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佛学指导 > 人心、人性与人生(四)

人心、人性与人生(四)

发布日期: 2019-12-09 浏览量: 4,386 次浏览

1. 人生有意义吗
人生在世,需要关注生命的意义吗?有人一辈子没想过这个问题,只要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诸事顺遂,加上心态相对平和,也能欢天喜地地活着;也有人想过,但想不清楚,反而徒增烦恼。那么,人生意义到底是不是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直接关系到我们从生存、生活向生命品质的提升。动物也有生存智慧,也会改善生活质量,但只有人类才会探索生命意义,并视这种探索高于一切。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为半偈舍身的抉择,儒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认知,都说明了找到意义的重要性。

那么,人生意义究竟是什么?当然这不是一般层面上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财富、事业、感情,乃至一餐饭、一杯水,任何东西都有意义,但这些意义是暂时的,只能解决某种需要。我们现在探讨的是终极意义——如何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又该为此做些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儒家提出了三不朽的人生,即“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首先是完善道德,其次是以建功立业、著书立说影响社会。千百年来,这一思想对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定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情怀,都是基于这样的价值观而产生。总体来说,儒家对人生意义持肯定的态度。

此外,也有哲人否定了人生的意义,西方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就是其中代表。他在审视人生的过程中,看到“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生命荒谬且充满痛苦,只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被消耗。叔本华的这些思想并非个别,而是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人生深度思考后的困惑。他们不满足于世间的短暂满足,试图找到背后的终极意义,却遍寻不得,落入巨大的虚无。有人认为叔本华的思想受到佛教影响,以为佛教也是悲观且否定人生意义的。其实,这是对佛教的极大偏见。

虽然佛法说“人生是苦”,但并不是悲观,而是让我们看清人生真相。凡夫因为无明,对自我和世界产生错误的设定和追求,形成我法二执。一旦有了执著,得不到固然痛苦,得到了害怕失去还是痛苦,带来种种焦虑、恐惧、不安全感。这些情绪又会进一步制造追求和执著,产生更多的焦虑、恐惧、不安全感。

当然,人生并不是纯苦无乐的。当欲望被满足或痛苦被缓解,当下会有暂时的愉悦。就像饿了吃东西觉得快乐,累了坐下休息觉得快乐,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这些都不是本质上的幸福,一旦过量就会转乐为苦。吃撑了再要吃,坐得太久不让起身,或是一直泡在水中,非但不会快乐,而且苦不堪言。可见,这个依无明而有的五蕴身心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生死、制造轮回。

但认识苦不是目的,而是让我们看清真相,不再被迷惑,不再制造烦恼,才能从根本上解脱痛苦。这正是佛法为我们指出的人生意义,有破有立,而不是片面地肯定或否定。

2. 究竟解脱什么
佛法讲无常,讲无我,讲解脱,都是在否定。无常是对常的否定,无我是对我的否定,解脱是对轮回的否定。当我们听到否定时,觉得佛教似乎有些消极。因为世人都喜欢肯定,名好,利好,享乐好,多多益善。但佛教对轮回盛事用的是否定,告诉我们这些是无常的,要从中解脱。

到底解脱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解脱就是离开这个世界,或是放下拥有的一切。其实,真正要解脱的是无明惑业,这才是轮回的根源所在。一旦没有无明惑业,不论身处哪里都是自在的,不论拥有什么都是无碍的。佛教讲的此岸和彼岸,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两个时空。当我们陷入迷惑、烦恼时,就是轮回的此岸。这个此岸是在内心,但彼岸同样也在内心;烦恼在内心,菩提也在内心;轮回在内心,解脱也在内心。

说到解脱,人们往往感觉是某种遥不可及的境界。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解脱。无聊时玩手机,是想解脱无聊;苦闷时喝酒,是想解脱痛苦。但这种方式是不究竟的,反而会制造更多问题。我常说,人类的种种追求就像为填坑而挖坑:为了填一个坑,又挖三个坑;为了填三个坑,又挖五个坑;为了填五个坑,又挖二十个坑。不改变这种解决方式的话,我们永远都在坑里,而且是一个连一个的坑,根本就出不来。所以解脱的关键在于,知道自己要解脱什么,又该如何解脱,这样才能找到出路。

3. 生命的出路
在人类生活早期,人们需要用很多精力维持生存,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往往集中于少数文人阶层。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已经没有衣食之忧,甚至对娱乐和享受心生厌倦,感觉对什么都兴味索然。可以说,“没意思”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而且不断蔓延。在当代艺术中,就有大量作品反映了生命的无聊、荒诞、无处安放。

出路在哪里?佛法告诉我们,除了无明,生命还有觉醒的层面。我在北师大讲《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时曾写过一条微博:“生命的本质是自由而快乐的,只因迷惑,人生才有种种烦恼和痛苦,所以佛教说人生是苦。一旦止息迷惑烦恼,生命就会恢复本有的清净、自由和快乐。”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生命,认识心的作用。无明使心成为痛苦的源头,但我们的心中还有觉性,可以源源不断地散发喜悦。这种喜悦是心本来具足的,不需要依赖外在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本身就是巨大的宝藏。佛陀对众生最大的贡献也在于,发现每个生命都有觉醒的力量,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它,开发它。《涅槃经》中,以贫女宝藏比喻众生的觉性。贫女家有真金,却不知藏在何处,更无法使用。后来在高人指点下掘出真金,成为巨富。佛陀以此告诉我们:众生的觉性也是如此,虽然本自具足,但因不能得见,是不起作用的,所以要通过修行来发掘宝藏。

众生因为看不到生命的富足,内心匮乏,才会对外在事物形成依赖,不断索取。但向外追求所得的一切,只是外在的,并不能解决内心匮乏,反而会在追求过程中迷失自己。越是追求,越看不到内心的真正需求,越得不到满足。现在不少人在财务自由后,因为失去奋斗目标而陷入精神危机,似乎什么都有了,却还是不能安身立命。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向内观照,没有认识心性,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未完待续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