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佛学指导 > 人心、人性与人生(三)

人心、人性与人生(三)

发布日期: 2019-12-02 浏览量: 4,053 次浏览

1. 从轮回看生命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不仅全面影响了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还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弥补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心性论,使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有了深度,这在前面已经作了说明。二是轮回观,引导我们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看待生命,使生命有了长度。

所谓轮回,即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的循环。其中,死亡尤其重要。因为怎么死,关系到未来投生何处;而怎么看待死亡,则关系到我们能否过好今生,能否有效利用现有的宝贵人身。西方哲学也很重视死亡,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指出:哲学是在练习死亡。但对如此重要的人生课题,儒家却语焉不详。儒家以关注现世为重点,“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观念,与其说是对死亡的态度,不如说是刻意的回避。至于慎终追远、祭祀祖先的目的,也是为了民德归厚,而不是认识死亡。

但对这个人人必须面对的结局,我们可以不关心吗?如果对死亡一无所知,当它到来时,我们该怎么办?也许有人觉得,自己离死还早得很,到时再想还来得及。事实上,除了那些被医生明确宣判的病人,很多人从未想过自己会死,更没有为死亡做任何准备。一旦死期到来,往往在绝望、恐惧中痛苦挣扎,而且是和亲人的集体挣扎。大家都不愿接纳,又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即使那些表面平静的人,想过自己去哪里吗?想过这是生命转换的关键吗?想过此刻做些什么才有用吗?从这个角度说,其实多数人都死得“不明不白”。

关注生死轮回,正是印度文化的特点。印度宗教众多,虽然不同教派的理论和修法各异,但普遍重视禅修,并因自身的修行体证而深信轮回。可以说,轮回观是印度各宗教的共识。他们看到今生只是无尽轮回中的片段,就像大海的一朵浪花。从大海而言,浪花的生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脱离生死苦海。立足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超然看待生死,知道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结束,关键是把握当下,为生命发展做出正向努力。

2. 因果贯穿三世

对于没有禅修经验和相关宗教背景的人来说,可以从因果来理解轮回。我们知道,世间一切都遵循因果法则,有因必然有果。如果像一世论所说的“人死如灯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那我们今生的善恶记录就一笔勾销了吗?人的天赋来自哪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什么?太多问题无法解释了。

有些宗教属于二世论,认为人是神造的,没有过去,只有现在和未来。今生只要信神,做好事,死后就能永远在天堂享乐,反之则永远在地狱受苦。既然是神安排的,为什么每个人在世间的起点不同,命运迥异?至于对神的信仰,有人因为家庭关系,生来就是神的子民;也有人因为生于异教徒之家,或处于充满暴力、罪恶的环境,根本没因缘信神,也没机会做好事。如果因此堕落地狱,其实是不公平的,从因果角度来说也是不完整的,这个果并不是自己所造的因决定的。

佛教的三世论告诉我们,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认识生命。物质部分包括父母给予遗传基因、在经饮食滋养而成的色身。但在这个层面,是无法完整认识生命的。比如父母会生下性格、能力、天赋完全不同的孩子,就是因为生命除了物质系统,还有自己生生世世造就的精神系统,包括意识和潜意识。我们的一切行为不是发生后就结束的,还会在内心形成相应的业力,在生死关头推动识去投生。什么业先成熟,就会去向哪里。所以说,我们是生而为人,还是前往其他五道,成为动物乃至堕落地狱,都是自身业力决定的。由往昔的因,带来今生的果;再由今生的因,决定未来的果。明白这一点,就知道现在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不可忽视。

3. 寿、暖、识

佛教认为,生命由寿、暖、识共同支撑。寿是寿命,我们今生能活多少年,在某种程度是往昔业力决定的。当寿限到来,就像箭射出后力尽而衰,自然会掉落在地,此为寿尽死。当然佛法不是宿命论,虽然认为生命延续有既定因素,但并非固定不变的。比如一个人本来只有六十岁的寿限,但心怀慈悲,护生放生,加上保养得当,就能延年益寿。反之,如果饮食过量,享乐无度,把福报挥霍一空,也会提前向死神报到,此为福尽死。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同样,这是众生的共业所感,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不加节制地折腾,也许很快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暖是温度。活着和死去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当识还在执持时,身体是温暖的,有热度的。一口气不来,身体马上就会变冷、僵硬。

识是阿赖耶识,为潜意识。我们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是意识的产物。但意识并不是时时都在活动,在深度睡眠或晕厥不省人事等情况下,意识是不起作用的,可我们依然活着,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在执持身体。一旦色身死亡,这个识又会随业流转,继续投胎。

识和灵魂的区别在于,灵魂是固定不变的,而阿赖耶识是刹那生灭的。事实上,世间一切都在生灭变化中。我们看到的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包括现前的色身、内在的心念,哪一刻不在变化?只是我们的感觉太迟钝,觉察不到而已。同时,这种生灭是不常不断、相似相续的。不常不断,指一切事物既不是恒常的,也不是断灭的,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转换而非彻底消失。相似相续,指生命在变化中延续,而非固定不动,但这种变化又是相似的,所以会给我们造成恒常的错觉。就像河流,看起来始终是那条河,事实上,其中的水时刻都在流动,在变化。所以说,一切延续都蕴含着无常。

很多人不喜欢“无常”,觉得是负面的。其实无常并不是坏消息,而是告诉我们,一切都可以改变,可以变坏也可以变好,关键在于付出什么努力。如果不能改变,坏的永远都坏,好的永远都好,才是不公平的。正因为可以改变,我们才有了努力方向。每个人都想有好的改变,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必须了解因果,创造善缘,使生命完成良性转变。

4. 转 依

唯识宗有个重要概念叫“转依”,是哲学所没有的。转是转变,依是作为生命依托的阿赖耶识,其中有染有净。所谓杂染,即生命延续中积累的心灵垃圾。每一次贪,每一次嗔,每一次负面情绪,都在往内心扔垃圾。我们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每天在扔?无始以来的垃圾到底有多少?如果不加清理,这些垃圾非但不会自动降解,还会变得更多,所谓“业作已不失,业增长广大”。但我们也不要害怕,只要看到垃圾的危害,找对方法,就能扫除垃圾,成就清净品质。这是转染成净,又叫染净依。

此外还有迷悟依。凡夫和佛菩萨的根本区别,在于迷惑和觉悟。《瑜伽师地论》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阿陀那识是阿赖耶识的别名,种子则是身口意行为留下的心理力量。这些种子被忠实地保留在阿赖耶识中,并在因缘和合时产生活动。凡夫因为迷惑而不见真相,总是活在被选择中,做什么,想什么,都被惯性左右。这也是一种轮回,是情绪的轮回,习惯的轮回,最终导向生死的轮回。在这样的轮回中,我们就像身处瀑流,无法自主,只能在不知不觉中“被选择”。

佛法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是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生命发展也不例外,希望有什么未来,现在就要付出什么努力。我们希望自己是健康、智慧、清净的存在,希望超越生死,改变被动轮回的现状,就要认识心性,知道什么是负面心理,将使生命堕落;什么是良性心理,将令生命提升。这样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当我们不再往内心扔垃圾,不再被迷惑所转,就能去除杂染,摆脱束缚。心自在了,才能生死自在,超越轮回。

未完待续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