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佛学指导 > 人心、人性与人生(一)

人心、人性与人生(一)

发布日期: 2019-11-27 浏览量: 9,425 次浏览

导引

人生包罗万象,简单归纳,可分为生存、生活、生死、生命。一般人关注外在的生存和生活,而哲学、宗教是向内探究,关注生死和生命,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对自我、命运、世界真相、生命意义的追问,我称之为永恒的困惑。这些问题生而有之,每个生命都要面对。只不过有人为生活所累,无暇关注;也有人沉迷享乐,无心顾及。但不论现在是否意识到,问题始终存在。

自从来到世间,我们时刻都在走向死亡——这个终点通向哪里?活着究竟为什么?身处网络时代,我们每天要接收无数资讯,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知道明星乃至百姓的八卦,津津乐道于种种远在天边的奇谈,但反观内心,却往往答不出“我是谁”。为什么会这样?答案究竟是什么?

从古至今,哲人们上下求索,对此有过无数思考。但仅仅从逻辑思维的层面,是不可能想清这些问题的。因为思维或是基于有限的人生经验,或是来自玄想,只能提供某个认识角度,无法得见全部真相。而佛法的不同在于,是从认识心性入手。因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一旦明心见性,就能像明镜那样,照见诸法实相,照见万物显现。事实上,佛法所揭示的规律本来存在,佛陀只是发现者,进而将他的所见和寻找方法和盘托出,引导我们依法修行,证佛所证。从这个角度探讨人心、人性与人生,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认识世界。以下,从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1. 斯芬克斯之谜

西方有个著名典故,叫作“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狮身人面的怪兽,它守在古希腊忒拜城外的山头,向每个过路者提问:什么东西早上四个脚,中午两个脚,晚上三个脚?如果路人答不出,就会被怪兽吃掉;如果有人答对,它就得自杀身亡。在很多人因为不知答案而丧生后,俄狄浦斯王子揭开了谜底——那就是“人”。人婴儿时趴在地上手足并用,是四个脚;长大后站立行走,是两个脚;老年后撑起拐杖,是三个脚。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如果生而为人,却不了解人是怎么回事,将付出惨重代价。

“认识你自己”,也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镌刻的神谕。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每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想一想,如果我们不知道作为人特有的意义,即使创造了再辉煌的物质文明,还是活得不明不白,不知来处,不见归处。

怎样才能认识自己?究竟认识什么?不是我们的身体,不是外在的身份、地位、财富,也不是内在的想法、情绪、观念,这些都是缘起的,无常变化的,不能代表“我”。我们真正要认识的,是人心和人性,这才是生命本质的存在。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正是抓住了这个根本。

2. 明和无明

每个生命内在都有无明和明两种力量。所谓无明,即凡夫现有的懵懂状态。就像身处漆黑的暗夜,什么都看不清,只能随着感觉向外抓取。因为看不清“我是谁”,就会产生错误设定,把身体当作我,把身份当作我,把地位当作我,把情绪和想法当作我……进而产生依赖,害怕失去。把身体当作“我”,就害怕我会随着死亡消失,不知身体只是供自己暂时使用的工具,期限一到就会报废。把情绪当作“我”,遇到逆境就会陷入焦虑、恐惧、仇恨、愤怒,使情绪成为主宰,不知这是将主权拱手相让。可以说,人生一切烦恼都来自无明,以及对自我的错误认识。

所谓明,即众生本具的般若智慧。但在凡夫状态,这个智慧是被遮蔽的,虽有若无。这就需要听闻正法,如理思维,从而点亮心灯,照见身心内外的一切,看清其中究竟有些什么。佛陀在证悟后告诉我们,五蕴身心是缘起的,其中并没有作为本质的“我”。

“无我”的观念,是佛法和其他宗教、哲学的最大不同。很多人听到无我会不解——难道“我”不存在吗?那现在这个能说能动的是什么?其实,无我并不是否定我的存在,而是去除对自我的错误认定。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认定的,用身体、情绪、想法、身份、地位等材料堆砌的“我”,是不存在的。

《楞严经》的“七处征心”也是让我们寻找:心到底在哪里?在身内?在身外?潜在根内?在内外明暗之间?在随所合处?在根尘之中?在无所著处?很多时候,我们就活在种种念头中,被念头支配并占据整个心灵。难道这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念头,也不是“我”吗?《楞严经》中,把这些称为“前尘影事”,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留下的影像。其中蕴含着过去的生命经验及相关情绪。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正是这些经验、情绪的积累。这种积累由众缘和合而生,本质上是虚幻的,并非真实的存在,不能把这些显现当作“我”。

3. 从心找到自己

心念是什么?当我们陷入情绪时,会觉得它无比强大,难以摆脱。可当我们有能力静下心来审视,心念将被解构。就像我们曾经有过爱,有过恨,有过不舍,有过逃避,但时过境迁,这些情绪又在哪里?不仅过去的心念找不到,现在乃至未来的心念同样找不到,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透过虚妄的心,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当年禅宗二祖慧可依止初祖达摩时说:“我心不安,乞师与安。”达摩的回应是:“将心来,与汝安!”二祖闻言反观:这种让自己不安的心到底是什么?寻找的过程,意味着对妄心的深入观照。在审视的当下,不安就被解构了。所以二祖发现,竟然“觅心了不可得”。

当嗔恨、恐惧、焦虑等种种情绪生起时,我们通常有两种反应,一是逃避,无聊了就用娱乐消遣,恐惧了就找靠山依傍,但这些只能暂时转移无聊和恐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放大,起贪心时,找一堆理由感觉自己非要不可;起嗔心时,也找一堆理由感觉自己理直气壮。于是,就让开始的一念贪嗔在纵容下变本加厉。

所有情绪的源头,都来自“我”。感觉“我”无处安放,所以无聊;害怕“我”受到冲击,所以恐惧;为了证明“我”的存在,所以“我要,我恨”。这个假我制造了种种情绪,好让自己显得强大,但终究还是假的。所以解决情绪的重点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找到真心,找到究竟什么代表“我”的存在,这才是一招制胜的终极手段。

禅宗的参禅,正是通过深入审视,不断去除非我的部分,最终水清月现,看到心的本来面目——那才是真正的自己,也是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说,认识心性才能看清“我是谁”。立足于此,我们才能用好这个难得易失的人身,为生命发展作出正向努力。如果看不清真相,不论做什么,成为什么,在本质上都是对生命的消耗。

未完待续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