开始有所觉知,有所了解。当然有了这第二步也还不够。
那么,第三步是干什么?象学会了听从指令之后,第三步是要让它学会面对干扰和恐吓而如如不动。作为一个佛弟子修行也是这样的。
当我们获得了四念处的能力之后,你已经能够去来自在,变得非常地调柔了。通过四念处的修行,学会了觉照或正念,但是你要想面对身心内外境界的引诱、逼迫,保持如如不动,光靠意志力是不够的,光靠觉知也还不充分。在这个时候,佛陀进一步地让我们修习禅那(禅定)。
为什么我们要念佛?有的时候,当你快乐,你念佛;当你痛苦的时候,你念佛;当你散漫的时候,你念佛;当你空虚的时候,你念佛。运用这种禅法,就让你的心能够抵御所有的境界。生命中有快乐,有痛苦,有空虚,有寂寞,有恐惧,有黑暗……遇到这些境界的冲击怎么办?那你就可以一心念佛,修慈心,观呼吸,运用我们禅定的力量,让心变得稳定有力,获得一种不被外在境界所转的能力。这就是大象做到的第三步——哪怕别人在它旁边击鼓、吹号、呐喊、摇动兵器,它都可以如如不动了。
当我们获得了禅那的力量,就能让心抵御痛苦、快乐、空虚、寂寞、害怕、黑暗、欲望等等所有内外境界的冲击。当身心稳定有力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来观察身心世界的实相。在这个时候,去开启我们的心灵,洞察万事万物的真理。

我们运用这种方式,就像那头大象成为一头王象——最终它能够抵御各种各样的冲击、恐吓、危险,能够如如不动。一个佛弟子最终就可以远离一切的恐惧、愚痴和黑暗,得到彻底的净化,证入圣果,超越生死,这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有时候也不难。
从哪里做起?从此时此刻做起。皈依三宝,身、语、意清净和命清净;然后,修习四念处,对身、受、心、法有所觉照;修习禅那,令身心变得稳定、强大,能够抵御内外的冲击;最后,再去照见诸法实相,证得真理,超越生死,破除轮回。
这一部《调御经》,佛陀运用了三个阶段的比喻,非常形象地为我们介绍了从一个佛法的小白,到完整地证悟解脱、成为圣者的所有过程。讲得非常具体,非常地切实,值得我们大家去体会、学习。
最后,祝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也都能够如《调御经》所说的“降伏其心”,获得自在,获得生命的圆满。阿弥陀佛!(智新据录音整理,界文法师修订)

图片 | 道强 校对 | 智新 心琪 发布 | 心琪

2021-03-14-周日共修-界文法师-《调御经》开示MP3在线播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