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讲堂 |《梵动经》导读 上
发布日期: 2021-04-09 浏览量: 4,475 次浏览
2021年3月初,西园戒幢律寺开始了新一年的弘法讲座,这一次,界文法师为大家带来了《梵动经》的导读,希望通过这样的因缘,和大家重新回到佛陀当年在人间游行教化、带领弟子们修学的氛围里。
我们会看到,佛陀时代,他在人间游行的时候遇到的很多生活场景,跟我们今天其实也差不多。我们来看看佛陀是怎么开示的?他是怎么看待的?相信这会给我们的学佛生涯带来很多启发。
各位义工们,所有今天来参加皈依共修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在绵绵的春雨中,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开始闻法修行的旅程。今天天气寒冷,还下着小雨,随喜大家,能够放下在家的种种舒适和娱乐,顶风冒雨来到寺院闻法,这也是我们在践行精进波罗蜜、安忍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也是非常殊胜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暂时的寒冷之后就将迎来温暖的春天。绵绵的春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一点点不方便,但是这春雨渗透了大地,润物细无声,让植物吸收了充足的水分,开启接下来的茁壮成长。
这也像我们人生的旅程、修行的旅程,在每一个高峰和低谷,在每一个经历中潜移默化,在积淀、在积累。如果能够用一个好的心态,拥有一份坚定的信念,如实的、深入的、真诚的生活在每一个当下,你就会发现,生命是那样的美好,是那样的殊胜。对于未来,我们从光明走向更加光明,从安乐走向更加安乐,从智慧走向大智慧,这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佛陀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大家拥有暇满的人生,拥有这样一份听闻佛法的因缘,这也是不可思议的。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梵动经》导读。大家对《梵动经》可能不太熟悉。这部经来自于《长阿含经》,在藏经里还有好几个译本。为什么选择跟大家一起来读《阿含经》里面的经典呢?主要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因缘,和大家重新回到佛陀当年在人间游行教化、带领弟子们修学的氛围里,重新去看当年佛陀是如何跟弟子们一起生活,一起修学的。他们遇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谈论了什么?
我们会看到,佛陀时代,他在人间游行的时候也遇到的很多生活场景,跟我们今天其实也差不多。我们来看看佛陀是怎么开示的?他是怎么看待的?我相信这会给我们的学佛生涯带来很多启发。
《梵动经》是以一个生活场景来开启的。那个时候,“佛遊摩竭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间,诣竹林,止宿在王堂上。”经典一开始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佛陀在摩羯陀国带领着众多弟子,在人间游行教化。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直播,如果佛陀只在一个城市里,很可能遥远地方的很多人就失去了闻法得度的机会。所以佛陀不辞劳苦从一个城市走到另外一个城市,从一个乡村走遍另外一个乡村。所到之处就会随缘教化,开启、度化所遇到的那些有缘众生。
当时摩羯陀国的国王非常欢迎佛陀,特地为他修建了竹林精舍。佛陀就带领弟子们来到了竹林,在国王修建的这个园林里住下。
佛陀在摩羯陀国游化的这段时间里,有两位外道,“有梵志名曰善念,善念弟子名梵摩达”,他们是一对师徒俩,他们是外道,修习其他宗教的,不是佛弟子。“师徒常共随佛后行”,但是他们也会跟在佛陀和比丘众的后面,跟他们一起游行。佛陀去哪里,他们也跟着过去,有点像在后面跟风了。
印度是一个信仰多元化的国家,只要是出家修行人,不管你是信奉哪一个宗教,很多人都是愿意供养的。因为大家尊重佛陀,僧团所得到的供养也很多,所以这师徒俩很会找机会,就紧紧的跟随在佛陀和诸比丘的后面,比丘们走到哪里他们就走到哪里。但是他们的心态却很不一样:
“善念梵志以无数方便毁谤佛、法及比丘僧。其弟子梵摩达以无数方便称赞佛、法及比丘僧。师徒二人各怀异心、共相违背。所以者何?斯由异习、异见、异亲近故。”
师父善念不断地贬低、诽谤、讥毁三宝。对佛和比丘们、对佛的教法,都不断地提出批评,不认可。但是他的弟子梵摩达,却不断地赞叹三宝,不管是看到佛、比丘僧,还是听闻佛的教法,他都很喜欢、很认可。这样,这师徒俩一路走,一路在辩论争吵。
什么原因?经典说是“由异习、异见、异亲近故”。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习惯,他们的看法,他们对事物的爱好都不同。观点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所以这师徒俩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和冲突。两个人一直在争论不休,一个诽谤三宝,一个就赞叹三宝。
