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散记 | 修行者如何说话
发布日期: 2019-12-24 浏览量: 3,584 次浏览
修行者如何说话
闻 思 散 记
说话在生活中是重要的一项事情,与周围人的交流以表情达意,多赖于此。对于修行者而言,又当如何说话,才能不妨碍止观禅修、乃至才能有助于提升正知正念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32说:
“应与在家出家说应量语、说应理语、说应时语、说正直语、说寂静语,一切世间非法言论皆当远离。虽复宣说如法言论不应诤竞,何以故?若诸士夫补特伽罗住诤竞语,互相难诘其心便住多戏论中。多戏论故其心掉举,心掉举故心不寂静,不寂静故便令其心远三摩地。”
这里指出了如何说话的五个要点,即应量、应理、应时、正直、寂静。这五点内容在《瑜伽师地论》卷71中做了详细阐释,本文正是依此而展开讨论。
“说应量语”,即是长短适中。如何做到呢?有三点,一是不杂乱,前后逻辑清晰、条理井然。有的人说话条理分明,有的人不太做得到。其实,这一点也是可以培养的。对于重要的谈话,多半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样地训练多了,不断总结提升,是可以培养言谈的条理性。那么,即便是临时的谈话,也会很有条理。第二,该说的每项内容说得充分圆满。有的场合下,人会故意漏掉重要的信息,从而让对方不得其要领。但是谈论法,是为了利益对方,因此对重要的内容要充分地宣说明白。第三、不要重复,并且不说没关联的话。一而再、再而三对一件事说个没完,或者废话过多,这就像把自己的心灵垃圾倾倒给他人,既浪费时间,也招人厌烦。
“说应理语”亦有三种,分别是有求请、如法求请、如量求请。我们跟对方谈论佛法内容,要应对方的求请才说的,其主要的目的是要看对方是否有了解的意愿。人家没有听法的意愿,勉强为之宣说,其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对方有求请是不是就要郑重其事地为其宣说呢?不是的,要如法如量的求请方可。比如在饭桌上,或在走路,别人向你问个佛法问题,那种漫不经心的提问,在这些场合和方式,权宜应付即可;若是你认真回答起来,多会自讨没趣。还有的情形,场合、方式都对了,但是问的内容并不符合他的根机,比如问根机浅者却问一些广大深法,这种问答通常会流于玄谈。
“说应时语”即应注意说话的时机,亦有三种。第一,要是对方要乐意聆听的时候,比如对方处在饥渴、身心疲倦、病痛折磨等等状态时,恐怕是没心情听你说话的。第二,要是对方具足威仪的时候。如果他是衣衫不整、或者躺卧在床,一副吊儿郎当之相,即便有心听法,这种随随便便的心态与法亦是不相应的。第三,要对方心不染恼的时候。对方有事务在忙,甚至其内心处在慌乱之中,又或忙得头脑混浊,或刚跟人吵了一架等等,这些时候都不是谈话的时机。
“说寂静语”的三个要求:威仪寂静、言音寂静、其心寂静。威仪寂静是诸根寂静,眼不乱看,身不躁动等。有的人有抖腿的习惯,或者身体乱晃,应该注意克服。言音寂静即说话是不太高声,亦不太急。心寂静指的是即便被对方触恼,回应对方时也不要气愤,当然,如果没被触恼,就更应心平气和地说话。有时我们会以为,带着脾气而说话才有力量,其实是一种莫大的误解。这种愤愤而说的言辞虽能取得一时之效,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甚至尝到一种快意,其潜藏的过患也是不容忽视的。试回想看自己过去的经历,有多少次与人之间发生的不愉快都是逞一时之快而招致的,特别是与周围亲近的人之间,更是耿耿于怀。佛陀在《佛遗教经》中言:“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若我们想涵养自己的定力,势必要能在被触恼时降伏自己的嗔恼心;惟有心静,方能制动。
“说质直语”建立在前面四点的前提下,即做到应时、应理乃至寂静而语时,质直的表现有三种情形,其一,随顺自己一贯的禀性而语,就是平常所说的率性。其二,根据自己近来的所学所得用心作意而语。其三,根据戒律和法的要求,如律如法而说。不论哪种情形,都要说真实的话,前后不相违悖。
上述引文中同时还提到了两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一方面是,违背佛法的言论一定要统统远离,这一点无需赘述;另一方面,即便谈论的是佛法,也不应存有争胜之心。因为一旦试图要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对方是错的,这种争胜之心会使得内心变得掉举,掉举则心不寂静,从而与定力的长养相违。稍稍回顾在日常的经验,不难发现事实正是如此的。因此,与人谈论义理,务必要遣除这种争胜之心,而应于法生尊重想、生恭敬想。这是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另外,俗语说“沉默是金”,该论中同样指出了说话者应当沉默的五种情形:一、当你说话时,听者故意岔开话题,谈论其它的事;第二,听者让你停下,或说“我不想听你说这些”;第三,听者不赞同你所说的观点,认为有错误或过失;第四,施主以衣食供养时(这一情形是说,佛在世时,佛陀及其弟子皆以默然表示应供);第五,有持不同见解甚至怀有敌意的人来与你辩论,说话者也应沉默听其言说。生活经验证明,说话者适时的沉默,转换角色以倾听对方,对确保双方的沟通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倘若我们能智慧地加以运用,可能会对沟通起到事倍功半之效。
总而言之,话语代表着一个人的心相续。若能把前文所引《瑜伽师地论》的那段经典文字时常念诵于心,并依此五项说话标准不断调整自己的语业习惯,对我们内心的清净当是大有助益的。
2019.12.22于三学楼修订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摄影 | 赵德明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