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文法师讲《菩萨六度与心灵建设》
发布日期: 2019-11-18 浏览量: 5,284 次浏览
11月14日上午,界文法师在三宝楼201教室向成都文殊院烦恼咨询室等佛教心理咨询团队的心理咨询师们以PPT的形式作了主题为《菩萨六度与心灵建设》的讲课。
菩萨六度,指修习菩提心时所修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个道行,界文法师都以定义、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宣讲。
一、布施波罗密
可以理解为一种带着付出的善意的心理活动。“人天路上,布施为先”,布施是为达成健康、安乐的生命本质的先决条件。它赢得感情和尊重,提升心灵柔软,解放悭贪对自己的束缚,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身心当下就感受到安宁。念布施时,还可以对治自己迷茫、脆弱、内心黑暗,而令自己喜悦和感动……界文师特别讲到心理咨询是种无畏布施,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治疗师往往不能直接说出大道理,而是需要陪伴、倾听、体会、同理,这个过程就是布施的过程,帮助来访者自己看到痛苦、纠结、被困扰的地方,引导他自己看到,而看到本身就是治疗,他的心有时就会突然打开。
界文师还提醒到,布施行为要适宜,防止过度而给自己耗竭感;识别自己的能力、对方的需要以及辨识到对方可能出现的依赖;同时,符合对方需要,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在咨询过程中,自己的智慧会被激发,将被动的给予化作主动布施。一个完美的布施包括“施前明了,施中喜悦,施后无悔”的三种内心体验。界文师还举例从心理建设角度来看布施,不因不能利他时而因此带来愧疚感等等,从布施的陷阱与误区中走出来。
二、戒波罗密
界文法师从讲佛陀故事引申开来,讲到戒波罗密就是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自我关怀。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伤害自己,没完没了地熬夜、乱吃东西、生活不健康、放纵自己的贪嗔痴等等。
而戒有两种含义:
一是导向,防护自己的身语意,导向正确方向;
二是支持,没有戒不能成就任何善行,只有持戒才是一切善业的基础,所以,戒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修习戒可以让人远离罪恶,获得健康,加强信的力量、惭愧的力量、正念的力量和智慧的力理,有助于避免因不善而带来的内心追悔、动荡。
界文师同时还指出,修习戒要防止对戒缺少尊重和信心和执著戒相,对违犯产生过强的罪恶感。
三、安忍波罗密
安忍波罗密的定义是“心不动”,界文师引用《瑜伽师地论》中关于安忍“行相应知”的三个基本特征:不爆发愤怒情绪、没有攻击行为、内心不存留恨意。来访者有时会攻击心理师,那这个时候,就要修习安忍。修习安忍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提升心灵品质、建立起强大的内心世界。而在处理嗔心的实战中,要依据缘起法则,运用慈悲和智慧两大法宝来帮助找回内在的清凉与安宁。心理咨询要能够辨识每种愤怒背后都有深深的渴望,看到这些渴望背后的原因,然后理解、陪伴、疗愈,而不是忽略自己,甚至攻击别人。
四、精进波罗密
界文法师说一个人具备了布施、持戒,又能安忍,已经是非常健康阳光了,在此基础上,正好可以发起精进,令自己的善法不断增长,生命状态不断趋向于圆满。精进可理解为身心不息,没有精进,不能成功。在这过程中,要辨识慵懒、忙碌杂务、怯弱等三种懈怠。然后再依胜解力、坚毅力、欢喜力、止息力来达到精进,认识到每接受一个个案都是在播种子,升起这样的信解,从而脚踏实地,增进精进之行。界文师举例他曾遇到的一个案例说,要保持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同时,避免过于焦虑紧张。
五、禅波罗密
禅波罗密就是静虑。普通人的心灵状态动荡、昏昧、散乱、常处于无意识,而不断生起烦恼,而禅者的心灵状态是宁静、清明、统一、常具有觉察力、能够生起智慧。密集禅修的时候会了了分明,突然领悟到很多东西。禅的修习可以用欲、勤、心、观四个字来表达,从感兴趣愿意投入到不断用功,内心得到调服,能够安住,最终产生智慧,令生命达到更高层面,达到圆满。
界文法师提出了禅波罗密在心理建设中的思考,要重视正念的训练与价值,正念也属于禅波罗蜜;要综合运用多种禅法来调心;禅的精神与领悟,对生命存在模式的启发。
六、般若波罗密
禅波罗密和般若波罗密都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生命层面。界文法师简单介绍了般若的定义为明见万法本质和规律的高深智慧。在佛典中关于慧的用词还有很多,诸如眼(洞察)、智(知道)、明(明了)、觉(通达,不迷茫)等,因此,用梵音般若来表达。在关于心理建设方面,界文法师解释了如何看待理性与感性,以及将佛法运用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六种波罗密是佛陀开示的成佛之道,是高品质心理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不断完善自我的成长之路。界文师最后祝佛法心理师们都能圆满地拥有这种六度的品质,超越世界的困顿,达到自在通达的觉者彼岸。
文 | 善果 图 | 蔡杰 美编 | 马开平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