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佛学指导 > 人心、人性与人生(五)

人心、人性与人生(五)

发布日期: 2019-12-16 浏览量: 3,439 次浏览

1. 东方心理学

在今天,心理疾病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数据可谓触目惊心。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心病了?心药在哪里?应该如何治疗?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除了那些必须由专业人士治疗的患者外,更多人需要的是未病先防。这就要从认识心性入手,对自己的心作出诊断,激发心的自愈力,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

关于这些问题,佛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自古就被称为“心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比后起之秀的心理学,两者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百年前,国学大家梁启超曾撰写《佛教心理学浅测》,将佛法思想与西方哲学作了比较研究。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广泛吸收佛教的教义和禅修方法,丰富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临床治疗,并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心理建设。受此影响,国内心理学界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我应邀参加了不少交流。

初次参加心理学界的活动,是2007年的“海峡两岸心理辅导论坛”。当时我还不太清楚心理辅导究竟做些什么,了解后才发现,其实出家人一直在承担心理辅导的角色。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很多人都是带着问题来寺院的,除了祈求佛菩萨加持自己平安顺遂外,还期盼师父们指点迷津,让自己心开意解。西方心理学出现前,也是由神职人员为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同样是宗教信仰,但在心性问题上,佛教的相关理论更为丰富,调心手段也更为多样,这是为什么呢?我在北京大学参加“中国心理治疗界和佛学界对话”时,大家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信仰的不同性质。基督教属于他力信仰,因信称义。教徒只要虔诚信神,并按《圣经》所说去做即可,不是靠自己上升天堂,解决生命归宿,所以不需要对人性有太多认识。

而佛教倡导的是自救之道,这就涉及一系列问题。比如人有没有自救能力?如何完成自我拯救?而且众生的根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应病与药,所以佛法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宗派。其中有些是佛陀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根机者所说的法,源头就有所侧重;有些是祖师大德根据佛陀所说,结合自身修证,并针对此时此地的大众而施设。虽然方法有别,但都是围绕心性,从各个角度加以解读,并通过种种手段调心、修心,最终明心见性。可见,佛教之所以形成丰富的心性理论,是取决于信仰本身的特点。

2. 修身养性

现代人注重养生,其实,养心远比养生更为重要。如果身体健康而内心扭曲,痛苦是无法避免的,更何况,谁也不能保证身体不出状况。反之,只要心态调柔平和,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有能力面对一切问题,包括身体的问题。如何养心?离不开学佛。我们通过闻法了解心性后,才知道哪些是负面心理,哪些是正向心理,这些心理来自哪里,又该如何去除负面心理,长养正向心理。

佛法认为,众生内心都有贪嗔痴三种病毒,这是我们成为凡夫的根源,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些是属于正常心理,只有当贪嗔痴过度严重,导致焦虑、恐惧、抑郁等异常状况时,才是需要治疗的疾病。但佛法不仅要解决由贪嗔痴发展而来的心理疾病,还要解决疾病的根源,彻底断除贪嗔痴。可以说,这是最究竟的修身养性。

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就和本土的儒家和道教一起,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很多人既是入世的儒者,也对佛法的甚深微妙心向往之。尤其是《心经》《金刚经》《维摩经》《六祖坛经》等般若经典,谈空说妙,蕴含人生的大智慧,深受人们喜爱。众多传世的抄经书法,不仅传递了人们对信仰的虔诚,也体现了学佛和生活的结合,以此修身、养性、静心。

而佛法揭示的无常真相,则教会我们正确看待得失,不论遇到什么境界都能安然面对,以平和的心态接纳任何结果。因为得失都是暂时的,只要在因上努力,就不必因为得而忘形,更不必因为失而落寞。否则,失意时固然辛苦,得意时要保持状态,避免盛极而衰,其实同样辛苦。可以说,佛法的出世超然,恰好平衡了人们因过于入世带来的弊端,使人进退自如。

总之,佛法智慧可以从不同层面帮助人们修身养性。

3. 成圣成贤

了解心性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也是最好的心灵保健,但对佛法修行来说,这些只是过程和助缘,最终是为了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而不仅仅是做个好人,做个有修养的人。

现在很流行成功学。什么才是成功的人生?古人向往的是圣贤,推崇的是智慧和道德,而当今社会的评价系统,往往是从外在名利来衡量成功。媒体上的财富榜单、热搜数据、曝光频率,共同塑造了这个时代的成功典范。因为这些就意味着大众的关注,意味着流量和变现。但这是什么意义上的成功呢?这种价值导向带来了什么呢?

我常说,你是什么,比拥有什么要重要。因为能够拥有的都是身外之物,和自己只有暂时的关系。而你是什么,取决于你的心态、人格、生命品质,这些才对我们有长久的影响。前面说过,心是苦乐的源泉。哪怕我们拥有再多,只要没有良好的心态,非但没有幸福可言,还会无休止地制造问题。而且拥有越多,制造问题的能力往往也越强。所以说,培养良好心态、塑造健康人格、最终成圣成贤,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可能有人觉得,成圣成贤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是圣贤,就不是凡夫,我们怎么做得到呢?这就涉及两个问题:首先,我们有没有成为圣贤的潜质?关于这个问题,儒家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佛教说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

其次,如何才能成为圣贤?这就必须对心性有透彻的了解,同时要有完整的修行次第。在常规的戒定慧三学中,戒是让我们止息恶行,远离不良外境,奉行简单的生活方式,为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定是让我们通过对心的训练,掌握调心之道,使烦恼不起现行;慧,则是通过定力导向观慧,由亲见真相而断除烦恼。

此外,佛教各宗都是从不同角度引导我们认识心性,并依本宗正见施设禅修方法,其中有教下的渐修,也有宗门的顿悟。比如唯识宗是从妄心入手,通过对八识的解读,为学人讲述了转迷为悟、转染成净、转凡成圣的系统修法。禅宗则是从真心入手,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觉性,只要证悟觉醒的心,就能见性成佛,并阐明了“直指人心”“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捷径。总之,成圣成贤不是一句空话,只要建立信心,并针对自身根机找到方法,持之以恒,我们都是有希望的。

六、结束语

以上,从佛法角度对心性作了解读。佛法就是心法,一切都是立足于心来认识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研发突飞猛进,在某些方面已强大到超乎想象。仅仅从能力来说,人类的很多工作正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很多人在关心,未来哪些专业、职业甚至行业会被淘汰?感觉危机重重。其实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生而为人,无法被取代、被超越的是什么?找到这个宝藏,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能安身立命,自给自足。心,正是那个具足一切的所在。抓住这个根本,我们才不会被外在的世界所转,真正看清“我是谁”,并由认识心性,而能了知世界真相,解脱生死轮回,找到生命意义,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悲智圆满的品质。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