这样的情况,我们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我们看今天这个社会是不是也是这样?走到大街上、搭出租车,或者出去做任何事情,你都会发现社会上有些人是赞叹佛教的,有些人是诽谤佛教的,是不是这样?网络上也这样,大家都在互相的争辩。
事实上,佛陀时代也是这样的。为什么?经典里说这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习惯,对事物的看法,还有他们的喜好不一样。甚至包括对三宝有信心的佛弟子也是这样的。有的人喜欢师父们活泼、随缘一些,有的人喜欢师父们严谨、威仪一些。有的人喜欢自由洒脱,有的人喜欢苦行。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见地和爱好不同。
比丘们看到师徒俩这样争论不休,他们就不禁有点无语了,开始感叹:这个做师父的不了解弟子的根性,也没有能力来教导弟子,这个外道的师徒,也已经不像师徒关系了。还是佛陀能够懂得弟子的根性,给予我们恰当的、能接受的教导,而不是仅仅摆出一种权威。
佛陀在禅坐中观察到了比丘们的讨论,他觉得需要探讨一下如何来看待这样的现象,就走出来,明知而故问:“你们在议论什么呢?”比丘们就说,“佛陀啊!我们在议论梵志善念和他的弟子梵摩达,师徒俩对三宝一个诽谤,一个赞叹,一直在争吵。我们在议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时,佛陀就为诸比丘做了一个开示:
“若有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所以者何?若诽谤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怀忿结心、起害意者,则自陷溺。”
首先他说:如果听到有人诽谤佛、法、僧,这时候你不要愤怒,不要对他产生敌意,不要感到忧伤。为什么?如果你产生了愤怒、忧伤和敌意的话,实际上是“自陷溺”。“陷溺”在另外的版本里面翻译为“障碍”,在《六十二见经》里边译作“有衰”。如果听到一些人诽谤三宝,自己生起了嗔恨心和敌意的话,实际上会对我们自己产生困扰和障碍,导致烦恼。
佛陀接着说:
“若称誉佛及法、众僧者,汝等于中亦不足以为欢喜庆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欢喜心,即为陷溺。是故汝等不应生喜。”
有的人说:看到别人诽谤三宝,我知道不应该生气;但是听到别人赞叹三宝,我是很开心的,我很欢喜。佛陀却说不要太欢喜。因为,如果你听到别人说一声好就很开心的话,实际上也会带来执著,带来障碍。不要执著于别人的称誉和赞叹。为什么这样说呢?佛陀接着解释说:
“所以者何?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不达深义,直以所见如实赞叹。”
他说不管是师父也好,还是徒弟梵摩达也好,实际上他们并不真正了解佛法,他们的称赞和诽谤,其实都是出于他们自己的爱好。跟他的性情匹配,他就觉得挺好;跟他的性情不一样,他就觉得不好。所以说,这种赞叹和诽谤是不值得我们去过于在意的。因为他们所看到的都是外在的,“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不达深义”,并不真正了解佛法。
所以佛陀说,只有对佛法深入修证的圣者才懂得佛教,他们对佛陀的赞叹,才是真实的赞叹。
“佛告诸比丘,更有余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贤圣弟子能以此言赞叹如来。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
这时,佛陀就介绍了佛教跟外道最根本的差别在哪里。如果我们只是从外相上看,佛陀在乞食,善念和梵摩达也在乞食。大家都是出家人,都没有家庭关系,没有婚姻生活。看上去都差不多,是不是?我们佛教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但是其它宗教可能也会这样说,的确有很多宗教也都强调这些。如果因为这些而带来称赞,也会因为这些而带来诽谤。
有些人因为佛教强调不杀生、不偷盗,而赞叹佛教;有些人就会诽谤佛教,觉得动物就是拿来给人杀的,它被杀,这就是它的命,或者认为它生下来就是当食物的,他就会诽谤佛教。佛教有出家制度,有的人觉得出家了之后可以一心生活在法中,做专业的修学者,就赞叹出家;但是有的人觉得,出家了就不能去传宗接代、延续家庭,就会诽谤。
但这些实际上都并不是核心。所以佛陀就介绍,更有余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就是说我们真正要去看的,是法的本质。这个最重要。外道他们并不了解真正的佛法,他们对三宝的批评和赞叹都不必太过在意。既不必伤心、愤怒、忧愁,也不必因他们的赞叹而欢喜,否则可能都会掉入陷阱,带来障碍。
在佛教的态度就是,你不要受别人观念的影响而动摇,也不要试图去取悦任何人。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习惯、爱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认可,想取悦所有人,得到所有人的赞叹,那会怎么样?最终你会陷入迷茫、困扰,你会陷入烦恼,迷失了自己。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自己对自己必须要非常清楚。只要生活在世间,我们都会受到别人的评判,或者是赞叹,或者是毁谤。评判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要看清这些评判的本质。
未完待续……
图片 | 赵德明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